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中應用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吸附法被認為是一種簡單、快速、有效的水處理方法,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吸附劑的高效發展〔1〕。近年來,生物吸附材料磁化後所得的磁性生物吸附劑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磁化後的生物吸附材料可通過磁分離技術實現固液的簡單分離,同時磁性生物吸附劑具有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吸附性能好、廉價和易於再生等優點,因此,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 磁性生物吸附劑的製備方法

磁性生物吸附劑的製備是通過採用物理或化學的手段對游離的生物質進行改性使其具有磁性的過程。目前,磁性生物吸附劑的製備方法主要有表面附著法、共價結合法、混合包埋法和反相懸浮交聯法。

1.1 表面附著法

表面附著法是指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通過生物吸附劑與鐵磁流體之間的物理吸附作用使得鐵磁流體附著在生物吸附劑表面, 從而實現生物吸附劑的磁化。M. Safarikova 等〔2〕採用表面附著法製備了磁性生物吸附劑。其製備方法為:將飼料酵母細胞加入到2 mL 0.1 mol/L 的甘氨酸-NaOH 緩衝液中製成懸浮液,保持pH 為10.6,然後加入0.3 mL 用四甲基氫氧化銨固定的鐵磁流體(pH 為13.0, 質量濃度為29.1 g/L),混合液在試樣攪拌器中攪拌1 h,然後將磁化後的酵母細胞用鹽液清洗幾次並通過磁力分離器分離後在4 ℃下於鹽液中存放備用。M. 譒afaríková等〔3〕將鐵磁流體和溶於醋酸鹽緩衝溶液中的釀酒酵母菌以1∶3 的體積比混合,並保持pH=4.6,經過一段時間後磁性顆粒沉澱在細胞表面使得大部分細胞被磁化,然後採用磁分離技術對其進行分離,對分離得到的樣品先後用醋酸鹽緩衝溶液和質量分數為0.85%的NaCl 溶液進行洗滌,最後在沸水浴中加熱2 min 以使細胞失活而得到穩定的磁性生物吸附劑。該方法操作簡單, 但由於鐵磁流體與生物吸附劑是通過物理吸附作用結合的,因而鐵磁流體容易脫落,穩定性差。

1.2 共價結合法

共價結合法是利用生物質表面的官能團和磁性載體表面的反應基團間形成的化學共價鍵相連接,從而使生物吸附劑具有磁性,此法所用的生物質細胞通常是無活性的〔4〕。該法也可先在磁性載體表面引進各種偶聯劑(如氨基矽烷類、碳化二亞胺、戊二醛),然後再與生物質細胞表面的官能團進行反應而得到磁性生物吸附劑〔5〕。Yu Tian 等〔6〕利用麵包酵母粉末和納米Fe3O4製備了磁性生物吸附劑。其製備方法為:將2 g 按1∶1 質量比混合的麵包酵母粉末和納米Fe3O4加入到100 mL 體積分數為7%的戊二醛溶液中製成懸浮液,攪拌後經磁分離得到磁性生物吸附劑, 將該吸附劑在4 ℃下於戊二醛溶液中保存備用。C. Jeon 等〔7〕利用海藻酸鈉、氧化鐵、尿烷製備了磁性生物吸附劑。其製備方法為:將海藻酸鈉、氧化鐵、尿烷以1∶1∶1 的質量比混合於15 mL 去離子水中,然後在50 ℃下於真空乾燥箱內乾燥3 h,將得到的樣品研磨後備用。該法生物質細胞與載體之間的連接鍵很牢固,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脫落,穩定性好,但反應條件激烈,操作複雜,控制條件苛刻。

