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會治理的新樣板

2020-12-04 商丘網

睢陽區閆集鎮張樓村兩位村民因管道排水問題多次發生磨擦,眼看一場大的流血衝突事件就要發生。入村走訪的派出所民警獲悉此事後,聯動鎮村幹部、民調組織「五老會」成員一起展開調解,經過十餘次的往返奔波,實地丈量測界,雙方認識到了各自的錯誤,握手言和。

「五老會」調解、網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務……近幾年來,睢陽區閆集鎮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工作,在區委和區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為主抓手,積極學習「楓橋經驗」,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打造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閆集樣板」,讓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一個老上訪戶的「華麗轉身」

11月27日,初冬的陽光帶著些許溫暖灑向大地。陽光下,微風吹拂的碧綠麥田,猶如一張翠毯伸向遠方。

正在睢陽區產業集聚區一工廠打工的閆集鎮洪莊村村民張秀玲心勁很足,正神情專注於手中的活兒。她說:「俺天天來上班,一天也捨不得耽誤,少幹一天就少掙一二百塊錢!」

殊不知,現在的張秀玲與兩年前相比判若兩人。變化從何而來?原來,張秀玲與同村鄰居發生宅基地糾紛,斷斷續續上訪十多年。雖經多次多輪調解,但張秀玲的疑慮始終沒有消除,這期間,她不顧勞動致富,東奔西走上訪佔據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生活窘迫的她看啥啥都不順眼,思想極為偏激。

2018年以來,閆集鎮黨委、鎮政府著眼於平安創建實情,著力完善打造「黨建+一中心四平臺」,推進建設村級網格化綜治服務體系,各村除配足配強村幹部外,還配備村級事務網格長、網格員,建立健全鎮村兩級責權明晰、反饋暢通、互動呼應的網格化長效管理服務運行機制。

這樣以來,對村內矛盾糾紛負有一線排查、化解責任的村組幹部及網格員主動將張秀玲這一疑難上訪糾紛上報「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尋求多元聯動化解。村內民調組織「五老會」中老黨員、老幹部等從鄰裡和睦、德潤民心的角度勸導張秀玲,儘可能緩解其偏激思想,同時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法理宣教。

在集中梳理轄區內疑難信訪糾紛時,閆集鎮黨委書記劉偉開門約訪,又在辦公室與張秀玲進行了一次法理情理交融的深入長談,找出了這起疑難糾紛的癥結所在,並以法治為出發點,召集綜治辦、土地所、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實地勘測、調查。

經過綜合調處,張秀玲這一疑難糾紛得一圓滿化解。心結被打開後,張秀玲臉上重現笑容,她表示堅決停訪息訪。在綜治人員的介紹下,張秀玲進入距家不遠的產業集聚區打工,每月收入6000多元。

一心撲在家庭致富上的張秀玲,滿懷欣慰和感激之情製作了一面「盡心竭力辦實事、一心一意為人民」的錦旗,送到閆集鎮政府幹部手中。

從一個老上訪戶到生產致富的典型,張秀玲的「華麗轉身」是閆集鎮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一個剪影。

法者,治之端也。近年來,閆集鎮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則,不斷凝聚基層治理工作合力,推動解決影響基層社會穩定的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加速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社區)自治、法治、德治建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該鎮高度重視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全鎮共選聘由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老代表和老軍人組成的「五老會」調解員137人,在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調解室,每年給予充足經費保障。今年以來,成功調解村民矛盾糾紛305件,得到群眾高度認可;健全完善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建設,強化行政調解作用,對於一些疑難問題和政策性熱點難題村中調解不了的,鎮信訪辦聯合有關職能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現場辦公一站式解決。今年以來,共召開聯席會議8次,順利解決了村民在宅基地糾紛、土地確權、村中幹群矛盾等方面的問題12件;投入25萬元打造「五星級」規範化司法所,辦公面積達220平方米,設人民調解室、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社區矯正宣告室、安置幫教室、黨建室、檔案室、視頻會議室、法律援助室等12個功能室,共有工作人員7人。今年以來,共調解案件60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6%,辦理法律服務案件14件,無一例民轉刑案件發生。

