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磁性納米顆粒可以輕鬆去除廢水中的微汙染物!

2021-01-17 博科園

微汙染物對水道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但是從廢水中去除它們需要相當大的技術資源。現在,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這些有問題的物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使用大量的化學物質,包括化妝品、藥物、避孕藥、植物肥料和清潔劑——所有這些都有助於使人們的生活更容易。然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對環境有不利的影響,因為在今天的水處理廠,許多產品不能完全從廢水中去除。

作為微汙染物,它們最終會進入環境,給河道中的動植物帶來負擔。因此,作為修訂《水保護法》的一部分,到2040年在選定的水處理廠增設一個淨化階段,以去除微汙染物。儘管這方面的資金原則上已得到保證,但該項目對工廠經營者提出了挑戰,因為只有通過複雜的程序才能去除關鍵物質,這些程序通常是基於臭氧、活性炭或光。

納米顆粒有助於降解

現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更容易地去除這些物質。利用多鐵納米顆粒,他們成功地誘導了汙染水中化學殘留物的分解。在這裡,納米顆粒不直接參與化學反應,而是作為催化劑,加速物質轉化為無害化合物。像這樣的納米顆粒已經在工業的許多領域被用作化學反應的催化劑,現在,已經證明它們也可以用於廢水淨化。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含有微量五種常用藥物的水溶液。實驗證實,納米顆粒可以將這些物質在水中的濃度降低至少80%。

許多廢水處理廠不能完全去除廢水中的化學物質。圖片:Symbol image: Shutterstock該小組的博士生Fajer Mushtaq強調了這些結果的重要性:這些物質還包括兩種用傳統臭氧法無法去除的化合物。參與該項目的博士後陳湘中(音譯)解釋說:值得注意的是,能夠利用磁場精確調整納米粒子的催化輸出。粒子有鈷鐵氧體核心,周圍有鉍鐵氧體外殼。如果外加交變磁場,粒子表面的某些區域帶正電荷,而另一些區域帶負電荷。這些電荷導致水中活性氧的形成,活性氧將有機汙染物分解成無害的化合物。然後,利用磁場可以很容易地將磁性納米顆粒從水中去除。

業界的積極回應

研究人員認為,新方法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例如,它比臭氧廢水處理更容易實現,廢水處理行業對我們的發現非常感興趣。然而,由於該方法目前只在實驗室中進行了研究,要將其應用於實際還需要一段時間。無論如何,Mushtaq說已經批准了由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和Innosuisse聯合資助的一個橋梁項目,目的是支持該方法轉化為實際應用。此外,已經有建立一家附屬公司的計劃,研究人員打算將他們的想法發展到市場成熟。

以各種有機顏料為例,例如用於紡織工業的顏料,研究人員能夠證明他們的方法的有效性。左圖使用前,右圖使用後。圖片:ETH Zurich / Fajer Mushtaq博科園|研究/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Felix Würsten參考期刊《ETH Zurich》DOI: 10.1002/adma.201901378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因為弦理論,科學將被重新定義?

質子內部存在量子糾纏?為什麼夸克不會單獨出現?

太空採礦業:太陽系85%區域應禁止人類開發?

