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的吃穿住用行都可能在與有毒物質、化學汙染「親密接觸」,長期忽視將威脅健康。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將這些生活必需品安全地利用起來呢?
家居裝飾材料:家居裝飾材料中的人工板材多採用鋸末刨花板,含大量酚醛樹脂,易揮發苯酚和甲醛等致癌物。一些塗料中會加入芳烴等有機溶劑,使得油漆在晾乾過程中揮發有機汙染物,影響視力和肝功能。因此,建議大家輕裝修、重裝飾,裝修後通風3~6個月。
塑料製品:塑料製品主要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構成。為增加產品柔韌性,往往會添加增塑劑,而增塑劑在遇高溫時會分解出有毒物質。建議不要用塑料容器加熱食品或盛高溫食物。許家喜強調,不能將用來裝水的塑料瓶裝油,否則會使塑料中的有害化學成分溶解到油中,危害健康。
烹調用具:不粘鍋因其烹調快捷、清洗方便廣受歡迎。其不粘的原因在於,鍋內有一層「特氟龍」塗層。用合格的特氟龍製作的不粘鍋能耐450℃的高溫,但不合格材料的不粘鍋安全性就很難說,有的在200℃~300℃下,塗層就會脫落,分解出有毒物質。因此,應儘量選擇有質量保證的不粘鍋,避免高溫幹燒,出現很多劃痕後就應換掉。
消毒劑、漂白劑:這類製劑中主要含過氧乙酸和氯氣,過度使用會增加空氣中氯氣的揮發量,造成頭暈、噁心等問題。因此,存放時要遠離兒童接觸處,注意乾燥通風,不要將84消毒液和潔廁靈混用。
農殘:在果蔬生長過程中,需要噴灑農藥防病蟲害。農藥中主要含有磷等有機化合物,長期在身體中累積會誘發食物中毒(消化內科 急診科)。因此,購買來的果蔬應反覆清洗,可用鹼水、淘米水等浸泡10分鐘,再用清水洗淨。
化妝品:化妝品中主要含有凡士林、甘油、香精等成分,還有半胱氨酸、多茶酚等抗氧化劑,劣質美白化妝品可能鉛汞超標,嚴重可導致毀容。購買化妝品時,注意選擇純天然成分、小包裝的,避免因開蓋後長期不用造成細菌滋生。
驅蚊防蟲產品:蚊香(包括傳統蚊香、液體及固體電蚊香)、殺蟲劑中含有除蟲菊酯等農藥,鑑於含量小,合理使用基本無害。然而在密閉空間內,蚊香或殺蟲劑的懸浮顆粒得不到有效擴散,會令人咳嗽、胸悶。為了安全起見,點燃的蚊香最好不要放在頭部附近。二噁英,POPs替代技術,POPs汙染修復技術,POPs分析技術,POPs削減技術,POPs處置技術傍晚、天黑前是使用蚊香的好時機,使用時門窗緊閉,人及寵物都要離開,之後再開窗通風。罐裝殺蟲劑避免接觸明火。
煤氣、天然氣:一般情況下,煤氣、天然氣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對室內環境不會造成汙染,但要避免氣體洩漏造成的危險。要定期更換煤氣灶開關,燃氣管道膠管不能超期服役。
臭氧:地表臭氧主要來源於汽車尾氣,雷射印表機、複印機等工作時也會產生臭氧,過多的臭氧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疾病。建議大家將印表機單獨放在通風較好的房間裡;印表機工作時,要至少離1米遠。
汽車尾氣:除室內的「隱形健康殺手」外,汽車尾氣每天也在吞噬著人們的健康。其中含有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會加重大氣汙染,產生霧霾,危害人們的呼吸系統。因此,建議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