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學遊熱」背後:價格是普通旅遊一兩倍,有些遊多學少口碑差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成都8月30日電 題:暑期「研學遊熱」背後:價格是普通旅遊一兩倍,有些遊多學少口碑差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吳曉穎、趙琬微、謝櫻、廖君

  自2016年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後,研學遊日漸升溫,成為許多學生暑期標配。「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研學遊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暑期生活,但也出現了價格虛高、名不副實、遊多學少等問題。一些研學遊承辦機構甚至不具備資質,有的旅行社通過「中間人」打通關係與學校合作,一些研學項目「中間人」的返點達20%至30%。

  研學旅行漸熱 一些項目遊多學少口碑差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學旅行研究所2018年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4000多所學校、3.3萬名家長開展隨機抽樣調查,發現全國研學旅行學校參與率平均為38%,其中上海最高,達到66%。

  四川省旅遊協會研學旅行分會會長許文祥說,研學旅行把課堂搬到戶外,將學習融入旅行,讓青少年在「知行合一」過程中增長見聞,提升人文素養,追尋「詩和遠方」。

  研學遊受到不少學校和學生的歡迎。洛陽市伊川縣鴉嶺鎮第一初級中學今年組織學生參觀洛邑古城研學旅行基地,校長張建偉說:「學校在山區,資源相對匱乏。孩子們在洛邑古城穿漢服、製作毛筆、體驗河洛大鼓,真切體驗了傳統文化,開闊了眼界。」

  北京高一學生小陳對學校組織的敦煌研學念念不忘。「之前和父母去過敦煌,基本就是走馬觀花的『打卡遊』。研學就不一樣了,老師讓我們提前做了功課,現場有十分詳細的講解,每天晚上還組織知識競賽。現在我們對敦煌的歷史文化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研學遊雖熱,但也有一些項目口碑並不好。不少參與過研學遊的學生反映,項目價格高,但遊多學少,收穫不大。

  「15天,團費近4萬元。」成都李女士告訴記者,讀初中的女兒暑假參加了美國研學團,價格遠超普通旅遊,其實也只是走馬觀花。甘肅李先生說,女兒參加學校組織的5天赴川研學團費用5000元,坐的是火車,吃的是簡餐,參觀大學是免費的,途中參加了一場球賽、一次手工課。「學校說必須參加,不然孩子綜合素質評價就通不過。」

  「住在廊坊,每天去兩個景點,每個景點遊覽時間不到2小時,跟普通旅行團沒什麼區別。」談起剛結束的暑期北京研學旅行,四川內江高一學生小李疲憊中透著失望,雖然去了夢想中的清華大學,但不過是在校園逛一圈就走了,沒什麼收穫。

  價格是普通旅遊的1.5至2倍,一些中間人返點高達20%至30%

  記者採訪發現,相較於同期相似行程的普通旅遊,研學項目要貴不少,特別是國外研學項目,價格通常是普通旅遊的1.5至2倍。如某公司推出的日本阪東文化體驗研學營8天1.68萬元,而在攜程等旅行平臺上,相似行程的費用均價不到8000元。

  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研學市場當前是渠道為王,學校是各方爭搶的資源。一些旅行社通過從事教輔教材、校服生意的「中間人」打通關係與學校合作,「中間人」和學校會抽取回扣;國內研學項目返點一般是10%,一些國外研學項目返點可高達20%至30%。

  2016年,國家旅遊局出臺規定明確,研學旅行的承辦方應為依法註冊的旅行社,但實際上,不少承辦機構不具備資質。業內人士估算,武漢市經營研學業務的機構總計逾千家,其中具有旅行社資質者不足四成,大多為各種培訓機構、俱樂部。一些承辦機構把旅遊項目簡單包裝成研學項目,有的僅僅是把活動行程單變為研學手冊,有的項目內容碎片化,隨意性強,有的還存在安全隱患。

  由於效果不夠理想,投訴事件時有發生,但維權困難。一些家長反映,由於研學行業目前沒有統一的制式合同,雙方籤訂的合同是由企業自行擬定的,條款設置較為粗放,消費者往往難以將其作為維權依據。

  北京羅女士的孩子在雲南參加了一家公司組織的「熱帶雨林與野象保護」研學項目,不包括機票費用16999元。結果項目與宣傳的差距很大,食宿條件一般,課表上列的很多所謂國際課程、實驗室課程等也是敷衍了事。「比如餐飲這一項只寫了『12頓早餐,12頓晚餐』等內容,沒有對餐標等進行規定,想維權很難。」羅女士說。

  明確標準,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為促進研學旅行行業的規範發展,部分省區市陸續出臺規範文件。安徽省規定,嚴格規範研學旅行線路,小學不出市,初中不出省,高中不出國;嚴格規範研學旅行的收費及相關行為,禁止學校或與學校有利益關係的企業借研學旅行進行創收和獲利。

