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的樣品前處理技術都在這了!

2020-12-06 迪卡標準物質網

樣品前處理的主要目的

1、基體或共存物質幹擾(幹擾消除)

2、樣品濃度調節(濃縮、富集、稀釋)

3、樣品介質不適合後續分離或檢測(介質置換)

4、避免系統汙染,延長儀器壽命(儀器保護)

固體樣品中被測物的溶出技術

1、溶解:被測物全部溶解,基體全部或大部分溶解(殘渣)

水溶、酸溶、鹼溶、有機溶劑。

2、提取(浸取):被測物和少部分基體物質溶解進入溶液

(快速)索氏提取、微波/超聲輔助,加速溶劑提取。

3、消解(裂解、降解):破壞基體,釋放出目標物質。

溼法:強氧化性酸解、微波消解、光解、酶解。

幹法:灰化、熔融、氧彈(氧瓶)燃燒、裂解、燃燒爐。

樣品淨化新技術

1、液相萃取:雙水相、濁點、膠團、離子液體,微萃取

2、固相萃取:基質分散SPE、磁SPE、微萃取

3、色譜:GPC-色質、柱切換(在線幹擾消除/在線富集)

4、電化學:原位電沉積、電滲析、電泳(薄膜、凝膠)

5、膜分離:超濾、透(滲)析、微透析、仿生膜

6、超分子分離:主客體配合物、分子印跡、親和(免疫磁珠)

7、其他:超速離心、超臨界流體萃取、分子蒸餾、晶片分離

樣品前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1、自動化(加速溶劑提取、SPE、稀釋/濃縮)

2、在線化(GPC-色質、SPE-色譜/色質、CIC、超濾-IC)

3、微量化(液相/固相微萃取、晶片分離)

4、多任務(平臺)(稀釋-滲析、固相萃取-濃縮)

5、專門化(QuEChERS法、頂空-GC、氫化物發生-原子螢光)

重要技術進展舉例

一、液相微萃取(LPME)

1996年在液液萃取基礎上發展起來,結合了液液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的優點。只需極少量的有機溶劑、裝置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適合萃取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痕量目標物;方便與後續分析儀器連接,實現在線樣品前處理。

最初的液相微萃取—單滴微萃取(single-drop microextraction)

一滴溶劑直接懸掛於色譜進樣針尖,將其浸入樣品水溶液(或樣品頂空氣相)中,分析物萃取到有機溶劑液滴中,直接注入色譜儀分析(分離+進樣)。

缺陷:懸掛於針尖的有機溶劑液滴在攪拌樣品時容易脫落。

1.多孔中空纖維液相微萃取

改進方法:將多孔中空纖維管固定在針頭上保護和容納有機萃取劑。同時,纖維的多孔性增加了溶劑與樣品接觸的表面積,從而提高萃取效率。

2.多孔纖維液相微萃取的萃取模式

兩相LPME :

中空纖維管內吸入萃取相(有機溶劑,還可在萃取溶劑中加入萃取劑),纖維管壁微孔內也浸滿萃取相。目標物萃取到纖維腔內,在萃取溶劑相和樣品水相之間達到分配平衡。萃取相可直接進樣分析。

三相LPME:

中空纖維管壁微孔內浸入的是有機萃取劑,而纖維腔內吸入的是水溶液接收相。有機萃取劑成了樣品水溶液和接收相水溶液之間的隔斷。

目標物先被有機萃取劑從樣品水溶液中萃取出來,然後進入管內接收相水相。接受相可直接注入色譜儀分析。

3.簡易動態三相微萃取

有機溶劑(萃取相)浸漬的中空纖維套在注射器前端,注射器內存有少量接受液,推動注射器反覆更新中空纖維內的接受相,可提高富集倍數。

如:水樣中芳胺萃取。

4.動態液滴微萃取

是一種微量樣品富集+進樣的技術,樣品富集機理為液液萃取。

例如:水樣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鈉,與亞甲基蘭形成離子對,用氯仿液滴(約1.3μl)收集,用光學檢測法檢測。

若樣品為多成分,可將富集後的樣品液滴直接引入色譜系統進行分離檢測。

滴對滴溶劑微萃取(drop-to-drop solvent microextraction

樣品溶液和萃取溶劑都只有一滴體積大小;適合珍貴樣品溶液的前處理;萃取平衡快。

懸滴式微萃取(directly suspended droplet microextraction)

