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中的餘氯從何而來 對人體有害嗎?

2020-11-26 騰訊大渝網

飲用水中的餘氯從何而來?

答:自來水中的餘氯是自來水廠在出水之前向水中加入氯消毒劑之後的剩餘量。自來水廠不但要保證水廠的出水有一定的餘氯,也要保證自來水到達與用戶接觸的管網末梢時也有一定量的餘氯值。在水中加入消毒劑的目的是殺滅自來水中以及自來水管網內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水中的藻類和病原體等,從而防止以水為媒介的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

如何正確理解自來水中含有餘氯?

答:如果我們聞到自來水中的氯味,代表了當地的自來水是有消毒措施的。它也表示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已經被有效殺滅,所以這樣的水其實比沒有餘氯的水喝起來更令人放心。但是我們通常擔心的是消毒劑與水中的有機物或藻類等反應形成的消毒副產物。目前文獻所報導的消毒副產物有600-700種,包括三滷甲烷、滷代乙酸、溴酸鹽、亞氯酸鹽、滷化氰等。而這些消毒劑是我們看不見聞不到的,需要用專業手段進行檢測。

自來水的消毒方式都有哪些?

答:目前世界上用於飲用水消毒的主要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線消毒和臭氧消毒。其中氯消毒法是應用時間最久且範圍最廣泛的消毒方式,一般包括加氯氣或游離氯製劑等消毒試劑。二氧化氯消毒一般包括直接加入二氧化氯粉劑或使用二氧化氯發生器,利用的是氯酸鈉和鹽酸生成二氧化氯的原理,這種方法滅菌效果好,但容易產生氯酸鹽或亞氯酸鹽超標的問題。紫外線和臭氧消毒滅菌效果也很好,但是不能保證殺滅管網中的致病菌,故一般會在出廠前配合加氯的方法。

自來水中的餘氯存在於哪幾種形式?

國家標準是什麼?

答:水中的餘氯形態包括游離餘氯和化合氯。游離餘氯包括的形式有氯,次氯酸,次氯酸根離子。化合氯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於消毒劑指標的要求為:若採用氯氣或游離氯製劑為消毒方式,那麼出廠水中餘量應不低於0.3mg/L,不高於4mg/L,同時管網末梢的餘量不低於0.05mg/L;若採用一氯胺消毒,那麼出廠水中總氯應不低於0.5mg/L,不高於3mg/L,同時管網末梢的餘量不低於0.05mg/L。而若自來水廠未採用一氯胺消毒,那麼管網末梢的總氯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原水的乾淨程度。

消毒副產物的危害及影響其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研究表明消毒副產物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影響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的因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前體物的種類和濃度。一般地表水汙染嚴重,汙染物種類多,與氯氧化生成的副產物種類及濃度遠高於深層汙染較輕的地下水。2)水中的pH值、水溫及水中溴離子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消毒副產物的生成。這三者含量的升高均會使水中三滷甲烷生成的概率也會升高。3)投氯量既可以影響消毒副產物濃度的水平,也可影響其種類的分布。此外,消毒程序、氯接觸時間、餘氯量、季節、金屬離子均影響消毒副產物的生成。