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級聯動,真正使閆集鎮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現在我辦公室門前經常靜悄悄的,以前三五成群信訪的情形不見了。」劉偉感慨地說。

紮緊看家護院的「平安籬笆」

現如今,每當夜幕降臨,由綜治辦牽頭、派出所指導,由村組幹部、民輔警組成的鄉村義務巡邏隊,便開始穿村流動巡邏,成為守護鄉村萬家燈火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看家護院的「流動哨」。

為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閆集鎮還數網並用,投資70萬元建成了雪亮工程、藍天衛士、平安家園、視頻會議等四大現代化網絡體系,安裝監控攝像頭226個,整合村民、商戶、企業攝像頭355個,基本實現了所有自然村重點區域、重點胡同網絡全覆蓋;建立健全了網格化管理體系,全鎮劃分65個網格,確定65個網格員,163個志願者服務崗,建立平安建設和網格員工作兩個微信群,建立了定期發布通知和統一指揮機制,實現了全鎮社會治理「點、線、面」全覆蓋,構建了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

該鎮充分發揮派出所保一方平安的重要作用,統籌線上技防監控和線下治安巡邏兩方面資源,派出所警務指揮中心併網監控探頭137個,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全面監控,並配備警車2輛、治安巡邏警用摩託車27輛。民警將轄區分為四個片區,由專職巡邏隊堅持白天晚上在街面巡邏,特別是加大了夜間巡邏的時長,強化了到集鎮、村組巡邏的頻次,白天見警車,晚上見警燈,提高見警率,增加群眾安全感,有力地震懾了各類違法犯罪,消除了各類不穩定因素。巡邏隊員還通過走訪座談,排查轄區內不安定因素,防止出現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閆集派出所民警高懸打防利劍,全力推進電動車、農用物資盜竊案偵辦工作,為鄉村平安助力護航。他們以「深挖帶破、追贓降損」為主攻方向,嚴打嚴防流竄盜竊、農村電信詐騙犯罪,用堅實臂膀和嚴密防範捂緊群眾的錢袋子,努力斬斷盜竊、電詐黑手。今年以來,該所民警已抓獲盜竊電動車嫌疑人14名,帶破此類案件20多起,抓獲電詐違法及犯罪嫌疑人30多名。

在「三治融合」模式的探索引導下,派出所還紮實推進數字警務建設,聯合鎮村幹部實時採集各村組、種植養殖基地、轄區企業流動人員信息,及時開展上門走訪服務,即時拓建區域電子防控圈,並將其納入社區警務、派出所警務平臺數據信息,構織靜態防線,編織數位化「平安籬笆」。當前,該鎮各村電子靜態線布點與拓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鎮村幹部和民警用一線奔忙的身影無聲傳遞和匯聚著鄉村平安創建正能量。

打通服務民生的「最後一米」

民生為本,服務為先。閆集鎮打通服務民生的「最後一米」,堅持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更加充實。

該鎮高標準建設了便民服務大廳,設置了群眾休息區和服務區,設立綜合服務、紅色代辦、軍人事務、法律服務、民政、信訪、農業、工會等8個便民服務窗口和1個志願者服務站,對服務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為群眾提供服務事項63項,真正實現「一站式」微笑服務,讓群眾辦事「最多跑一趟」。

他們將「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規範工單受理交辦、承辦、辦結流程,建立協調處理機制,嚴格落實部門主體責任和村屬地責任,嚴格督導問責,確保「急件日回復、難件限時結」。特別是今年以來,該鎮以「黨建+一中心四平臺」試點建設為契機,全面推動便民服務網格化、智能化建設,推動熱線辦理質量效率再上新臺階。今年年初,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閆集鎮持續加強「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熱線建設,真正做到「封村不封聯繫、隔離不隔服務」,實行嚴格的熱線辦理責任到人制度,確保每個工單都立即辦、馬上辦、及時辦。截至目前,共結辦工單163件,全部實現了即時辦結,群眾滿意率保持在100%。

