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研究員曾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到底叫「輸入」還是「反彈」,還需要探索,因為有些產品涉及到外國進口,比如三文魚,還有同樣進口的同一批產品等,它的冷藏環境可能是適合病毒生存的。曾光表示,三文魚食用方法不同於其他肉類,公眾往往生吃,因此引起關注。目前發現病毒檢測為陽性,情況不明,特別是並不知道它的來源究竟是被人傳播,還是其他情況,這些問題沒查明之前,建議大家不要生吃三文魚。
新華社記者魯鵬攝
延伸閱讀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為什麼又是海鮮市場?專家有話說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突變,兩天內新增多例本土確診病例,因此前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這一消息讓三文魚一時間引發各方熱議。北京主要商超企業、部分日料店甚至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
那麼,三文魚究竟還能不能吃?食品安全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表示,儘管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但穩妥一點,建議最近暫時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
同時,鍾凱建議,重點還是強調個人防護,外出採買戴口罩,處理食物前後要洗手。三文魚攜帶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應該還是被人汙染的,傳染的途徑很可能依然是黏膜接觸,比如揉眼睛、摳鼻子之類。
三文魚怎麼會攜帶病毒?
鍾凱表示,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說是沾染,是被汙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0。
三文魚沾染病毒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是絕對的。目前的消息是案板檢出病毒,那還要看這個案板除了三文魚還有沒有切其他東西,要排除其他東西間接汙染三文魚。
三文魚上的病毒從哪兒來?
假設病毒確實是三文魚帶來的,但具體是汙染三文魚還是汙染泡沫箱或者裡面的碎冰,現在還難以確認。但可以推測的是,參與捕撈、加工、運輸過程的人當中有感染者。
三文魚上的病毒是怎麼感染人的?
如果說是三文魚傳播的,不太可信。冠狀病毒在溫血動物體外沒法複製,要讓50多人感染,病毒的量應該不少。所以,一開始可能是三文魚傳染給了人,但後來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比較大。
三文魚傳給人的渠道大家很關心,因為這涉及到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的問題。鍾凱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通過黏膜的接觸傳播,比如摸過汙染的冰鮮三文魚,不洗手就揉眼睛、摳鼻子,或者是通過三文魚汙染攤位及周邊環境,進而接觸傳播。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冠直接通過吃喝傳播的證據,主要還是接觸傳播。如果是熟食,當然不會有問題,如果生食風險就大一點點,因為病毒接觸黏膜的機會多了一點點。
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的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冰鮮三文魚是空運過來,且有低溫環境保護,因此理論上是有可能存活下來的。
鍾凱說,就他個人而言,認為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但穩妥一點,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這兩天官方調查的結果明朗後再作決定。煎的時候如果裡面半生應該也沒事,因為它是表面沾染。
如何自我防護?
生食虹鱒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遠大於吃三文魚感染新冠的風險。建議大家還是吃熟的吧。
對於普通消費者,主要還是強調外出採買戴口罩,回家洗手,製作食物前後也要洗手,儘量不用髒手摸眼睛、鼻子、嘴巴。提高警惕,也不要草木皆兵。
為什麼是海鮮市場?
這次溯源雖然懷疑三文魚,但本質上它只是「背鍋」的。華南海鮮、新發地海鮮,這些市場的共同點是陰暗潮溼、有冷藏冷凍等條件,利於病毒存活。最近香港的新發病例也是碼頭上負責處理進口冷藏食物的工人,因此看樣子這個場所必須高度警惕。
另外,批發市場物資集散、人員往來密集,有利於病毒的擴散。它本來就是行動軌跡的密集交匯點,因此追蹤感染者行動軌跡的時候就更容易被識別出來。對於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來說,保障民生供應離不開批發市場,但疫情之中如何管理,確實是個難題。
來源:綜合燕趙都市報 中新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