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 | 北湖公園的大自然研學周末課程開搶...

2020-11-28 澎湃新聞
2019-12-25 18:02 來源: 澎湃新聞 成華姐妹

以下文章來源於雲上田園 ,作者雲上田園

雲上田園

自然教育、自然研學、都市休閒生活

1

您希望您的孩子用哪種方式度過周末的空閒時間?

a

蒙頭大睡

b

親近自然,了解自然,在大自然中學習

c

玩手機、玩電腦、玩遊戲

d

維護城市的自然環境

PART

1

現實是什麼?

越來越多的孩子奔走於補習班!

埋頭於手機!

玩耍於只有電源插座的地方!

這就是「去自然化的童年」

「林間最後的小孩"

This is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PART

2

如何解決?

隨著最美宜居公園城市的建設,城市公園都綠起來了,但如何讓公園「會說話」?讓更多的孩子走進自然,告別手機,不要成為林中最後的小孩,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有一個簡單但不平凡的使命:

讓城市兒童在家門口深度對話大自然。

雲上田園

為了這個使命,我們從打造一個生態循環的屋頂農場開始,一步步的構建著城市的自然教育體系,從雲上田園到社區公園到溼地公園,再到無數的小區農場學校,讓更多城市孩子能夠更方便快捷、更實惠、更深度、更系統地去親近和了解大自然。

北湖公園

北湖生態公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龍潭境內,規劃面積2.86平方公裡,水面面積近千畝,綠化面積近3000畝,是集水文化、鳥文化、竹文化、客家文化於一體的成都市主城區最大的人工湖泊和最美的生態湖區,也是成都市公益林示範基地--12平方公裡北郊風景區的核心區域。

北湖雲棲自然學校項目簡介

為積極響應成都市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號召,為成華區打造「文旅成華」全面提速。北湖管理委員會聯合社會企業「雲上田園」(全名:成都雲上田園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計劃在北湖生態公園「閱湖長廊」打造北湖雲棲自然學校。該項目以「會說話的北湖」為主題,希望通過自然場館的打造和各種自然研學活動的開展,讓城市裡的小朋友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更加了解身邊的溼地,實現在家門口深度對話大自然。

北湖雲棲自然學校

首期研學活動來啦~

《北湖公園生物多樣性調查》

《北湖公園垃圾撿拾》

在維護北湖原有環境的原則下,讓傳統公園增加更多的自然科普內容。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北湖溼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學會關注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木,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樹立環保意識。通過我們專業的課程設計,讓孩子們學習生物學、自然科學等相關知識。

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

2019年12月29日13:30-16:30

集合地點

北湖公園「閱湖長廊」

活動對象

成都市5~12歲親子家庭

小提示:

1、本場活動為戶外研學活動,需提前購買研學保險。大家添加老師微信後發送「北湖研學+孩子: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家長:姓名、聯繫方式、身份證號」。如:「北湖研學活動報名+小明+6歲+123456111111111111+爸爸+152xxxxxxxx+123456111111111111」

2、本次為公益免費活動,報名成功後請乘車或自駕前往集合地點。

3、報名截止日期:2019.12.27晚6點 限30組家庭報滿即止

活動小劇透:本次活動家長隊和小朋友隊將展開緊張的pk哦~

好玩的自然遊戲+豐富的自然知識+輕鬆的自然課堂

一場意義非凡的研學活動

掃碼添加老師微信即可報名

小魚老師:18384192027(微信同號)

番茄老師:13882233633(微信同號)

