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惑: 家庭主婦糾結咋燒開水 不知道打開壺蓋是否能讓餘氯揮發
你會燒開水嗎?說出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搞笑,誰家不是天天燒開水天天喝水,這點生活小事還有學問?
可別說,還真有人為此十分糾結,家住西安市高新區的家庭主婦楊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糾結的問題在於,水壺冒氣燒開了要不要再燒3分鐘關火,或者是打開蓋子再燒一會兒,讓自來水裡的消毒劑餘氯揮發走?以減少對人體的危害。
楊女士的困惑並非個例。近日,朋友圈裡一則名為「燒開水的正確方式,好多人居然都不知道......」的微信在到處傳播,意思是燒開水也是很講究的,喝錯了不僅容易生病,甚至會致癌早衰。重點強調了水快開時應打開壺蓋,可以讓餘氯等揮發性的物質加熱後隨水蒸氣揮發出去;或者水燒開後等3分鐘左右再關火,理由仍與餘氯有關,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相互作用,會形成致癌化合物,如果繼續沸騰3分鐘才成為安全的飲用水。
水快開時打開壺蓋,或者誰燒開後等3分鐘再關火,這兩種方式對於餘氯揮發是否會有影響?本期好奇心實驗室帶您去解析燒開水的那些事兒。
2、分組實驗來看3種燒水方式會有不同嗎?
實驗時間:2016年1月12日、1月13日
實驗地點:西安市西大街一單位辦公室內
實驗人員:西安市衛生監督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科科長謝軍、衛生監督員高鳳琴 、任璐
實驗方法:實驗原理為分光光度法,通過在不同方法燒開的飲用水中加入快檢試劑,發生顯色反應,再使用餘氯檢測儀進行讀數。如果水中餘氯含量高,粉紅色就會越濃,反之水中餘氯含量低,則粉紅色越淺。
實驗過程:實驗反覆進行了兩次。
1月12日
A組:
自來水檢測:0.34mg/L
直接燒開冒氣後:0.03mg/L
B組:
自來水檢測:0.34mg/L
快燒開時打開壺蓋再燒2分鐘:0.02mg/L
C組:
自來水檢測:0.34mg/L
燒開後再燒3分鐘:0.02mg/L
D組:
自來水檢測:0.34mg/L
燒開後空氣中靜置5分鐘:0.02mg/L
1月13日重複進行:
A組:
自來水檢測:0.33mg/L
直接燒開冒氣後:0.01mg/L
B組:
自來水檢測:0.33mg/L
快燒開時打開壺蓋再燒2分鐘:0.01mg/L
C組:
自來水檢測:0.33mg/L
燒開後再燒3分鐘:0.01mg/L
D組:
自來水檢測:0.33mg/L
燒開後空氣中靜置5分鐘:0.01mg/L
註明:由於開水剛燒開時溫度太高無法檢測,因此每組實驗均是將開水降溫到室溫20度左右時進行檢測,同時需要檢測自來水,以進行前後數據對比。此外,由於實驗地點位於底層樓房內,所接的水為自來水管網直接供水,非二次供水,因此水中餘氯含量較高。
實驗結果:經過兩組實驗,發現不同方式燒開水後水中餘氯含量相同。西安市衛生監督所生活飲用水科科長謝軍解釋說,從實驗看來,無論哪一種燒水方式,都不是密閉的,都可以揮發,而水在燒開後餘氯含量都是大幅降低。各種方式最後檢測的餘氯含量相同,這說明各種方式幾乎無差別,正常燒開後在杯子晾涼飲用,和多燒一會兒餘氯數值一樣。
因此,建議市民並不需要專門糾結於是否多燒一會兒、是否要開蓋,即使直接燒開後,也需要在杯子中放涼飲用,這也是一個揮發的過程。因此,只要自來水是合格的,無論哪種方式燒水,水中餘氯的含量都在人體的安全限量之內,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華商記者 李琳
編輯:華商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