單顆粒ICP-MS應用 | 西紅柿吸收金納米顆粒

2020-11-28 儀器信息網

伴隨著工程納米材料在各個不同產品和過程的使用不斷增加,人們開始對納米顆粒的釋放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產生了擔心。要研究納米顆粒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探索納米顆粒如何通過在水和土壤中的遷徙而被植物吸收的。如果納米顆粒最終為食品作物所吸收,那麼人類就直接面臨ENPs釋放造成的影響。

這項研究工作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從植物中提取其吸收的納米顆粒的程序並藉助單顆粒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分析。一旦這些步驟可以確定可行,那麼它們都會被用於西紅柿攝取金(Au)納米顆粒含量的測定。

樣品

番茄植物從種子種植,生長29天后,將幼苗浸沒在裝陳好有不同濃度的40nm的金納米顆粒(nanoComposix™,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州,US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容器裡四天後收穫用於分析。收穫後,植物枝條用去離子水洗滌三次,然後切成小塊均質化於8ml濃度為2mM檸檬酸鹽緩衝溶液中。

實驗

所有分析測試工作都在珀金埃爾默NexION®300D/350D ICP-MS上完成,應用了Syngistix™軟體內置的納米應用模塊。單顆粒的工作曲線和溶解金元素的含量工作曲線都建立了。其中金(Au)納米顆粒標準曲線是採用305080100nm檸檬酸鹽穩定的金納米顆粒(nanoComposix™,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州,USA),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其分析靈敏度,看到最小的顆粒,對儀器進行了優化,選擇最高靈敏度的金197同位素進行分析。

1.NexION 300/350D 儀器分析參數

實驗結果

為了評估消化酶對金納米顆粒的影響,我們對50nm的金(2.05*105NPs/mL)納米顆粒採用Macroenzyme R-10進行了穩定處理。圖1給出了所得到的顆粒尺寸分布,所測得的50nm顆粒濃度達到1.81*105NPs/mL,回收率達到88.3%。結果顯示,經過處理後,酶消解過程不影響粒徑分布。

1.酶處理過的50nm金納米顆粒的粒徑分布直方圖

對浸入在濃度為0.2mg/L 40nm金納米顆粒溶液裡4天的西紅柿作物進行了消解和分析。圖3ab顯示了西紅柿對金納米顆粒的吸收。圖3c顯示了不同顆粒金納米顆粒分布,集中在40nm中心附近,符合統計分布理論。在相同的植物消解液中加入4.7*104NPs/mL100nm金納米顆粒,不同粒徑的金納米顆粒分布如圖3d所示。

3.a)和(b)暴露在5mg/L 40nm Au納米顆粒4天的西紅柿植物的重複原始數據;(c)圖4a)和(b)的暴露在5mg/L 40nm Au納米顆粒的西紅柿植物的顆粒分布直方圖;(d)在暴露在5mg/L 40nm Au納米顆粒的西紅柿植物中加入4.7×104/mL 100nm Au納米顆粒的粒徑分布直方圖。

結論

這項研究表明西紅柿可以吸收納米顆粒,SP-ICP-MS能夠準確測定納米顆粒的分布和大小。酶消解處理可以分解植物組織而不溶解金納米顆粒,從而使SP-ICP-MS得以分析最終結果。結合酶消化和SP-ICP-MS,可以對部分或整個植物進行分析,使植物吸收納米顆粒分析變得輕鬆快速。

