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央財政的1.5億支持下 崇州榿木河流域要變成什麼樣?
崇州市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建設,以40.8公裡的榿木河流域為主線,統籌水系連通、清淤疏浚、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岸坡整治、河道清障、河湖管護、防汙控汙、人文景觀等8大工程。「系統+流域+源頭」治理榿木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並配套榿木河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高標準農田建設等16個項目,聯動榿木河沿線4個總投資160億元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聯動全流域、融合多業態,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綜合整治目標,力爭把榿木河打造成綠色經濟集聚的產業之河、鄉村振興示範帶的文化之河、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生態之河。
-
快來崇州榿木河溼地公園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來曲徑通幽處
還記得在一個暑假去崇州實習的時候,因為離親戚家比較近,所以每個周末都會去他們家玩兒。在晚飯吃好了後,親戚提議去溼地公園玩兒,正好在政府實習的時候就聽同事們說過這個溼地公園了,好像也離得比較近,所以我們就決定好了騎了個電瓶車就出發了。
-
四川崇州鄉村治理「減」掉了痛點,「加」出了振興
崇州在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建設取得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痛點:功能區建設空間不足、主導產業鏈條較短、缺乏產業化龍頭帶動等。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創新,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高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2019年,崇州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試點縣。
-
天府國際慢城、榿木河溼地有序開放!遊玩請注意這些
天府國際慢城、榿木河溼地有序開放!位於崇州市白頭鎮的天府國際慢城景區榿木河溼地公園段已於3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天府味」之美麗溼地榿木河溼地公園景區是天府國際慢城AAAA級景區中的一段融山、水、林、田於一體集遊、品、
-
科普日上 「榿木河溼地生物科學講堂」被正式授牌
9月19日,2020年成都市全國科普日崇州會場系列科普活動在崇州白頭鎮五星村正式啟幕。現場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展示「探科學奧秘·創智慧成都」的主題,同時引導公眾感受科技的魅力,暢想科技引領生活的美好未來。
-
成都將梯次推進6條生態廊道建設 既防洪又休閒
護水圈層 既有親水空間 也有充沛水量 「三圈」是指布局有序、功能互補、保障有力的護水圈層。一圈層著力梯度蓄水、增加水面,打造親水濱水空間;二圈層著力生態修復、河湖連通,築牢城市防洪屏障;三圈層著力蓄水屯水、水源保護,提供充沛優質水量」。
-
水環境治理:生態優先,提升效能,把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奉獻給市民群眾
謝曉丹仔細聽取新街河水環境治理工程項目介紹,實地察看新街河花都溼地公園段水質和碧道建設情況,充分肯定治理取得的成效, 要求堅持生態優先,以一抓到底的決心和久久為功的韌勁,抓緊抓細抓實各項工作,提升治理效能,把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奉獻給市民群眾。
-
打造美麗中國的「銀川樣板」
今年以來,各項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快速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銀川藍」屢次刷爆朋友圈,銀川市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打造美麗中國「銀川樣板」。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抓生態文明建設上,做到既要掛帥、又要出徵,親自抓、帶頭抓,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查,有力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落地。 精準施策 突破大氣汙染治理瓶頸 大氣汙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程。
-
雨後的榿木河溼地,蒼翠溼潤,涼爽宜人
在經歷了端午第一天悶熱爆嗮的天氣後,經過一夜大雨清洗過後的榿木河溼地,就更顯得蒼翠溼潤,讓人不由得深呼幾口,妄想著把肺也清洗的清涼透徹,在這裡漫步,人都顯得更加的神清氣爽了。在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幽靜,野花滿坡,高大挺拔的水杉林,曲徑通幽的木棧道,蔥蔥鬱鬱的竹林,榿木河,還有那低洼地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小池塘,讓你不管是在這徒步,還是帶著娃娃來親子活動,一點也不無趣,在這裡,滿眼都是綠色,小橋流水,鳥鳴蟲叫,還有野鴨子在水塘覓食。溼地對面就是崇州五星村,是特色新農村的典型,風景秀麗,有幾家院子可休閒吃飯,溼地內幾乎沒有啥吃的,要自帶。
-
武漢市副市長張文彤調研東湖水環境提升工程:堅持科學系統多元治理...
