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研學不能「遊而不學」

2021-01-08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這幾年,每到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在各地博物館集結,成群結隊佔據展廳——他們就是博物館裡的研學大軍。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正式拉開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大幕,博物館因其資源稟賦和獨特魅力,成為各類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博物館研學市場不斷走熱,火爆同時帶來很多亂象,「遊而不學」「收費無標準」「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多次被媒體提起。

  「遊而不學」是很多博物館研學團存在的問題。「故宮的課程又沒搶到」「上海博物館的團還有嗎」「下一期國博團什麼時候開」,這樣的問題一到暑假就成為家長群裡的熱門話題。因為博物館本身的場地、人力和課程設計的限制,很多博物館優質研學課程稀缺,暑假很難滿足各方需求,所以很多研學機構打著研學的招牌,卻只是在原有的旅遊線路中加上了一家免費講解參觀的博物館,屬於「只遊不學」。

  博物館研學常常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研學團沒有事先與博物館預約,就帶領大量觀眾湧入展廳,不僅影響自家團員的學習質量,還影響了其他觀眾的參觀質量。更有甚者,很多研學團採取「投機」的方式,直接預約博物館免費講解員帶領講解,並沒有針對中小學受眾制定專門的參觀路線和特殊的學習導覽,孩子們都是被動地接受,動手實踐的內容也很少。

  由於缺乏監管,博物館研學市場目前比較混亂。有的研學機構私自帶團到博物館進行研學講解,學習內容沒有經過博物館校對審核,出現偏差甚至誤導。此外,目前有關部門對研學團沒有評估標準,對收費缺乏監管,很多機構利用博物館的免費資源進行收費經營也是不合理的。

  還有安全問題。近日,國內某大型研學教育機構發生40多名學生在研學途中食物中毒事件,敲響了安全警鐘。博物館研學安全需要學校、博物館、研學機構三方把控,責任如何劃分需要提前考慮。

  在政策推動、觀眾需要、市場驅使三方作用下,博物館研學正蓬勃生長。但博物館研學的良性發展需要博物館、社會力量和學校以及政府部門來聯合推進,把握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公益性的原則。從博物館這方面來說,要主動與學校、社會機構合作,開發面向不同群體不同年齡的、有針對性的研學課程,增加館際合作和室內、室外場地合作,充分利用社會力量推動研學發展。更重要的是儘快建立監管和評價機制,對課程質量、費用、安全等方面進行監督考核,推進博物館研學良性積極發展。