該鎮充分發揮四大網絡體系和網格化管理機制在疫情防控、秸稈禁燒、治安巡邏、「雙違」治理、信訪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的作用,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市場所、環攻辦、安全生產辦、「雙違」辦、土地所等執法力量,成立了聯合指揮中心,實行併網運行,統一指揮,聯合執法,實現了防控零疏漏、禁燒零火點、平安零死角、「雙違」零發生、信訪零目標,全鎮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派出所還開展惠民政策,在身份證辦理時,民警將各自轄區內80以上老人的證件親自送到老人家中,讓民警、幹部多跑路,老人、群眾少跑路。

閆集鎮地處城鄉接合部,把守商丘城市南大門,轄區總人口6.4萬人,睢陽區產業集聚區位於轄區內,是全市工業強鎮。社會治理現代化,也讓閆集鎮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齊頭並進。2019年,全鎮完成經濟總產值40.75億元,全年實現稅收收入1.02億元。由於工作成效突出,閆集派出所所長劉濤被推薦為「全省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4名民警受到市、區公安機關表彰,閆集司法所被授予全省「五星級」規範化司法所。

劉偉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我們閆集鎮張菜園村是淮海戰役總前委所在地,也是渡江戰役總前委的誕生地,基於這些優勢,我們決心以『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為中軸,以『三治融合』為動力,全面叫響『魅力強鎮·紅色閆集』品牌名片,圍繞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的平安創建新模式!」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睢陽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廣瑜告訴記者:「今年11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通過不斷創新社會治理和服務機制,閆集鎮織牢了全方位、多角度、無死角的社會治理和便民服務網絡體系,全面提升了基層響應群眾訴求和為民服務能力,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平安,初步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服務『最多跑一次』的目標任務,打造了閆集治理的新樣板,得到了上級高度認可,更是得到了群眾廣泛好評。」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開闢小區治理新路徑,中國車谷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武漢經開區工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住宅小區不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黨委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小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關係居民幸福指數。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 聚力精準賦能 打造互動共贏的協作新樣板
    杭州市作為對口幫扶黔東南州的東部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幫扶政治責任,聚焦「精準賦能」,以「領跑者」的責任、「弄潮兒」的闖勁、「施工隊」的作為,助力黔東南州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樣板。
  • 崇州榿木河項目打造水生態治理樣板工程
    「系統+流域+源頭」治理榿木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並配套榿木河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高標準農田建設等16個項目,聯動榿木河沿線4個總投資160億元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聯動全流域、融合多業態,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綜合整治目標,力爭把榿木河打造成綠色經濟集聚的產業之河、鄉村振興示範帶的文化之河、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生態之河。
  • 共享共建,深圳打造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該項智慧升級方案支持千萬標箱級大型貨櫃碼頭的作業規模,為賦能港口行業智慧升級做出了中國樣板。此外,智慧港口還將5G、自動駕駛、AI、工程機械遠程控制等多種技術融為一體,打造出一個「5G+」多場景應用的聯合創新場所。
  • 陳一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社會治理、「一網通辦」、人工智慧、城鄉融合、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陳一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指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要積極發揮優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首先,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同心圓,增強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向心力,橫向構建共治同心圓。
  • 江幹九堡街道啟用「大腦」治理 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江幹九堡街道啟用「大腦」治理 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揭牌發布時間:2020-09-02 19:35:00 Wed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9月2日,江幹九堡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用。自2019年以來,九堡街道就打造了九堡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同時掛九堡街道區域發展與治理中心、九堡街道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兩塊牌子,實現九堡城管執法中隊、市場監督管理所、司法所「一隊兩所」整體進駐,九堡派出所和交警中隊部分入駐,實現街道綜合指揮室、信訪辦、禁毒辦、安監站、勞動監察中隊、社會組織等合署辦公。
  • 濱海:治理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
