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畝農場,以蝴蝶為主題,現已成為全國著名的自然教育研學基地

2021-01-14 農創部落

在中國,50-100畝大小的農場很多,但是大多數農場的項目都沒有明確的主題,投資大,收益小,客流量也很小。

其實主題分明的農場可以依靠主題和衍生品來提高顧客的黏性,今天我們將用一個農場的案例,來說明一個農莊的主題到底有多重要。

「蟲鳴大地」是農場的名字,從名稱就能猜到這是一個和昆蟲相關主題的農場。農場主是馬來西亞人David Goh,從小就對蝴蝶很喜歡,並有養養殖和研究的習慣。

他創造了一個夢想中的田園,用大自然課堂突破傳統課堂教育,他覺得自然教育是更有意思,更有意義的分享。

「蟲鳴大地」在馬來西亞檳城西北部,一座山腳下。佔地面積僅僅15畝的小農莊,在2016年前後規模擴大到60畝。現在的農場約有1.5W只以上的蝴蝶和各種昆蟲,小池塘、瀑布、隧道、泥泡地,莊園雖小,五臟俱全。

在這裡不只是教育,更重要的是用娛樂的方式去學習。孩子可以零距離接觸大自然生物,神秘的蝴蝶傳說故事、文化貫穿其中,成為了亞洲最好的蝴蝶和昆蟲主題莊園,也是一所自然教育的學校。依靠蝴蝶發展自己獨特的模式,終究成為教育、研學的著名基地。

01 主題化+深度體驗

蟲鳴大地有戶外生態園和室內自然教育中心,整體建築外觀就像一個大蠶蛹。

內容主題鮮明,以蝴蝶養殖和自然教育為主題。為了強化主題,農場引入了一整個蝴蝶生態鏈,所有影響蝴蝶共生共存的環境都搬入其中。當地的昆蟲、爬行動物等都紛紛現身農場。

其中細細數來,鬼怪蟲、千足蟲、葉蟲、竹節蟲、毒蜘蛛、三角犀甲蟲、蛤蚧、蘭花螳螂、紫喉蜥蜴等「本地土著」居民自然少不了。來自其他區域的葉尾壁虎、大草蜢、毒蠍、東方鞭蛇、紅尾賽手蛇、蛙蛇、蝮蛇等也不再少數,只是昆蟲的類別就有1000多種。

02 景觀打造

蟲鳴大地把蟲鳴這個元素運用到了極致,處處都是蝴蝶的互動元素,模擬出蝴蝶生活的夢想世界,向所有來客展現一個真實而又鮮活的山水畫卷。

一條曲折蜿蜒的小道用於指引你在其中穿梭而不至於迷路,也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莊園內的景點。草木森森,四季芬芳,蝶舞其中,恍若夢境,遊客看到的所有景觀,都恨不得永遠把它珍藏在記憶深處。

農場的提示語也是一脈相承的風格,他們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你:此處的蝴蝶和昆蟲需要鹽分和礦物質。如果蝴蝶落到你身上,不要害怕,它們只是想品嘗一下你的汗水!

03 自然教育主題空間打造

自然教育課程體驗是農場的最大賣點,這是農場的主產業,農場所有的景觀設置都是依據這一主要產業進行的空間布局和運營設計。

莊園的的核心主題——「浮生若夢遨遊境」,由昆蟲、無脊椎動物、小型爬蟲建成的模擬生態園,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蝴蝶園和蜻蜓園。園中還專門設置「人文科技探索館和抽絲剝繭探索館」。

這個區域神秘的、的「潘多拉森林」、見證生命奇蹟的「蛻變譚」、體驗暗夜中熠熠星光的「聚星宮」、讓人莞爾一笑的「仿塵世」、向遊人展示幕後養殖程序的「繁衍舍」、帶遊人進入全新視界的「幻蟲坊」,以及訴說著大自然無窮幻像的「蟲鳴傳」等展覽。

04 自然教育系列課程設計

其實自然教育不僅針對兒童,成年人也同樣沉迷於對生命科學的奇妙探索中。

花園中模仿真實的生態環境,溪水瀑布,山丘池塘,藤蔓叢林曲徑通幽,如各種熱帶植物生機勃勃。

室外課程中「蝴蝶放飛」、「爬蟲動物奇遇記」、「驚現多腳怪」、「尋蟲記」;室內研學區的「蝴蝶養殖樂」「蟲鳴解密」、「捉蟲記」「蟲子時光」、「軟骨蟲蟲解謎團」都是孩子們很喜歡且充滿好奇的課程,一經推出都是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05 針對幼兒園和小學生的體驗課程

觀察蝴蝶的一生、研究昆蟲在大自然中扮演的角色、分辨爬行動物、叢林音樂、創意攝影等活動,都是為更小的孩子準備的。不僅如此,農場還給推行「爬行動物進學校」的課程,讓學校裡面的學生也可以感受到自然教育的魅力。

這裡也並不是原始的農場,現代科技的身影也一直存在,通過電影、3D、觸屏、動漫、畫展、標本等多種方式,更全面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向孩子們展示蝴蝶和昆蟲的成長過程與生活習性。

