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規劃管控體系打造「三生融合」樣板

2021-01-18 南方新聞網

一年半前,金山新城橫空出世,引起惠州各方關注。緊接著,區域規劃體系不斷細化、項目建設工程啟動、籤約落戶項目不斷……金山新城各項工作的密集推進,讓惠州未來城市中心的夢想加速照進現實。

再回看這一年多的變化,自2019年9月27日惠州市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暨金山新城建設啟動以來,新城的變化讓人驚豔。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萬象天匯廣場、讀者文化公園等項目均已初見雛形,包括蓮塘布河、河橋水、冷水坑河在內的南三河水環境綜合整治也基本實現了水清岸綠。

治水興城,產業促城,金山新城。定位為惠州「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的新城正在有力地統籌著各方資源要素和發展機遇,探索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

南方日報記者 張峰

規劃引城

精細規劃管控體系確保城市建設不走樣

「疫情受了一點影響,但這幾個月都趕上來了,不會影響工程進度。」近期,在廣汕客專蓮塘布隧道出口工程現場,施工方中國水電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最新的工程動態。

在被寄予厚望的未來惠州城市中心的金山新城,這一工程並非孤例。

自2019年9月27日惠州市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暨金山新城建設啟動活動開始以來,樁機、吊塔施工聲響不斷,這種繁忙的建設節奏已成常態。

時隔一年,從惠城江北一路向南,跨過金山二橋,城市面貌的改變悄然發生。在道路兩側,印象城、華潤萬象天匯、讀者文化公園等項目樓體建設已初現雛形。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也初見成效,蓮塘布河等水體消臭,局部都已經實現了水清岸綠。

一年前,惠州繪下金山新城藍圖。一年後,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記者注意到,2019年,惠州邁進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徵程,城市各方主體創業熱情高漲。當年6月,惠州市自然資源局發布《惠州市金山新城分區規劃(草案)》,金山新城概念「橫空出世」,劃定涵蓋河南岸、馬安、三棟3個鎮街共計118.29平方公裡區域定位為:「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即大灣區生態立城的門戶標杆,惠州未來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樣板,灣區東岸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創新中樞。

緊隨其後的8月,惠州市自然資源局再度出臺《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詳細規劃(公示稿)》,進一步精細劃定3.5平方公裡新城區域建設金山水廊片區作為先期重點項目,打造金山新天地山環水聚的生態核心。

「城市發展和新城建設先要做好規劃,統籌論證好、考慮好、思考透,想明白了就抓緊幹快速落實,沒有想好就不要動,先保護好,等想清楚了再動。」惠州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袁貴平介紹,城市的發展是漸進式的,不斷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斷優化完善的過程,必須規劃好、做好管控,急不得。

回顧金山新城一年多的發展歷程,嚴格規劃管控貫穿始終。可以看到,金山新城的建設均保持著與各分區控規細化和土地掛牌交易指引進程相一致的局面。比如,在河橋片區,片區控規的精細化引領著大科學裝置的快速建設;在馬安居住組團,土地的有序掛牌出讓引導著開發企業集聚發展。

具體到單個建設項目的規劃管控也不斷精細化。通過對華潤、保利、華僑城地塊規劃條件告知書細化,確保了華潤萬象天匯、保利天匯的商業業態得以落實;通過對讀者文化公園的科研和配套物業配比的嚴格管控,文化產業和總部基地功能也基本成型。

治水興城

建城先治水為城市發展「留住鄉愁」

「半城山色半城湖」是對惠州豐富的山水資源景觀的美譽,但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則應更加慎重。因為這既意味著城市景觀的豐富,也意味著建城更需珍惜既有資源,使得新城與生態融合發展。

建城先治水,治水方能興城。

從惠州的建城史來看,再結合目前在惠州全域範圍內加速開展的水汙染防治攻堅和黑臭水體整治等工作,無疑都是在為過去的歷程「還舊債」。

「水清岸綠對於城市而言是享受,人們都會想著逐水而居、逐水而業,但要是變成為臭水溝或黑水潭,大家都會唯恐避而不及。」在惠城金耀園居住的陳女士直言,她在金山河邊住了10年最清楚這種感受,也最清楚城市建成後治水的難度有多大,「對於金山新城而言,這是必須避開的坑。」