1.3 混合包埋法

包埋法是用物理方法將生物質和磁性顆粒截留在水不溶性的凝膠聚合物空隙的網絡空間內使其固定並實現磁化。包埋可以採用1 種載體〔8〕或多種載體〔9-10〕,目前應用最多的載體是海藻酸鹽和聚乙烯醇。V. Rocher 等〔8〕將海藻酸鈉、磁赤鐵礦和活性炭混合製得磁性海藻酸鈉吸附劑並將其用於去除水中的亞甲藍和甲基橙染料。Huidong Li 等〔9〕以海藻酸鹽和聚乙烯醇為基質包埋根黴菌粉末和Fe3O4製得生物功能磁珠並將其用於吸附和回收水中的Cr6+。Xiaogang Luo 等〔10〕用200 mL 質量比為7∶12∶81 的NaOH/尿素/H2O 混合溶劑在-12 ℃下與6 g 纖維素在強力攪拌下反應3 min 得到透明的基質, 然後包埋Fe2O3和活性炭製得磁性纖維素珠並將其用於吸附甲基橙和甲基藍。該方法操作簡單,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方法,但包埋技術可能會遇到擴散限制和位阻現象,尤其是在吸附大分子化合物的時候。

1.4 反相懸浮交聯法

反相懸浮交聯法製備磁性生物吸附劑首先是將生物質溶解在酸性水溶液中,再將磁性顆粒分散在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油相溶劑,如石蠟等,形成油包水的反相體系,再加入交聯劑,如甲醛、戊二醛等,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進行交聯反應,形成磁性生物吸

附劑〔11〕。H. Y. Zhu 等〔12〕首先將殼聚糖溶解在醋酸溶液中, 隨後加入磁性γ-Fe2O3納米顆粒和多壁碳納米管並攪拌, 然後在上述混合液中添加石蠟並繼續攪拌, 最後加入戊二醛交聯得到新型的磁性複合生物吸附劑,用於吸附水中的甲基橙。Guiyin Li 等〔13〕在盛有30 mL 石蠟和0.5 mL span-80 乳化劑的容器中加入0.2 g 納米Fe3O4(用99.5%的酒精清洗2 次),再加入15.0 mL 溶有0.2 g 殼聚糖的體積分數為5%的醋酸溶液, 懸浮液經超聲輻射並在加入戊二醛且機械攪拌後經乾燥得到磁性Fe3O4-殼聚糖納米微粒吸附劑。該方法穩定性好,易於控制微球尺寸,適應反應環境的變化能力強,但跟共價結合法一樣,存在反應條件激烈,操作複雜,控制條件苛刻等缺點。

2 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2.1 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重金屬是對生態環境危害極大的一類汙染物,其進入環境後不能被生物降解, 而往往是參與食物鏈循環並最終在生物體內積累, 破壞生物體正常的生理代謝活動,危害人體健康〔14〕。近年來,已有一些關於採用磁性生物吸附劑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報導〔15-17〕。Qingqing Peng 等〔4〕將釀酒酵母固定在磁性殼聚糖表面製得的磁性生物吸附劑用於處理水中的Cu2+,發現其吸附最佳pH 為4.5,在Cu2+初始質量濃度為60 mg/L 時可達到最大吸附率, 為96.8%。C.Jeon 等〔7〕採用氧化鐵、尿烷和海藻酸鹽混合後製得的磁性生物吸附劑吸附去除水中Pb2+和Cd2+, 結果發現其對Pb2 + 和Cd2 +的飽和吸附量分別為1.45mmol/g 和1.05 mmol/g。Limin Zhou 等〔16〕在用乙二胺改性的磁化殼聚糖微球吸附Hg2+時發現, 吸附最佳pH 為5,最大吸附量為2.69 mmol/g。

磁性生物吸附劑不僅可用於重金屬離子的吸附而且還可用於吸附回收貴重金屬離子和稀土金屬離子。Limin Zhou 等〔18〕用乙二胺改性的磁性殼聚糖納米粒子吸附Pt4+和Pd2+時發現, 在pH 為2.0 時可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別為171 mg/g 和138 mg/g。李繼平等〔19〕用高脫乙醯度的殼聚糖包埋自製的磁流體,並用戊二醛交聯製成磁性殼聚糖, 並考察了其對稀土金屬離子La3+、Nd3+、Eu3+和Lu3+的吸附性能, 結果發現該磁性生物吸附劑對上述各離子的吸附率均達90%以上,而且吸附劑具有良好的重複使用性。