來源:雲上田園

原標題:《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 | 北湖公園的大自然研學周末課程開搶啦!》

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

相關焦點

  • 長三角、浙皖閩贛研學大咖齊聚開化,共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發展
    活動現場,開化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金樹明介紹了10條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線路,讓大家感受到了開化深厚的研學旅遊資源。開化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金樹明介紹線路#籤約儀式隨後,浙皖閩贛研學營地聯盟籤約、浙皖閩贛研學營地聯盟揭牌、浙皖閩贛研學共建共享合作備忘錄籤署等活動,進一步促進了營地之間的相互聯繫、合作交流。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探訪黎母山生態研學基地——山中一間...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啟動之後,學而山房生態研學基地負責人張春麗更是忙個不停,她想藉助國家公園建設的東風,「把這裡打造成全國知名的自然生態和人文藝術研學基地」。張春麗不僅是「學而山房」的經營者,還是海口一家培訓學校的老師和負責人,在5年的教學實踐中,她發現海南的孩子知道的多是大海,而對海南中部山區的森林知之甚少。
  • 營地研學:日本自然教育學校課程體系、投資合作、開發要點
    以戶外大自然為課堂一草一木、一花一蟲就連石頭、陽光、土壤全都可以作為教學的對象沒有枯燥刻板的課程,也沒有塑料玩具日常的「上學」,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森林裡撿樹葉、觀察蟲子、玩探險遊戲……自然教育是當下營地教育中最受歡迎的形式。通過場景體驗重塑「人與自然的聯繫」,培育心靈。
  • 自然教育:保護從教育開始
    以不同季節的主打植物為主角,以自然教育為基礎,向遊客傳播植物知識。        杭州植物園每年接待省內外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觀實習。開展「認養樹木,共建生態家園」為主題的樹木認養公益活動。組織人員參與杭州市科技周、全國科普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通過科普圖板展示、家庭園藝栽培與養護諮詢、發放科普宣傳資料和植物知識有獎競猜等形式,普及植物科學知識,擴大社會影響。
  • 景區「潮汐現象」明顯 中英智慧教育植入研學營地是個好路子嗎?
    二是客戶在方案落實後,由中英智慧教育進行託管運營,與客戶共建團隊,一般採取分成或者合資公司的形式。營地本身屬於小眾市場,不足以達到規模化和爆發式增長。但是營地和目的地跨界後,營地可以解決文旅行業的消費問題,只有這樣才有爆發式的增長和未來持續性的能力。中英智慧教育從戶外教育切入賽道,看重未來的兒童戶外或是家庭戶外消費性產品。
  • 打造特色海洋教育生態圈!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將超過10所
    到2035年,我市將形成富有青島特色的海洋教育生態圈,海洋教育青島模式在全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新設「海洋探索獎」為孩子藍色發展之路「引航」作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青島將構建海洋教育課程體系,研製中小學、幼兒園海洋教育指導綱要,加強海洋知識在學科教學中的整合滲透,推進「海洋專家走進中小學課堂」活動課程化,形成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將海洋教育課納入中小學優質課評選
  • 探遺址、觀動物、品文化 洛陽首批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出爐
    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設計大賽近日落幕,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出爐。  為進一步叫響「研學洛陽、讀懂中國」品牌,創建全國研學旅行示範城市,2020年11月,由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洛陽市教育局、洛陽市文物局共同主辦,洛陽市研學旅行發展聯盟承辦的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大賽拉開帷幕。
  • @深圳小夥伴,一起來公園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吧!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文燦 廖萬育 文/圖11月28日,2020深圳市公園自然教育嘉年華在蓮花山公園風箏廣場開幕。記者獲悉,海上田園自然教育中心、廣東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教育中心、梧桐綠道自然教育中心三個自然教育中心由試點轉為正式運營。
  • ...研學課程入選「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
    ,河南博物院及平頂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平頂山分院)協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 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寶貝總動員》研學課程在眾多參選課程中脫穎而出,入選自然類、科技類、民族民族類優秀課程。《寶貝總動員》是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以原創專題展覽《南海識貝》為依託推出的研學活動。