定量吸取萃取溶劑直接滴於樣品溶液上,萃取一定時間後,用微量取樣針插入液滴內部定量吸取樣品,做後續分析。

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 )

萃取相是由少量(如10-50μL)萃取溶劑與數倍量(如0.5-1.5mL)分散劑混合而成,用注射器將萃取相快速注入離心管中的數mL樣品溶液中,萃取相即以細小液滴形式分散於樣品溶液中,相當於多個液滴微萃取。離心分離使萃取相聚集於底部,吸取萃取相分析。主要用於水樣中有機物汙染物,特別是農殘的富集。

實例:DLLME分離富集水樣中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殘留

取5.0mL經0.45μm濾膜過濾後的水樣於10mL具塞尖底離心試管中,加10μL氯苯(萃取溶劑)和1.0mL丙酮(分散劑),輕輕振蕩1min,即形成一個水/丙酮/氯苯的乳濁液。氯苯均勻地分散在水相中,室溫放置2min,以5000 r/min離心5min,萃取溶劑氯苯沉積到試管底部,用微量進樣器吸取1μL萃取溶劑直接進樣做GC分析。

二、固相微萃取(SPME)

固相微萃取(SPME)

SPME裝置類似色譜進樣針,針頭(石英纖維頭)外表面塗有高分子塗層,有機分析物遵循「相似相溶」原理被萃取富集到固相塗層。稱為纖維針式SPME。與色譜在線聯用。集進樣、萃取、濃縮功能於一體。

針式SPME的特點:

(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2)萃取速度較快;

(3)不使用有機溶劑;

(4)適合現場採樣;

(5)支持材料較多,纖維萃取頭易折斷,後來又發展了不鏽鋼、陶瓷、金屬絲、碳材料等支持體材料;

(6)塗層易流失,重複性較差。

SPME的三種操作模式

(A)直接萃取:適合氣體和較乾淨液體樣品中低揮發性或中等揮發性目標組分的萃取。不適合複雜樣品、強酸強鹼性樣品(塗層易遭到破壞)。

(B)頂空萃取:適合複雜液體或固體樣品中高揮發性或中等揮發性組分的萃取。

(C)膜保護萃取:適合複雜基體中低揮發性組分的萃取。

固相微萃取攪拌棒(SBSE)

SBSE技術的優點:

(1)萃取固定相的容量大;

(2)自身完成攪拌,避免競爭吸附。 

缺點:

(1)需要特製的解吸器;

(2)萃取所需平衡時間長。

薄膜微萃取(TFME)

將薄膜(如PDMS薄膜)切成像房子側面的形狀:2cm×2cm的正方形上帶有一個1cm高的三角形。

將其附著在一些剛性支撐物上,例如不鏽鋼絲、不鏽鋼網或特氟龍片等,插入攪拌的溶液中進行萃取。

TFME也可用於氣體或頂空樣品分析。

三、磁分散固相萃取

磁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 MSPE)採用具有磁性或可磁化材料作為固定相,通常分散SPE形式應用。

特點:相分離簡便快速!

磁性吸附劑

核殼型磁性微球:通常以磁性無機納米(亞微米、微米)微球(如Fe3O4)為核,磁核表面包覆具有活性基團的過渡層(除提供修飾位點外,還可引導功能材料在核上生長,避免自聚成核生長出次生顆粒),再在過渡層外修飾具有不同吸附作用的有機功能層。(磁核+過渡層+功能層)

磁性複合(非核殼)材料:以具有特殊結構和吸附能力的材料(如碳納米管、石墨烯、聚合物)作為載體,在其表面或網絡結構中複合磁性粒子。

核殼型磁顆粒的殼層製備

殼層的作用:

Fe3O4顆粒易氧化破壞,需要包覆層保護;

Fe3O4顆粒易團聚,殼層材料可提高分散性能;

Fe3O4顆粒表面吸附作用弱,且缺乏選擇性,需功能殼層;

中間殼層(過渡層):Fe3O4顆粒表面的活性基團反應性和選擇性不夠強,需先包覆特定中間層,再進行功能修飾。

核殼型介孔磁性微球

Fe3O4@SiO2@C18疏水有機功能層磁性微球

Fe3O4@C@CHI製備流程圖

化學鍵合法製備離子液體磁顆粒

磁性氧化石墨烯複合材料(生物樣品中重金屬離子分析的前處理)