張文彤聽取了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關於東湖水環境提升工程項目進展情況、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關於鵝咀水生態修復示範區實施情況的匯報,並與項目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對東湖水生態修復和東湖水環境提升工程實施提出指導意見。
-
聚力精準賦能 打造互動共贏的協作新樣板
資料圖片 2、優化可持續的共贏協作生態推進精準賦能 推動互動合作模式創新的關鍵在於打造良好的共贏協作生態。針對黔東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條件,杭黔兩地協作因地制宜,通過產業合作和平臺打造,推動一大批杭州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成為東西協作市場主體,實現協作共贏發展。發揮杭州電商優勢,通過完善「人才、品牌、市場」協作體系,突出苗侗特色培育品牌,線上線下聯動培育市場,變土貨為商品,打通「黔貨出山最後一公裡」。
-
精細規劃管控體系打造「三生融合」樣板
緊隨其後的8月,惠州市自然資源局再度出臺《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詳細規劃(公示稿)》,進一步精細劃定3.5平方公裡新城區域建設金山水廊片區作為先期重點項目,打造金山新天地山環水聚的生態核心。「城市發展和新城建設先要做好規劃,統籌論證好、考慮好、思考透,想明白了就抓緊幹快速落實,沒有想好就不要動,先保護好,等想清楚了再動。」
-
打造社會治理的新樣板
「五老會」調解、網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務……近幾年來,睢陽區閆集鎮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工作,在區委和區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為主抓手,積極學習「楓橋經驗」,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打造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閆集樣板
-
長寧:做活「水土文章」 保持「永江樣板」
□宋成均 劉飛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近年來,長寧縣始終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握鄉村振興機遇,做活「水土文章」,保持「永江樣板」,為鄉村振興工作「錦上添花」。自2019年以來,該村依託竹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以有效投資、科學規劃、創新建設及高標準為打造原則,弘揚竹文化,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怎樣做好永江村的配套區改造,實現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呢?該村探索出了一條以「合理規劃、技術改造、產業發展」為核心的要素配套區。
-
打造綠色「有機王國」——建設美麗中國之「白山樣板」探秘
狠抓環境保護治理,以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舉措,深入推進藍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溼地保衛戰,統籌實施大氣、水、土壤等汙染防治,全面守護山水林田湖草,環保目標責任制深入落實。著力築牢生態屏障,大力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分類整治排汙口,加快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大力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加強流域水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目標。全市12個國、省控考核斷面、8處在用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多年來水質保持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連續三年保持全省領先。
-
來鳳智慧城市項目獲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工程獎
大會期間,從全國206家參賽項目中評出10家「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工程」獎,來鳳縣智慧城市視頻監控和大數據運營中心軟硬體設備及網絡租賃服務項目上榜。本次分論壇以「5G賦能,創享OneCity」為主題,在5G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入發展快車道的時代背景下,與會夥伴共同探討,攜手構建5G新型智慧城市生態。來自全國的政府客戶、行業資深專家和合作夥伴參會。
-
鄭州市2020年水生態建設實施方案(附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清單)
以安全為前提,構築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以生態為基礎,打造自然生態空間格局;以景觀為載體,描繪岸綠景美環境畫卷;以文化為靈魂,詮釋治水興水燦爛文化;以幸福為根本,滿足人民群眾美好期盼;從五個不同層面和維度對全市河湖水系開展系統謀劃和綜合治理,高標準統籌推進全域生態水網建設。
-
濱海:治理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
鹽城市濱海縣大力實施「四治理、四提升」行動,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推動農村面貌大改善、大提升,為群眾塑造一個乾淨整潔、田美水秀、藍天白雲的美麗鄉村。在濱海縣天場鎮秉義村,一眼望去,村主要幹道寬敞整潔,路邊分類垃圾點安排有序,河岸風光宜人,令人耳目一新。
-
土地治理+產業投資,嶺南股份助力打造生態產業鏈閉環
項目效果圖 生態修復+產業升級 該項目中標金額為3.36億元,建設內容包含兩部分,一部分為常山縣青石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包含土地整治 同時,項目圍繞「低碳環保」和「美麗鄉村」理念,將水稻產業、柑橘產業、蝦稻產業、文旅產業等規劃植入到鄉村建設中,提高農村生產效率和經濟發展水平,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提升農業價值、優化農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和產業扶貧。通過自然景觀與產業升級的結合,打造一條生態綠色的閉合產業鏈,實現生態修復與文化旅遊、園區運營、鄉村振興等產業跨界融合。
-
京津風沙源治理二十年:以生態工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山西省右玉縣近年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化彩化財化一體提升、治山治水治氣一體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在「一個戰場」打贏了脫貧攻堅和生態治理「兩場戰役」。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以來,右玉縣持續推進防沙治沙,突出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堅持營造管護並重,林業建設速度和規模大幅提高,帶動了生態建設水平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