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8:17 |海寧市傳媒中心
近期去超市買菜已經有了大變化
部分超市已下架進口的生鮮冷凍產品
如果還有在賣的進口生鮮冷凍食品
而市民也想買的話
要掃一掃這個二維碼以求放心
這是為什麼呢
進口冷凍食品,需警惕
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或環境樣本中
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近期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大潮君也做過多次報導
10月29日,山東威海乳山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詳見→嚴控!浙江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例!)
11月7日,天津濱海新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通報,經天津市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天津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組織專業力量對位於中新生態城的海聯冷庫相關冷凍食品、冷庫、運輸車輛等進行核酸檢測,對密切接觸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併集中隔離。經初步排查,一名冷庫裝卸工人和一個冷庫門把手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他人員及環境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此外,11月7日下午天津市還接到山西省太原市通報,某企業經天津口岸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以上詳見→新冠病毒變異!此地12人確診感染!緊急捕殺這種動物!)
再往前還有
▼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目前,並未發現因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
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日前,在新疆喀什和上海陸續發現,低溫環境下貨櫃運輸過程中產生了類似於冷鏈的效果。有關部門已把涉及到國際物流的其他運輸視同冷鏈運輸,加強管理;
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11月26日,嘉興發布關於加強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3號。
其中,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作了最新要求:嚴控冷鏈食品傳播風險。經營進口冷鏈食品應取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和消毒證明。市場、超市等要做好檔口、案板、器具物表面、食品儲存冰箱或冷庫內表面的清潔消毒。廣大市民要到正規市場購買冷凍食品,特別是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養成查閱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和消毒證明的習慣,儘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切割時要注意容器、刀具、案板生熟分開,食物要煮熟後再食用。
海寧嚴控冷鏈食品傳播風險
進口冷鏈食品主要分為進口冷凍水產品和進口冷凍肉製品,進入海寧出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大多數來自杭州、蘇州的進口冷凍品市場。
大潮君從海寧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最新消息:目前在海寧上市銷售的進口冷凍食品必須具備這3樣證明:
1、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證
2、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
3、消毒實施單位出具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業經消毒的證明
缺少任一一項證明的進口冷凍食品將無法在海寧上市銷售。
經營者還可以將進口冷凍食品信息錄入對外公示溯源碼,大家可通過支付寶掃碼查詢。同時,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可查詢它是否有溯源碼。
一段時期以來,海寧市市場監管局正進一步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口冷凍食品的追溯管理,規範冷鏈系統的溯源登記操作,加強對農批市場、第三方冷庫、食品加工廠、大型商超等現場檢查和索票索證工作,對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依法查處,從源頭做好進口冷凍食品的疫情防控。
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並對相關經營戶開會培訓。↓
聯合疾控部門對進口冷凍食品進行採樣抽檢,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核酸篩查。↓
同時,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要注意它是否有溯源碼。
消費者可以通過支付寶掃碼進入「浙冷鏈」,查看相關產品信息、進口地以及運輸過程記錄等溯源信息。
海寧的冷凍食品市場有大變化
大潮君近日特地去了海寧的大型商超
一探究竟
發現變化不小
時值下午,在海寧一家超市選購生鮮產品的顧客並不多。帶魚、海鱸魚等各類海產羅列在冷藏柜上。
工作人員介紹,超市裡基本沒有進口的生鮮冷凍產品了。目前在售的只有這個櫃檯裡的牛肉。
在這個冷鮮牛肉櫃檯邊,大潮君發現,這裡掛起了一張海報,上面貼著幾個二維碼小標牌。
「這個是帶有可追溯功能的二維碼,大家掃一掃這些追溯碼,就可以看見相應產品的產地、發貨人、收貨人,還有它的檢驗檢疫證明編號。」一旁的售貨員介紹。
粗略逛了一圈,大潮君確實沒發現新的進口生鮮冷凍產品,冷藏櫃裡的幾乎都是國產的。
在標價旁,超市還放置了產品標籤,上邊印有保質期、產地、生產許可證、生產商等關鍵信息。
大潮君還來到了另一家超市,一樓的生鮮區商品數量明顯比以前少了很多。
冷藏櫃冰片上的小鯧魚、帶魚大多塑封好,或者蓋上塑膠袋。
工作人員介紹,從疫情發生開始,這家超市就不採購進口的商品了,現在整個超市,不僅僅是生鮮,冷藏冷凍運輸的產品都不售賣了,連包裝塑封好的牛排之類的半成品也被下架。
「現在進口的只剩下一些零食還在貨架上賣,連壽司櫃檯賣的冰鮮三文魚都下架了。」在附近打秤的售貨員告訴大潮君。
另外,和第一家超市一樣,這家超市也把生鮮產品的合格證放置在價格標籤旁邊,註明了產地、保質期生產商等信息。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關於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1
選購冷鏈食品方面
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要採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
2
清洗加工方面
廚房要保持通風,建議對廚房的臺面和其他物體表面經常清潔並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經常高溫消毒處理。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 ,避免交叉汙染。
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開存放。
3
烹調食用方面
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食品 。家庭成員或多人共同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目前疫情還沒過去
相反,國外疫情有愈演愈烈之勢
我們不僅要謹慎選購進口冷鏈食品
還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用公勺公筷
那麼春節期間流動性增加
是否會採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
春節期間人員大流動
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
就不會發生重大的疫情
總結過去11個月的經驗
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
綜合:經濟日報、央視新聞、浙江新聞、
新華社、新聞聯播
編輯:戴震寧、姚芸霞
160655864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