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貨了?連冰鮮三文魚都沒了...海寧人去超市,大變化!

2020-12-04 浙江在線

2020-11-28 18:17 |海寧市傳媒中心

近期去超市買菜已經有了大變化

部分超市已下架進口的生鮮冷凍產品

如果還有在賣的進口生鮮冷凍食品

而市民也想買的話

要掃一掃這個二維碼以求放心

這是為什麼呢

進口冷凍食品,需警惕

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或環境樣本中

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近期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大潮君也做過多次報導

10月29日,山東威海乳山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詳見→嚴控!浙江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例!)

11月7日,天津濱海新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通報,經天津市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天津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組織專業力量對位於中新生態城的海聯冷庫相關冷凍食品、冷庫、運輸車輛等進行核酸檢測,對密切接觸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併集中隔離。經初步排查,一名冷庫裝卸工人和一個冷庫門把手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他人員及環境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此外,11月7日下午天津市還接到山西省太原市通報,某企業經天津口岸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以上詳見→新冠病毒變異!此地12人確診感染!緊急捕殺這種動物!)

再往前還有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目前,並未發現因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

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日前,在新疆喀什和上海陸續發現,低溫環境下貨櫃運輸過程中產生了類似於冷鏈的效果。有關部門已把涉及到國際物流的其他運輸視同冷鏈運輸,加強管理;

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11月26日,嘉興發布關於加強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3號。

其中,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作了最新要求:嚴控冷鏈食品傳播風險。經營進口冷鏈食品應取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和消毒證明。市場、超市等要做好檔口、案板、器具物表面、食品儲存冰箱或冷庫內表面的清潔消毒。廣大市民要到正規市場購買冷凍食品,特別是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養成查閱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和消毒證明的習慣,儘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切割時要注意容器、刀具、案板生熟分開,食物要煮熟後再食用。

海寧嚴控冷鏈食品傳播風險

進口冷鏈食品主要分為進口冷凍水產品和進口冷凍肉製品,進入海寧出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大多數來自杭州、蘇州的進口冷凍品市場。

大潮君從海寧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最新消息:目前在海寧上市銷售的進口冷凍食品必須具備這3樣證明:

1、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證

2、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

3、消毒實施單位出具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業經消毒的證明

缺少任一一項證明的進口冷凍食品將無法在海寧上市銷售。

經營者還可以將進口冷凍食品信息錄入對外公示溯源碼,大家可通過支付寶掃碼查詢。同時,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可查詢它是否有溯源碼。

一段時期以來,海寧市市場監管局正進一步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口冷凍食品的追溯管理,規範冷鏈系統的溯源登記操作,加強對農批市場、第三方冷庫、食品加工廠、大型商超等現場檢查和索票索證工作,對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依法查處,從源頭做好進口冷凍食品的疫情防控。

