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添彩美麗崇川 南通都市農業公園項目啟動

2021-01-09 騰訊網

全態化體驗式時光稻路

揚子晚報網訊(記者 郭小川 通訊員 石唯)總佔地面積3.6萬畝、「農業+旅遊」深度融合的南通都市農業公園項目,1月8日在崇川區正式啟動。項目計劃分兩期實施,2021年建成後將與南通市區五山森林公園南北呼應,形成城市「雙綠肺」,實現生產空間、生態空間、生活空間融合發展。

南通都市農業公園位於崇川區北郊,地處「萬頃良田」位置,以通劉路為縱軸劃分東西,以團結河為橫軸劃分南北。目前,已形成蔬菜保供、優質稻米、休閒旅遊等功能區。其中,團結河以北面積2.7萬畝,包括1萬畝的蔬菜保供基地和1.7萬畝的優質稻米生產區,是南通推進土地集約利用、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點區域;團結河以南面積9000畝,包括森林野生動物園等。

麥田怪圈

崇川區圍繞長三角一流都市農業公園的定位,重點打造團結河以北的2.7萬畝,投資約10億元,以科技農業為支撐,以農耕文化為紐帶,以農業旅遊為特色,建設都市居民休閒勝地、中小學生科普陣地、農業技術推廣基地、農耕文化生態展示區。在公園內,將規劃打造最美幸福田園路、最美稻田觀景塔、最新奇創想的麥田怪圈、最歡樂的主題IP型田野樂園、首條全態化體驗式時光稻路、首個全功能研學農業科技園等,塑造南通農耕文化的精神地標。

項目分兩期建設,分別計劃於2021年「五一」和「十一」前後完工,將與轄區唐閘古鎮、森林野生動物園、濠河風景區等景點整體聯動,推動形成崇川全域旅遊新格局。

據了解,生產空間、生態空間、生活空間的「三生」共融,是都市農業公園的最大特色。在生產層面,採用低影響開發手段對當地農業生產活動進行集約提效。在生態層面,以田、水、河、林為基本要素推動 「生態」環境改善與提升,釋放生態發展潛力。在生活層面,將農事勞動和現代化生產融入觀賞體驗中,形成未來城鄉發展生活樣板。

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區委書記劉浩介紹說,南通都市農業公園建成後,將既能系統保護好農業生態,守好農業基本盤,又能形成集休閒觀光娛樂為一體的觀光帶,成為城鄉居民休閒運動好去處,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打造美麗崇川新樣板,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探新路。

