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Materials Design》:新型中熵合金,突破強度和塑性矛盾!

2021-01-20 材料科學與工程























































































































































































































































































































































































































































  

編輯推薦:同時提高材料的強韌性一直是材料科學家追求的目標,本文通過添加Si設計了新穎的CrCoNi中熵合金,強度和延展性獲得大幅度提升,抗拉強度960MPa,均勻伸長率92%,這主要歸因於Si的添加會產生較低的堆垛層錯能,並誘發FCC-HCP相變。


強韌性材料的開發一直是研究人員的重要目標之一,其在航空航天、航海造船、汽車等行業均具有重要作用。現有的主要挑戰是同時提高延展性與強度,中/高熵合金(MEAs/HEA)也存在相同的問題。現階段在增強MEAs/HEA的性能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發現適當添加非金屬元素(如Si,C和B)通常在改善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達到優異的機械性能。而關於添加Si對MEAs/HEA性能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磨性、抗氧化性、硬度、磁性以及壓縮機械性能上,對含Si的MEAs/HEA拉伸性能的研究很少,Si對性能的影響機制尚不明確。

 

太原理工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在CrCoNiMEA中添加Si,設計了新穎的CrCoNiSix(x=0.1,0.2,0.3)MEA。與未添加Si的MEA相比,添加0.3%Si的MEA強度和延展性獲得大幅度提升,抗拉強度從790MPa增加至960MPa,均勻伸長率由58%增加至92%。相關論文以題為「Novel Si-added Cr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s achieving the breakthrough of strength-ductility trade-off」發表在Materials and Design。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matdes.2020.109202

 

在Ar氣氛下採用電弧熔煉製備CrCoNi和CrCoNiSix(x=0.1、0.2、0.3;分別由Si0.1,Si0.2,Si0.3表示)。澆鑄成板狀,完全冷卻後進行1100℃×5h的均勻化處理,再進行冷軋(壓下率70%),最後進行900℃×1h的再結晶退火(水淬)。


研究發現CrCoNiSix(x=0.1,0.2,0.3)MEA均發生完全再結晶,Si含量的增加促進了試樣加熱時再結晶速率,並加速了晶粒的生長。與CoCrNi MEA相比,CrCoNiSix(x=0.1、0.2、0.3)MEA的抗拉強度分別從790MPa增加到856MPa,926MPa和960MPa,均勻伸長率分別為75%、86%和92%。位錯和孿晶是CrCoNi MEA在室溫和準靜態載荷下的主要塑性變形機制。添加Si的MEA表現出良好的位錯結構和形變孿晶,並且在室溫下會發生形變誘導的FCC-HCP相變。

 

圖1 CrCoNiSix(x=0、0.1、0.2、0.3)MEA的初始微觀結構:(a-d) EBSD IPFx圖;(e-h) EBSD取向角分布;(i) 晶粒尺寸比較;(j) CrCoNiSi0.3 MEA的TEM顯微照片


圖2 CrCoNiSix(x=0、0.1、0.2、0.3)MEA的機械性能


圖3 CrCoNi和CrCoNiSi0.3 MEA在工程應變為30%(真實應變為26%)和斷裂應變(CrCoNi和CrCoNiSi0.3的真實應變分別為45.7%和65%)時的EBSD-IQ與KAM圖

 

圖4 TEM顯微照片顯示了在斷裂應變下(a-c)CrCoNi,(d-f)CrCoNiSi0.2和(g-i)CrCoNiSi0.3MEA的不同特性(真實應變值分別為45.7%,62%和65%)


圖5 (a,b)HRTEM圖像顯示斷裂後CrCoNiSi0.2和CrCoNiSi0.3MEA的形變孿晶(DT)和HCP結構;(c,e)對應的SAED模式,(d,f)對應的IFFT圖像


圖6 在30%工程應變(26%真實應變)下(a-c)CrCoNiSi0.2和(d-f)CrCoNiSi0.3MEA的TEM顯微照片

 