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並對相關經營戶開會培訓。↓

聯合疾控部門對進口冷凍食品進行採樣抽檢,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核酸篩查。↓

同時,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要注意它是否有溯源碼。

消費者可以通過支付寶掃碼進入「浙冷鏈」,查看相關產品信息、進口地以及運輸過程記錄等溯源信息。

海寧的冷凍食品市場有大變化

大潮君近日特地去了海寧的大型商超

一探究竟

發現變化不小

時值下午,在海寧一家超市選購生鮮產‍品的顧客並不多。帶魚、海鱸魚等各類海產羅列在冷藏柜上。

工作人員介紹,超市裡基本沒有進口的生鮮冷凍產品了。目前在售的只有這個櫃檯裡的牛肉。

在這個冷鮮牛肉櫃檯邊,大潮君發現,這裡掛起了一張海報,上面貼著幾個二維碼小標牌。

「這個是帶有可追溯功能的二維碼,大家掃一掃這些追溯碼,就可以看見相應產品的產地、發貨人、收貨人,還有它的檢驗檢疫證明編號。」一旁的售貨員介紹。

粗略逛了一圈,大潮君確實沒發現新的進口生鮮冷凍產品,冷藏櫃裡的幾乎都是國產的。

在標價旁,超市還放置了產品標籤,上邊印有保質期、產地、生產許可證、生產商等關鍵信息。

大潮君還來到了另一家超市,一樓的生鮮區商品數量明顯比以前少了很多。

冷藏櫃冰片上的小鯧魚、帶魚大多塑封好,或者蓋上塑膠袋。

工作人員介紹,從疫情發生開始,這家超市就不採購進口的商品了,現在整個超市,不僅僅是生鮮,冷藏冷凍運輸的產品都不售賣了,連包裝塑封好的牛排之類的半成品也被下架。

「現在進口的只剩下一些零食還在貨架上賣,連壽司櫃檯賣的冰鮮三文魚都下架了。」在附近打秤的售貨員告訴大潮君。

另外,和第一家超市一樣,這家超市也把生鮮產品的合格證放置在價格標籤旁邊,註明了產地、保質期生產商等信息。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關於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1

選購冷鏈食品方面

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要採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

2

清洗加工方面

廚房要保持通風,建議對廚房的臺面和其他物體表面經常清潔並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經常高溫消毒處理。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 ,避免交叉汙染。

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開存放。

3

烹調食用方面

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食品 。家庭成員或多人共同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目前疫情還沒過去

