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法治新生態 建設平安黑龍江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要指示,圍繞公安部總體部署,大慶市公安局通過深化「科技、基礎、機制」三項支撐,不斷完善「圈層查控、單元防控、要素管控」的結構布局,著力打造了新時代油城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防控中心
兩級「一把手」擔綱,專班推進不遺餘力
將加快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作為黨委中心工作,兩級公安「一把手」主抓,明確防控中心牽頭抓總組建專班,協調解決人、財、物投入和機制建設等重大問題。堅持兩周一推進,對照建設標準,逐項梳理、倒排工期。截止目前,全市達標項建設任務已完成90%。在公安部首次召開的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環首都、華北、東北片區大慶現場會上,部局領導和各地參會代表實地參觀了乘風分局智慧小區建設、公安科技大廈信息化和「五大中心」,對大慶在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的警務改革、機制創新、大數據建設、智慧小區建設和「1、3、5」分鐘快速反應圈給予充分認可。
全國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環首都、華北、東北片區座談會在大慶舉辦
打造專職建設主體,重構警務運行流程
明確做出「傳統案件明降、新型犯罪暗升」判斷,整合刑偵、治安、社區、指揮中心等相關警種防範職能,成立市局黨委直接領導的防控中心,將警務工作發起點,由指揮中心接報警前置到預警防控上來,所有的防控資源統一向防控中心匯聚,所有的防控信息統一經防控中心流轉,所有的防控指令統一由防控中心下達,努力實現「預警信息多口進,防控指令一口出」。防控中心作為統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專職部門,全權負責防控體系標準化創建工作,構建起一套縱橫聯動、精準高效的防控警務運行新體系,全域大防控工作格局真正形成。三年來,全市總發案量持續下降,由2017年以前的峰值期2萬餘起回降至目前的7655起,群眾反響強烈的兩搶一盜案件同比下降13.2%。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向好。
無人機巡控
結構布局要求,夯實圈層防控密度
緊緊圍繞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結構布局,在外圈建設上,實施水、陸並進,層層推進策略,結合油城特點實施警企聯合駐警,全手段查控,封住所有高速公路。其它出城路段、路口,劃設多處臨時治安卡點,臨機駐警;在沿江區域,規劃出水上執勤室,公安主導,水務、漁政和油田企業配合,封鎖松嫩兩江水路碼頭渡口。通過水上、路上閉合,實現「四門落鎖」。在內圈建設上,新建改建419個街面、社區、社會、流動四類警務室,建立完善相關應急處置機制,動態巡邏警力相互策應,實現防控警力增長3倍,警情處置縮短3分鐘。「人+車+視頻+無人機」的「四位一體」立體化巡控模式被公安部肯定推介。通過探索「智慧樓宇」、「智慧小區」建設,實現數據動態採集、後臺深度分析,圈層防控精準度極大提升。八類主要案件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群眾安全感躍升至98.75%。
視頻監控建設
強化前端感知建設,實現全域信息採集
以提升前端感知覆蓋率為目標,將5.7萬個社會自建探頭實現聯網整合,建設1870套WIFI系統、580套人臉識別裝置、103套高空瞭望設備,對商場、交通樞紐、主要路段、出入城口等人員主要流動地點、重要部位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更新調整公共探頭5000餘個、卡口探頭1700餘個,特別是通過PGIS、空中全景圖、交警AR,初步實現實時視頻、實景融合、高低聯動的空天防控效果,擴大全域、全量、多維、及時數據的採集和抓取,實時感知,來去留痕,能夠及時獲取行人、車輛等非結構化、半結構化和全結構化信息。
強化數據資源整合,夯實智能防控基礎
圍繞「九大系統」建設標準,將科技大廈建成數據整合匯聚的「中央處理器」,將各部位的熱點、WiFi、人像、車輛識別等前端採集信息進行整合匯聚;建成了大數據應用平臺,外部對接工信委的社會信息,對內挖掘匯聚數據資源池,打造多系統併網運行的基礎應用平臺;與相關技術公司合作,引入AI視頻等前沿項目,與基礎研發、人像識別等七個領域的17家科創企業,建成了聯合創新中心;將民警提煉的70餘種戰法固化為數據分析模型,仔細研發了身份證核查等30個APP移動終端,為防控體系的大數據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面加強基礎建設,持續築牢防控根基
有效徵得市委市政府和省廳支持,市區新增輔警突破1000人,普遍推行了「1+2+2+N」的社區警務新模式,警輔配備基本滿足工作需求。縣域增加專職輔警692人,形成以「1+4+3+5」為代表的「一村一輔警」新標準。將油田企業8000餘名保衛力量全部納入兼職輔警隊伍,實現社會防控力量和基層防控水平的雙提升。創新「三調聯動」矛盾糾紛化解辦法,加大群防群治力量整合力度,建立了「一標三實N必採」舉措,強化公共運輸、大型活動安保、重點要害部位管理,不斷完善特業和新興業態管控措施,基礎管理、綜治管控能力明顯提升。三年來,市委市政府還累計投入6000餘萬元,劍齒虎裝甲車、水陸兩棲車、潛水打撈等4611件特種裝備、5000件單警裝備、2448件防護裝備整裝入列,社會治安局勢掌控力明顯提升。
創新打造安全文化,提升社會心防意識
從增強群眾自保、自防、自我調解的源動力入手,創新實施公共安全文化體系建設,深度合作傳統媒體,有效藉助新型媒體,打造「防忽悠熱線」專版「防電詐系列播報」「座客直播間」等專題欄目,利用「平安大慶」「防控衛士」微博及公眾號、「防控抖音視頻」等微介質,實現安全文化的媒體傳播。集中組建宣講隊,開展防控專題宣講,搭載樓宇文化宣傳,實現安全文化專業傳播。創建警民聯盟、警企聯盟、警商聯盟、警校聯盟,凝聚更多社會資源,做到內外、上下一體聯動,實現安全文化的協同傳播,社會自我看護、群眾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三年來,共舉行各類宣傳活動1300場次,發布推送各類針對性預警預防圖文信息10000餘條,覆蓋群眾300餘萬人,社會各界對防控建設的感受度、參與度空前提升。
來源:大慶市委政法委
編輯:郭麗穎
審核:雷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