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2021-01-08 澎湃新聞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2020-06-20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城市「泥石森林」裡活動久了

是否也渴望回歸大自然?

痛痛快快到田園撒個野?

蓬江就有這樣一個合適的地方

距離市區不到半小時車程

能給你不一樣的體驗時光~

來到這裡

不僅能體驗摘吃瓜果的田園樂趣

還能嘗到各種新鮮地道的田園美食

更能參加各類戶外拓展運動

爬山、爬樹、野炊、射箭等等

總而言之,好玩!

來到這裡

能輕鬆實現你的田園夢~

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

農業興、百業旺,鄉村才會有活力。近年來,蓬江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培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了村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經濟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依託「新技術+新模式」,以智慧農場為著力點,融合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等發展模式,目前正致力打造成為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引入新技術 廢石場變智慧農場

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位於蓬江區杜阮鎮松園村鳳山南側的一片山谷,背靠龍舟山森林公園、群星公園等風景區,內含智慧農場、農莊餐飲、戶外拓展、研學實踐四大活動版塊內容,也是蓬江區文廣旅體局針對省、市內遊客所推介的美麗鄉村旅遊線路的其中一個景點。

豐富的體驗項目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和食客慕名而來,每到周末,這裡的人氣都會翻倍。

而在6年前,這片山谷還只是一個廢棄多年的爆石場,人跡罕至。直到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選址於此,才有了如今的「蝴蝶效應」。

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入口處。劉淑君 攝

該農場從2014年開始運營,最初定位為大棚有機種植,以蔬菜、石斛為主;2016年開始積極響應國家農藥化肥雙控的部署,利用工廠生產的有機水肥,對土壤進行深度改良,同時引進外國的先進生產品種,聯手香港科技公司,將智能傳感技術應用在種植生產上。

目前,該農場建有5個共計13畝的高效栽培種植大棚,所有大棚均配有水體一體化設備,可實現自動化灌溉,手機聯網監控溫溼度、光照、基質土壤EC值、水分含量、EC值等指標,形成了以土培、基質培等結合的種植模式。

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內全部採用大棚種植。劉淑君 攝

江門市傑士養生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研發人員鄭小紅告訴記者,農場目前主要以種植日式網紋甜瓜為主,前後共花了3年時間進行培育,其中不乏以物聯網為特徵的智能環控和標準化栽培等技術亮點,為有機基質種植,是不施加農藥的無公害農產品,味道清甜,頗受市場歡迎。

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所種植的網紋甜瓜。劉淑君 攝

引入新模式 打造田園綜合體

相對成熟的種植技術及可觀的經濟效益,為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吸引了不少農業機構、農戶前來學習交流經驗,也為下一步轉型奠定基礎。2017年,農場正式對外開放,遊客可進場採摘瓜果,與此同時,農莊餐飲、戶外拓展、研學實踐等項目也在這片山谷漸漸發育起來。

遊客參觀了解農業種植過程。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一開始是希望朋友來這玩了以後,能有個歇腳的地方,順便吃點東西,補充體力。」江門市傑士養生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遊先生說起了養生谷休閒農莊的建立初衷。

養生谷休閒農莊一角。劉淑君 攝

如今,該農莊不僅提供由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種植出來的有機蔬果,還結合杜阮鎮特色,出品系列特色農家菜。冰鎮杜阮涼瓜、荔枝菌蒸雞、魚茸粥等都是該農莊的夏日熱銷菜。

農莊部分熱銷菜。劉淑君 攝

如果說,智慧農場和農莊餐飲撐起了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的「半邊天」,那麼,戶外拓展和研學實踐兩大模式的引入,則是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成功建立起來的直接因素。智慧農場、農莊餐飲、戶外拓展、研學實踐四足鼎立,彼此互相影響、相互促進。

2019年下半年,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大力推進研學營地建設,升級改造了一批基礎設施,擴展了運營、教練團隊,豐富了戶外拓展和研學體驗項目。

學生到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參加戶外拓展項目。資料圖(受訪者提供)