2.2 染料分子的去除

磁性生物吸附劑也能用於吸附去除水中的染料分子。M. 譒afaríková 等〔3〕用磁化後的釀酒酵母吸附一系列水溶性染料時發現, 染料的分子結構對吸附劑的吸附量影響很大。在對同為三苯甲烷染料的苯胺藍和結晶紫進行吸附時發現, 苯胺藍的最大吸附量更大,約為220 mg/g。I. Safarik 等〔20〕研究了磁性飼料酵母吸附劑對結晶紫、剛果紅、吖啶橙等7 種水溶性染料的吸附, 發現最大吸附量介於29.9 mg/g 和138.2 mg/g 之間。Yu Tian 等〔6〕用納米Fe3O4磁化的麵包酵母吸附水中的甲基紫染料時發現, 在最佳吸附條件(pH 為6.0、染料初始質量濃度為300 mg/L、接觸時間為30 min) 下達到的最大吸附量為60.84mg/g。其他研究〔8, 10, 12〕也發現,用磁性生物吸附劑吸附水中染料可達到較好的吸附效果而且吸附劑易回收。

2.3 其他

磁性生物吸附劑主要應用於吸附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染料分子, 同時它也能用於吸附處理廢水中的酚類物質〔21-22〕、蛋白質〔23〕和氟化物〔24〕等。方華等〔21〕進行了磁性殼聚糖微球吸附2,4-二氯苯酚的研究, 結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條件下, 吸附量為1.70mg/g,去除率在80%以上。李曉飛等〔22〕利用磁性ZnFe2O4殼聚糖微球吸附處理苯酚廢水,結果表明該磁性生物吸附劑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苯酚, 去除率達到64%左右。董海麗等〔23〕用磁性殼聚糖微球吸附大豆乳清廢水中的蛋白質的實驗表明, 在吸附劑質量濃度為25 g/L、接觸時間為10 min、溫度為30 ℃、pH 為5 的條件下, 蛋白質去除率達到最高, 為95.6%, 說明磁性殼聚糖微球能有效去除大豆乳清廢水中的蛋白質。Wei Ma 等〔24〕在將磁性殼聚糖應用於含氟廢水的處理時發現, 磁性殼聚糖對氟化物具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3 展望