治水興城,金山新城正走在這樣一條全新的道路上。

根據金山新城相關的規劃內容,未來的城市中心將結合區域內的金山湖、惠南湖、西枝江等山水資源,發展國際濱水新青城,灣區科創新磁極,建設產城人融合的生態標杆,助力惠州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如何落到地上?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提出要嚴格遵守規劃要求,立足長遠,琢磨研究好水系的發展承載力、人口容納力等,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護好水系。「治好不只是保護生態,同時也是守住鄉愁,讓城市的發展有更多的可能,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該負責人稱。

金山新城的治水成果也不斷顯見。截至當前,蓮塘布河、河橋水和冷水坑河3條河湧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以及金山湖環湖截汙治理工程項目均已經完成,同時還在推進金山新城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面積為340.7畝。在三棟鎮,「一脈兩廊」的景觀帶正在構建,依託西枝江—淡水河主水脈構建起沙澳村、官橋村、鹿頸村的生態休閒帶,通過木瀝河、蓮塘布河整治構建起綠色生態水廊。

再看去年8月公示的《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詳細規劃(公示稿)》劃定的3.5平方公裡金山水廊,打造金山新城山環水聚生態核心問題,該金山新城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主要包括兩湖四河,即金山湖、惠南湖(新建)、金山河、河橋水、冷水坑河、蓮塘布河及其支流,以及金山湖西北側部分惠城區老城區範圍,治理面積約76.23平方公裡,總投資約51.53億元。截至8月累計完成投資約3.23億元,完成投資佔比約6.27%。

改變最為突出的治水節點則是南三河。記者近日在河橋水河湧看到,沿岸新建的碧道依水蜿蜒、芳草萋萋,與周邊新建的商住社區融為一體,已然成為了金山新城新的風景線。

產業促城

產業帶動新城建設造「三生融合」高品質城市

據規劃內容顯示,作為未來的惠州城市中心,金山新城除了在城市建設和景觀生態方面將嚴格管控夯實,還將穩步成長為灣區東岸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技創新中樞。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產業原動力,但在城市中心如何為產業留足發展空間?袁貴平認為關鍵是管控好土地,做好規劃,強化用地屬性管控和用地類型規模,將好鋼用在刀刃上,確保金山新城實現精明發展。

在近期召開的金山新城建設工作專班現場會上,惠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廣延指出,要按照「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理念,依託「豐」字交通主框架總體規劃,加快完善金山新城交通基礎設施,吸引優質產業加速聚集,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

如何落到實處?惠州市自然資源局過去一年來發布的《金山水廊控制性規劃》《惠州市金山新城湖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論證報告及調整草案》等規劃內容有效推動落實。以《金山水廊控制性規劃》為例,片區207.44萬平方米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就著重布局公共服務、道路交通和綠地廣場,佔比75.67%,確保片區道路和公共配建的實現。

近期公示徵求社會意見的湖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方案提出:重點打造以5G及光電子產業等為主導的新型產業園區,並利用現狀生態資源打造金山旅遊島,這被視為是天安數碼城惠州湖山智慧生態小鎮等項目落地建設的前奏。

類似的產城融合發展的例子在金山新城本不少。早在今年7月10日,國內供應鏈行業領軍企業——深圳市信利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瞄準金山新城,落子信利康5G智慧園項目「當天摘牌當天動工」,總投資超25億元,預計年產值150億元。

聚焦劃入金山新城進程的各鎮(街道)組團,記者發現,河南岸、三棟和馬安依託各自的城市現狀和產業基礎,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

在河南岸街道,在既有城市最密集的商圈基礎上,隨著山姆會員店、萬象天匯廣場、金山湖中心等商業體興起,區域商貿產業再升級;在三棟鎮,廣汕高鐵惠城南站、新會展中心兩大核心項目在此落戶,著力打造「一軸四心」發展格局;而馬安鎮則作為城市建設熱土,居住組團吸引了碧桂園、中海、華潤等多家房企巨頭精耕。

截至當前,金山新城已累計引進項目18宗,總投資615.5億元,產值837.2億元,其中已落戶項目4宗,總投資約119.5億元,產值約284億元;7宗通過惠城區招商引資工作聯席會,預計總投資288.62億元,用地103.35萬平方米,年產值287.96億元,稅收19.69億元。

產業發展帶動城市建設,金山新城作為未來惠州城市中心,也將有力地為惠州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探索新路子。

■觀察眼

強化規劃管控,科學引領新城市中心發展

儘管就目前的建城現狀而言,金山新城距離惠州城市中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從過去一年多的新城建設歷程中,仍可以看到它作為未來城市中心的惠州氣派和前瞻的建城視野格局。