今年年初,該基地被認定為「江門市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後,基地積極與我市各大旅行社加強溝通,根據不同遊客的需求制定差異化體驗項目,親子家庭著重親子互動、學生群體則著重鍛鍊其獨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

「緊跟國家的政策號召準沒錯!」遊先生說,國家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興農,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是趨勢所在。接下來,團隊還將緊跟「民宿經濟」和「夜經濟」浪潮,努力把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打造成田園綜合體,進一步豐富遊客體驗、延長遊玩時間。

原標題:《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 | 北湖公園的大自然研學周末課程開搶...
    2019-12-25 18:02 來源: 澎湃新聞 成華姐妹 以下文章來源於雲上田園 ,作者雲上田園 雲上田園自然教育、自然研學、都市休閒生活
  • 逃離上海,旅行達人用兩天一夜實現了田園夢!
    沒有人習慣得了996和社畜的運命,所以城市年輕人,多少都有一個歸隱田園的夢。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李子柒,但你想過,即便身在上海這樣的大都會,你也完全可以用一個周末,逃離城市去過你想要的田園文藝生活嗎?
  • 晉江首家「都市農場」 玩樂中輕鬆掌握「自然知識」
    相信「都市農場」是很多家長、孩子的不二之選。  據悉,晉江首家「都市農場」為特裡妮緹親子會所所擁有,特裡妮緹負責人告訴記者,「都市農場」引進了香港專業課程品牌,課程以「大自然課堂」為核心,並有專業老師進行講解和指導,真正實現專業、有效地學習,讓孩子在課程中輕鬆掌握大自然知識。
  • 60畝農場,以蝴蝶為主題,現已成為全國著名的自然教育研學基地
    在中國,50-100畝大小的農場很多,但是大多數農場的項目都沒有明確的主題,投資大,收益小,客流量也很小。其實主題分明的農場可以依靠主題和衍生品來提高顧客的黏性,今天我們將用一個農場的案例,來說明一個農莊的主題到底有多重要。「蟲鳴大地」是農場的名字,從名稱就能猜到這是一個和昆蟲相關主題的農場。
  • 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山谷的居民 - 趙瑜
    如果你能與你的房子溝通和對話,能與它相生相成,這是一種靜態的養生,更是一種幸福。而萬盛黑山谷,就生長著這樣的房子。  夏天,我會像一朵雲,飄到黑山來。  自幼住在主城,對於山谷的嚮往,最初是田園小說給我的模糊輪廓:山谷,指兩山間低凹而狹窄處,其間多有澗溪流過。見《呂氏春秋·謹聽》:「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之內,山谷之中,僻遠幽閒之所。」
  • 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因而,研學旅行活動為密切學生與生活、學生與社會的聯繫,架起一座橋梁。這無疑有利於加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
  • 圓孩子一個航空夢,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正式開業
    (通訊員:邱雪冰)當航天科普和研學活動碰撞到一起,會產生怎麼樣的火花?在研學旅行熱的當下,研學基地有哪些創新模式?8月17日,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啟動儀式在深圳龍崗舉行,來自全市200餘名政企代表、教育人士等參加。
  • 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 「九號宇宙」 亮相西安曲江
    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對星空的探索當仰望星空時我們對那片神奇的宇宙充滿了好奇那兒有什麼?怎麼才能去那兒? 8月2日上午9點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九號宇宙」亮相西安曲江新區,盛大開館,為西安再添硬科技展示新地標。
  • 五大研學主題67個研學基地 打造溫州高校思政工作新品牌
    「我們開展研學教育,就是要推動『新青年下鄉』活動由服務實踐向研學教育延伸,由課程思政向社會思政拓展,由增長才幹向增強情感深化,引導更多在溫高校師生愛上溫州、留在溫州、創業在溫州、圓夢在溫州……」在推進會上,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團市委、教育局、經信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共同謀劃確定的五大研學主題首批67家研學基地正式發布,標誌著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正式啟幕。
  • 都市裡的田園牧歌——新時代經濟發達地區鄉村振興「餘杭樣板」
    而承載「中華文明聖地、創新活力之區」的,便是這片底蘊深厚、人傑地靈的「禹上田園」。作為新時代「三農」思想在浙江的實踐地、鄉村振興先行地和現代農業樣板地,餘杭,如何破解鄉村振興命題?推進「物聯網+」現代農業建設,全省率先引進無人駕駛拖拉機和無人駕駛插秧機,設施農業面積3.5萬畝;創建農業「機器換人」示範基地23個、智慧農業示範基地16個、省級及以上農機專業合作社示範社6家。餘杭益民農業生產服務專業合作社被列為全國第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被命名為首批「全國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浙江省農業機器換人示範縣(區)」。