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掃描二維碼下載完整的應用報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單顆粒ICP-MS應用 | 西紅柿吸收金納米顆粒_資訊中心_儀器信息網
    要研究納米顆粒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探索納米顆粒如何通過在水和土壤中的遷徙而被植物吸收的。如果納米顆粒最終為食品作物所吸收,那麼人類就直接面臨ENPs釋放造成的影響。這項研究工作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從植物中提取其吸收的納米顆粒的程序並藉助單顆粒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分析。
  • 金納米顆粒是怎麼「長大」的?
    比如金納米顆粒常用於標記生物分子,一方面,形狀影響金納米顆粒的生物分布(圖1);另一方面,不同大小形狀的金納米粒子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圖2)。如果想要得到紅色的金納米顆粒,就需要在合成過程中嚴格控制顆粒的長寬比,否則就很有可能會得到藍色的顆粒,同時還需要注意不要生成空心的顆粒。
  • 單顆粒ICP-MS應用:帶您了解防曬霜中的納米科技
    :波長320~400nm,這是紫外線中波長最長的一種紫外線,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真皮層,能夠深入皮膚,加速黑色素的合成,使皮膚變黑,並且會使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受損從而加速皮膚的老化,所以UVA會造成皮膚老化和變黑,這種作用雖然進展緩慢卻是不可逆轉的,而且這種紫外線無法被臭氧層吸收
  • 單顆粒ICP-MS應用 | 通用池技術消除鐵納米顆粒質譜幹擾_資訊中心...
    隨著納米顆粒在工業上的廣泛應用,採用單顆粒模式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SP-ICP-MS)分析金屬納米顆粒成為最有前途的技術之一。已有的大多數SP-ICP-MS報導聚焦於無幹擾的納米顆粒,而這種反應模式SP-ICP-MS還未被廣泛使用。本文將證明在反應模式SP-ICP-MS下,NexION通用池技術應用於測定納米顆粒。
  • 單細胞ICP-MS的原理及癌症相關應用
    上次我們介紹了單顆粒ICP-MS 的原理,可以高分辨的檢測到每個小至納米尺寸的顆粒中的元素類型,顆粒尺寸,並可以統計樣品中納米顆粒的粒徑分布。每個納米顆粒產生一個脈衝峰,所得信號的強度同顆粒尺寸相關,脈衝數與顆粒濃度相關。
  • 印尼科研人員使用薑黃和金納米顆粒製造抗癌藥物
    然而,薑黃素不溶於水,難以被人體吸收。為此,印尼科學家採取物理方法,將薑黃素納米顆粒與金納米顆粒結合來殺死癌細胞。         金納米粒子和薑黃素納米粒子進入體內,與特定身體部位緊密結合,使用雷射照射該部位,金納米粒子作出反應並產生熱量,進而破壞癌細胞。附著在金納米粒子上的薑黃素納米顆粒將在體內釋放,進而尋找其它目標。
  • 方顯楊課題組報導長鏈RNA位點特異性共價標記金納米顆粒的新技術...
    為研究RNA的結構,可通過向RNA分子中位點特異性的引入一些探針或活性標記物(例如,金納米顆粒, 順磁探針, 螢光探針等),引入新的研究手段(例如,X射線散射幹涉,電子順磁共振,單分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等),發展RNA的整合結構生物學研究方案。
  • ICPMS-2030:單納米顆粒分析一探究竟!
    例如具有廣泛殺菌功效的納米銀在醫療衛生、醫療器械、紡織、塗料、日用品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納米科技可能也是一柄雙刃劍,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存在危害的可能。島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2030系列 單納米顆粒分析原理
  • Nat Mater:金納米顆粒有望讓基於CRISPR的基因療法治療HIV感染和...
    金納米顆粒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替代品,這些因為這些微小球體(大約是食鹽粒度的十億分之一)的表面允許其他分子容易地粘附在它們上並保持粘附。論文第一作者、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Reza Shahbazi博士說,「我們設計了金納米顆粒,它們能夠快速地跨過細胞膜,避開試圖破壞它們的細胞器,並直接進入細胞核中進行基因編輯。」
  • 物理所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研究獲系列進展
    在近期的研究中,科研人員首先製備了單分散的金/銀合金納米顆粒,在顆粒外表面鍍上均勻的一層純銀膜,然後在氯金酸(HAuO4)溶液中利用電化學取代反應,將純銀鍍膜轉化成金/銀合金膜,半徑增大,從而得到一種新型的納米撥郎鼓(nanorattle)顆粒,中間的金/銀合金納米顆粒可以自由地在金/銀合金膜裡面移動。
  • 華科:基於後修飾的COF多孔材料負載金納米顆粒的高效催化應用