校對 盛媛媛

相關焦點

  • 南通崇川舉辦海工產業招商研討會 3個項目籤約落戶
    這場以「海洋工程、崇川啟航」為主題的招商活動,旨在促進當地船舶海工產業發展,實現資源、技術、人才和產業導入,實現支柱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優化。當天,3個船舶海工領域的合作項目籤約落戶崇川區。3個船舶海工項目籤約落戶崇川區。南通濱江臨海,漫長的海岸線和江岸線,是發展船舶海工產業的優勢地帶。
  • 關於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公開發行保障性住房...
    一、同意南通市崇川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公開發行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收益債券不超過15億元,所籌資金7億元用於R15007地塊建設項目,8億元用於R15008地塊建設項目。兩個項目均為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請你委督促南通市崇川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嚴格按照項目建設各項內容實施建設。二、發行人全資子公司南通天泰置業有限公司為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主體,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該公司應認真實施項目建設、運營,同時履行本期債券募集說明書及其他法律協議中約定的全部相關義務。三、經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綜合評定,本期債券信用等級為AA。
  • 南通崇川:「鄰裡+」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於從文 攝中新網南通12月2日電 題:南通崇川:「鄰裡+」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中新網記者於從文12月1日,星期二,江蘇南通室外最低氣溫6℃,街上的行人和騎行者已經被防寒衣物「全副武裝」,溼冷讓江城人感受到冬日的「威嚴」。
  • 「鄉村振興」菊香花濃 農旅融合富民生
    一朵朵彩菊、黃菊、桌球菊、非洲菊挺直了腰杆,舒展著美麗的花瓣,紅黃藍綠青橙紫,五彩繽紛的花朵爭奇鬥豔,淡淡的花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仿佛步入生機勃勃的春天。近年來,雙店鎮充分利用「華東花都」這一「金字招牌」和市級「十裡採摘觀光長廊」高效農業品牌項目以及優越便捷的交通優勢,通過採用「政府+旅遊公司+產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出「鄉村田園觀光遊」和「快樂親子採摘遊」等特色旅遊項目,開通連雲港市區至雙店鎮鮮切花種植基地「觀光採摘一日遊」專線和「東海特色鄉鎮田園生態遊」,構築致富一方的生態旅遊「熱土」和產業富民新高地。
  • 【南通早七點】崇川發布緊急通知!無錫涉疫進口凍牛腩流入,請這些...
    看南通昨天,市委書記徐惠民會見了恆力集團副董事長,恆力石化股份董事長、總經理範紅衛一行,共同見證恆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產業園四期項目籤約。2012年恆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產業園開工建設,目前一二期項目已投產,三期項目於今年3月開始施工建設,預計2021年6月投入試生產。此次籤約的四期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50億元。(詳情)
  • 深化農旅融合 打造「詩畫田園」——貴安新區網紅旅遊景點掃描(三)
    田園氣息濃鬱的平寨村;古色古香的龍山村;山清水秀的松林村;風光迤邐的洋塘村;智慧感十足的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  近年來,在農業產業發展道路上,貴安新區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做好旅遊+農業文章,不斷深化農旅融合,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新區觀光。
  • 海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空間布局與功能分區
    圍繞農旅融合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科技與加工物流等現代要素集聚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生產示範基地等空間分布,沿產業園交通幹道,集中打造產業園的農旅融合與農業生態涵養景觀環線。具體以城東鎮為起點,沿省道S242向北經公平鎮、公平水庫西側至黃羌鎮,再沿縣道X126向東經黃羌鎮南下至平東鎮,再由平東鎮先後沿興汕高速、國道G324至可塘鎮與城東鎮,形成線路閉環。
  • 武穴做活融合文章文旅產業發展強勁
    黃岡日報訊(通訊員劉少川 李志華)武穴市餘川鎮徐衝村貧困戶徐建國在徐霞客公園邊開了一個經營本地土特產的商店,去年一舉脫貧。2020年12月24日,他樂呵呵地對筆者說:「旅遊帶活了我們山村,僅我這個店今年收入就有5萬多元。」
  • 南通新增50個新地標!未來的海門竟會變成這樣,看完徹底被震撼!
    寺街歷史文化街區永遠不會遺忘的老南通記憶寺街現在已經被列入了南通市的歷史文化街區,受到了保護。目前,寺街保護整治修建工作已啟動,讓我們共同憧憬改造後的歷史文化街區。地址:南通市崇川區6.阿里巴巴江蘇雲計算數據中心推動南通大數據產業發展3月29日上午,阿里江蘇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在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作為支撐阿里巴巴集團網際網路生態核心基礎設施服務系統,該項目將在南通開發區綜保區A區、B區和海門高新區同步建設,項目一期今天啟動後,計劃在2019年年中建成並投入運營。
  • 雲谷田園研產銷農旅雙引擎發展,向一體化「深水區」挺進
    雲谷田園是一個史無前例融合全社會美好想像的田園烏託邦,項目總規劃面積14000畝,總投資約40億。園區立足全球視野,鎖定前沿科技,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打造集精品農業、生態旅遊、文化休閒、商業開發為一體的大型農文旅遊綜合體。
  • 銅梁水口鎮:建設花語果鄉,開創農文旅融合扶貧新路子
    「這個有200畝面積的桃園是樹蔭村與貧困戶利益緊密連結的集體經濟項目。今年,村裡推出了桃樹認領的促銷方式,得到市民的積極回應,認領市民趨之若鶩。」鎮黨委書記汪文波說,前來採摘的市民紛紛讚嘆這裡果甜景美桃文化味濃,讓人流連忘返。水口鎮是銅梁近郊農業鎮,也是全國最大的使君子種植鎮。
  • 上海農業佔比不足1%卻"不可或缺" 大都市"農"字怎麼寫
    內涵功能升級  都市農業產業融合,推動「接二連三」  像腰涇村的田園風光,在上海郊區並不少見。50公裡之外,上海嘉定國際汽車城近旁,同樣有著「農」字特色明顯的外岡鎮。  「都市農業,必須考慮這座城市的需求是什麼。」市農委主任孫雷表示,生產功能一直是上海農業的首要功能,如今,主要體現在「糧食安全」和「城市最低保有量」上。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另一方面,農科高等教育與農業產業「兩張皮」現象突出,農科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難以滿足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求,農科高校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新農科建設就是要破解這些現實問題。    在具體建設方面,我們一方面著力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優勢特色學科,促進農理、農工等交叉融合,發展生物醫學與健康、信息科技與智慧農業、生態環境與綠色發展等新興交叉學科。另一方面著力實行農科人才本碩博貫通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分類培養,大力培養美麗鄉村規劃、農產品深加工、特色產業發展、現代鄉村治理等鄉村振興人才。
  •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近年來,蓬江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培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了村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經濟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依託「新技術+新模式」,以智慧農場為著力點,融合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等發展模式,目前正致力打造成為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 創建美麗圩鎮 | 天堂鎮:全力打造美麗圩鎮「天堂樣本」
    這是該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以及縣委、縣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戰略部署的成果。天堂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鄉村文明,城鎮品質』的美麗圩鎮」為主題,發展「以農為本,農旅結合,一產接二連三」的產業布局,帶領全鎮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成功打造出了美麗圩鎮建設「天堂樣本」。
  • ...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一方面,現代農業產業鏈大幅延伸,農村向多功能化空間演變,但農業現代化水平仍然偏低,成為國家現代化的短板之一。另一方面,農科高等教育與農業產業「兩張皮」現象突出,農科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難以滿足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求,農科高校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新農科建設就是要破解這些現實問題。
  • 剛剛,南通主城區又一宗重量級地塊曝光!
    2020年南通土拍再迎重磅消息! 南通市政府再次同意掛牌1宗重量級地塊, 地塊位於通呂運河南岸、近五龍匯板塊, 依舊採取雙限價模式!地塊亮點直擊1.再迎拍地!區域房荒迎來解渴,崇川區通呂運河南岸將迎土拍,距離地鐵站536米!2.限地價、限房價!該地塊地塊位置優異,房屋最高備案價28600元/㎡,或遭多家開發商提前鎖定!
  • 打造九江都市文商旅新地標!新旅集團籤約九江潯陽裡1723項目……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胡蕊蕊)記者從潯陽區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了解到,新旅集團與潯陽區政府、九江市文旅集團籤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籤約九江潯陽裡1723項目。記者了解到,此次籤約是新旅集團進一步深耕九江,服務九江文旅產業發展、帶動潯陽區文旅消費升級的重要舉措。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二是加強項目示範。從2018年起,我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實施農業產業強鎮和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項目,中央財政安排72.7億元,支持552個鄉鎮和62個縣(市)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三是開展宣傳推介。開展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遴選推介工作,通過編發名錄、展會宣傳等方式,創響一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的鄉村產業「金字招牌」,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