相反,國外疫情有愈演愈烈之勢

我們不僅要謹慎選購進口冷鏈食品

還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用公勺公筷

那麼春節期間流動性增加

是否會採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

春節期間人員大流動

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

就不會發生重大的疫情

總結過去11個月的經驗

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

綜合:經濟日報、央視新聞、浙江新聞、

新華社、新聞聯播

編輯:戴震寧、姚芸霞

1606558649000

相關焦點

  •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生食三文魚安全嗎?
    業內人士介紹,進口冰鮮三文魚保質期只有15天,超過這個期限,生吃就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寧波有超市建議顧客,冰鮮三文魚柳買回家後烹飪再食用。寄生蟲病專家則表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生吃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 醜陋的三文魚!糞水池裡的三文魚!往後你還會吃嗎?
    當調查記者潛入挪威三文魚養殖場的時候,卻看到令人噁心的場景:放眼望去,水質已經渾濁不清,三文魚的排洩物隨處可見。死魚沉入海底,病魚身上裸露著巴掌大的潰瘍,而高密度養殖也讓魚蝨泛濫成災。「我知道會看到魚因為擁擠而喘不過氣,但眼前的景象更為恐怖:大量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洩物的海水裡。許多得病的三文魚身上布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已變成S型畸形魚」。
  • 華農研究稱,冰鮮三文魚或是新冠病毒國際傳播源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表明,4攝氏度條件下,冰鮮三文魚附著新冠病毒可使其傳染性維持一周以上。一份最新研究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存活時間可在低溫魚類表面得到延長,在4攝氏度條件下,三文魚附著新冠病毒可使其傳染性維持一周以上,倘若新冠病毒沾染在冰鮮魚類的表面,則有可能成為疫情的國際傳播源。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在冰鮮三文魚體表存活八天
    他們的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或可在冰鮮三文魚表面存活長達八天。在此之前,全球多地檢出了與冷凍食品包裝被汙染有關的案例。附著在三文魚上未處理的 SARS-CoV-2 在 4 / 25℃ 培養基中的生存能力科學家解釋稱,這種病毒可在溫度低至 4℃(39℉)的魚皮上存活較長的一段時間,足夠其在跨國運輸後仍被檢出。
  • 佳沃股份冰鮮封裝三文魚上架 成都盒馬鮮生銷量看漲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肖偉7月2日,佳沃股份推出冰鮮封裝三文魚產品「日日鮮冰鮮三文魚」在四川成都盒馬生鮮店正式上架。佳沃股份推出的「日日鮮冰鮮三文魚」(供圖:肖偉)此前,由於北京批發市場中三文魚屠宰案板檢出新冠病毒,國內三文魚產品曾一度下架,三文魚一時間成為關注焦點。
  • 「北京冷鏈」二維碼擺進超市 掃碼可查產地核酸報告 無碼產品不...
    原標題:掃碼可查產地核酸報告 無碼產品不採購不銷售不使用 「北京冷鏈」二維碼擺進超市  來源可追、去向可查。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想知道進口冷鏈食品產地是哪裡、是否有核酸證明等信息,消費者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在「北京冷鏈」平臺上查詢到。
  • 三文魚上的病毒從哪來怎麼感染人的?曾光建議民眾暫不要生食三文魚
    目前發現病毒檢測為陽性,情況不明,特別是並不知道它的來源究竟是被人傳播,還是其他情況,這些問題沒查明之前,建議大家不要生吃三文魚。新華社記者魯鵬攝延伸閱讀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為什麼又是海鮮市場?鍾凱表示,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說是沾染,是被汙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0。三文魚沾染病毒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是絕對的。目前的消息是案板檢出病毒,那還要看這個案板除了三文魚還有沒有切其他東西,要排除其他東西間接汙染三文魚。
  • 3分鐘詳解「虹鱒與三文魚」的區別 | 美國超市虹鱒和三文魚如何標註?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表示,兩者不能劃等號,虹鱒不建議生吃。在美國超市有沒有虹鱒賣呢?它和三文魚之前有沒有區別開呢?這兒,我們看一下美國著名連鎖倉儲式超市Costco(好事多)裡面賣的生魚。以下圖片是最近在美國的一家Costco超市裡拍的。三張圖片代表三種魚,三種魚是並列放在一個冷凍櫃裡的。第一種標註的商品名字是「養殖大西洋三文魚(salmon)魚片(養殖過程中未使用抗生素)」,價格為一磅九美元,相當於人民幣64元一斤。
  • 寶寶補腦佳品三文魚感染病毒?能不能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那麼三文魚會不會作為病毒載體進行傳播,三文魚攜帶病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01三文魚真的會作為病毒載體嗎?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醫學教授金冬雁稱,海鮮不太可能作為一種傳染源,因為魚類作為低等生物,魚類病毒傳染給人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過。
  • 冰凍的三文魚怎麼可能帶新冠病毒
    根據2010年的文獻,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病毒在冰箱裡面肯定是凍不死的。不僅如此,它們在冰箱環境裡面可能還比在室溫環境下更Happy。至於它們在冰箱裡面到底能存活多久,還要看它們是存在於什麼物體的表面上。美國頂級的病毒學家WarnerGreene博士還就這個話題接受了NBC的採訪。