相關焦點

  • 木雕殿堂變成研學課堂 中國木雕博物館木雕實踐研學走紅
    昨日,中國木雕博物館負責人李洪峰興奮地說,該館的研學項目組敏銳地抓住盛會舉辦之機,利用博物館緊挨會展中心的地利之便,推出了「遊博物館+逛會展」的獨家研學套餐,吸引了近千名小學生參與。但是,木雕畢竟不是大眾文化,對中小學生也缺乏課本知識的索引,所以許多東陽人都不知道有這處寶藏。」李洪峰說,如何讓更多人走進木雕博物館,首要的關鍵是找到目標受眾。去年下半年,在館內既有的「家訓館」所試行的家訓研學活動基礎上,中國木雕博物館組建了研學項目組,把目標群體鎖定了市內的中小學生。
  • ...研學課程入選「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
    -11-24 11:40:24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近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
  • 科技研學開發要點、啟示;案例解讀: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在介紹營地研學、紅色研學、農旅研學、工業研學四大研學產業模式的前提下,科技研學在當下新科技的帶領下成為第五大類研學旅遊開發模式。本期文章,我們將著重介紹科技研學的特點及開發模式,並以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為例,著重探討科技研學的開發經驗。在科技+旅遊融合之際,對國內科技研學旅遊發展提供借鑑意義。從《星際穿越》到《火星救援》,無數歐美科幻大片圓了人類的宇宙夢。
  • 科技研學丨博物館裡尋寶藏、探真知
    當然是通過博物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天高雲淡,正是研學好時節。去博物館「打卡」,是武漢小學的「保留項目」。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們到湖北省博物館、武漢科技館、武漢橋梁博物館等地研學。這一次,四年級6個班300多名同學,走進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踏上了科技研學之旅。博物館的存在,讓人們得以從全球視野和人類文明的高度反觀身邊的世界。科技類博物館,則將世界和科學的奧秘以一種酷炫、直觀的方式呈現於人前。當科技研學走進博物館,孩子們既能收穫新奇體驗,更被激發出探索宇宙、探索科學的興趣,邁出科學啟蒙第一步。
  • 開展研學旅行,選擇目的地很重要
    而研學旅行迅速發展以後,研學旅行產品良莠不齊,有些「只遊不學」成為春秋遊產品,有些「只學不遊」成為校外的「教學課堂」。從研學旅行的本質來看,應是將中小學生帶入現實的學習情境之中,達到「遊」與「學」的高度統一,實現教育目標。
  • 研學旅行是如何實現教育目標的
    而研學旅行迅速發展以後,研學旅行產品良莠不齊,有些「只遊不學」成為春秋遊產品,有些「只學不遊」成為校外的「教學課堂」。 從研學旅行的本質來看,應是將中小學生帶入現實的學習情境之中,達到「遊」與「學」的高度統一,實現教育目標。
  • 賀陽衡水一中唐山校區開展中華航天博物館研學活動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拓展同學們的知識面,賀陽衡水一中唐山校區聯合荔枝研學機構,開展了以"從這裡出發,走向星辰大海"為主題的中華航天博物館研學活動。賀陽衡水一中唐山校區研學活動如期進行當天,同學們期盼已久的研學活動如期進行,冬日的陣陣寒意也阻擋不了同學們求知的熱情。
  • 省地質博物館獲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稱號
    11月28日,2020年地學研學導師培訓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秭歸產學研基地盛大舉辦。會上對榮獲首批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的單位進行授牌,省地質博物館喜獲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稱號。11月29日,各單位圍繞地學研學體系的建立進行深入交流。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宜昌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國太平洋學會的各位教授都對研學旅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對於日後各單位開展研學活動提供了值得借鑑的成功案例。
  • 教育部:多部門對研學旅行給予優惠政策 研學旅行收費將出新規
    推動主流媒體深入宣傳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的有關政策文件,宣傳有關地方、場所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的經驗做法。如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愛上博物館》等一批高質量的紀錄片、專題節目等,受到學生及家長的廣泛歡迎。各地研學旅行活動也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好評。
  • 初探「研學」——漢唐人的涇河新城之行
    古之研學,學在遊中,教於景中,啟由論中。因孔子而被人熟知的私學教育方式:研學(或稱遊學),顯示出了教育的魅力。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由此打開話匣,各言其志,曾子表述的禮樂教化成果情景,即使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也被人羨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研學。
  • 國家海洋博物館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國家海洋博物館海洋天文廳將於本月底前與公眾見面,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國家海洋博物館接待了第一批研學團隊。
  •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
    11 月 16 日,「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班。 本次活動由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主辦,由山東省博物館學會、山東省博物館聯盟協辦,山東省博物館學會研學專業委員會、蘇州和雲觀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特別支持
  • 文旅點染山東畫卷|棗莊臺兒莊古城|山東|文旅|研學旅行|孔子博物館...
    文博築基科技添力到孔子博物館時恰逢周六,孩子們正在學做孔府糕點、拓片,體驗記裡鼓車。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介紹,每周末都有許多孩子前來參與研學活動。為更好地挖掘傳統文化,該館正抓緊整理與修復3萬多件孔府散檔,其中包括孔子76代孫衍聖公孔令貽為慈禧太后祝壽的奏摺等珍貴文物。
  • 拉薩一中「走出西藏 放飛夢想」活動赴蘇研學:跟著「書本」遊江南...
    11月14日至22日,拉薩市第一中學「走出西藏 放飛夢想」赴蘇研學實踐活動(第二季)順利舉行,百名師生在遊歷中學會了團隊合作,磨礪了吃苦耐勞的品格,提升了自我,豐富了課餘生活。  此次研學活動是在總結2019年公益研學活動的經驗基礎上,由拉薩一中和江蘇省鎮江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合作開展的一次公益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活動由江蘇省鎮江青少年綜合實踐蓋達組織實施。
  • 墨爾本研學之行走在頂尖學府的路上+墨爾本博物館的開館先例
    小編覺得:蛋導確實是目前小編見過最愛護環境的同學,比如說,他澳洲的家裡居然有兩個超級無敵大的儲水罐,為了儲存雨水用來打理花園,不浪費並且節約可飲用水)——墨爾本博物館 (Melbourne Museum)墨爾本博物館是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它造型極富現代感,與墨爾本皇家展覽館的古典風格形成強烈的對比。金屬墨爾本博物館框架和玻璃幕牆將形制不同、功能各異的個體建築統合成一個整體,除了營建視覺上的效果,還為館內的公共空間擷取了更多的自然光。
  • 設免責條款、學校不籤合同……研學旅行如何保證安全?
    「本文研學合同中『非甲方原因造成乙方傷害、財物遺失等,甲方協助解決,但不承擔法律和經濟賠償責任』免責條款屬于格式條款,因免除甲方自身責任,且對乙方研學者不公平、不合理,損害了研學者的合法權益而無效。」劉召奎代表表示,雖然旅遊公司代為投保了意外保險合同,但該保險費用屬於學生家長支付,若因意外事故的發生,保險受益人基於保險合同的約定獲得賠償,並不能因此而減少旅遊公司的法定責任。
  • 武漢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方案公布 共5大主題
    4月10日武漢市教育局及武漢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印發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將開展「百萬中小學生遊武漢」活動。具體工作方案如下:  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方案   為促進教育和旅遊協同發展,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開展「百萬中小學生遊武漢」活動要求,推進武漢市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實驗區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實踐育人工作,制定本方案。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一:團隊優勢山東廣播電視臺遊學研學團隊執行活動領隊,團隊擁有十年大活動組織經驗,十年零事故。研學過程全程拍攝,研學見聞以電視新聞的形式在省級媒體進行展播。播出平臺:山東廣播電視臺《鏘鏘校園行》。,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暑期「研學遊熱」背後:價格是普通旅遊一兩倍,有些遊多學少口碑差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研學遊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暑期生活,但也出現了價格虛高、名不副實、遊多學少等問題。一些研學遊承辦機構甚至不具備資質,有的旅行社通過「中間人」打通關係與學校合作,一些研學項目「中間人」的返點達20%至30%。
  • 「遊中學 遊中玩」《研學旅行公開課》節目啟動
    今天上午,由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德育研學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教育電視臺《研學旅行公開課》節目啟動儀式暨首屆北京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學術研討會舉行,探討了研學旅行價值、課程設計、管理規範等熱點問題。研學旅行是在旅行體驗中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