相關焦點

  • 警惕自來水中餘氯對人體的危害!
    自來水中存在的餘氯,已經引發居民的警惕。自來水中的餘氯危害不容忽視氯是一種黃綠色、有強烈窒息性異味、有毒的氣體,能抑制和殺滅水中的細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自來水在水廠處理的消毒環節便採用氯來殺菌,而且自來水在出廠時必須保證水中有足量的餘氯,避免水在輸送過程中被管道中的細菌微生物所汙染,以此來保證自來水的微生物指標安全,因此,在自來水到達用戶家裡時,仍然有餘氯存在。自來水中的餘氯會通過皮膚接觸、附著在食物上及在飲水時不知不覺進入我們的身體,長期積累為身體健康埋下隱患。
  • 為什麼你必須要懂點水知識——看清「餘氯」的正反面
    飲用水中餘氯從何而來?  自來水中的餘氯是自來水廠在出水之前向水中加入氯消毒劑之後的剩餘量。自來水廠不但要保證水廠的出水有一定的餘氯,也要保證自來水到達與用戶接觸的管網末梢時也有一定量的餘氯值。
  • 淨水科普,關於餘氯的冷知識
    1.自來水中的餘氯從何而來? A:自來水中的餘氯是自來水廠在出水之前向水中加入氯消毒劑之後的剩餘量。 A:目前世界上用於飲用水消毒的主要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線消毒和臭氧消毒。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劉文君研究過100多個國家的水安全標準,95%全部選用氯作為消毒劑。「氯在自來水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水體致病菌傳播,防止瘧疾、痢疾、傷寒等疾病集中爆發。」
  • 水中餘氯你知道多少?
    它是很強的氧化劑,與二氧化碳接觸能形成光氣,在高壓下可液化為液氯,密度為2.48kg/m3,熔點-102℃,沸點-34.6℃,在空氣中呈白色煙霧,極易溶於水、醇和醚,其水溶液稱為鹽酸。 3.自來水中為什麼要添加氯? 答:自來水原本應該是一種既衛生又安全的飲用水,但由於環境的汙染,導致水中細菌等有害物質大量滋生,為了要抑制和殺滅水中的細菌,在處理水過程中加入氯。
  • 自來水裡面為什麼有餘氯?我們應該怎麼辦?
    在國內不少自來水廠出廠的原水已經符合了新國標的標準,但水是一種獨特的介質,特別容易滋生細菌等有害物質,因此在自來水管網輸送過程中,為了要抑制和殺滅水體中的細菌。水廠一般在對源水進行淨化處理的過程中加入氯,因為氯氣溶於水後可以有效地殺滅細菌,防止終端居民用戶因細菌超標而生病,比如細菌超標極容易引起腹瀉拉肚子等。
  • 氣泡飲料餘氯超標難辨 專家:清晨自來水有害物最多
    近日,「可樂含氯」事件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了飲料及飲用水的安全上。專家指出,很多人認為燒開自來水後飲用是為了殺菌,其實燒開的目的更多是為了揮發水裡的餘氯。   ■事件回放 知名飲料被曝餘氯超標   17日,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員工對媒體爆料稱,公司在管道改造中,將消毒用的含氯處理水誤混入飲料中,涉及9個批次、12萬餘箱可口可樂,價值可能高達500萬元,目前這部分被疑含氯飲料可能已流入市場。
  • 自來水餘氯加熱會致癌是真的?
    新聞背景:微信朋友圈有篇轉發量頗高的文章題為《自來水餘氯(漂白粉)的危害有多大?你全家喝的水安全嗎?》文中稱,為防止水中細菌病毒,自來水會加氯,也就是漂白粉,但氯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把自來水燒開了喝更可怕更不安全,氯受熱後與水中有機腐質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長期飲用含餘氯的水會致癌。
  • 該如何應對餘氯?這篇講得最透徹!
    為了搞清楚這些疑問,小麗翻箱倒櫃找了許多資料,最後總算是搞明白了。但是,歐美發達國家研究發現氯氣消毒飲用水可引發食道癌、胃癌、直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高發。有一些證據表明,兒童白血病的發生可能與長期飲用高含氯飲用水有很大關係。同時,還有一些疾病對氯氣非常過敏。把水燒開能除去自來水中的氯嗎?把水燒開能除去自來水中的氯嗎?答案是不能。
  • 用水蒸煮食物時餘氯傷害健康?讓人疑「氯」重重的自來水
    同時,氯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人體缺氯,會有代謝性酸中毒的可能。  第三,自來水經過氯氣殺菌後,氯氣仍會留下部分餘氯,主要是游離態氯以及較為穩定的化合性氯。然而這個量非常少,按照國家飲用水的標準,每升自來水中,氯化物的總量是在250毫克以下,三氯甲烷在0.06毫克以下。單純的氯氣及游離氯製劑的含量,出廠餘量在0.3毫克至4毫克之間;水管管網末梢含量在0.05以上。
  • 自來水裡含消毒劑餘氯? 燒開水是否需「開蓋」
    >  你會燒開水嗎?重點強調了水快開時應打開壺蓋,可以讓餘氯等揮發性的物質加熱後隨水蒸氣揮發出去;或者水燒開後等3分鐘左右再關火,理由仍與餘氯有關,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相互作用,會形成致癌化合物,如果繼續沸騰3分鐘才成為安全的飲用水。  水快開時打開壺蓋,或者誰燒開後等3分鐘再關火,這兩種方式對於餘氯揮發是否會有影響?本期好奇心實驗室帶您去解析燒開水的那些事兒。
  • 需要擔心自來水中的氯嗎?