  • 【巴西《南美僑報》】關注福建華僑農場戰「疫」記:線上零售旺...
    「仙人掌王國」裡,鄉下人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鵬正在線上直播銷售多肉植物盆栽,「這盆『埃及豔后』是新款虎尾蘭,花紋美觀搭配獨特紅邊,有兩個月花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線上直播銷售從未停工,且開設兩家新店、加大直播銷售,生意紅火。」
  • 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檳榔谷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揭牌
    中新網海南新聞1月13日電 (潘達強)1月12日,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檳榔谷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檳榔谷景區三月三廣場舉行。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校長楊立功、檳榔谷景區董事長程天富、校企相關負責人等各界人士共200餘人出席揭牌儀式。
  • 濰坊80後小夥的鄉村振興路:雜草亂石荒山變身花果飄香
    有著強烈「網際網路+」意識,手裡還擁有大量人脈資源和市場技術的馬雲強在心底裡默默地把國家政策和資源進行了最佳匹配,決定發展家庭農場,以此帶動全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馬雲強找來打井隊,尋找水脈,在山上打了一口190米深的機井,這口機井不僅僅供山上用水,還將水源引到了山下的燕子崖村,為村民們免費供水。今天燕子崖村的老人們見到馬雲強格外親。正是這位青年不僅把水引到了家裡,還為他們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俺這個年齡出去打工人家也不敢用,在小馬的家庭農場打工比外出找活幹輕鬆多了。」
  • 沂南:紅色教育連成片 紅色基因代代傳
    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全縣中小學紅色教育品牌創建領導小組和研學旅行工作專班,出臺了《關於在全縣中小學中開展沂蒙紅色研學旅行活動的決定》《沂蒙紅色研學旅行課程實施方案》《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標準》等。同時,統籌抓好全縣紅色教育規劃、課程開發、師資培訓、督導評估等工作。
  • 中國兒童產業基地「侏羅紀公園」,打造精品恐龍科普研學基地
    中國兒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ETJD)恐龍科普主題樂園精品研學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旅遊產業新藍海研學旅行作為「旅遊+教育」中的細分領域創新服務,越來越受到各大中小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更為旅遊市場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成為旅遊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漳州:氣象科普融入旅遊景區 打造「科普研學」基地
    閩南網12月1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周潔昀 盧達鵬)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開展氣象科普宣傳及研學工作,11月30日,漳州市氣象局副局長(主持)林坤生與平和縣氣象局局長羅淑英、漳州九龍江高峰谷董事長黃雅雅就氣象科普與研學合作進行洽談
  • 寓教於樂|樹德安親「鷹擊長空,壯志凌雲」研學之旅圓滿結束
    每個懷揣航空夢的小學員,帶著期待,滿懷激動,坐上了前往閻良的航空觀光車。本次研學,將帶領小朋友們走進閻良航天城,讓孩子們真正過一過他們的「飛行夢」。快樂的午餐時間結束後,全體師生前往飛鷹基地,開啟飛鷹實景演練。
  • 培訓基地巡禮| 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頂崗實習、研學教育,國...
    2017年被命名為全國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後,學院積極推進了中小學科技輔導員培訓與「國培計劃」這一優質平臺的融合。這在全國高校中屬首創,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研學旅行中,學是目的、行是手段,如何通過手段達到目的,做到研學和旅行的有效結合,教師的教導和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河北師範大學在河北省高校中第一個成為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研學基地由教師教育學院來業務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