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樂含氯」事件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了飲料及飲用水的安全上。專家指出,很多人認為燒開自來水後飲用是為了殺菌,其實燒開的目的更多是為了揮發水裡的餘氯。
■事件回放 知名飲料被曝餘氯超標
17日,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員工對媒體爆料稱,公司在管道改造中,將消毒用的含氯處理水誤混入飲料中,涉及9個批次、12萬餘箱可口可樂,價值可能高達500萬元,目前這部分被疑含氯飲料可能已流入市場。
隨後,山西省質監局公布對相關產品進行抽檢後,公布的檢測結果顯示,亞氯酸鹽、氯酸鹽均未檢出,專家組認為,該9批次產品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不過,有媒體報導,山西省食品安全監督檢驗院的梁寶愛女士現場出具的檢驗數據單上顯示,醒目(蘋果汽水)20120206、20120208兩個批次游離餘氯實際檢測值是0.02mg/L,芬達(橙味汽水)的游離餘氯實際檢測值是0.04mg/L,遠遠高於限量值0.005mg/L的國家標準。
■權威觀點 或因自來水處理不達標
那麼,飲料為何會被指游離氯超標呢?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告訴記者,生產飲料和食品企業所用的水都來自於自來水,而目前我國自來水裡一般都加氯用於消毒。很多人打開自來水會聞到一股刺鼻味,其實那就是氯的味道。
「這種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家庭飲用的話一般都先燒開,而企業用於製造食品飲料則需要先進行淨化處理,將自來水處理成純淨水,再以處理過的純淨水作為原料使用。而這方面成本一般在飲料生產中佔比很大。」董金獅表示,飲料裡之所以氯超標,有幾個可能:一個是根本沒對自來水進行處理,直接使用;一個是處理不達標;還有就是處理過的水又受到二次汙染,「當然也可能存在檢測數據未必準確的因素。」
對於這次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員工對媒體爆料指出的「公司在管道改造」,董金獅指出,氯超標「有可能是自來水沒處理或處理不達標」。
■專家提醒 清晨自來水有害物最多
董金獅介紹,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對人的呼吸道、胃黏膜以及神經系統會造成很大傷害。雖然在自來水裡氯的氣味很明顯,但在氣泡飲料裡,在加了很多甜味劑的情況下,會直接掩蓋氯的氣味,消費者也就無從分辨。
至於家庭所用的自來水裡含氯,董金獅指出,很多人以為燒開自來水是為了消毒,其實自來水裡加了氯,多數細菌已被殺死。燒開的目的主要是揮發水裡的餘氯。他教大家一個方法,那就是在水燒開後揭蓋繼續燒兩三分鐘,然後關火,將水壺繼續敞蓋至於爐上直至放涼,使餘氯充分揮發,這樣也可以揮發其他揮發性的有毒物質。
他還提醒,早晨剛打開自來水時千萬不要用於洗臉、做飯或燒開飲用,最好用來衝馬桶,因為放置一夜後,此時自來水裡有害物質最為集中。
(責任編輯:張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