  一些老師認為,研學旅行不一定要走多遠,重要的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廣州市從去年起研發館校研學系列課程,選取17所中小學校、幼兒園與11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合作研發17門館校合作課程,涵蓋體驗型課程、探究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實踐型課程等不同類型。廣州市廣雅中學學生孔詩媛深度體驗了「聽」見粵博——口述影像助盲公益研學課程,「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在和視障同學交流的過程中,也訓練了我的語言能力和親和力。」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部分地方明確規定,研學旅行應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基地評審、課程指導,由旅遊管理部門負責承擔機構的審查、管理等,但目前由於缺少統籌協調,機構、基地、研學導師、課程內容、教育效果等方面都缺少明確標準。業內人士建議,儘快制定研學旅行的系列標準,同時由教育、市場監管、旅遊等部門聯合加強對違規行為的監管,讓研學市場有序發展。

  許文祥建議,可借鑑中小學食堂大宗食品定點聯合採購平臺經驗,推行企業準入資格制度及黑白名單制度,嚴格準入門檻,讓研學旅行回歸公益、教育的初衷。

相關焦點

  • 孩子放假 從幾千到幾萬的暑期研學要怎麼選?
    而在市外,遊學產品更加細分,比如去四川保護熊貓、去沙漠看星星、去敦煌學藝術等等。除了幾千元的國內遊學團,海外研學項目也深受家長歡迎。不少機構表示,今年暑假,前來諮詢的家長有增無減,他們推出的海外遊學產品,也有所增加。
  • 「暑期遊·貴州攻略」|爽爽貴陽惹人醉 暑期旅遊正當時
    一到周末,臨街幾家都需要提前3天訂座。今天我家這裡有10桌,大概100多人。一個月收入差不多近10萬元。」偏坡鄉「姊妹樓」農家樂老闆陳豔說。爽爽的貴陽,正以獨特優勢和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貴陽市結合實際,一方面策劃推出「文化旅遊惠民大禮包」活動,將全市景區(點)、文化旅遊商品、酒店等進行資源整合,採取降價促銷、價格打捆聯動營銷的模式開展促銷,率先啟動省內旅遊消費市場。自5月以來,近郊遊、城市周邊遊、鄉村生態遊、短線自駕遊成為旅遊熱點。
  • 「暑期遊 貴州攻略」黔南十大文化旅遊精品線路等你來
    7月,黔南為您準備了十大文化旅遊精品線路,背上行囊,走進黔南,感受悠久歷史、千年文明,體驗人文毓秀、文脈炯耀,學習紅色革命、偉大轉折歷史,走進黔茶正源、茶業興旺之域,在旅行中尋找夏日清涼。黔南州利用疫情後市場復甦的機會,加快推進文旅體融合背景下的產品重塑,通過自然研學、科普教育、文化研學、環保主題旅行、「中國天眼」等體驗內容來提升旅遊產品的高度和質量,圍繞綠博園主打黔南「生態旅遊」「健康旅遊」品牌。同時,黔南州積極謀劃新產品、打造新業態,細分市場,杜絕抄襲、雷同、重複的產品和業態。
  • 達坂城區高崖子牧場:天文旅遊拓展新視野
    越來越多的遊客開始仰望星空之美,天文旅遊正在悄然興起。「天文研學遊」受關注正值暑期,由新疆網攜手達坂城高崖子天文觀測臺組織的「觸摸歷史探秘星空」研學活動於7月7日結束,高崖子牧場先後迎來了全市各中小學校的50多名師生、家長,他們在這裡一起觀測星象、學習天文知識、製作三球儀、感受太空艙,共同開啟天文研學之旅。
  • 蘭州金城關「五館」研學遊亮點紛呈
    金城關「五館」研學遊亮點紛呈同時,伴隨著黃河之濱愈發的美麗迷人,金城關也成為了我市又一處商業、文化、旅遊的黃金地段,堪稱是蘭州靚麗的城市名片之一。  而在金城關文化博覽園區之中,最具文化內涵和城市氣質的莫過於秦腔博物館、蘭州非遺陳列館、蘭州彩陶館和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這「五館」。無論春秋寒暑,這裡日復一日遊人如織,人們拾階而上、隨心而賞,在輕鬆愜意的品讀之中感受著愉悅與收穫,以及在心間蕩漾的文化傳承。
  • 2018暑期旅遊盤點:到「網紅」景點「打卡」成時尚玩法
    同程旅遊發布的《2018暑期旅遊消費盤點》顯示,今年暑期旅遊客流從7月上旬開始快速上升,8月25日之後各主要旅遊目的地客流量開始明顯回落,親子遊學、避暑遊等依然是支撐整個暑期旅遊旺季的需求熱點,俄羅斯世界盃和雅加達亞運會兩大體育盛事的舉辦使得體育觀賽遊成為今年暑期出境遊的一大新熱點,俄羅斯相關城市成為暑期最熱門的出境遊目的地。
  • 跟央視一起去探尋榮成濱海旅遊的「生財之道」
    據了解,採風完成後欄目組將以夏日濱海旅遊和親子遊為主題,製作兩期各三十分鐘的節目,將於暑期在央視二套財經頻道播出。西霞口神鵰山野生動物世界西霞口野生動物世界的研學遊受到了廣大小朋友們的歡迎,僅今年以來共接待研學遊客5000多人,帶動整體旅遊收入增加數百萬元。
  • 「我和我的家鄉研學遊」紀實|依託本地資源開展研學旅行