相關焦點

  • 帶有離子液體的磁性納米顆粒 用於水淨化
    在《Angewandte Chemie》雜誌上,科學家介紹了一種新的水淨化方法,該方法基於塗有所謂「離子液體」的磁性納米顆粒,該顆粒同時去除有機,無機和微生物汙染物以及微塑料。然後用磁鐵容易地除去納米顆粒。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
    如今,汙染物的清除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尤其是散布在環境中的重金屬對人類健康非常有害,是導致癌症、出生缺陷或神經系統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不用說對動植物的破壞。材料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幾種去除水中重金屬的策略,從化學技術到物理技術、磁技術或電技術,從成本、效率、簡單性、分離和再生等方面來看,性能最好的似乎是依靠化學或物理吸。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Pb2+!
    材料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幾種去除水中重金屬的策略,從化學技術到物理技術、磁技術或電技術,從成本、效率、簡單性、分離和再生等方面來看,性能最好的似乎是依靠化學或物理吸。因此近來開發了不同的工程納米材料,包括二氧化矽或碳基、金屬或氧化石墨烯納米顆粒。其中,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出現不僅因為其良好的吸附性能,還因為其可以從水體系中輕鬆去除。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 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曝氣是廢水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的基本過程,可為汙染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提供溶解氧,在曝氣單元中,溶解氧濃度的高低對有機汙染物的去除起著直接作用。在同樣的溶解氧濃度下,微納米氣泡幾乎完全抑制了水體裡厭氧菌的生長,而普通曝氣則依然存在大量的厭氧菌,因此微納米氣泡曝氣大大的提高了好氧菌的活性及生存條件,對有機物的去除有著非常好的積極作用。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對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在生活汙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相應的研究[5]。
  • 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中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吸附法被認為是一種簡單、快速、有效的水處理方法,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吸附劑的高效發展〔1〕。近年來,生物吸附材料磁化後所得的磁性生物吸附劑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磁化後的生物吸附材料可通過磁分離技術實現固液的簡單分離,同時磁性生物吸附劑具有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吸附性能好、廉價和易於再生等優點,因此,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科學講座】劉倩:環境中的顆粒汙染物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劉倩老師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了有關「環境中的顆粒汙染物」的知識。  劉老師從2016年《PNAS》中一篇關於「人腦中的磁鐵納米顆粒」的文章開篇。通過研究人的大腦樣本,研究人員發現了四氧化三鐵的納米顆粒。這個發現並不驚人,因為我們已經了解到正是這種顆粒的存在讓我們能辨識方向。但是不同於生物礦化產生的有光滑邊緣的晶體,他們報導了一種特殊的不規則的磁性納米顆粒。
  • 樹脂吸附技術處理工業廢水前景廣闊
    其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含8%~10%HCl的水洗廢水和2000~8000 mg/L的三價鐵以及200~1000 mg/L的苯及氯化苯,浪費了大量鐵資源並轉移有機汙染物。實踐發現,在副產鹽酸中含有100~700mg/L的苯和氯苯,為了防止汙染轉移,採用兩道樹脂吸附技術,就可以有效回收廢水中全部的苯、氯苯,並生成FeCl3溶液可用作水處理劑。
  • 納米金屬及其氧化物對汙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影響
    例如:Candidantus accumulibacter是汙水處理系統中重要的除磷菌,承擔著生物除磷的作用;Zoogloea菌屬被證實在生長過程中可以通過分泌含有大量陰離子基團的胞外聚合物與某些重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達到通過吸附去除重金屬的目的;Bacteroidetes對含碳有機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因此,微生物群落的豐度和多樣性使得汙水中多數汙染物都能夠被去除。
  • 廢水處理新技術|磁分離技術
    一般來說,處理廢水,採用電解、化學沉澱、吸附等方法進行處理,有時為了在自來水中消毒,還參雜了氯氣。不管是採用化學法還是生物法,都會出現成本過高或者淨化不徹底等問題,那麼是否能夠尋找到一種既高效又節能環保的方法來處理廢水呢?就目前而言,作為廢水處理的一個研究熱點——強磁分離法來處理廢水是很有效。那麼,什麼是磁分離法?它的原理是怎樣的?它能夠淨化廢水到何種程度?
