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一直在進行各種食品和水源中是否含有不粘鍋中常見化學成分全氟烷基磺酸銨的研究。
FDA的最新發現表明,食品供應中潛伏著有毒化學物質。PFAS(全氟烷基磺酸銨)是一組約5,000種合成化合物,存在於98%的美國人口的血液中,研究表明,我們的飲食是接觸這些有害物質的主要來源。
FDA在赫爾辛基舉行的環境毒理學和化學學會年度歐洲會議上介紹了有關PFAS流行的三項研究的發現。該機構解釋說,這些化學物質已廣泛用於不粘炊具、廚房紙、食品包裝、清潔產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中,已滲入我們的食品和供水中,並汙染了我們的牲畜和用於施肥的汙水汙泥。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與肝臟損害、某些類型的癌症、甲狀腺疾病、不育症、高膽固醇、肥胖症和其他幾種健康狀況有關。
FDA在全國雜貨店的各種肉類、海鮮和巧克力蛋糕中發現了極高有毒化學物質。在農貿市場的幾種農產品中,PFAS的含量較低,包括綠葉蔬菜、番薯和菠蘿。但是,綠葉蔬菜最好不要在PFAS生產設施的1.6km半徑內生長。
儘管許多PFAS 已被禁止進一步生產,但它們在我們環境中顯然產生持久影響。儘管FDA追溯了PFAS的溯源到用於美國食品供應的水源、肥料、牲畜和某些土壤,但它並沒有止步於此。這些化學物質通常還存在於不粘炊具和食品包裝中,極有可能出現在我們的下一頓飯裡。如果用受汙染的不粘鍋烹飪受汙染的食物,那將是有毒化學物質的雙重打擊。
該機構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他們的發現將在晚些時候發布在PFAS的最新網頁上,並且他們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PFAS帶來健康問題的潛在可能性。
這項新的研究非常令人不安,它使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下更加注意所食用的食物以及烹飪所用的工具。可能值得購買一些有機食品,因為研究發現PFAS會在植物的可食用部分中大量積累。
需要確認一下炊具和烤盤是否用這些化學物質生產。不粘塗料(如聚四氟乙烯)最初是用不再允許生產的普通PFAS製成的,但替代化學品可能也不具有安全性。
A
各種材質的炊具該怎麼選更安全?
1、鋁。
市場上的大多數炊具都是鋁的,通常與少量其他金屬製成合金。這種相對便宜和輕便的選擇可以均勻地烹飪食物,儘管它容易劃傷、弄髒,並會使酸性食物(例如番茄醬)變苦。
關於鋁可能引起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擔憂有必要嗎?某些鋁確實會浸入使用這種炊具烹飪的食物中,但是,儘管幾十年前引起了恐慌,但至今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鋁可導致這種疾病。
儘管如此,最好還是避免在其中烹飪酸性食物,因為除了可能出現的苦味外,這還會使炊具的表面產生斑點。此外,儘管通常不認為攝入鋁是有害的,但一些患有腎臟疾病的人體內會儲存大量的鋁。
2、鑄鐵。
這是一種久經考驗的炊具選項,自古以來就被使用。它經久耐用,價格便宜且用途廣泛,可用於各種烹飪。但是鑄鐵鍋碗很重。還有一些鐵浸入酸性食物中,例如番茄醬,這對鐵缺乏的人是有益的,但對血色素沉著病的人來說卻是一個問題,血色素沉著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鐵在體內會積累到危險水平。鑄鐵鍋不一定總是均勻地烹飪食物,不應將其放在洗碗機中,潮溼容易生鏽。要維護鑄鐵鍋,必須在表面上擦油。養護良好的鑄鐵鍋具有相當好的不粘特性。另一種選擇是搪瓷鑄鐵炊具,它不與食物反應,養護也更方便。
3、陶瓷塗層。
相對較新的是陶瓷塗層炊具,它不粘但是既不含PTFE也不含PFOA。相反,該材料被吹捧為具有熱穩定性和抗剝落性,因此不涉及健康或環境問題。但是這些產品可能會使用納米顆粒塗料,這種塗料對健康和環境的長期影響幾乎是完全未知的。根據環保倡導組織「地球之友」的說法,沒有關於使用此類塗層(或任何納米技術)的法規,而且這些細小的顆粒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會脫落還不得而知。一些用戶反應有碎裂現象,需要更多的研究。
4、銅。
高品質、重規格的銅鍋和鍋具使用壽命長、可均勻加熱食物的優點。但是,與鋁鍋和鐵鍋一樣,銅也會浸入食物中,尤其是酸性食物中,從而產生金屬味。飲食中添加少量的銅通常不影響健康。
5、玻璃。
玻璃是一種惰性材料,意味著沒有任何反應或從中浸出。但是,由於有報告稱某些產品由於熱衝擊而破碎,因此必須遵循說明並注意標籤上的警告。該風險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玻璃的成分,例如較舊的透明派熱克斯玻璃中的硼矽酸鹽玻璃與較新產品中的鋼化鈉鈣玻璃,後者耐熱性較低。
6、不鏽鋼。
廚師喜歡不鏽鋼炊具,因為它堅固耐用,不與食物發生反應且易於清潔。它甚至可以放在洗碗機中。更高品質的不鏽鋼鍋碗瓢盆通常具有鋁或銅的內芯,可幫助食物更均勻地烹飪。這些價格較高的選件也可能具有拉絲處理,使它們不粘。如果在烹飪時在食物中加入少許油或液體,可能會完全不粘。
來源:https://www.parents.com/syndication/fda-confirms-toxic-nonstick-cookware-chemicals-are-contaminating-our/
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抗擊疫情
大醫同盟與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