總的來說,本研究通過向CrCoNi MEA中添加Si,開發了具有優異機械性能的新型CrCoNiSix(x=0.1,0.2,0.3)MEA。Si的添加會產生較低的堆垛層錯能(SFE),並誘發FCC-HCP結構的形變誘導相變,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大大改善合金的加工硬化。本文闡明了Si對MEA強度和延展性的影響,設計出強度延展性更高的合金,擴大了MEA可能的應用範圍。(文:破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太原理工:新型中熵合金,突破強度和塑性矛盾
    編輯推薦:同時提高材料的強韌性一直是材料科學家追求的目標,本文通過添加Si設計了新穎的CrCoNi中熵合金,強度和延展性獲得大幅度提升,抗拉強度960MPa,均勻伸長率92%,這主要歸因於Si的添加會產生較低的堆垛層錯能,並誘發FCC-HCP相變。
  • npj: 高熵合金—基於第一性原理的屈服強度預測
    由於HEAs具有高維度的組分空間,並且對於合金的組分沒有明顯的物理限制,所以高熵合金擁有巨大的優化空間,以提高一種或多種材料屬性(例如力學屬性裡的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塑性,等等)。 但這為指導新型多組分貴金屬HEAs的設計、預測其屈服強度帶來了挑戰。
  • 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新型超高強和高塑性高熵合金
    本文表明,在共格納米層狀合金中可以實現顯著增強的拉伸延展性,該合金表現出超過2 GPa的屈服強度和16%的均勻延伸率的前所未有的優異組合。超高強度主要來自層狀邊界強化,而大的延展性則與由獨特的納米層狀結構調節的漸進加工硬化機制有關。共格納米層策略可以潛在地應用於許多其他合金,並為設計用於技術應用的超強而可延展的材料開闢新的途徑。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高熵合金:性能的預測
    該研究用原子尺度的模擬闡明了高熵合金中的臨界強化機制,並預測了性能更好的合金元素比例。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一種同時提高強度與應變硬化的調和結構高熵合金
    導讀:調和結構(HS)是由三維連續連接的超細晶(UFG)與嵌入其中的粗晶(CG)共同組成,被認為是提高金屬材料強度和塑性的一種有效的微觀結構設計策略。本研究中通過控制機械研磨及隨後的燒結(SPS),成功製備出殼層分數可調的(約16%~70%)非等原子比FeMnCoCr高熵合金樣品。微觀組織結果表明,殼層由完全再結晶的UFG組成,平均晶粒尺寸小於1μm。
  • 《Scripta》:突破!實現高熵合金超高延伸率和屈服強度
    導讀:在材料科學界,強度-延展性的平衡一直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在粉末冶金製造的合金中,人們對高抗拉強度和大延伸率的可實現性是充滿信心的。本文開發了一種基於粉末冶金的製造方法,該方法通過使用高壓扭力對CoCrFeMnNi高熵合金粉末進行冷壓成形,然後對其進行退火,從而實現抗拉強度和韌性的高協同作用。
  • 位錯誘導塑性領域Nature Materials
    10月2日,國慶假期的第二天,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難熔多主元合金」的論文《Science》:重大發現!解密難熔高熵合金異常高溫強度和高塑性的根源!數據顯示,儘管與以前的工作相比,周期性脈衝中的峰值電流較小,但該脈衝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可同時改善斷後伸長率和強度。這種影響是特定於脈衝電流的。
  • 《MSEA》穩定的中熵合金!1000°C時效1000小時,強度幾乎不變
    導讀:本研究發現中等熵Fe30Ni30Cr20Co17Mo2W1合金保持面心立方結構,其固溶態具有高穩定性,在600~1000℃時效處理1000小時後,室溫拉伸強度和高溫拉伸強度均無明顯改變。高熵合金(high entropyalloys,HEA)的概念在2004年出現,經過多年的論證應用,被認為是通過組合設計全面提高工程合金潛在性能的有用的可行方法,高熵合金的最初想法是設計一種熱力學穩定的單相固溶體,不易析出的合金。而且,由於晶格畸變的增加以及元素的協同效應,機械強度會有改善。
  • 上海大學鍾雲波團隊Materials Today(IF=26.416):新發現!順序激活多級加工硬化誘導超強異構共晶高熵合金!
    依靠結構異質、晶粒尺寸控制、晶內成分精調的三級設計思路,突破了共晶高熵合金的中高堆垛層錯能及超細晶尺度伴隨的低孿生傾向,成功引入了順序激活的多類型形變納米孿晶,同時複合兩級尺度的異質變形硬化效應,創新性地開發出一種順序激活的多階段應變硬化機制,往高強度的超細晶共晶高熵合金中注入了持續且有效的應變硬化能力,實現了共晶高熵合金的超優強塑性結合。
  • 金屬頂刊: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理的影響
    儘管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確實存在於中、高熵合金當中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兩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 《Acta Mater》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理的影響
    儘管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確實存在於中、高熵合金當中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兩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Irene J.
  • 大連理工《MSEA》超高強度、硬度的難熔高熵合金
    與傳統的難熔金屬和合金相比,具有多組分固溶相的難熔高熵合金(RHEAs)由於其晶格畸變和緩慢擴散效應而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由於RHEAs在室溫和高溫下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耐火材料。隨著增強材料體積分數的增加,增強效果顯著增加。
  • 大連理工《MSEA》超高強度、硬度的難熔高熵合金
    與傳統的難熔金屬和合金相比,具有多組分固溶相的難熔高熵合金(RHEAs)由於其晶格畸變和緩慢擴散效應而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由於RHEAs在室溫和高溫下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耐火材料。隨著增強材料體積分數的增加,增強效果顯著增加。
  • 中美聯合研究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制的影響
    作為一類新型的金屬晶體材料,多主元合金(MPEAs)也被稱為三元系的中熵合金(MEA)和四元、五元或三元系的高熵合金(HEAs),一直受到結構金屬研究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中、高熵合金中確實存在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 LD)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 CSRO)特性,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但是二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 香港城大-北科大-南京理工等:首次揭示高熵合金超低溫變形機制
    高熵合金(HEAs)基於新型合金設計,由多個主要元素組成,各元素為相等或接近等摩爾比,通常表現出高延展性和良好的強度。對於典型的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如CrMnFeCoNi (Cantor alloy),其室溫延展性為40-45%。對同一合金,當試驗溫度從室溫降至77 K時,其抗拉強度和極限抗拉強度增加了約80%。
  • 香港城大-北科大-南京理工等:首次揭示高熵合金超低溫變形機制
    高熵合金(HEAs)基於新型合金設計,由多個主要元素組成,各元素為相等或接近等摩爾比,通常表現出高延展性和良好的強度。對於典型的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如CrMnFeCoNi (Cantor alloy),其室溫延展性為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