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優質研學旅行課程為青少年核心素養發展奠基

2020-12-04 雲成長研學

我國的基礎教育經歷了從核心知識到核心能力再到核心素養三個發展階段,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課程是當下時代發展的潮流,更是課程改革理論的導向,所以,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中需要減少對知識的填鴨式輸灌,增加學習方法的傳授指導,提升課程的延展力,更要從教育的本質出發,面向生活、回歸社會,為青少年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基。

研學旅行從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明確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段目標,其中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三個方面的目標都與研學旅行課程相關;課程學段包括小學學段、初中學段和高中學段,不同學段也有不同課程系統相對應。

NO.1 小學學段

對小學生而言,在價值體認方面要讓學生獲得初步的價值體驗,理解並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培養對集體、社會、黨和國家的樸素情感;在責任擔當方面重在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參與意識;在問題解決方面,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並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NO.2 初中學段

對初中學生而言,要親歷社會實踐,加深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能主動分享體驗和感受,與老師、同伴交流思想認識,形成家鄉情懷,國家認同,熱愛中國共產黨。

通過職業體驗活動,發展興趣專長,形成積極的勞動觀念和態度,具有初步的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養成獨立的生活習慣,初步形成探究社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對自我、學校、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和社會公德意識,初步具備法治觀念。

能關注自然、社會、生活中現象,深入思考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將問題轉化為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學會運用科學方法開展研究;能主動運用所學知識理解與解決問題,並做出基於證據的解釋,形成基本符合規範的研究報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NO.3 高中學段

研學旅行課程要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初步體悟個人成長與職業選擇、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增強根據自身興趣專長進行生涯規劃和職業選擇的能力,強化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和感情,具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國際視野。

能對個人感興趣的領域開展廣泛的實踐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問題,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用科學方法開展研究,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及時對研究過程及研究結果進行審視、反思並優化調整,構建基於證據的、具有說服力的解釋,形成比較規範的研究報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是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中必須要學習掌握的指導性文件,《綱要》中推薦的活動主題匯總及其說明可以成為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框架和模板骨架,將學段對應的課程體系與《綱要》推薦的活動主題進行深度融合,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培養在研學旅行課程中落地生根

如何正確設計研學旅行課程,為培育中小學年核心素養奠定基礎?雲成長研學旅行交流中心舉行的研學導師崗位技能提升課程,專家手把手傳授,課程具有實操性,實戰賦能;11月27-29日我們在山東等你!