胺基酸修飾的磁性氧化石墨烯AMGO/Fe3O4

吸附劑對牛血紅白蛋白具有選擇性吸附作用

四、 滲析(透析)

滲析現象:半透膜兩側分別放置溶液和純水,或者在膜兩側放置不同濃度的溶液,只有溶液中的小分子可以穿過半透膜,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移動。

滲析是受擴散控制,以濃度梯度為驅動力的膜分離方法。

滲析與滲透本質上相同,但所用膜不同。滲透膜不允許溶質通過,只有溶劑通過;而滲析膜允許小分子溶質通過。

用於清除蛋白質溶液中的鹽類等小分子雜質;在醫學領域用於血液透析。

微透析技術

微透析針插入活體動物組織,灌流液由注射器推入膜內套管,體液中小分子、離子擴散穿過透析膜進入採樣針內(阻止蛋白質等大分子通過)。

微透析技術的特點

活體(In vivo)、實時(In time)、在線(On line)

時間分辨性(不同時間物質含量的變化)。

空間分辨性(不同器官、組織部位物質含量的變化)。

提供游離態小分子化合物,對藥物研究有重要意義。

樣品因不含蛋白質、酶等大分子物質,可不經預處理直接用於IC、HPLC測定。

不足: 回收率低,通常在15%左右。

微透析作為ESI-MS除鹽接口

五、親和分離技術

親和作用:通常指生物分子之間的特異性相互作用。如抗原與抗體、酶與底物、核酸與互補鹼基鏈之間。

親和分離材料:含親和功能基團的材料。如膜、吸附劑。

親和分離方法:親和SPE、親和色譜、親和膜分離、親和層析、親和沉澱、親和萃取、親和過濾。

親和配基

天然特異性配基:如免疫親和配基(抗體與抗原)。

天然基團性配基:核苷酸、凝集素、苯甲醚、肝素、硼等。

人工合成配基:生物活性染料及金屬離子。

天然配基對特定生物分子具有內在的生物特異性作用,而合成配基則需通過優化偶合和洗脫條件來實現其特異性作用。

天然配基性能優於合成配基,但天然配基製取提純困難、價格昂貴、使用條件苛刻。實際多使用量大且便宜的配基,如生物活性染料,其可與多種脫氫酶、鹼性磷酸酯酶、羧肽酶、白蛋白等結合。

1.親和膜分離

利用膜的孔徑大小及親和基團的生物特異選擇性,不受相對分子量大小的限制。

原則上講,只要選擇合適的膜,共價鍵合上能與目標物質產生親和相互作用的配位基,就可以從複雜體系,尤其是細胞培養液和發酵液中分離和製備出任何一種目標物。

2.親和膜分離原理

3.親和膜超濾

膜孔徑30-100nm。樣品溶液流過膜時,與配基產生親和作用的分子被截留在膜上,其他生物大分子順著液流進廢液槽;而部分溶劑則透過膜流到溶劑槽中。

優點:不僅目標生物大分子可與和其他分子分離,而且同時可去除部分溶劑(濃縮)。

4.親和膜微濾

孔徑在0.3~3μm。能與配基產生親和作用的生物分子被膜上的配基「抓住」,其他分子和溶劑透過膜。

用合適的頂替試劑洗脫後分析,進一步用透析、凝膠過濾等除掉小分子後在分析。

免疫磁珠(ImpetiCbead,IMB)分離

免疫磁珠是一項新的免疫學技術,它將固化試劑特有的優點與免疫學反應的高度特異性結合於一體,以免疫學為基礎,滲透到病理、生理、藥理、微生物、生化以及分子遺傳學等各個領域,其在免疫檢測、細胞分離、生物大分子純化和分子生物學等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免疫磁珠分離原理

以表面覆蓋高分子材料的超順磁性顆粒(數十nm至數μm)為核,利用核表面的功能基團(如氨基、羧基、巰基等)將抗體(或抗原)修飾在顆粒表面,用於特異性吸附相應的抗原(或抗體)。

通過外加磁場使吸附了目標物的磁珠從樣品溶液分離出來,洗脫後分析。

應用:基因、蛋白質、細胞、微生物等的分離純化。

六、在線燃燒爐消解

特點與應用:

