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觀察|國家研學旅行政策新解讀

2020-11-28 大眾網旅遊

  2016.11.30教育部發布:《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認證了研學旅行的重要性;

  ·2017.1.10國家旅遊局發布《研學旅行服務規範》,詳細提出研學旅行的安全性問題;

  ·2017.8.22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刻不容緩;

  ·2017.9.25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已經確立納入學校教育學分系統;

  ·2017.11.20教育部發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正式官方公示了研學旅行示範基地。

  《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教育部於2016.11.30發布)

  解讀: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目標:讓廣大中小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受革命光榮歷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增強對堅定「四個自信」的理解與認同;同時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性原則:研學旅行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實踐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安全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安全。

  公益性原則:研學旅行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要減免費用。

  《研學旅行服務規範》

  (國家旅遊局於2017.1.10發布)

  解讀:

  《研學旅行服務規範》是國家旅遊局針對研學旅行實施做出的權威性的規範文件,其中對人員配置、產品分類、服務改進、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研學旅行機構或學校可以針對此文件查漏補缺,及時調整。

  研學旅行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安全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摘錄整理如下:

  研學旅行安全管理制度體系:a)研學旅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b) 研學旅行應急預案及操作手冊;c) 研學旅行產品安全評估制度;d) 研學旅行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工作人員安全教育:應制定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專項工作計劃,定期對參與研學旅行活動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職責與要求、應急處置規範與流程等。

  學生安全教育要求:a)應對參加研學旅行活動的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b)應提供安全防控教育知識讀本;c)應召開行前說明會,對學生進行行前安全教育;d)應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根據行程安排及具體情況及時進行安全提示與警示,強化學生安全防範意識。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

  (教育部於2017.8.22發布)

  解讀:

  《指南》主要明確學校組織開展研學旅行,以推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研學旅行實施過程中,校外機構應與學校的通力協作,已達學校教育目標,這是尤為重要的。

  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鍊有機融合,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教育部於2017.9.25)

  解讀: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和研學旅行基地是綜合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重要場所,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被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中,無疑將極大促進在校生對泛研學旅行類課程的需求。另外,研學旅行基地老師對綜合實踐課程駕輕就熟,未來「輕研學旅行課程模塊」進校園或將成為研學旅行發展的流量入口。中小學校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的主體,應在地方指導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將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培養目標、教育內容等融入其中。要依據學生發展狀況、學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區資源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統籌考慮,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體實施方案。要使總體實施方案和學年(或學期)活動計劃相互配套、銜接,形成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課程實施方案。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17.11.20)

  解讀:

  文件大致明確了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和營地的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對研學旅行及營地教育從業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基地:

  1.各地現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文物保護單位、科技館、博物館、生態保護區、自然景區、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科普教育基地等資源單位。

  2.具備承接中小學生開展研學實踐教育的能力,能夠結合資源單位特點,設計開發適合不同學段學生、與學校教育內容相銜接的課程;學習目標明確、資源特色鮮明、富有教育功能;有適合中小學生需要的專業講解人員及課程資源介紹;資源單位運行良好,交通便利。

  營地:

  房建、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環境整潔、衛生良好,能夠滿足正常安全運行,有一定活動場所,能夠至少同時接待1000名以上學生集中食宿......

  管理機構健全,制度完備,能夠落實專門機構負責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工作;日常運轉經費來源相對穩定......

  有從事研學實踐教育工作的專業隊伍,能夠設計規劃不同主題、不同學段、與學校教育內容銜接的研學實踐課程和線路,能夠組織中小學生集體實踐,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實踐深度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上海關於印發《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發展規劃(2009-2020年)(試行)》的通知

  為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以及中共上海市委辦公廳、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實施意見》的精神,全面推進本市校外教育事業的新發展,特制定《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發展規劃(2009年—2020年)(試行)》。

  重慶重慶市教委關於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的通知

  研學旅行是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由學校組織安排,以培養中小學生的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開展的一種普及型教育活動,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經研究,決定在我市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江蘇蘇州市教育局關於印發《2014年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計劃》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國家、省、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我市2014年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計劃如下。

