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及其在環境和食品中分析中的應用

2020-11-29 儀器信息網

  樣品前處理技術近年來越來越重要,大部分儀器在進行測定之前都要進行樣品前處理,在分析測試中,樣品前處理佔大部分時間。與其他技術相比,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有以下幾個優點:能同時定量分析多種有害組分,而不是單一組分;對環境不造成二次汙染,符合綠色化學;能處理海量樣本,高通量分析;準確、重複性好,不同實驗室數據可比;成本合理。

  在2009年4月9日召開的「2009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關亞風研究員在本次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一種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萃取技術,並從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加壓溶劑萃取等幾個方面介紹了萃取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其在環境和食品中分析中的應用。

  1、固相萃取(SPE):主要介紹了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技術( M I-SPE )和基質固相分散技術(MSPD)等萃取技術。其中,分子印跡技術( MIT)源於生物學上抗原與抗體的作用機理,利用此技術所製得的MIPs 除了具有強大的分子識別功能外,還具有機械強度好、耐高溫、耐酸鹼、耐溶劑性好、穩定性好、能夠反覆使用等優點。分子印跡固相微萃取的形式包括「管內M I-SPME」和「萃取纖維」。

  2、固相微萃取(SPME):介紹了纖維針(Fiber-SPME)、吸附攪拌棒 (SBSE)、樣品萃取瓶(Vial-SPME)、膜萃取(MSPME)等幾種固相微萃取技術。

  3、液相微萃取(LPME):介紹了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懸滴式( drop-based, LPME) 、中空纖維式( hollow fiber based,LPME)等幾種液相微萃取技術。