分析對象:難降解樣品中滷素與硫的分析。

特點:全自動,消解徹底,全封閉體系目標組分物損失。

應用領域:環境(塑料廢棄物、活性炭)、能源(油品、煤炭)、電子(電路板、樹脂、線纜、絕緣材料)、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石墨烯、OLED)、食品(油脂、香料、調味品)、製藥(原料、中間物、成品)、礦物。

相關焦點

  • 食品安全檢測樣品前處理新技術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的王靜博士作了題為「食品安全檢測樣品前處理新技術發展趨勢」的報告。 王靜博士   王靜博士首先概括了速度快、選擇性好、成本低、高通量、操作簡便、綠色環保、微型化和便攜化是快速樣品前處理技術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 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現狀分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是一個複雜且關鍵的步驟,對最終分析結果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對目前主要採用溼法消解(鹽酸-硝酸-高氯酸-氫氟酸、王水/王水回流、反王水)、幹灰化法消解與微波消解技術及其現狀進行介紹,指出其各自的優勢與存在問題,為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的進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參考。
  • 第五屆樣品前處理網絡研討會正式開幕 前處理新技術火熱分享
    樣品前處理在儀器分析過程中是一個即耗時又極易引起誤差的環節,樣品前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儀器分析的最終結果。 2020年4月21日,由儀器信息網舉辦的「第五屆樣品前處理」主題研討會正式開啟。大會第一天進行的是樣品前處理新技術及應用發展綜述和食品樣品分論壇。
  •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匯總 - 樣本製備和前處理 - 食品...
    這一步主要是物理吸附過程。固相微萃取比其他任何提取技術都快,一般只需15min(固相萃取需1h,而液/液萃取需4~8h),而且只需少量樣品。目前固相微萃取主要與GC /MS聯用,用來分析環境、醫藥、食品和動植物樣品中揮發和半揮發性農藥殘留量。
  • 元素檢測和樣品前處理技術論壇召開
    有毒有害元素檢測和樣品前處理技術專題報告論壇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6月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主辦,北京雄鷹國際展覽公司承辦的2012
  • 李攻科:食品與藥品安全分析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本屆展會以「科技驅動,創見未來」為主題,攜手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地區的500多家參展企業,共同展示來自分析測試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產品。   在中國(廣州)分析測試論壇上,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李攻科教授做了題為《食品與藥品安全分析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的報告。
  • 「分析儀器及樣品前處理技術交流會」圓滿成功
    2013年4月26日,由南京科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北京盈安美誠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北京浩天暉科貿有限公司、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朝陽華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五家國產儀器廠商聯袂承辦的「分析儀器及樣品前處理技術交流會」在四川成都舉行。一百六十名客戶代表和實驗室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
  • 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及其在環境和食品中分析中的應用
    樣品前處理技術近年來越來越重要,大部分儀器在進行測定之前都要進行樣品前處理,在分析測試中,樣品前處理佔大部分時間。與其他技術相比,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有以下幾個優點:能同時定量分析多種有害組分,而不是單一組分;對環境不造成二次汙染,符合綠色化學;能處理海量樣本,高通量分析;準確、重複性好,不同實驗室數據可比;成本合理。
  • 第五屆樣品前處理網絡研討會圓滿落幕 環境樣品分論壇精彩紛呈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4月23日,由儀器信息網主辦的「第五屆樣品前處理」主題網絡研討會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1800位相關領域內的聽眾報名參加。
  • 食品樣品前處理的目的和要求
    食品樣品前處理的目的和要求 2014-09-17 15:57:46 來源: 瀏覽: 次 食品的化學組成非常複雜,既含有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及因汙染引入的有機農藥等大分子的有機化合物,又含有鉀、鈉、鈣、鐵等各種無機元素。