  • 納米零價鐵處理含銻印染廢水成套工藝
    淄博睿得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納米零價鐵系列新材料的科技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是納米零價鐵生化促進劑和納米零價鐵印染廢水預處理劑等系列水處理產品。紡織染整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中銻的限值100μg/L;《紡織染整工業廢水中銻汙染物排放標準》太湖地區一般80μg/L,特殊50μg/L;2017年吳江區印發《區政府關於吳江區太浦河銻特徵汙染因子管控方案的通知》,太浦河20μg/L。
  • 化工廢水的主要特徵及處理方法匯總
    化學混凝法作用對象主要是水中微小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通過投加化學藥劑產生的凝聚和絮凝作用,使膠體脫穩形成沉澱而去除。混凝法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的粒徑為1——10mm的細小懸浮顆粒,而且還能去除色度,微生物以及有機物等。該方法受pH值、水溫、水質、水量等變化影響大,對某些可溶性好的有機、無機物質去除率低。
  • 《科學》雜誌提醒:警惕微塑料顆粒對飲水安全造成的威脅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自來水中存在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顆粒。據估計每天約有八萬億種微塑料通過廢水處理廠最終進入水生環境,因自來水廠不能去除這些微塑料顆粒,美國90%以上的自來水都含有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顆粒。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Orb Media)調查研究的結果同樣顯示:全球五大洲多個城市進行了150多次自來水檢測,其中83%的自來水含有微塑料顆粒。
  • 半導體IC製程中的各種汙染物類型以及汙染物的去除方法
    2汙染物雜質的分類 IC製程中需要一些有機物和無機物參與完成,另外,製作過程總是在人的參與下在淨化室中進行,這樣就不可避免的產生各種環境對矽片汙染的情況發生。根據汙染物發生的情況,大致可將汙染物分為顆粒、有機物、金屬汙染物及氧化物。 2.1顆粒 顆粒主要是一些聚合物、光致抗蝕劑和蝕刻雜質等。
  • 納米零價鐵在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因其顆粒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能大,從而具有優越的吸附性能和很高的還原活性;其特有的表面效應和小尺寸效應,可以提高零價鐵顆粒的反應活性和處理效率。所以,在機械性能等方面與普通材料有很大不同,具有催化、吸附等新特性。 特有的優勢和廣泛的去汙淨水能力使納米零價鐵在修復地下水方面等環境汙染物的處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氧膨脹顆粒汙泥床(EGSB)在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介紹了厭氧膨脹顆粒汙泥床(EGSB)的構造與工作原理,指出了EGSB反應器的優缺點,並總結了其在廢水處理中的研究現狀。其構造與UASB反應器極為相似,可以分為進水配水系統、反應區、三相分離區、沉澱區和出水渠系統。與UASB反應器不同之處是,EGSB反應器設有專門的出水回流系統。EGSB反應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廢水由底部配水系統進入反應器,很高的上升流速使廢水與顆粒汙泥充分接觸,有機物被降解,同時產生氣體。
  • 高濃度廢水處理怎麼辦?了解一下鐵炭微電解工藝吧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關於鐵炭微電解工藝的簡介及區分方法1、什麼是鐵炭微電解:是指鐵和炭在電解質溶液中自發產生的微弱電流分解廢水中汙染物的一種廢水處理工藝。將鐵屑和炭顆粒浸沒在酸性廢水中時,由於鐵和炭之間的電極電位差(0.9~17V),廢水中會形成無數個微原電池。
  • 微納米氣泡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及其發生裝置研究
    氣液比表面積可表示為a=6H0/dB,氣體截留率H0越大,氣泡直徑dB越小,則氣液比表面積a值越大,由此可以得出氣泡直徑的大小直接影響氧的傳質效率。2 微納米氣泡在水處理中的應用2.1 微納米氣泡在水體增氧中的應用汙染物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和湖泊中,微生物在分解汙染物的過程中迅速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導致含氧量迅速下降,河流發黑髮臭,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活性炭廉價易得,吸附性好,仍是當下應用最多的粒子電極材料。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比表面積大,電導率高,穩定性好,為二維納米薄片原子層,是良好的載體。S. Wu等在rGO上負載Fe3O4和Pt納米粒子,使其同時具有Fe3O4納米粒子的磁性和Pt納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製備的材料對亞甲基藍降解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且至少可回收利用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