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微信朋友圈有篇轉發量頗高的文章題為《自來水餘氯(漂白粉)的危害有多大?你全家喝的水安全嗎?》文中稱,為防止水中細菌病毒,自來水會加氯,也就是漂白粉,但氯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把自來水燒開了喝更可怕更不安全,氯受熱後與水中有機腐質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長期飲用含餘氯的水會致癌。
這個說法是確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記者就此採訪相關專家和學者進行求證。
傳言:
餘氯加熱後易致癌?
網上傳言中說,為防止水中細菌病毒,自來水會加氯,也就是漂白粉,但氯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把自來水燒開了喝更可怕更不安全,氯受熱後與水中有機腐質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長期飲用含餘氯的水會導致心臟疾病、貧血症、膀胱癌、肝癌、直腸癌等等。
另外,長期用含餘氯自來水洗澡,浴室內氯氣總量中是平常通過飲用進入人體體內氯的6~8倍,日積月累到中年致癌率也會增加30%。
求證:
大部分餘氯加熱會分解
食品工程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雲無心介紹,氯氣或者二氧化氯是自來水殺菌方案中經濟高效的一種,在世界許多地方被廣泛使用。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對自來水餘氯標準是允許含量為5mg/L,而實際上自來水餘氯含量都控制在1mg/L以下甚至更低。
我國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出廠水的餘氯含量最低不能低於0.05mg/L,最高上限為4mg/L。此前媒體報導,目前北京各水廠出廠水餘氯每升水中的含量在0.4至0.8毫克之間,通過管網的輸送,到用戶家中時都會有一定消退。
雲無心指出,能殺菌的氯自然有一定毒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把氯劃在「致癌分類」的第三類,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餘氯致癌」目前流行病學調查也沒有此方面直接認同和支持的證據。人在洗澡吸入餘氯量更低,只要沒聞到或沒嘗出水中的氯味,就不用擔心餘氯,就算其中有一點餘氯,加熱時也會大部分分解。
釋疑1:
有致癌物就與得癌症劃等號?
對於文中「氯受熱後與水中有機腐質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一說,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劉維屏教授說:「三氯甲烷確實是種致癌物,但與致癌物接觸並不能跟一定得癌症劃上等號。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接觸環境中的各種致癌物,那豈不是人人都要得癌症?」在劉教授看來,「有致癌物」與「一定得癌症」是兩碼事,大家要對這兩個概念有科學與清醒的認識。
腫瘤專家也指出,一般致癌物需要達到很高的濃度,以及很長時間的基礎才能致癌,自來水中加少量氯在安全範圍內不至於致癌。臨床收治的各種腫瘤患者不計其數,最後分析出最常見的致癌原因為遺傳、不科學飲食、不良生活習慣等,從沒有人提到過與喝自來水有關。
釋疑2:
用含餘氯的自來水洗澡安全嗎?
另外,這篇網絡熱文還提到一點,說是「長期用含餘氯自來水洗澡,浴室內氯氣總量是平常通過飲用進入人體體內氯的6~8倍,日積月累到中年致癌率也會增加30%。」令很多人看了之後更加恐慌,飲用水尚且可以用桶裝水代替,刷牙、洗臉、洗澡等生活用水總不能全用桶裝水吧?
對此,專家表示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因為喝進嘴裡經消化道吸收的自來水都已經是安全的,經皮膚以及呼吸道接觸吸收的餘氯對人體的危害就更小,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夏天很多人青睞的遊泳,泳池裡的水就是在自來水的基礎上再加氯消毒。那麼按照網絡傳言的說法,大家去遊泳池遊泳的話,致癌的風險豈不是更高?
當然不是。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浩然說:「遊泳場所的消毒方式,在推廣前就有研究人員做過毒理研究,證明是安全無害的。只要遊泳池是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操作,並且使用的是規定的消毒物質,對人體就不會有傷害。」 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