    來自:吉林市教育局原標題:市十三中學八年級「我和我的家鄉研學遊」紀實為響應教育部及省、市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八年級學生課外及鄉土知識匱乏的實際,本著書本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走出去、看得到、學進去,市十三中學於10月10日至14日,開展了「我和我的家鄉研學遊
  • 「遊」大於「學」 扒一扒海外遊學夏令營的那些坑
    「遊」大於「學」 扒一扒海外遊學夏令營的那些坑 原標題: 很多媽媽看到不少中介機構打出「沉浸式英語會話環境」「體驗美式教育」等標語,再看朋友圈中別人曬出孩子跟國際友人的高大上合影,咬咬牙一跺腳,花幾萬塊給孩子報了名。  而事實上,孩子去了趟美國,「遊」大於「學」,連拉斯維加斯賭場都玩了一趟,實際參與課程的時間可能還不到24小時。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遊學,往往流於「只遊不學」。
  • 鯨藍冬令營研學遊 大連孩子在快樂中探索自然
    就在我煩惱之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微信中刷到了鯨藍自然教育冬令營研學遊活動,這活動頓時讓我眼前一亮。我立刻幫孩子報了名,孩子也興致勃勃的參加了活動。三天兩夜的活動結束了,我發現孩子變得活潑,善良,熱愛學習。「爸爸,爸爸,我們這次在夜裡觀察動物,我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所有的動物晚上都在睡覺,它們在夜裡行動就像白天一樣,好有趣哦!」「喔!原來這樣呀!
  • 暑期高鐵遊:聚焦鐵軌上「不一樣的風景」
    7月1日起,全國鐵路執行新的列車運營圖,同一天,備受關注的滬蘇通鐵路一期同步試運行,全國多地在近期迎來新鐵路線路開通運營。對於暑期想要在國內旅行的家庭遊客來說,日益豐富的高鐵/鐵路遊,將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安全、快捷、行程安排自由,且能深入領略到沿線的更多風景。
  • 南昌「遨天一號」太空科技體驗館 成華東地區研學遊基地
    南昌「遨天一號」太空科技體驗館 成華東地區研學遊基地,南昌「遨天一號」是是南昌首個太空科技體驗、科普宣傳教育的重要基地。分VR體驗區,體驗區中配置了來自深圳精敏數字銀河幻影的VR航天航空設備,還設有太空出徵區、科普教育區、飛行世界區、競技對戰區等區域,多個體驗項目組成,使青少年更好的接受現代科技知識的教育和科學精神的薰陶。
  • 指北生活《暑期攻略》:奢華、親子、萌寵旅遊地成暑期剛需
    跨省遊恢復已半個月,旅遊市場需求不斷升溫。其中,暑期親子遊成為主力軍之一。 統計顯示,自7月14日國家文旅部發布通知恢復跨省旅遊以來,國內已有30個省市宣布有序開放跨省遊。
  • 【龍宮大白鯨】江蘇省首屆親子遊品牌發展論壇暨 《童遊記》旅遊...
    12月18日,江蘇省首屆親子遊品牌化發展論壇暨優漫卡通衛視《童遊記》旅遊欄目啟動儀式在淮安西遊記文化體驗園舉行。    江蘇省首屆親子遊品牌化發展論壇  本次論壇由江蘇省旅遊協會、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組委會指導,江蘇廣電總臺優漫卡通衛視、淮安西遊集團主辦。
  • 去哪兒:暑期機票價格近五年最低多條熱門航線預訂超去年
    立秋之後,暑期過半。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個暑期有何不同?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表示,目前國內民航業已經恢復至去年九成水平,部分熱門航線預訂人數甚至超過去年同期。然而,預訂的增加並未帶動機票價格的上漲,部分航線經濟艙機票價格同比下降近五成,今年暑期的出行成本為近五年來最低。
  • 會銷旅遊,你離刑事詐騙只差一步之遙!
    一、疫情之後,線下會銷不斷抬頭近兩個月來,由於省內遊的逐漸解禁,旅遊會銷人員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旗下的周邊遊產品不僅免費,甚至還對參會者贈送各種各樣的小禮品,這種套路對於鑑別能力低且貪圖小利的老年人,十個有九個必「中招」2020年4月25日,綿陽市涪城區365旅行社組織了一場團費價格為98元的綿竹兩天一夜旅遊行程,參團對象均為50-75歲的老年遊客
  • 博物館研學不能「遊而不學」
    博物館研學市場不斷走熱,火爆同時帶來很多亂象,「遊而不學」「收費無標準」「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多次被媒體提起。  「遊而不學」是很多博物館研學團存在的問題。「故宮的課程又沒搶到」「上海博物館的團還有嗎」「下一期國博團什麼時候開」,這樣的問題一到暑假就成為家長群裡的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