    在自來水中會留下很少次氯酸和次氯酸根,來實現對細菌的抑制。換句話說,自來水中需要一定的「餘氯」存在才能保證自來水在輸送過程中的安全。在本文中討論的「餘氯」是指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水中餘氯,有多大影響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探索過多種殺滅飲用水中的微生物的方式。任何一種方式,都會帶來殺菌之外的後果——各種各樣的「滅菌副產物」。
  • 餘氯、水垢影響健康嗎?揭秘自來水的真相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記者:羅樹 韓華)您可能見過這樣一個試驗:一杯自來水,一杯純淨水,將電解儀同時放入兩杯中,1
  • 我們喝的自來水安全嗎? 專家釋疑:加氯殺菌有國家標準
    「自來水中含有餘氯,用來洗漱都不安全,餘氯會和有機物合成出三氯甲烷,會致癌……」日前,泉州多位市民受邀參加某品牌淨水器新品體驗會,銷售人員通過做「實驗」來說明自來水中存在的餘氯和三氯甲烷對人體有害,以此引導市民購買淨水器,引發市民的質疑。  其實,關於自來水餘氯的各種流言並非第一次出現,多是某些淨水品牌為了營銷目的而給市民傳遞的「自來水恐慌」。
  • 為什麼自來水中需要加氯? 自來水加蓋蒸食物易致癌是真的嗎?
    為什麼自來水中需要加氯? 自來水加蓋蒸食物易致癌是真的嗎?時間:2017-06-09 13:43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自來水中需要加氯? 自來水加蓋蒸食物易致癌是真的嗎?
  • 生活飲用水多次時間檢測一次?檢測頻率是多少?
    生活飲用水,尤其是直飲水,由於其衛生質量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生活飲用水在被飲用之前,必須要經過一系列的殺菌清潔處理,只有達到相關國家強制標準,方能投入使用。我國強制標準GB 5749-2006對生活飲用水檢測的各項指標限值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 河北邢臺自來水發黃起泡,普通家庭如何預防突發飲用水汙染事件?
    4月24日,河北邢臺廣宗鎮三個村莊的居民用水出現異常,自來水管中流出來的水發黃起泡,並散發出濃濃的刺鼻味道。河裡的魚大片死亡,水澆到地裡後蔬菜被燒死,還有村民洗臉、洗澡時被灼傷。4月25日,據廣宗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消息,經調查,廣宗縣部分村飲用水異常事件已初步查明原因,系廣宗縣誌通電動自行車廠於4月23日晚,利用自來水向酸洗槽注水過程中,現場操作技術員未按照操作規範關閉注水管,當晚23:00供水站停水後,由於倒虹吸效應,導致酸液倒流入供水管道。
  • 科普1分鐘 | 8款飲用水大橫評!那些年我們喝過的水是假的?
    喝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光能夠解決口渴,更能促進我們身體有害物質的代謝,保證身體健康。無論身處何處,我們每天都在喝著不同種類的飲用水,那麼你是否曾懷疑過這些水到底健不健康或者安不安全呢?  餘氯測試  目前瓶裝飲用水和自來水的消毒方式大部分還是加氯消毒,所以水和消毒試劑接觸一定時間後,水中有可能會殘留一些氯化物。人體如果長期攝入有毒的氯化物,將會引發癌症!儘管目前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很安全的消毒方式也有使用,但畢竟消費者並不知情,還是會有所擔心。
  • 央視解讀自來水消毒安全:餘氯可通過加熱消除
    據吳教授介紹,氯具有消滅病毒、細菌、原蟲等去除微生物的作用,避免飲用水帶來的急性感染病症。可以說,用氯消毒是自來水淨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那麼滕女士家中的自來水是消毒加的氯太多了嗎?記者來到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騰女士家的自來水進行取樣測驗,得出餘氯的量0.3 mg/L。李曉東:0.3 mg/L,看上去很小的一個量,按照國家標準,這個量超標嗎?
  • 深度淨化——飲用水的革命
    三、純淨水飲用純淨水的定義是:使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採用蒸餾法、去離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及其他適當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礦物質、有機成分、有害雜質及微生物等,加工製得的,並且沒有任何添加物(臭氧除外)可以直接飲用的水。但是,通過蒸餾、反滲透技術來淨化原水,在去除水中有害雜質的同時,也去除了幾乎所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 極為費解的問題:人體中的原子從何而來?人走後原子又從何而去?
    以人體為例,從宏觀角度來看人體由各種不同的部位、器官和系統組成,但如果能夠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待人體的組成,那將會出現一堆不同種類的原子。根據科學家的不完全估計,構成成年人軀體的原子數量朝貢6000億兆個,其中的原子種類也超過了60種。那麼問題來了,人體的這些原子從而何來呢?人類是否能過通過某種方法創造或者毀滅一顆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