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內容是一則發生在2020年12月的新聞,而據後續調查確認,問題是由於某養殖廠的灌溉沼液流入供水管網。雖然後續對於各小區蓄水池進行排空清洗,可是飲用這樣的水一周有餘,其造成心理和身體傷害是不可磨滅的。飲用水於居民生活至關重要,其影響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如何保障好飲用水安全是重中之重。通過監測設備進行飲用水水質的實時監測,其監測水質指標主要考慮的是化學指標、物理指標以及微生物指標。
而飲用水監測中,重點關注的監測指標有哪些,為什麼要關注這些監測指標。接下來就一起和小T走進飲用水安全監測的世界吧!
飲用水指標中的濁度主要是由水源水中膠體、懸浮物和生物微粒經淨化處理後的殘存物造成的,濁度是反映飲用水清澈與否的感官性指標,而且原水中的微生物、有機物等一般都附著於水中形成濁度指標的懸浮物上,因此監測濁度對飲用水十分重要。
餘氯是指水源經過加氯消毒後,水中所餘留的有效氯。加氯作為一種有效的殺菌消毒方法,被世界超過80%的水廠使用著,市政自來水必須保持一定量的氯,以確保飲用水微生物指標安全,然而過量或過少的氯都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實時監測自來水出廠水、二次供水、泵房等地的飲用水餘氯。pH是水中氫離子活度的標度,也是水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通常生活飲用水的pH範圍在6.5~8.5之間,過酸過鹼的水對人體健康都是有危害的。
關於如何做好飲用水監測,天健創新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TMS-D3000管網水質監測分析儀。主要用於供水管網和農飲水等。
這款緊湊型多參數水質分析儀:TMS-D3000,可實時監測濁度、餘氯、PH、溫度四個參數,將所有傳感器和顯示傳輸單元高度集成在一個箱體內,滿足狹小空間應用需求。濁度測量採用90°散射法,具備光源補償技術和自動清洗功能,餘氯測量採用微電子電極法,無需更換電解液,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城市供水管網和農飲水設備的水質監測中。
— —產品現場應用
飲用水安全保障不僅要做好水源地的保護,防止汙染,也要重視監測的力量,讓居民喝上安全的水、放心的水!
編輯:徐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