  • 北京疫情反撲的第11天,糞水池裡的三文魚逼瘋百萬中國人
    只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三文魚竟然和疫情扯上了關係。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並非三文魚本身攜帶病毒,也許在運輸的過程中沾染了病毒,但還是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一夜之間,北京三文魚全面下架。次日,杭州、南京、昆明等至少14地也下架了三文魚。
  • 海鮮業至暗時刻:扇貝臭了、小龍蝦死了、三文魚沒了,這些城市銷售...
    這裡距豐臺有著二三十公裡的距離,而且隔壁牛羊肉大廳都已經活躍起來,但6月22日下午兩點多,海鮮大廳仍難見顧客。一些死去的小龍蝦被挑出來堆在水箱上的託盤裡,這本是人見人愛的河鮮,受到「三文魚事件」的波及,卻意外失寵。最早被波及的三文魚,已經幾乎在海鮮市場中絕跡,多數主要經營三文魚的商戶選擇關門歇業。
  • 養殖鮭魚體內寄生海蝨超標 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
    原標題: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養殖鮭魚體內的海蝨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各大超市暫停從相關鮭魚養殖場進貨。說起鮭魚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它的另一個名字想必家喻戶曉——三文魚。這種魚肉質細嫩,還富含DHA,不僅大人愛吃,還是公認的適合嬰幼兒食用的魚類。
  • 凍蝦中招「慘過三文魚」,一大型進口商:南美凍品都不敢進了
    目前,不少特別謹慎的消費者談海鮮色變,直說「進口的都不碰」。厄瓜多白蝦佔中國蝦進口總量的50%左右,也是中國各大電商平臺上的「網紅蝦」。隨著供應減少,現在市場上流通售賣的蝦類,價格已扶搖直上。不出意料,7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消息,最終證實了穆先生的擔憂。談起在白蝦外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的影響,穆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對於進口海產品行業的打擊,不會小於之前在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新冠病毒的影響。他解釋說,在此前三文魚「染疫」風波中,消息首先是由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對外公布的,此後海關檢驗檢疫部門至今也沒有在三文魚及其外包裝上檢出過新冠病毒。
  • 1分鐘了解活鮮、冰鮮、凍鮮、熟凍、岸凍……買海鮮再也不會被坑
    小鮮以前也是這樣的,自從進入了生鮮行業,這些都不在話下,今天小鮮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活鮮活鮮指的是活的海鮮。很多人都認為海鮮中活鮮最好,因為最為新鮮。如果你身近海鮮捕撈點,那要求吃活鮮是合理的。冰鮮海鮮上岸後在短時間內用碎冰一層一層將其覆蓋進行保鮮,這種處理方式的海鮮稱為冰鮮。碎冰可將海鮮溫度降到0℃左右,並在運輸和存儲過程都保持在該溫度範圍。在這個溫度範圍內,海鮮基本不結冰,可以在短期內維持鮮度。
  • 這家A股花64億收三文魚公司,疫情衝擊有多大...
    中國每年進口的冰鮮和冷凍三文魚約為8萬噸,智利、挪威、法羅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都是主要的三文魚進口來源國,進口量逐年遞增。三文魚能否被安全食用受到廣泛關注。由於流調溯源的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知道是三文魚是在宰殺、運輸、包裝、切割過程中的哪一環節接觸到了新冠病毒。在微博上,甚至有些聲音開始懷疑活三文魚能夠感染新冠病毒。
  • 三文魚業界噩夢:海蝨
    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三文魚養殖場的海蝨含量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業界暫停從相關養殖場進貨。 海蝨寄生在三文魚身上會給其造成嚴重傷害,並能導致小三文魚死亡。01.海蝨是什麼?
  • 日本人不吃生吃三文魚!?
    還有最為人熟知的三文魚,但是,在日本的刺身中三文魚並不是主要的食材,卻被中國人當作是日式魚生的「標誌」!!!日本人不吃三文魚!而且食用三文魚竟然還不安全?!我們基本沒見過它們活著的樣子,熟知的狀態都是這樣~02區分商家口中的三文魚太平洋鮭魚≠大西洋鮭魚大西洋鮭魚因肉質細膩肥美,被稱為「魚中至尊」迅速銷往全球,這時,商人注意到除了大西洋,還有太平洋!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調查記者弗洛丁私帶攝像機潛入了養殖場,「我知道會看到魚因為擁擠而喘不過氣,但眼前的景象更為恐怖:大量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洩物的海水裡。許多得病的三文魚身上布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已變成S型畸形魚」。統計表明,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此外,高密度養殖也讓魚蝨泛濫成災。除了養殖條件惡劣,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還威脅到了野生三文魚的生存。
  • 悲催的三文魚:神奇反轉的概念股 專家稱魚蝦難成病毒載體
    無論是水產品批發市場,還是大型生鮮超市,均不見蹤影……1三文魚被全面下架6月15日中午,金妹兒來到成都某知名超市的生鮮區,發現無論是三文魚還是虹鱒,均不在銷售區。超市一銷售人員告訴金妹兒:「從6月13日、14日開始,我們就接到通知,要求下架三文魚。現在肯定是買不到了,但好久恢復,我們也不知道。」同樣,在成都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之一青石橋,金妹兒詢問這裡是否還有三文魚或者虹鱒賣時,攤販的嬢嬢就一面詫異地稱:「小妹兒,你現在還要吃三文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