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常的生活飲用水中
有著許多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比如
菌落總數
總大腸菌群
大腸埃希氏菌
&
耐熱大腸菌群
菌落總數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所生長出的細菌菌落總數。
由於自然條件不能滿足其生理需求,難以繁殖生長,因此菌落總數並不表示實際中的所有細菌總數。
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菌落總數包括致病菌和有益菌
菌落總數超標也意味著致病菌超標的機會增大,增加危害人體健康的機率。
有益菌包括酸奶中常被提起的乳酸菌等,是對人體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細菌或真菌;
對人體有害的主要是其中的致病菌,這些病菌會破壞腸道裡正常的菌落環境,一部分可能在腸道被殺滅,一部分會留在身體裡引起腹瀉、損傷肝臟等身體器官。
總大腸菌群它不是某一種或某一屬細菌,
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組細菌。
人和其它溫血動物,如牛、羊、狗等的腸道存在大量的總大腸菌群,如果飲用水受到糞便汙染時,容易在水體中檢測到,水中總大腸菌群含量的多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質受病原微生物汙染的狀況,在水質衛生學評價時具有重要意義。
大腸埃希氏菌,又叫做大腸桿菌。
這是一種常見的病菌,可引發旅行者腹瀉、小兒腹瀉等。(這種細菌的感染,發病率僅次於
輪狀病毒——嬰幼兒腹瀉)
一般潛伏期為0.5-7天。
輕微症狀:
只可能會出現輕微的腹瀉
中度情況:
會產生腹瀉、腹痛、噁心、嘔吐、寒戰、頭痛、發熱等,發熱的症狀可能會持續4-7天
症狀比較嚴重:
會出現脫水,甚至是酸中毒、死亡。
耐熱大腸菌群與大腸菌群、大腸桿菌相似,
主要以其檢出情況來判斷飲用水是否受到了糞便汙染,
飲用水受到糞便汙染就有可能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數量一定程度上標誌著
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的優劣。
若嚴重超標,說明其飲用水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將會破壞飲用水的營養成分,
加速飲用水的腐敗變質。
人群飲用病原微生物超標嚴重的飲用水,
很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化學消毒和煮沸殺滅飲用水中的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是含氯製劑和二氧化氯(一般為供水單位對飲用水的消毒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煮沸是方便快捷的消毒方式,因此提倡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飲用生水,喝開水以降低和減少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而小朋友們的自身免疫力較弱,平常更要注意讓孩子遠離汙水、減少接觸,更不要在渾濁的河、湖邊戲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