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關注食品中二氧化鈦納米微粒安全性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巴黎8月24日電(記者張雪飛)法國一份專注於日常消費產品調研的雜誌24日說,調查顯示法國市場上銷售的各類甜食中幾乎都存在不同含量的納米級二氧化鈦微粒,該雜誌呼籲關注長期食用納米微粒對人體健康可能構成的威脅。

  法國國家消費研究院主辦的《6000萬消費者》雜誌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包括糖果、蛋糕、冷凍甜點等18種常見知名品牌的甜食當中均含有二氧化鈦添加劑,在這些二氧化鈦中,以納米微粒形式存在的二氧化鈦佔總量的10%至100%之間。該雜誌批評一些生產商未按照歐盟有關法規在包裝上標明「納米材料」字樣。

  二氧化鈦常被稱為鈦白粉或者鈦糖,是一種鬆散的白色粉末,屬於常見的食品和化妝品添加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為它是安全的。它常被添加到牙膏、巧克力中來增加質感,或用於甜甜圈、脫脂奶等食品中,使其色澤更為明亮誘人。此外,由於二氧化鈦有較好的紫外線遮蔽作用,一些防曬化妝品中也會添加這一成分。

  調查人員說,雖然二氧化鈦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它以直徑小於100納米的微粒形式普遍存在於食品中是否仍然安全則值得關注。因為納米微粒容易進入人體細胞,而現有的科學研究還不清楚二氧化鈦納米微粒是否會破壞人體細胞並導致病變。

  有關食品中二氧化鈦納米微粒的爭議並非首次出現。今年1月,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曾發布一份報告說,讓小鼠進食納米微粒含量為40%至45%的二氧化鈦,劑量與通常認為人類可食用的劑量相近,持續一百天後,小鼠結腸內原本為良性的病變(例如息肉)發展速度明顯提升。

  《6000萬消費者》雜誌說,儘管上述研究不能證明食用二氧化鈦納米微粒可能提升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但仍需對其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提高警惕,希望有關方面儘快就此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相關焦點

