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行程安排既要保證學生能有研學收穫還要體驗旅行的快樂,所以行程安排就需要張弛有度,其中的細節把控非常考驗研學旅行設計者的能力,鑑於氣候、路況等突發因素,還需對行程進行不斷的調整,那麼行程安排就需要有預案,研學旅行行程設計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和模塊化設計,只有這樣的方案設計,才能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將活動安排的行雲流水一般,遇到特殊情況的臨時改變也能遊刃有餘。
一、行程安排
在行程安排前,首先要確定研學旅行的主題,比如安排一個一日研學行程,那麼需要確定的就是兩個模塊,一個是時間,一個是行程安排,在什麼時間段完成什麼樣的內容。
例如:從8點開始,安排參加研學旅行的孩子們在集合點集合,統一乘車或徒步前往研學目的地,到達目的地組織簡單的開營儀式,分組、強調紀律安全,確保一個好的開頭,為全天活動安全有序打好基礎;
到達目的地後安排研學內容,課程設計者要結合孩子們的學習規律,明白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最多不超過25分鐘,所以在一個研學知識點的授課時間安排上需要注意不超過45分鐘,和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長相當,也就是在研學課程的設計中需要注意:一個上午孩子們需要學習掌握的知識點不要超過4個。
中午的就餐是孩子們集中生活的開始,團隊精神就可以在其中慢慢培養,適當的安排一些類似於成人團建的小遊戲來活躍氣氛,餐後要安排孩子們的歇息時間,閉目養神的時間不得低於15分鐘,保證孩子們在下午的學習活動中精力充沛。
從中午一點半到四點半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安排三個知識點的學習,那麼課程設計中就要注意差異性,保持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活動結束後,研學導師要給學生安排探究性的作業,在返校後做成果匯報和展示,同時給學生和老師發放研學課程評價表,結束一天的研學之旅。
這樣的一日之旅的安排模塊,同樣適用於3-5天的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把每一天的安排做拆分然後再相加,就是一個合格的課程設計;結合研學旅行目的地實際情況,只要找出學生感興趣的研學點,按六到七個教學內容來設計安排行程,就不難做出一個優質的研學課程。
二、課程保障
1、研學旅行開始前,保證研學目的地內的各項接待工作組織有序,各項目點的準備工作就位,根據接待學生數安排好實踐項目數量;
2、嚴格控制每小組的學生人數,研學開始前宣讀研學期間的紀律,保證銜接順暢,課程按時開展、結束,保證小組活動的效率。
3、研學行程開始後,要組織有效,做到井然有序,每個研學項目都有專人接待,保證學生的體驗能順利完成,需要專業的人員講解的提前安排對接,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來做,保證學生的體驗質量。
4、接待人員的配置到位。根據研學旅行的學生人數配備足夠的研學導師和安保人員,研學導師的配比小學階段最好按10:1的配比配置,初中、高中按15:1的比例配置研學導師數量,確保銜接有序,分工明確,直接高效。
研學旅行課程是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實踐課程中的「考察探究」部分需要研學旅行這一活動載體來承載實現,特別是近期國家層面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提升,勞動教育、體育教育、美育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五育並舉」的具體實施離不開研學旅行這一活動形式,這就對研學導師的課程設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提升自身的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能力,雲成長研學旅行中心研學導師崗位技能提升課程值得你信賴,與專家學者面對面進行交流,收穫同業人脈,11月27日-29日,我們在山東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