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李偉 通訊員 秦雪奎 孫珊)根據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應急監測的通知》要求,2 月 12 日,市生態環境監測站聯合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益陽市會龍山水廠等單位,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強制性國家標準和13項生活飲用水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餘氯、生物毒性、糞大腸菌群等疫情防控特徵指標,對中心城區飲用水進行應急監測,保障全市居民飲水安全。
按照疫情期間飲用水應急監測要求,市生態環境監測站完善了肺炎疫情環境應急監測預案,並結合實際,委託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對飲用水源地水質開展餘氯、生物毒性、糞大腸菌群等重點監控指標的應急監測工作。當日上午,監測人員深入市中心城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在飲用水常規監測斷面和會龍山水廠進水水源2個點位,對飲用水源地水質,特別針對餘氯、生物毒性、糞大腸菌群等進行了採樣監測,其結果將為應對我市疫情提供科學依據。
「檢測結果出來後將第一時間予以公布,以及時回應社會關注。」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水質自動站負責人介紹,目前,僅市第二水廠的飲用水供應的用戶有3萬多戶,每天出水量在4萬噸左右。疫情期間該站增加了對水質監測的指標和次數,暫無異常情況。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