磁性生物吸附劑以其特有的優點在水處理領域越來越受到關注,其對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染料分子及其他難處理汙染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但要實現其未來的實用化或工業化, 還需在以下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1)擴大用於磁化的生物質材料的研究範圍,如深入研究真菌、細菌和海藻等,從而得到更高效、廉價的材料以製備磁性生物吸附劑;(2)系統研究磁性生物吸附劑吸附的最佳條件, 從而提高吸附效果並為未來磁性生物吸附劑工業化打下基礎;(3)研究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中的吸附機理,開發吸附過程的預測模型, 為將磁性生物吸附劑在實驗室中的研究轉向實際的應用創造條件。相信通過不斷地改進研究, 磁性生物吸附劑必將在水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農業廢棄物作為生物質吸附劑對廢水處理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物質吸附法可彌補活性炭吸附法的不足生物質吸附材料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再生等特點,在水處理應用技術方面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結合當前國內外研究進展,概述了以橘子皮、香蕉皮和柚子皮為代表的典型農業廢棄物作為生物質吸附劑處理水中的有機和無機汙染物的研究,以期為進一步研究農業廢棄物在水汙染控制領域的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助力水環境科學邁向新階段
    我們在經濟型生物炭開發的基礎上,經過大量對比研究,探索製備出骨炭和磁性生物炭,對於氟離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並能夠同時去除水中氟離子與六價鉻,還具有廉價、高效和可持續利用等特點,對於修復汙染地下水具有應用發展潛力。
  • 生物碳吸附劑去除水體有機汙染
    因此,尋找經濟高效、適合於飲用水處理的新型吸附劑已成為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下,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陳寶梁等以松針作為生物質代表,通過控制不同炭化溫度(100~700℃),製備了一系列生物碳質吸附劑,並對製備的生物碳質吸附劑的結構和表面特徵進行了深入研究。
  • VOCs治理中常見吸附劑種類及特點解析
    北極星VOCs在線訊:導讀:VOCs治理方法有多種,吸附法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簡單、可回收等優點,因而成為處理VOCs常見的方式之一。特別是用在工程項目的組合工藝如「光催化/低溫等離子+吸附」類的組合工藝上,此外,在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治理中,也充當富集的預處理功能作用。
  • 廢棄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及其產物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展
    簡要介紹了生物質炭化技術,重點介紹了農林廢棄物、餐廚垃圾、畜禽糞便、剩餘汙泥等含水率較高的廢棄生物質水熱炭化製備生物質炭的研究進展,並探討了水熱生物質炭在含有機物、重金屬及陰離子的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展望了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的前景。
  • 吸附樹脂在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應用
    吸附樹脂在處理工業廢水/ 液方面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如對廢水中苯類或酚類化合物、水楊酸、萘磺酸等有機物均具有很好的吸附、回收淨化作用. 吸附樹脂用於處理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我國在從化工生產廢水中高效吸附並回收酚類、胺類、有機酸類、硝基物、滷代烴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 關於吸附劑的小知識
    吸附劑也稱吸收劑,可使活性成分附著在其顆粒表面,使液態微量化合物添加劑變為固態化合物,有利於實施均勻混合。是一種能夠有效地從氣體或液體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體物質。吸附劑是現代工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產品,它的作用很大,不但可以分離物質還可以吸附一些產品中多餘的水分,成本低、工藝簡單、可重複使用,應用範圍遠遠大於工業需要。吸附劑一般被廣泛的應用在石油工業的採油、煉油、貯油運輸產生的汙水、洗艙水、機械工業的冷潤滑液、軋鋼水,電鍍汙水及糧油加工、皮革、紙業、紡織、食品加工等多行業。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Pb2+!
    研究人員合成了不同氧化鐵/二氧化矽比例的磁性氧化鐵-二氧化矽殼納米複合材料,並通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小角度中子散射、磁性和N2吸附研究進行結構表徵。選擇接觸表面積和磁化飽和度方面性能最好的複合材料進行水介質對Pb2+的吸附研究。該材料呈現出良好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能力14.9 mg-g-1),與文獻中提出的類似材料相當。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
    其中,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出現不僅因為其良好的吸附性能,還因為其可以從水體系中輕鬆去除。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MNPs),的確具有表面積大、吸附金屬離子的活性位點多、選擇性好、毒性低等特點。但由於其表面具有疏水性,在水介質中會發生聚集,降低了吸附效率。因此,一些小組進行了多孔、無定形或有序結構的有機或無機殼的包覆。
