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課程入選「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4 11:40:24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近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河南博物院及平頂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平頂山分院)協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 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寶貝總動員》研學課程在眾多參選課程中脫穎而出,入選自然類、科技類、民族民族類優秀課程。《寶貝總動員》是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以原創專題展覽《南海識貝》為依託推出的研學活動。通過展覽講解、學習任務書、互動問答、分小組答辯、手工體驗等多種形式,帶領學生認識南海貝殼的「七大家族」,了解貝類的繁殖、生存方式和生活習性,鑑賞南海貝類的形與色,引導學生從一枚小小貝殼的背後,去理解人與海洋相互依存的關係,提升學生的海洋保護意識。

  2017年,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被評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自開館至今,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工作、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標一級博物館,致力於弘揚南海文化,培育廣大民眾的民族精神。

  此次《寶貝總動員》研學課程的入選是對我館社會教育工作的肯定。今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將以此為契機,繼續貫徹落實好《教育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精神,充分發揮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進一步挖掘館藏資源,創新研學方式,打造品牌課程,實現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貢獻力量。

  文字編輯 | 孫夢圓、金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博物館研學不能「遊而不學」
    博物館研學市場不斷走熱,火爆同時帶來很多亂象,「遊而不學」「收費無標準」「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多次被媒體提起。  「遊而不學」是很多博物館研學團存在的問題。「故宮的課程又沒搶到」「上海博物館的團還有嗎」「下一期國博團什麼時候開」,這樣的問題一到暑假就成為家長群裡的熱門話題。
  • 教育部:多部門對研學旅行給予優惠政策 研學旅行收費將出新規
    教育部也將繼續推動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加強組織領導,豐富研學資源特別是非遺研學資源,開發研學線路和課程,推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與非遺文化傳承教育緊密結合。在2019年「國培計劃」示範項目中,設置了國家級骨幹教師高級研修項目,遴選組織綜合實踐等學科骨幹教師和教研員,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課程改革能力。為加強研學旅行專業人才培養,2019年增補設置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高職專業。
  • 木雕殿堂變成研學課堂 中國木雕博物館木雕實踐研學走紅
    作為國內目前唯一國字頭的木雕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薈萃了5000餘件藏品,涵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木雕體系和流派。自2015年正式開館以來,博物館每年遊客接待量在七八萬人次,「不空虛但寂寞冷」就是這座木雕藝術大觀園的真實寫照。「講真,許多業內專家看了後都對我們的館藏資源嘆為觀止。
  • 科技研學開發要點、啟示;案例解讀: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2、研學主題凸顯,與學校教育銜接科技研學基地設置要主題突出,重點明確。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研發專屬教育計劃或課程,如開發DIY實驗、科學表演、科普劇、探究式課程等多種形式,打造了體現高度創新性、互動性、專業性的教育活動並積極探索科技研學課程建設,力求與學校教育銜接。
  • 2017暑期研學最優線路圖報告
    ——帶給孩子一次深刻的顛覆式體驗、探索、研習的人生思考之旅  一、如何選研學課程  現在社會上能和素質教育沾上邊的有各式各樣的課程、項目和活動,名目繁多,如:夏令營、興趣班、社會實踐活動、遊學、研學、親子遊等等,讓家長們眼花繚亂
  • 研學觀察|國家研學旅行政策新解讀
    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鍊有機融合,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
  • 探遺址、觀動物、品文化 洛陽首批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出爐
    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設計大賽近日落幕,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出爐。  為進一步叫響「研學洛陽、讀懂中國」品牌,創建全國研學旅行示範城市,2020年11月,由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洛陽市教育局、洛陽市文物局共同主辦,洛陽市研學旅行發展聯盟承辦的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大賽拉開帷幕。
  • 庫倫淖爾研學基地課程二:科普知識主題課程
    課程簡介:課程依託「庫倫淖爾溼地草原」獨特的自然資源條件,設立任務目標,積分制管理,自主探索,拓展視野,語言表達為目標,體驗式教學方法,團隊協作完成課程,讓同學們在植物王國中得到快樂,學到知識。課程特色:課程全程依託美麗的庫倫淖爾溼地草原獨特的自然資源,以學生為主導,重視實踐探究,重視動手體驗,穿插各種趣味團隊活動,讓學生們在體驗中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記錄問題,解決問題。
  • 236 透物見史——小學生博物館研學課程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活動現場 產品簡介:南京博物院《透物見史——小學生博物館研學課程》共計3天,學習內容涵蓋人文和科技兩個方面,共包括五個子課程能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務,初步養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熱愛生活的態度,以有趣的課程、有愛的集體,培養學生在未來積極參與學校和社區等集體生活的意願。3、問題解決: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結合學校、家庭生活中的現象,發現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教育人員的引導下,將問題轉化為研究小課題,體驗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對問題的初步解釋。