  4、加壓溶劑萃取:介紹了加壓流體萃取(PLE) 、加速溶劑萃取(ASE)、超臨界流體萃取(SFE)、亞臨界流體萃取(SCFE)等加壓溶劑萃取技術。

  最後,亞風研究員還簡要介紹了微波輔助萃取技術和凝膠滲透色譜(GPC) 萃取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李攻科:食品與藥品安全分析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本屆展會以「科技驅動,創見未來」為主題,攜手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地區的500多家參展企業,共同展示來自分析測試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產品。   在中國(廣州)分析測試論壇上,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李攻科教授做了題為《食品與藥品安全分析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的報告。
  • 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現狀分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是一個複雜且關鍵的步驟,對最終分析結果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對目前主要採用溼法消解(鹽酸-硝酸-高氯酸-氫氟酸、王水/王水回流、反王水)、幹灰化法消解與微波消解技術及其現狀進行介紹,指出其各自的優勢與存在問題,為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的進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參考。
  • 第五屆樣品前處理網絡研討會正式開幕 前處理新技術火熱分享
    樣品前處理在儀器分析過程中是一個即耗時又極易引起誤差的環節,樣品前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儀器分析的最終結果。 2020年4月21日,由儀器信息網舉辦的「第五屆樣品前處理」主題研討會正式開啟。大會第一天進行的是樣品前處理新技術及應用發展綜述和食品樣品分論壇。
  • 食品安全檢測樣品前處理新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9月24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承辦的「食品安全移動實驗室快檢技術及裝備應用研討會」在中國國家展覽中心(順義館)召開。
  •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匯總 - 樣本製備和前處理 - 食品...
    食品中農藥殘留的分析是在複雜的基質中對低濃度待測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常需經過樣品製備、純化富集、分離檢測和綜合分析等步驟。農藥殘留量測定中的樣品前處理主要包括萃取和淨化等步驟。提取是將樣品中的農藥溶解分離出來的操作步驟,而由於某些樣品組成複雜,提取後往往還需經過淨化步驟才能達到待測物與幹擾雜質分離。
  • 食品樣品前處理的目的和要求
    當應用某種方法對其中某種組分的含量進行測定時,其他組分的存在,常給測定帶來幹擾,為了保證分析工作的順利進行,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必須在測定前破壞樣品中各組分之間的作用力,使被測組分游離出來,同時排除幹擾組分,這就需要對樣品進行前處理。
  • 食品重金屬檢驗中常用的幾種樣品前處理方法
    食品重金屬檢驗中常用的幾種樣品前處理方法 2014-12-09 17:09:53 來源:實驗室資訊網 瀏覽: 次 由於工業化的發展,食品中可能含有或者被汙染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性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國家加大了對食品的監管工作。
  • 元素檢測和樣品前處理技術論壇召開
    有毒有害元素檢測和樣品前處理技術專題報告論壇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6月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主辦,北京雄鷹國際展覽公司承辦的2012
  •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它是利用化學物質在近紅外光譜區的光學吸收特性,來快速測定某種樣品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學成分含量和特性新的物理測定技術。近紅外光譜是指波長範圍介於可見區(VIS)與中紅外區(MIR)之間的電磁波,波長為780-2500nm範圍內的一段電磁波。物質中的不同組分或同一組分的不同含氫基團在近紅外區域有豐富的吸收光譜。
  • 第五屆樣品前處理網絡研討會圓滿落幕 環境樣品分論壇精彩紛呈
    報告內容涉及大氣、土壤、水等環境樣品的採樣及前處理方面的最新技術進展與熱點應用,其中包括半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固定汙染源低濃度顆粒物監測、水質樣品前處理、土壤元素分析前處理、水及土壤中有機汙染物樣品前處理以及快速溶劑萃取技術的應用等,為環境監測領域內的從業人員帶來一場詳盡而又實在的技術盛宴。
  • 食品組學:食品分析現在和未來的挑戰(4)
    儘管這些基於分子技術(或免疫技術)的快速檢測方法出現,但是要尋求真正的實時檢測方法,減少乃至於取消培養富集可能才是關鍵。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樣品前處理髮揮著重要的作用,包括從樣品基質中進行細菌濃縮和純化。在這方面,食品安全依然面臨的另一個分析挑戰是,在不影響回收率、精確度、靈敏度、選擇性和專屬性的情況下,儘可能快的得到與官方指令相關的可靠的分析結果。
  • 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應用分析
    現階段,科技快速發展,食品處理及加工技術等均得到進一步創新,所以食品檢測工作任務與形勢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需要應用更加有效技術手段完善食品檢驗工作,才能充分掌握食品安全狀況,以保證飲食安全。關鍵詞: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應用分析引言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社會民生問題。
  • 微流控技術在食品快檢中的應用
    微流控技術,又稱微流控晶片技術,是將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生化反應過程集成到釐米尺度的晶片上的技術。它發端於毛細管電泳技術。進入21世紀,隨著PDMS軟刻蝕和微閥微泵技術的應用推廣,微流控晶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技術平臺。
  • 電子鼻技術及其在茶葉香氣檢測中的應用及展望
    電子鼻又稱人工嗅覺分析系統,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來分析、識別和檢測氣味的具有人工智慧特點的仿生檢測儀器。電子鼻能在短時間內分析、識別和檢測複雜氣味和大多數揮發性成分的智能感官儀器,具有重複性好、不需要複雜的樣品預處理過程、不發生感官疲勞和檢測結果客觀可靠等特點。
  • iCMS2017第八屆質譜網絡會議——食品、環境、藥物分析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為期四天(11月21日-24日),共設質譜新技術、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食品分析、環境分析、藥物分析共五個專場。通過模擬實驗和田間監測取樣,應用串聯質譜技術對土壤和作物中農藥殘留進行精準定性定量分析,評價產地土壤殘留農藥對下茬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鎖定敏感作物和高風險農藥,為農藥管控政策提供數據支持和科學建議。
  • 從MIPs談分子印跡技術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MIPs是一種能夠對特定的目標分子及其結構類似物特異性識別和分離的高分子聚合物,它不僅對目標分子具有與生物抗體類似的高選擇性,而且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機械強度,因此廣泛地應用於環境分析、食品分析、藥物分析等領域。分子印跡以目標分子為模板分子,選擇匹配的功能單體通過共價、非共價等與模板分子鍵合,形成單體-模板複合物。複合物在合適的交聯劑、引發劑等條件下反應形成高度交聯的聚合物。
  • 第九屆全國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陳令新再次感謝所有與會者,並總結儀器分析和樣品預處理是密切關聯的,目前大家重點關注的食品安全、環境、藥品、生命科學等領域均離不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未來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在科研和應用領域均有很大發展和提升的空間。
  • 最前沿的樣品前處理技術都在這了!
    只需極少量的有機溶劑、裝置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適合萃取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痕量目標物;方便與後續分析儀器連接,實現在線樣品前處理。滴對滴溶劑微萃取(drop-to-drop solvent microextraction)樣品溶液和萃取溶劑都只有一滴體積大小;適合珍貴樣品溶液的前處理;萃取平衡快。
  • 聚焦高鹽食品中重金屬檢測——食品中重金屬檢測技術交流暨標準...
    深圳海關食檢中心高級工程師顏治報告題目:食品中重金屬元素檢測技術顏治簡要介紹了重金屬檢測中常用的前處理和儀器分析方法,剖析了幾種方法的優缺點和在檢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近幾年,社會對嬰幼兒配方食品中重金屬問題關注度有增無減,但嬰幼兒配方食品基質複雜,前處理方式不同會直接影響其檢測結果。採用幹灰化方法處理嬰幼兒配方食品是食品檢驗中常用的方法。顏治提出,採用標準方法(幹灰化)處理某些嬰幼兒配方食品,在某些情況會使檢測的鐵、鋅含量偏低。他舉例說:某嬰幼兒配方米粉,添加的營養強化劑為氧化鋅,採用標準方法(幹灰化)處理後,檢測鋅含量明顯低於標籤值。
  • 食品組學:食品分析現在和未來的挑戰(2)
    樣品製備、生物技術、光譜技術和分離技術在食品分析當中的應用,根據2000-2011年間食品科技文摘中相應的引文數量分析。生物技術中的「others」包括:放射免疫法和酶法分析。光譜學技術中的「others」包括:拉曼光譜(402),電子自旋共振(366),介電光譜法(57),折光度法(54), 旋光度法(38),化學發光法(15)和光聲量熱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