  四川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將納入學分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意見指出:研學旅行一般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開展。將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將把中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作為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內容,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情況的評價結果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多部門對研學旅行給予優惠政策 研學旅行收費將出新規
    >正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研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其中將明確,學校為在校學生組織開展研學旅行、社會實踐等活動,可根據自願和非營利原則收取服務性費用和代收費。同時,提出交通、鐵路、文化、旅遊等部門應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給予優惠政策。
  • 首屆陝西省研學旅行輔導員、輔導師和高級輔導師培訓班開班
    培訓班開班儀式由陝西省旅遊協會研學旅行分會會長楊蓉主持,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陳夢榆、陝西省旅遊協會會長辛建偉、陝西省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李振東等講話並對參訓人員寄予殷切希望。陳夢榆指出,「少年強則中國強」。
  • 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聯合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為貫徹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研學旅行工作水平,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各地中小學研學旅行的開展提出了「四個以」的基本要求,即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
  • 全國研學旅行實踐導師暨雙師型教師培訓班在武漢開班
    ,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高校、研學旅行營地、研學旅行基地、研學旅行服務機構的50多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科所創新教育中心行為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研學實踐高級導師李懷武深入講解研學旅行發展的歷史背景、最新政策支持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科所創新教育中心金牌導師戴毅麟為學員們授課,採取現場教學、線上線下交互教學,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在培訓研學導師的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培養能夠勝任研學導師崗位工作的專業導師。
  • 簡述研學旅行中師生配比及研學輔導員素質
    2、每 20 位學生配置一名帶隊老師,帶隊老師全程帶領學生參與研學旅行各項活動。承辦方(通常指活動的接待方,一般以旅行社居多)人員配置1、應為研學旅行活動配置一名線路規劃人員,負責制定研學旅行教育工作計劃,負責統籌協調研學旅行各項工作。
  • 完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研學旅行育人作用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我省研學旅行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建設認定了300多個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省、市(州)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了一批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開發出一批富有湖湘特色的研學課程,育人效果突出。
  • 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公布
    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於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
  • 開展研學旅行,選擇目的地很重要
    而研學旅行迅速發展以後,研學旅行產品良莠不齊,有些「只遊不學」成為春秋遊產品,有些「只學不遊」成為校外的「教學課堂」。從研學旅行的本質來看,應是將中小學生帶入現實的學習情境之中,達到「遊」與「學」的高度統一,實現教育目標。
  • 研學旅行是如何實現教育目標的
    而研學旅行迅速發展以後,研學旅行產品良莠不齊,有些「只遊不學」成為春秋遊產品,有些「只學不遊」成為校外的「教學課堂」。 從研學旅行的本質來看,應是將中小學生帶入現實的學習情境之中,達到「遊」與「學」的高度統一,實現教育目標。
  • 長沙全家聯研學旅行指導師
    全家聯介紹北京全家聯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研學旅行和家庭教育的現代教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公司內設研學旅行人才事業部、研學旅行大數據事業部、家庭教育人才事業部、教育軟體事業部四個業務部門。
  • 江蘇明倫研學旅行集團
    明倫研學招募公告  一、企業名稱  江蘇明倫研學旅行集團  二、招募崗位  ;  4、在研學任務點給學生進行知識普及引導,管控隊伍紀律,關注學生身體狀況;  5、根據活動要求進行活動群內圖文播報;拍攝活動照片,編輯學生表現總結;  6、完成研學主控交代的其他工作任務。
  •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的基本邏輯與注意事項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既要保證學生能有研學收穫還要體驗旅行的快樂,所以行程安排就需要張弛有度,其中的細節把控非常考驗研學旅行設計者的能力,鑑於氣候、路況等突發因素,還需對行程進行不斷的調整,那麼行程安排就需要有預案,研學旅行行程設計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和模塊化設計,只有這樣的方案設計
  • 「遊中學 遊中玩」《研學旅行公開課》節目啟動
    今天上午,由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德育研學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教育電視臺《研學旅行公開課》節目啟動儀式暨首屆北京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學術研討會舉行,探討了研學旅行價值、課程設計、管理規範等熱點問題。研學旅行是在旅行體驗中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的。
  • 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當前,在中小學設計和實施研學旅行活動,其針對性之一就在於變革學生在教育情境乃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通過研學旅行活動,為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時空,由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展開學習活動。3.1.3 研學旅行行業產業鏈中國研學旅行行業產業鏈包含三部分:產業鏈上遊主體為研學旅行資源供應商;產業鏈中遊主體為研學旅行企業;產業鏈下遊環節由學校和個人消費者組成。
  • 研學旅行有哪些「坑」?如何回歸實踐育人初衷?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宓盈婷 鄭生竹 俞儉  海外夏令營、校園考察、文化體驗……近年來,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研學旅行迎來了「春天」。作為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研學旅行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等方面無疑具有積極作用。  然而,炙手可熱的研學旅行市場背後,「假大空」等現象仍然存在。
  • 教育存在論視域下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分析
    教育存在論視域下研學旅行的教育性指:參與研學旅行的主體生成自己的價值性意義和事實性意義,教育發生,研學旅行的教育性得以展現。給教師和學生放權,讓學生體驗、生成、自評與互評,教師為督導,能夠讓研學旅行的教育性充分發揮,促使其成為教育的新增長點。研學旅行以旅行為載體,以教育為旨歸,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 《黃山市研學旅行管理暫行辦法》頒布
    《黃山市研學旅行管理暫行辦法》頒布 2020-04-14 09:31:13   來源:黃山日報
  • 關於印發自治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以研學旅行營地、基地為依託,結合研學旅行育人目標,積極推動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建設一批具有昌吉地域民俗特色、主題鮮明、體驗豐富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絡,為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提供菜單式服務。
  • 巫溪縣啟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
    參觀渣宰洞  紅色之旅 夢想之旅  巫溪縣啟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  巫溪報訊(記者 喬金平)7月3日,為期一周的巫溪縣首批中小學研學之旅圓滿結束,紅路小學3-5年級60餘名師生從紅池印象研學旅行基地快樂歸來。
  • 長三角、浙皖閩贛研學大咖齊聚開化,共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發展
    女聲獨唱「送你一個錢江源」一首《送你一個錢江源》拉開本次活動的序幕,活動以「錢江源國家公園與研學研討」為主題,旨在更好利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機遇,挖掘、展示開化山水、人文等研學資源,做精做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旅遊品牌,加強長三角及浙皖閩贛區域研學旅行資源相融相通,搭建研學交流平臺,實現共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