  • 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正式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通訊員 翁克  10月22日,記者從河南省小浪底旅遊管理局獲悉,在10月17日舉辦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發布會上,包括五大主題、七大版塊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首次啟用,並深受師生歡迎。
  • 教育存在論視域下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分析
    課程的詞源是「drameine」,有名詞跑道和動詞奔跑兩種意思,兩種詞性所代表的事物都具有動態內涵,課程是助人與其交往而生成意義的質料。課程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質料,受眾廣,將研學旅行視為課程甚至課程化更利於其發揮教育價值。但是,由於一些人對課程理解的偏差,導致了研學旅行出現兩方面明顯的問題。第一,研學旅行過度課程化。
  • 庫倫淖爾研學基地課程二:科普知識主題課程
    課程簡介:課程依託「庫倫淖爾溼地草原」獨特的自然資源條件,設立任務目標,積分制管理,自主探索,拓展視野,語言表達為目標,體驗式教學方法,團隊協作完成課程,讓同學們在植物王國中得到快樂,學到知識。課程收穫:讓學生們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植物、昆蟲等生物學名稱,初步接觸植物的分類方法,製作植物標本,懂得植物、昆蟲與醫藥、生活、大自然等方面的內在關係,保護自然生態循環的重要性,學會解決疑問的方法,培養獨立思考、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中國兒童產業基地「侏羅紀公園」,打造精品恐龍科普研學基地
    中國兒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ETJD)恐龍科普主題樂園精品研學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旅遊產業新藍海研學旅行作為「旅遊+教育」中的細分領域創新服務,越來越受到各大中小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更為旅遊市場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成為旅遊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水鳳凰首次入駐揚州北湖溼地公園 喜誕4隻小寶寶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最近,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揚州市北湖溼地公園,首次發現了水鳳凰的蹤跡,而且還是一個「新生家庭」,剛剛誕下4隻小寶寶。
  • 關注丨普洱研學旅遊邁大步!石探記太陽河自然學校在普洱國家公園成立
    關注丨普洱研學旅遊邁大步! 8月16日上午,石探記太陽河自然學校在雲南普洱國家公園正式揭牌,標誌著普洱研學旅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培訓基地巡禮| 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頂崗實習、研學教育,國...
    河北師範大學是河北省「雙一流」高校,這裡具有118年的發展歷史和光榮的辦學傳統,傑出校友有老一代革命家鄧穎超,有學界名人梁漱溟、中科院院士嚴陸光,也有體育界精英許紹發、蔡振華等。2015年6月,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成立,標誌著河北師範大學強化教師教育特色、提升教師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了新階段。
  • 成都北湖生態公園全面建成開放 16米高熊貓雕塑邀您「打卡」
    「多數廣州人總是忙忙碌碌的,來體驗一下成都人的悠閒生活,別有一番滋味。」老蔣說。其實幾位老人家想找的茶館,北湖生態公園裡也有,鑫華公司招商部負責人唐麗說,「就在剛剛開放的公園二期,也就是老北湖區域裡,我們引進的企業正在打造『東籬茶舍』。」原來,北湖生態公園總面積約1198畝,是老北湖公園的兩倍。
  • 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打造自然教育基地
    1月8日,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學校正式開課,本次研學課程由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和相關教學機構聯合開辦,共有25名學生參加。 自然學校結合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景觀和特色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將流溪河森林公園打造成面向公眾開放的自然教育基地,推動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
  • 構建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平臺,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加強全民海洋意識教育,宣傳我省海洋資源優勢及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向社會傳播海洋科普知識和先進科技,形成認識海洋、愛護海洋、開發海洋的理念,近年來,我省中小學及相關高校已逐步開展海洋意識教育,通過開好地方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開展與海洋有關的研學旅行等,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山東螢火蟲水洞發力研學旅行不到半年接待2萬多人次
    山東龍岡旅遊集團副總裁孔傑說:「研學旅行不是從一個課堂到另一個課堂,也不是把課堂僅僅從室內搬到室外,而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到課堂上和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對自然、社會、家庭、情感有更多的認知。」據了解,為了做好研學旅行,景區在課程設置、人員配備以及後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