    一般來說,金屬納米粒子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對許多有機和無機反應在溫和的條件下由於其高表面能,同時使金屬NPs熱力學不穩定,容易聚集成較大的顆粒在長期催化操作,導致催化活性降低,而且限制了它們的應用範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採用了多種多孔材料作為金屬NPs的支撐宿主,如多孔矽、沸石、多孔碳、金屬有機骨架等。而金屬NPs在多孔材料上的弱錨定會導致性能的下降,因為多孔材料上沒有官能團固定金屬NPs。
  • Sci Adv:新型金納米顆粒或有望檢測癌細胞所釋放的特殊信號
    2020年3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血液檢測手段,其能利用金納米顆粒來檢測癌症,這種新方法能識別癌細胞所釋放的特殊信號,有望幫助進行癌症的早期診斷及療法的開發。
  • 武漢工程大學在金屬納米顆粒及光催化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金屬納米顆粒的等離激元耦合效應能夠產生極強的光子吸收和近場增強等優異光學特性,在催化、傳感以及表面拉曼增強光譜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馬良博士利用可控水熱法製備了一種新型的金納米結構,稱之為「納米金元寶「,具體結構為直徑20 nm的金納米球精確地置於開口大小可調的半金殼層中,金納米球和金納米殼層之間有著約厚度為4 nm納米間隙。
  • 納米金剛石可在單分子水平檢出病毒 靈敏度比金納米顆粒高5個數量級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納米金剛石的量子感應能力可提高紙質診斷測試的靈敏度,其靈敏度比廣泛使用金納米顆粒的測試高出5個數量級,有望更早檢測出諸如HIV之類的病毒性疾病。
  • 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對於剛剛接觸單顆粒重構技術的人來說,更偏好集成的軟體套裝來完成整個分析流程。我們在表1 中列出了大部分主流的綜合冷凍電鏡圖像處理軟體,以供參考。隨著深度學習方法的發展,相信如何把深度學習方法應用到單顆粒冷凍電鏡圖像分析領域的研究將會越來越多。  2.3 二維圖像分析——顆粒圖像的匹配與分類  二維顆粒圖像的分類是獲取三維結構過程的第一步。對二維圖像的分析包括兩部分:顆粒圖像的匹配和顆粒圖像的分類。
  • Day2之顆粒測試技術多領域應用探討——第十一屆全國顆粒測試學術...
    報告人:王瑞敏(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報告題目:多尺寸金納米顆粒混合體系中蛋白質競爭吸附的同時監測>  報告中,王瑞敏介紹到,深入理解納米顆粒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納米材料在生物醫藥領域應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重要基礎。
  • 車載ICP-MS/車載GC-MS 兩項團體標準送審稿順利通過專家審查
    兩項團體標準的各項技術指標、實驗方法,主要基於譜育科技車載icp-ms和車載gc-ms的實驗數據及應用案例,通過廣泛徵集儀器單位、政府機構、企業用戶等行業意見,由聚光科技(牽頭起草單位)、譜育科技、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組成的團體標準起草小組共同制定,兩項團體標準的制定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水質移動監測行業的空白。
  • 物理所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研究獲得系列進展
    發現增益介質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品質因子,顯著地增強局域電磁場強度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強度,為實現單顆粒的單分子檢測提供了一條有益的思路;探索了金屬納米顆粒的微觀生長新機理,成功合成了新型的銀納米顆粒和鈀--金複合納米晶體,開闢了新的應用範疇;利用光聲成像的方法定量地測量了金-銀合金納米籠狀顆粒和金納米棒顆粒的光學吸收截面,為開發納米顆粒在生物醫學上的疾病檢測和治療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數據
  • 金納米粒子與中子之間的神秘行為!
    儘管科學家們已經能夠通過改變納米顆粒的大小、形狀、表面化學甚至物理狀態來微調和設計它們的特性,但如此多的可能性意味著,精確地描述這些顆粒在如此小的尺度下的行為也變得極其困難。這是一個特別令人關注的問題,因為我們依賴於納米顆粒在人體中的潛在應用。金納米顆粒是大分子和小分子的良好載體,使它們成為將藥物運送到人類細胞的理想載體。
  • 廣州禾信推出實時在線單顆粒氣溶膠飛行時間質譜儀
    儀器信息網訊 7月30日,2010年全國質譜大會暨第三屆華人質譜大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在會議期間向與會者介紹了最新推出的「移動式實時在線單顆粒氣溶膠飛行時間質譜儀(Single Partical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