  • 用優質研學旅行課程為青少年核心素養發展奠基
    我國的基礎教育經歷了從核心知識到核心能力再到核心素養三個發展階段,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課程是當下時代發展的潮流,更是課程改革理論的導向,所以,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中需要減少對知識的填鴨式輸灌,增加學習方法的傳授指導,提升課程的延展力,更要從教育的本質出發,面向生活、回歸社會,
  • 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正式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通訊員 翁克  10月22日,記者從河南省小浪底旅遊管理局獲悉,在10月17日舉辦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發布會上,包括五大主題、七大版塊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首次啟用,並深受師生歡迎。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活動時間:2019活動地點:青島執行團隊:鏘鏘研學團隊(曾獲山東廣播電視臺「十佳建功立業團隊」榮譽稱號)一:團隊優勢山東廣播電視臺遊學研學團隊執行活動領隊,團隊擁有十年大活動組織經驗,十年零事故。
  • 長三角、浙皖閩贛研學大咖齊聚開化,共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發展
    浙江工商大學文化和旅遊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文化和旅遊智庫專家易開剛,國家重點研學營地上海東方綠舟副主任吉峰,上海市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孫英俊,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教授鄧德智以及開化縣委宣傳部,衢州市各縣市區教育系統負責人,長三角以及浙皖閩贛地區國家級研學營地負責人、知名旅遊企業負責人和媒體共計150人參加活動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 | 北湖公園的大自然研學周末課程開搶...
    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北湖溼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學會關注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木,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樹立環保意識。通過我們專業的課程設計,讓孩子們學習生物學、自然科學等相關知識。活動安排活動時間2019年12月29日13:30-16:30集合地點北湖公園「閱湖長廊」活動對象成都市5~12歲親子家庭小提示:1、本場活動為戶外研學活動
  • 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首批"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四川新聞網攀枝花7月26日訊(高澤勇)日前,四川省教育廳在門戶網站上發布了「關於2018年度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遴選結果的公示」,四川攀技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為推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幫助中小學生了解省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著力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今年6月,四川省教育廳決定遴選命名一批「全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完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研學旅行育人作用
    主要面向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有利於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我省研學旅行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建設認定了300多個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省、市(州)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了一批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開發出一批富有湖湘特色的研學課程,育人效果突出。
  • 全國研學旅行實踐導師暨雙師型教師培訓班在武漢開班
    ,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高校、研學旅行營地、研學旅行基地、研學旅行服務機構的50多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科所創新教育中心行為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研學實踐高級導師李懷武深入講解研學旅行發展的歷史背景、最新政策支持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科所創新教育中心金牌導師戴毅麟為學員們授課,採取現場教學、線上線下交互教學,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在培訓研學導師的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培養能夠勝任研學導師崗位工作的專業導師。
  • 國家海洋博物館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國家海洋博物館海洋天文廳將於本月底前與公眾見面,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國家海洋博物館接待了第一批研學團隊。
  • 北京航空航天主題研學營
    課程概覽 研學活動: 1、分組創意擺拍,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或《歌唱祖國》; 2、談談你對「奧運精神」的理解。
  • 關於印發自治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設計研學旅行課程。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和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營地)共同設計和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結合地域特色和自身實際,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區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堅持立志高遠、目的明確、生動活潑、學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