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科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2020-11-22 騰訊網

冷凍冰鮮食品是我們平時購買、食用頻率較高的食物種類之一,但產品在養殖、宰殺、運輸、銷售等環節中可能會沾染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因此該類食品安全問題也尤為引人關注。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專家建議這樣做

選購時

1

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2

購買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3

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4

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

清洗加工時

1

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2

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汙染。

3

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

4

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5

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時

1

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

2

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

3

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

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儘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

小貼士

食用後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症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Lily

相關焦點

  • 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專家建議這樣做
    ,全球範圍內也沒有發生人因食用某種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對於冷凍食品市民不必過度恐慌。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北京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大家,務必做到以下幾點:Q1選購時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 如何打造新「鮮」生活?快來「科學答人」領取吃貨指南
    隨著疫情的逐漸消退和解除,社會大眾更加關注飲食健康,呼喚「新『鮮』生活」。那麼,有沒有一份科學的吃貨指南來指點迷津呢?「科普中國·科學答人」聯合知名科普博主、中漁協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委會主任委員周卓誠,開展「舌尖上的科學」科普講座,與資深「吃貨」進行互動訪談,配合有獎互動答題,線上線下相結合,為公眾科普健康飲食、餐飲衛生、食品加工等知識。
  • 選購食用冷鏈食品,睢寧人該怎麼做?
    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 如何安全選購、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選購食品的時候, 我們要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避免我們用手直接接觸食品 最好戴一次性手套 也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
  • 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警惕!「冷鏈藏毒」頻頻曝出16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報稱,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 海識| 活鮮、冰鮮、船凍、岸凍,這些海鮮冷凍方式都是怎麼回事你...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常見的幾種海鮮冷凍方式。為了保持海鮮食材最新鮮的那一刻,人類在遠洋捕撈的過程中摸索出了多種處理方式,以針對不同的情況處理不同品類的海鮮,主要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種:活鮮、冰鮮、凍鮮;而根據處理地點也分為船凍和岸凍兩種。
  •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能否停止冷鏈食品進口?海關總署回應
    其次,各地在進行進口冷鏈疫情防控工作時,雖然會結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勢全面收集信息,科學確定抽檢商品種類和批次,但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冷鏈食品還能吃嗎?而對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 冷凍食品頻頻檢測出新冠病毒,我們該如何避免感染?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可以在冷凍食品及包裝中存活並引起人體感染。新京報網7月10日報導: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海鮮攤位檢測出病毒後,北京抗疫1個月核酸檢測超1100萬人次。中央財經10月31日:山東兩地緊急通報「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進口冷凍豬肉流入」。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華輿」10月13日據澳洲網報導:根據澳洲頂尖生物安全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在鈔票,玻璃和其它日用品的表面上保持數周的傳染性,該實驗室強調了觸控螢幕和公共場所物體表面如電梯扶手,開關等存在的風險。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選購食用時要注意什麼?進來看看
    冷鏈生鮮食品如何加工烹調? 一起來看看 2.選購前首先觀察是否具有檢驗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消毒證明和「浙冷鏈追溯碼」(即「三證一碼」),拒絕購買「三證一碼」不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 3.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 除了加強冷鏈檢測,自己家的冷凍食品儲存又需要注意些什麼?
    近日進口冷鏈食品包裝相關病毒檢測陽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和複雜,疾控部門也提醒大家,不能麻痺大意,防控疫情一刻也不能放鬆,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特別是在選購冷凍冰鮮產品,應該到正規的超市或者去市場選購的時候
  • 【食品安全】哈密市市場監管局關於「冷鏈食品消費」溫馨提示
    為降低冷鏈食品疫情防控風險,確保消費安全,現做如下溫馨提示: 1.消費者選購冷鏈食品時,應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有哈密本地同批次核酸檢測合格證明的冷鏈食品(進口食品在食物成分和營養素構成方面與國內產品基本一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切勿盲目迷信進口產品,從而加大潛在的感染風險)。 2.
  • 連冰鮮三文魚都沒了...海寧人去超市,大變化!
    如果還有在賣的進口生鮮冷凍食品而市民也想買的話要掃一掃這個二維碼以求放心這是為什麼呢進口冷凍食品,需警惕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或環境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近期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大潮君也做過多次報導10月29日,山東威海乳山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 陝西省食品食用農產品銷售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指導書(試行)
    為做好食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工作,規範食品食用農產品銷售日常監督檢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省局制定了《陝西省食品食用農產品銷售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指導書》。
  • 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識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你造嗎?
    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識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你造嗎?時間:2020-08-11 09:28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識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你造嗎?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用消毒後的針刺破、用手撕破水泡的皮。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1日的題目。
  • 龐姐給您支招: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
    目前境外疫情仍然十分嚴峻,國內多地也出現散發病例,個人應該如何做好防護?二是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市民朋友到人多密集場所,要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客流較多時,有序排隊等候。三是保持良好個人衛生。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清潔雙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垃圾箱內。
  • 家中冰箱應如何消毒?專家手把手教你處理
    近期多地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確實讓不少市民憂心不已。有人甚至直言:「管住嘴,不吃進口冷鏈食品即可。」不過,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顯然不切實際。 那麼,普通市民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呢?記者第一時間聯繫醫療領域的專家,就讀者的疑問進一步給出專業解答。
  • 吉林市東北亞批發市場冷凍區...
    經流行病學調查,接觸過該批貨物的人員及相關人員均無咳嗽、發熱等不適症狀,經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因及時檢測和封存,該批貨物沒有流入市場。 再次提醒:增強個人防護意識,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一米社交距離,謹慎加工及食用進口冷凍食品。
  • 【科普視頻】北安疾控專家幫您把好進口冷凍食品和海外郵購商品疫情防控關
    進口冷凍食品和海外購物商品從業人員該怎樣做,選購、清洗加工、烹調冷凍冰鮮食品特別是進口冷凍食品時應該注意什麼,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安全,今天,我們請北安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主任紀宏博給出答案。了解更多點擊
  •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生食三文魚安全嗎?
    表面上看這只是名分之爭,背後卻是民眾關注的生食魚類是否安全的問題。業內人士介紹,進口冰鮮三文魚保質期只有15天,超過這個期限,生吃就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寧波有超市建議顧客,冰鮮三文魚柳買回家後烹飪再食用。寄生蟲病專家則表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生吃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 【重視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小知識,你知道嗎?
    【重視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小知識,你知道嗎?怎樣才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呢?01室溫不安全在室溫下,熟食存放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熟食和易腐敗變質食品應冷藏存放(5℃以下);烹調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溫放置時間越長,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風險就越大。從安全角度考慮,食物出鍋後應立即食用。
  • 武漢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烹飪冷凍食品溫度要達到70℃以上
    武漢市疾控中心專家何振宇提醒,市民將冷凍食品買回家以後,在處理和烹飪方面也要注意細節。    市疾控中心專家何振宇。記者胡九思 攝  何振宇說,處理生鮮水產肉類前應先洗手,處理過程中也要經常洗手。若有可能,戴手套清洗也是一種方式,但最後清洗完食材,取手套前後仍要洗手,保持手部衛生。  家庭應該準備專門清洗生食品的容器,對生肉和生海鮮用浸泡法進行清洗,防止被食材汙染的水飛濺到面部,造成面部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