  • 海南大學王寧《Nature Commun.》一種DNA水凝膠海水鈾吸附劑
    這項研究既提供了從海水中提取鈾的吸附劑,又拓寬了DNA用於從海水中回收高價值可溶性礦物質的應用範圍。DNA – UEH在天然海水中顯示出有希望的鈾提取性能,對鈾醯對完全金屬離子具有高選擇性。EXAFS分析通過在鈾原子與DNA分子中磷酸根和羰基的氧原子之間形成配位鍵,揭示了DNA與鈾結合。這項研究的發現不僅拓寬了DNA的應用範圍,而且為從海水中提取鈾提供了一種吸附劑。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納米纖維素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高結晶度、高機械強度、高透明性等優良性能,可與其他天然高分子或人工合成材料複合,用作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填料,以改善材料的機械和阻隔性能。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全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系統,「綠色生物材料」這一概念正是基於聚合物基質和填料都是生物可降解材料而提出的。
  • 微晶纖維素材料作為新型吸附劑在染料和重金屬去除方面的研究進展
    由於經濟上的可行性,工藝效率高和方法的適用性等特點,吸附是處理含各種汙染物廢水的最廣泛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活性炭具有大的表面積,高的孔隙率,耐用性和穩定性等優點,是從染料到重金屬以及廢水中其他汙染物的吸附文獻中最廣泛使用的吸附劑。然而,它仍然存在合成成本高和再生困難等問題,並阻礙了其在大規模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 東道爾水技術:含磷廢水怎麼處理,你知道嗎?
    含磷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來的。目前,國外常用的生物脫磷技術主要有3種: 第一,向曝氣貯水池中添加混凝劑脫磷;第二,利用土壤處理,正磷酸根離子會與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應或與粘土中的OH-或SiO22-進行置換,生成難溶性磷酸化合物;第三種方法是活性汙泥法,這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生物脫磷技術。
  • VOCs吸附劑專利技術概述
    二、吸附劑VOCs吸附技術的關鍵是吸附劑,理想的吸附劑通常應具備:大的比表面積、適宜的表面結構、容易再生、成本低廉等優點。吸附劑一般可分為無機和有機吸附劑兩類,實際應用中無機吸附劑更為普遍。通過對VOCs吸附劑領域專利申請的檢索與分析,得知有關VOCs吸附劑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活性炭、分子篩、黏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有機吸附劑。
  • 汙水除磷工藝綜述 - 北極星水處理網
    此外,炊事與漱洗水以及在糞尿中磷也有相當的含量。生活汙水佔43.4%,其磷含量為4-7mg/L。3、工廠磷排放主要來源於肥料、醫藥、金屬表面處理、纖維染髮酵和食品工業,廢水含磷量依次為20.5%,29.4%與6.7%。因生產產品和工藝的不同,廢水中磷含量差異較大。廢水水磷含量為2-100mg/L。4、高濃度含磷廢水。
  • 含磷廢水處理方法淺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摘 要:磷是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物質,含磷廢水進入自然水體後,導致水質惡化,生態環境破壞,甚至 威脅人類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廢水中磷的去除是控制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也是回收磷的重要途徑之一。 該文總結了國內外對含磷廢水的處理方法,對比傳統工藝與新型工藝的優缺點,結合磷的回收和再利用探討 了含磷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
  • 活性炭作為吸附劑處理工業廢水
    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電鍍、冶金、紡織印染等行業排出的工業廢水已經成為水汙染的重要來源,因此採用合理的技術手段處理工業廢水顯得尤為重要。吸附法因為設備簡單、適用範圍廣、效果好等特點應用廣泛,而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劑之一。
  • 最前沿的樣品前處理技術都在這了!
    只需極少量的有機溶劑、裝置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適合萃取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痕量目標物;方便與後續分析儀器連接,實現在線樣品前處理。磁性吸附劑核殼型磁性微球:通常以磁性無機納米(亞微米、微米)微球(如Fe3O4)為核,磁核表面包覆具有活性基團的過渡層(除提供修飾位點外,還可引導功能材料在核上生長,避免自聚成核生長出次生顆粒),再在過渡層外修飾具有不同吸附作用的有機功能層。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水環境科學進入新時代-專訪國際水環境聯盟(WEF)McKee獎獲得者陳家瑋
    吸附法主要通過向汙染水中投加吸附劑,將汙染物吸附並固定,從而使汙染物達到去除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經濟型吸附劑主要有活性炭、生物炭、天然礦物等等,由於吸附法操作簡易、經濟環保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水汙染治理,特別是吸附劑在使用後能通過一定方法後再生循環使用,更容易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