相關焦點

  • 瑞思國際研學,為孩子提供優質的移動英語實踐課堂
    通過多年的實踐和努力,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對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的推進提出明確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 研學觀察|國家研學旅行政策新解讀
    教育性原則:研學旅行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實踐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 關於印發自治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不得開展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保障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參與機會,對貧困家庭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殘疾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體要減免費用。設計研學旅行課程。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和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營地)共同設計和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
  • 培訓基地巡禮| 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頂崗實習、研學教育,國...
    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建設是青輔協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16-2020年)》有關要求,充分發動社會資源,推動科技輔導員培訓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 2017暑期研學最優線路圖報告
    ,不知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合適的優秀課程?  同時,2016年9月,我國教育部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6大核心素養;12月教育部聯合10部委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 ...地建設工作推進會暨業務培訓會在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成功舉辦
    、《中國校外教育工作年鑑》執行總編、研學旅行(省/市)協會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課程研發組組長顧家城;包頭市教育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郝貴榮;包頭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高茗;包頭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長襲建婷;包頭市文化旅遊廣電局科技教育科科長高紅梅;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書記、主任張雪峰、副主任張銳剛;包頭市研學旅行協會秘書長張清及包頭市研學旅行行業從業代表及各盟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實踐基地、旅行協會會員單位和各旅遊景點景區負責人
  • 完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研學旅行育人作用
    孟奕爽 許春曉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主要面向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有利於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拓展學校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並服務於社會,成為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要求。因而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內在要求。設計和實施研學旅行課程,也是我國國情的客觀要求。
  • 探遺址、觀動物、品文化 洛陽首批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出爐
    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設計大賽近日落幕,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出爐。  為進一步叫響「研學洛陽、讀懂中國」品牌,創建全國研學旅行示範城市,2020年11月,由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洛陽市教育局、洛陽市文物局共同主辦,洛陽市研學旅行發展聯盟承辦的洛陽市首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大賽拉開帷幕。
  • 江蘇明倫研學旅行集團
    明倫研學招募公告  一、企業名稱  江蘇明倫研學旅行集團  二、招募崗位  >崗位一:研學輔導員  崗位職責描述:  1、營期內全程陪伴學生;看護關注學生活動中的安全;  2、協助解決學生在營期中遇到的生活問題、協助處理學生突發狀況  3、與其他工作人員共同合作執行一系列課程、活動及相關安排;積極主動的和孩子一起參加各項活動
  • 提高研學旅行質量的關鍵是什麼?須念好這「五字真經」
    近年來,中小學研學旅行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應,但由於思想認識不到位、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制約了研學旅行的有效發展。 當前,研學旅行正處在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優化措施,堅持標準,突出重點,有效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提高研學旅行的課程和服務質量,必須念好「五字真經」。 1、落實一個任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再獲殊榮】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獲得包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於2017年7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  2020年獲得全國青少年機器人技術等級考試服務示範機構。已連續開展9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技術等級考試包頭站考試活動,參與人數達到上萬人次。  2020年獲得包頭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包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榮譽稱號。  先進的steam課程體系  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是實現培養目標和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手段。
  • 教育存在論視域下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分析
    表現為站在學校課堂式課程論的角度探究研學旅行的特性與實施策略,將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與學校課程價值畫上等號,以饒寧、凌桂連、於書娟等人為代表。當前課程有被窄化為學校課堂教學課程的傾向,學校課程基本呈目的固定和計劃確定的形式,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課程應具有的生成性、動態性特徵。
  • 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聯合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為貫徹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研學旅行工作水平,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各地中小學研學旅行的開展提出了「四個以」的基本要求,即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
  • 首屆陝西省研學旅行輔導員、輔導師和高級輔導師培訓班開班
    年陝西省研學旅行輔導員、輔導師和高級輔導師培訓班」在西安唐城賓館開班。研學旅行需要設計針對性的研學課程,通過研學旅行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借鑑日本等國家的先進經驗,通過研學旅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將文明旅遊和行為規範融入到日常中去,培養有用的人才。辛建偉指出,教育的本質是人性教育。「天命謂之性」,培植青少年的善性和健全人格,須知行合一,德學兼修,而研學旅行則是有效的路徑。
  • 開展研學旅行,選擇目的地很重要
    到20世紀初,以「刺激-反應」為核心的行為主義認知是主流的認知觀。行為主義範式指導下的動物「刺激-反應」實驗並不能判斷能否推及至人的行為認知。二戰後隨著心理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行為認知提出更多質疑,推動了「認知革命」的發展,以計算機建模為基礎的信息加工理論成為認知理論的主流。
  • 研學旅行是如何實現教育目標的
    到20世紀初,以「刺激-反應」為核心的行為主義認知是主流的認知觀。 行為主義範式指導下的動物「刺激-反應」實驗並不能判斷能否推及至人的行為認知。二戰後隨著心理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行為認知提出更多質疑,推動了「認知革命」的發展,以計算機建模為基礎的信息加工理論成為認知理論的主流。
  • 青河縣打造隕石探秘、星際追蹤「研學旅行」品牌
    天山網訊(記者胡俊秀 通訊員張磊報導)為豐富新疆青河縣冬季旅遊產品,激活青少年對課外文化生活的熱愛,近日,青河縣組織30多名中小學生首次開展以「隕石探秘、星際追蹤」為主題的「研學旅行」。  記者了解到,研學旅行是各個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 教育部:多部門對研學旅行給予優惠政策 研學旅行收費將出新規
    先後組織遴選了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基本形成了以基地為站點、營地為樞紐的研學實踐教育網絡。同時,依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搭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網絡平臺,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提供高質量、常態化的資源支撐。
  • 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公布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研學旅行正處在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各地要把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以預防為重、確保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為著力點,以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為突破口,因地制宜開展研學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