  • 邢志:樣品前處理儀器 10年中國製造的超越
    按照國家標準程序處理樣品,大量的樣品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處理周期短的可能需要30分鐘,長的可能要2個小時甚至8個小時,有的樣品還要靜置過夜才能消解完全。而有的樣品檢測非常著急,要求很快出結果,這對元素分析工作者提出了挑戰。 有人說,固體直接分析最簡單,不用前處理。
  • 普立泰科推出增塑劑檢測之樣品前處理解決方案
    一則消息在食品安全界激起了千層浪,據新浪網和中國新聞網的新聞報導,此次是廣東省質監局在排查中發現一食品企業使用了臺灣稱之為「塑化劑」的添加劑,這種添加劑在內地被稱之為「增塑劑」,大多數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包括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2一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正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異癸酯(DIDP)、鄰苯二甲酸丁卞酯(B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這些都是
  • 實驗室常用的VOCs前處理與檢測技術 你都知道嗎?
    北極星VOCs在線訊:除樣品採集外,VOCs的檢測技術的重點還在於樣品的前處理和檢測技術。而檢測技術的日新月益對VOCs的檢測、監控、減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次為您介紹實驗室常用的VOCs檢測技術。1.4低溫冷阱樣品富集分為超低溫製冷、電子製冷和液氮製冷法。超低溫製冷法(≤−150℃)將樣品快速通過連接頭進入自動進樣系統,隨後進入多級冷阱預濃縮系統進行濃縮,可濃縮幾十倍以上。通常使用的是多級串聯冷阱:在將目標化合物由前一級冷阱轉移至下一極冷阱,緩慢升溫一級冷阱,阻止水蒸氣轉移。
  • 安捷倫科技公司宣布推出用於食品檢測的全新樣品前處理產品
    2015 年 8 月 11 日,北京 — 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期推出一款新產品,旨在幫助食品安全實驗室更準確地檢測高脂肪含量樣品。  Agilent Bond Elut 增強型脂質去除產品 EMR-Lipid 這款新產品採用創新吸附技術,能幫助食品安全實驗室以更理想的方式解決一直以來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之一。
  • 食品重金屬檢驗中常用的幾種樣品前處理方法
    與此同時也使食品檢驗工作者的檢驗工作量增多,這就要求食品檢驗工作者在保證檢驗質量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工作效率。在食品的重金屬檢驗中,樣品前處理最為食品檢驗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選擇合適的前處理方法,縮短樣品的前處理時間,是在保證檢驗質量的同時提高檢驗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
  • 讓前處理技術跨越「有機」和「無機」之間鴻溝——訪睿科儀器有限...
    儀器信息網訊 自動化是實驗室樣品前處理設備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近幾年來,客戶採購分析測試設備幾乎都裝備自動進樣裝置;從而保證了分析測試的重現性、準確性和自動化。
  • 「土十條」土壤樣品前處理標準解讀及解決方案
    這一計劃的發布可以說是整個土壤修復事業的裡程碑事件。??計劃中明確提及重點監測土壤中鎘、汞、砷、鉛、鉻等重金屬和多環芳烴、石油烴等有機汙染物,重點監管有色金屬礦採選、有色金屬冶煉、石油開採、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製革等行業,以及產糧(油)大縣、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等區域。??
  • 真空技術上太空!虎牌引領科技最前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9/404405.htm  虎牌作為保溫杯真空技術研發引領者,創業近百年來孜孜不倦鑽研「真空斷熱保溫」技術。如今憑藉自身卓越的技術水平,將運用了先進保溫技術的 「真空二重隔熱容器」成功運用到航空宇宙事業的研究和探索中。
  • 弗爾德儀器攜手杭州金譜與您相會禾城,探討固體樣品處理與分析技術
    在這片繁華富庶之地,孕育著眾多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實驗室儀器的需求日漸增長。應時之需,解儀器需求之急,弗爾德儀器攜旗下品牌Retsch(萊馳)、Retsch Technology(萊馳科技)、Carbolite·Gero(卡博萊特·蓋羅)、Eltra(埃爾特),來到長三角經濟重要城市—嘉興,給眾多實驗室的樣品前處理、樣品分析提供專業的儀器解決方案
  • 400 系列無菌均質袋及相關產品,適用於微生物檢測,樣品的前處理
    400系列均質袋,主要應用於微生物檢測中,在無菌室做樣品的前處理,產品經γ射線滅菌,直接裝入樣品與稀釋液後拍打即可。該系列適合於所有品牌的拍打式均質器(400ml)。標準型無菌均質袋原生聚乙烯材質,透明、柔韌性好25支獨立裝,自封口包裝防汙染採用ATED寬型封底焊接技術,抗衝擊,防破裂印刷大面積書寫區,可清晰標記經γ射線滅菌,帶可追溯無菌證書重載型無菌均質袋特殊Nylon-A 尼龍複合膜,透明度高、堅韌兩側與底部加強型焊縫,具有極強的抗擊力適用於處理硬度較高的樣品封口型無菌均質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