以科學規劃為指引,治水興城、產業撐城,金山新城正在加快完善交通、生活等基礎設施,吸引優質產業加速聚集,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產城人融合發展的高品質城市。

對比既有的建城史可以看到,金山新城的路子正在努力「避坑」。建城先治水、建城先興業,城市建成區正在「還帳」的水汙染環境整治,產業空間狹小,住宅小區林立等弊病有望在這裡得到消解和優化,城市與自然生態共生、與產業發展共融。

而這一切最為關鍵的還是嚴格的規劃管控機制,謀劃好、規劃好,嚴格實施管控。記者注意到,自去年6月《惠州市金山新城分區規劃(草案)》公示,《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詳細規劃(公示稿)》《金山水廊控制性規劃》《惠州市金山新城湖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草案》等規劃體系不斷細化。甚至聚焦到片區每一宗地塊的規劃條件告知書,用地屬性功能的優化均嚴格管控。

新城的恢宏願景能否走進現實,科學規劃不走樣,引導資本投資為新城所用是關鍵。就如惠州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袁貴平所說的,城市建設要想好了再動,沒想好就繼續研究想透,不要盲目動。「不只是每一個城市組團,每一宗地出讓也是如此,精細規劃指引和審批管控,確保建設落實不走樣。」他指出。

科學的金山新城規划走在最前頭,畫好框、定好綱,引導社會資本助力城市功能區的建設和落實。如果這一切都能夠有效落實,那麼,金山新城有望打造成灣區生態立城的門戶標杆、惠州未來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樣板、灣區東岸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創新中樞。