  • 美研究發現: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或導致結腸炎
    6月28日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新研究發現,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也稱E171——可能干擾腸道微生物群系,從而導致結腸炎。長期以來,二氧化鈦一直作為食品色素添加劑使用。近年來,很多企業已經採取行動,停止將二氧化鈦用作食品添加劑,因為人們對其安全性的關切不斷增加。
  • 2020年起法國將禁止使用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添加物
    2020年起法國將禁止使用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添加物 京鶯/中國新聞網 2019-04-19 13:48
  • 納米二氧化鈦分散性及在功能紙上的研究進展
    對二氧化鈦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耐候性、光催化性能、複合材料等的研究上,對納米TiO2在特種紙上的研究較匱乏。另外,納米TiO2不易在非極性介質中分散,在極性介質中易凝聚直接影響到了納米二氧化鈦自身優異性能的發揮。因此亟需解決納米二氧化鈦分散性問題。
  • 納米級二氧化鈦可能對機體不利
    生意社11月30日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王慧研究員課題組發現,二氧化鈦納米顆粒以TLR4依賴的方式改變巨噬細胞的活性狀態,從而打破機體免疫平衡。相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Nanotoxicology在線發表。  在食品行業,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或飲食輔料被廣泛使用。
  • 法國環保組織呼籲在牙膏中禁用鈦白粉:可能致癌
    日前,法國「環保行動」協會從超市、藥店、藥妝店、有機產品專賣店等渠道抽檢了在售的408款牙膏,其中59款為兒童牙膏。結果表明,三分之二的產品含有二氧化鈦(鈦白粉),其中還包括25款有機產品,而且一半的兒童牙膏都在使用這種成分。二氧化鈦常被稱為鈦白粉或者鈦糖,是一種鬆散的白色粉末,屬於常見的食品和化妝品添加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為它是安全的。
  • 我們應該擔心食品中含有的納米顆粒麼?
    最近,法國宣布從2020年起禁止使用一種納米級食品添加劑,原因是缺乏證明其安全性的證據。納米粒子是什麼?納米顆粒是極其微小的顆粒。它們的外部尺寸小於100納米,即0.0001毫米。那是很小的!並不是所有的納米粒子都是一樣的。
  • 防曬劑「二氧化鈦」有毒又致癌
    因此,單獨使用二氧化鈦的防曬霜,可以全波段防護UVB,但對UVA的防護略顯不足,需要復配其他防曬劑,才可以做到全波段防護。二氧化鈦的安全性隨著納米級二氧化鈦(TiO2)在防曬產品中廣泛應用,其安全性開始受到關注。因為隨著粒徑變小,比面積增大,納米粒徑的反應活性比塊體材料大很多。
  • 澳監管機構承認食品中含可能對人體有害添加劑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澳大利亞食品監管機構近日承認,澳大利亞多種食品內含有兩種可能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而此前該機構表示對此不知情。據澳大利亞《時代報》近日報導,澳新食品標準局上周稱,大量受消費者喜愛的沙拉醬、調味汁中含有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矽的納米微粒,這兩種納米添加劑可能對人體有害。
  • 被列為可疑致癌物,明星成分二氧化鈦前路坎坷?
    2月18日,經過將近十年的討論,歐盟委員會最終通過決議將二氧化鈦列為二類可疑致癌物。2010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二氧化鈦對動物可能有潛在致癌性,當時讓很多國家的食品管理機構感到困惑和緊張。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於2017年宣布,建議將二氧化鈦列入懷疑通過吸入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類別(II類),但是一度遭到多個國家的機構和組織的反對。
  • 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巨噬細胞功能新機制
    二氧化鈦(TiO2)納米顆粒更是存在於飲料、醬油等多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之中。然而,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未完全清晰。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研究生陳群和王寧寧等在研究員尹慧勇的指導下,通過對蛋白質組學的數據分析,發現用二氧化鈦納米顆粒處理巨噬細胞,可導致細胞膜重構和激活炎症反應。
  • 小鼠實驗證實二氧化鈦納米粒子具有可遺傳毒性
    美國科學家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二氧化鈦(TiO2)納米粒子,會造成小鼠全身性遺傳損傷。該發現再次引起了對納米粒子安全性的關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癌症研究》雜誌上。   過去,二氧化鈦納米粒子被視為是無毒的,因為它們不會激起化學反應。
  • 中國科大研究發現氮氣與氧氣在納米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形成硝酸鹽
    中國科大研究發現氮氣與氧氣在納米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形成硝酸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取得新成果,發現納米二氧化鈦可以將空氣中的氧氣與氮氣在光照條件下轉化為硝酸鹽
  • 最安全的防曬方法二氧化鈦致癌?
    但是之前護膚成分區出了一件大事,相信不少人也有耳聞——二氧化鈦被列入二類可疑致癌物質。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馬上慌張了,因為夏天不就是防曬的天下嗎?二氧化鈦咋還成致癌物了?那物理防曬霜還能不能用?囤的防曬霜咋整,要扔嗎?二氧化鈦是什麼?二氧化鈦其實是化妝品中的常用成分,在防曬霜、素顏霜、粉底中經常會看到,尤其是物理防曬霜中,用得最多。
  • 納米二氧化鈦在塗料中應用的專利
    納米二氧化鈦在聚氨酯塗料的應用  中國專利:200610046768 中記載在聚氨酯塗料中加入金紅石型納米二氧化鈦(VK-T25),可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低溫柔性好。可用於廚房、浴室、衛生間防水工程、水池、遊泳池防漏等。  2.
  • 研究:納米二氧化鈦汙水治理技術或暗藏生態風險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許安研究員課題組,以秀麗線蟲為模型,在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 NPs)與重金屬(鎘、砷和鎳)聯合暴露的生物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被Elsevier旗下期刊《生態病理學與環境安全》接受在線發表。
  • 歐盟新規:化妝品中的二氧化鈦成分會致癌?
    女 近日,一則關於修訂二氧化鈦混合物的新規引起行業關注。其實,關於二氧化鈦對人體健康的澘在風險的爭議已經持續了三年,起源於法國。 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便已宣布將二氧化鈦列為2B類致癌物。如今,歐盟這項新規無疑是再次重申其可能存在的危害,並對其進一步嚴格管理。
  • 上海生科院發現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巨噬細胞功能新機制
    生意社01月08日訊   由於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納米顆粒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領域。二氧化鈦(TiO2)納米顆粒更是存在於飲料、醬油等多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之中。
  • 研究速遞 | 食品添加劑E171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而致癌
    導語根據雪梨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導,存在於許多食品中的納米粒子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實質性的有害的影響。比如,E171,二氧化鈦,一種食品添加劑,目前作為食用色素廣泛存在於食品、藥品中,然而,我們對它了解甚少。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二氧化鈦納米纖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二氧化鈦納米纖維 2013-04-22 16:47:35 來源:網上輕紡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的研究小組近日成功研發出一種二氧化鈦納米纖維
  • 新加坡研究指出食品與化妝品中的納米級氧化鋅有致癌風險
    食品夥伴網訊  據foodnavigator.com網站消息,近日《生物材料》雜誌刊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包括防曬霜、食品添加劑等在內的一系列日常消費品含有納米級氧化鋅這種成分,而納米級氧化鋅微粒可破壞人體基因,可能具有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