    中國江蘇網4月30日鹽城訊 綠樹成蔭,河道、村道乾淨整潔,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幅乾淨宜居的新農村田園畫卷映入眼帘。鹽城市濱海縣大力實施「四治理、四提升」行動,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推動農村面貌大改善、大提升,為群眾塑造一個乾淨整潔、田美水秀、藍天白雲的美麗鄉村。在濱海縣天場鎮秉義村,一眼望去,村主要幹道寬敞整潔,路邊分類垃圾點安排有序,河岸風光宜人,令人耳目一新。
  • 打造美麗中國的「銀川樣板」
    今年以來,各項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快速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銀川藍」屢次刷爆朋友圈,銀川市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打造美麗中國「銀川樣板」。  精準施策 突破大氣汙染治理瓶頸  大氣汙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程。在具體工作中,全市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為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常態化奠定基礎。
  • 【學思踐悟·十九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對社會治理問題進行了闡述,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
  • 「以服務代罰款」,大鵬街道力爭打造城中村垃圾分類「樣板間」
    近兩年來,大鵬辦事處聯動各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積極探索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治理模式。在2020年9月,大鵬辦事處更是力爭把布新社區南坑埔村打造成垃圾分類城中村「樣板間」。截至目前,南坑埔村村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90%,分類準確率達95%以上,人均廚餘準確分出量超過0.3kg/日。
  • 「市域治理」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的「人體模型」——莆田市持續推進...
    從2014年開始探索推行網格化治理模式,6年來,莆田市委政法委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推動形成了以市域社會治理分析研判平臺為「靈光大腦」、各級綜治(網格)中心組成「健康軀幹」的「莆田·市域社會治理之人體模型」治理體系。
  • 精細規劃管控體系打造「三生融合」樣板
    定位為惠州「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的新城正在有力地統籌著各方資源要素和發展機遇,探索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南方日報記者 張峰規劃引城精細規劃管控體系確保城市建設不走樣「疫情受了一點影響,但這幾個月都趕上來了,不會影響工程進度。」
  • 江蘇聚力環境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江蘇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突出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五年發展路,步步綠意行。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 三大新裝置試車成功 金正大打造磷資源循環「樣板工廠」
    自主研發首創技術,形成綠色環保產業鏈據悉,試產成功的三大新裝置均採用了金正大自主研發的首創技術,代表了我國磷化工產業的領先技術,在降低磷石膏綜合處理成本、減少環境汙染的同時,將大幅提升金正大集團肥料利用率與產品價值。
  • 山西晉城:大數據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智慧翅膀
    近年來,晉城市大數據應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大數據應用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新途徑、新引擎和新手段,以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國樣板」為目標,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強化智治支撐,加快「五治」融合,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推動大數據發展應用實現了重大突破,社會「智」治能力不斷提升,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了智慧翅膀,並成功躋身「2020領軍智慧城市
  •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原標題: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 打造綠色「有機王國」——建設美麗中國之「白山樣板」探秘
    堅持把生態優先作為生存之基、發展之源、振興之本,讓綠色成為新一輪發展振興中最鮮明的底色。堅定不移地走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城鄉一體化發展之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之路,最大限度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全力推進綠色轉型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
  • 安徽市域社會治理「八駿圖」
    對於我省創新推動平安建設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經驗成效,特別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安徽實踐,安徽法制報進行了「全景式」報導。跟著長安皖韻的腳步 ,看看安徽法制報報導了哪八個市,以及這八市各有怎樣的亮點、特色吧。
  • 他們用「五新」,助力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他們用「五新」,助力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2020-11-27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地系列人才培育計劃打造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新樣板
    作為打造引智、引才、引項目的思想交流、人才匯聚、諮詢服務、公共配套和影響力品牌活動的策源地和引領地的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將依託中關村發展大廈入口兩側配套空間,結合現有建築特點,通過規劃、設計、布置,將原有空間升級改造為高端國際人才和高端思想匯聚交流場所,形成引智、引才的思想交流氛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