相關焦點

  • 細看惠州一個產業新城的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
    治水興城,產業促城,定位為惠州「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的金山新城正在有力的統籌著各方資源要素和發展機遇,探索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規劃引城精細規劃管控體系,確保城市建設不走樣「疫情受了一點影響,但這幾個月都趕上來了,不會影響工程進度。」
  • 共享共建,深圳打造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2012年-2014年,各城市出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規劃和指導意見。值得指出的是,深圳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打造智慧深圳」的概念。 8 共建未來智慧之城 深圳將成數字經濟樣板 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規劃,深圳堅持全市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力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布局,構建以高速公路、鐵路、空港、海港為支撐的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全市5G網絡高質量全覆蓋
  • 綜合 協調 經濟 創新 打造萬億綜合交通產業「浙江樣板」
    2018年,浙江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綜合交通產業發展規劃,對全省綜合交通產業做了頂層設計和整體布局,綜合交通發展受到世人矚目,也為全國各省的綜合交通發展提供了樣板。交通旅遊融合發展,深入推進萬裡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四條詩路文化帶建設;推進投融資創新模式,國內首條民營控股高鐵杭紹臺鐵路PPP項目落戶;樞紐經濟不斷壯大,交通空間得到綜合開發,以杭州為主的「軌道交通」、寧波「港口物流」、溫州「四港聯動」、嘉興「海河聯運」、紹興「通用航空」等地方特色優勢產業互補互融,11個市區域發展各具特色……  頂層規劃 完善機制
  • 《長沙市空間規劃體系與管控要素研究》結題
    該《研究》在新一輪改革要求下,探索空間規劃體系和全域全類別空間管控要素構建,為下階段編制長沙市空間規劃積累經驗。,學習「上海三級三類」、「北京三層四級」、「武漢兩段五層次、主幹加專項」等好的經驗與做法,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協調原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類規劃,形成「三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 綜合 協調 經濟 創新 打造萬億綜合交通產業「浙江樣板」_杭州網
    2018年,浙江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綜合交通產業發展規劃,對全省綜合交通產業做了頂層設計和整體布局,綜合交通發展受到世人矚目,也為全國各省的綜合交通發展提供了樣板。新空間 新動能 新支撐綜合交通產業迎來「萬億」新機遇培育綜合交通產業是浙江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之舉。
  • 小機場有大夢想 一場打造「四型」樣板的實踐
    青山綠水間,一座融合現代科技與徽韻特色的機場正在崛起。蕪湖宣州機場輻射範圍為安徽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皖東南地區,產業結構優、發展後勁足、區位交通好、創新活力強、生態環境美。立足現有資源的條件下,如何把機場建成蕪湖等高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羽翼」?
  • 廣州白鵝潭要要打造「3+2」產業體系、15公裡濱水活力區
    廣州白鵝潭要要打造「3+2」產業體系、15公裡濱水活力區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21-01-15 《白鵝潭地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審議通過。
  • 聚力精準賦能 打造互動共贏的協作新樣板
    構築「三業融合」生態,實現賦權擴能。精準扶貧在本質上也是對貧困群體的集體賦權和擴能,賦權是要解決生存權、發展權和可持續發展權等問題,擴能是要解決貧困群體的能力建設問題。杭州精準扶貧實踐突出產業—就業—事業的「三業融合」,以此打造共贏協作生態,實現精準賦能。首先,注重賦能「產業升級」,提升持續造血功能。堅持「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完善循環鏈」目標,推進產業平臺建設。
  • 「農旅融合」添彩美麗崇川 南通都市農業公園項目啟動
    全態化體驗式時光稻路 揚子晚報網訊(記者 郭小川 通訊員 石唯)總佔地面積3.6萬畝、「農業+旅遊」深度融合的南通都市農業公園項目項目計劃分兩期實施,2021年建成後將與南通市區五山森林公園南北呼應,形成城市「雙綠肺」,實現生產空間、生態空間、生活空間融合發展。 南通都市農業公園位於崇川區北郊,地處「萬頃良田」位置,以通劉路為縱軸劃分東西,以團結河為橫軸劃分南北。目前,已形成蔬菜保供、優質稻米、休閒旅遊等功能區。
  • 打造中國水務行業的安全樣板 ——記粵海水務的安全發展
    「我們一直把安全管理作為我們的核心能力,致力於打造『中國水安全專家』金字招牌。」粵海水務董事長譚奇峰介紹。  「有感領導」安全行動是粵海水務近年貫徹落實新時代國家安全觀、全面保障供水安全的一次成功實踐。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國土空間規劃語境下基礎設施體系規劃探討...
    面向智慧停車未來發展,北鬥技術和電子圍欄技術的高效應用,將會為路內停車管理工作帶來智慧化和精細化的新變革。>張輝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所主任工程師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所主任工程師張輝作了《國土空間規劃中交通空間管控和銜接的探討》的報告。首先,他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建立和關注重點進行了梳理,結合交通規劃體系的特殊性,提出面向全域的交通規劃可能面臨的挑戰,需要多部門、跨行業的協同。
  • 打造社會治理的新樣板
    「五老會」調解、網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務……近幾年來,睢陽區閆集鎮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工作,在區委和區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為主抓手,積極學習「楓橋經驗」,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打造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閆集樣板
  • 裡水著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標杆鎮
    當前,裡水搶抓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機遇,圍繞「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鄉村振興目標,聚焦「兩個連片」,著力打造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發展標杆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為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樣本。
  • 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
    根據2035年的遠景目標,長沙將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進入全球創新型城市行列,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1月8日,長沙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法治長沙、平安長沙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建成文化強市、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體育強市、健康長沙,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高品質生活廣泛享有,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嘉善大雲:「三生融合」逐夢「金山銀山」
    眼下,大雲鎮公寓房安置小區一期項目提速推進、勢如破竹,粉牆黛瓦下,沿路的綠葉鮮花在風中搖曳,「刷」出了一路新美景,這裡將高標準打造成農居安置房典範。這也是大雲鎮用打造傳世精品的耐心和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書寫環境美、生活美的美麗城鎮答卷的生動寫照。作為全縣唯一省級美麗城鎮樣板鎮,大雲鎮早在去年就拉開了高站位謀劃、高質量完成、高標準落實、高效能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序幕。
  • 「中國北鬥+AI地圖」融合樣板:中國衛星導航年會舉行 百度地圖展現...
    (原標題:「中國北鬥+AI地圖」融合樣板:中國衛星導航年會舉行 百度地圖展現極致出行服務)
  • 「在線訪談」構建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 推進精品建造和精細管理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批覆我省試點方案,同意我省在交通運輸投融資模式創新智慧交通建設、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山區公路建設運營安全風險管控等方面先行先試,創新實踐。今天,我們邀請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局長楊黔江同志圍繞構建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推進精品建造和精細管理進行在線訪談。
  • 中海物業服務質量全國領先,科技物管打造智慧社區
    在物業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道路上砥礪前行,公司分別在質量管理、客戶滿意度、環境管理體系獲ISO9001:2008、ISO10002:2004、ISO14001:2004標準認證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2007標準認證。
  • 打造美麗中國的「銀川樣板」
    今年以來,各項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快速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銀川藍」屢次刷爆朋友圈,銀川市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打造美麗中國「銀川樣板」。,完善了責任清單,健全了責任體系,確保各級黨委政府更好地履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