你可以在活體昆蟲陳列室觀察飼養的昆蟲和小動物,也有小朋友們格外喜歡的各種巨型昆蟲。

06 生態餐飲和衍生品

園區內的生態餐廳,內部放置很多活的蝴蝶,遊客們可以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感受蝴蝶環繞的獨特體驗。

蝴蝶的愛好者,遊玩結束可以購買農場的蝴蝶和昆蟲標本、創意禮品和周邊衍生品。

總結

蟲鳴大地無論是設計、養殖、課程、產品等都與蝴蝶相關。多元化消費增加了農場收入,因此,農場無論大小,都要有鮮明的主題;融入教育後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靠蝴蝶、昆蟲吸引客群,保證客流量,用自然教育做靈魂,擴增學校團體;用體驗增加客群粘性,我們都知道農場靠的是體驗,如果來的人沒有超強的體驗感,客人就不會經常光顧,因此,做好了主題和教育,體驗更不能忽視。

相關焦點

  •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依託「新技術+新模式」,以智慧農場為著力點,融合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等發展模式,目前正致力打造成為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引入新技術 廢石場變智慧農場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位於蓬江區杜阮鎮松園村鳳山南側的一片山谷,背靠龍舟山森林公園、群星公園等風景區,內含智慧農場、農莊餐飲、戶外拓展、研學實踐四大活動版塊內容,也是蓬江區文廣旅體局針對省、市內遊客所推介的美麗鄉村旅遊線路的其中一個景點。
  • 福州首家蝴蝶研學基地落地永泰 可與上千隻蝴蝶親密互動
    蝴蝶研學基地  福州新聞網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文 永泰縣宣傳部供圖)日前,永泰縣清涼鎮幸福莊園內迎來了一群「新朋友」:美鳳蝶、枯葉蝶……各類品種耳熟能詳的蝴蝶上下翻飛於花叢中。
  • 培訓基地巡禮| 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頂崗實習、研學教育,國...
    2015年6月,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成立,標誌著河北師範大學強化教師教育特色、提升教師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了新階段。2017年,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以下簡稱「青輔協」)批覆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成為首批「全國青少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創建單位」。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 | 北湖公園的大自然研學周末課程開搶...
    讓更多的孩子走進自然,告別手機,不要成為林中最後的小孩,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有一個簡單但不平凡的使命:讓城市兒童在家門口深度對話大自然。雲上田園為了這個使命,我們從打造一個生態循環的屋頂農場開始,一步步的構建著城市的自然教育體系,從雲上田園到社區公園到溼地公園,再到無數的小區農場學校,讓更多城市孩子能夠更方便快捷、更實惠、更深度、更系統地去親近和了解大自然。
  • 山東 煙臺 小學生實踐基地 小學生中學生研學基地 自然教育
    山東 煙臺 小學生實踐基地 小學生中學生研學基地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受教育者是操作的主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打實的勞動,精細理解掌握生產工藝或科學實驗的每一個細節及科學原理。
  • 走進高黎貢山,探索「世界物種基因庫」|親子特色研學冬令營
    多種植物:集中了全國17%的高等植物,有5728種,其中7.72%為特有物種。多種動物:有2389種動物,集中了全國20%的哺乳動物,其中1/3為特有物種。研學安排以下活動全部符合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系列標準」大綱。所有產品經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健康教育委員會認證審核、研學標準編纂單位雲成長組織與執行。
  • 五大主題、七大版塊!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正式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通訊員 翁克  10月22日,記者從河南省小浪底旅遊管理局獲悉,在10月17日舉辦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發布會上,包括五大主題、七大版塊的黃河小浪底水情教育研學課程首次啟用,並深受師生歡迎。
  • 「九號宇宙」沉浸式航天主題研學基地落戶松滋
    4月23日—24日,松滋市舉辦「築夢宇航·攜手未來」航天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是在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指導下,由松滋市人民政府主辦。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舉辦了航天知識公開課走進松滋校園、松滋航天科普圓桌論壇、「九號宇宙」松滋館奠基儀式、「瓢蟲一號」衛星閃耀松滋等活動,旨在為普及航天知識、激勵青少年進行科學探索,進一步凝聚力量,實現中國航天在新時代的新作為。
  • 中國兒童產業基地「侏羅紀公園」,打造精品恐龍科普研學基地
    中國兒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ETJD)恐龍科普主題樂園精品研學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旅遊產業新藍海研學旅行作為「旅遊+教育」中的細分領域創新服務,越來越受到各大中小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更為旅遊市場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成為旅遊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當前,在中小學設計和實施研學旅行活動,其針對性之一就在於變革學生在教育情境乃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通過研學旅行活動,為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時空,由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展開學習活動。2.1.3 是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的重要方式本項目的研學旅行活動超越學習書本知識的局限,要求學生從生活、社會現實中提出問題,圍繞人與自然、人與他人或社會、人與自我、人與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動主題,並深入自然情境、社會背景或社會活動領域,開展探究、社會參與性的體驗、實踐等學習活動,形成對自然、
  • 山東螢火蟲水洞發力研學旅行不到半年接待2萬多人次
    3月以來接待人數破2萬人次本次研學旅行以「探秘螢光破繭成蝶」為主題,在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們依次經歷南國風情、科普講堂、蝴蝶探秘、地下畫廊、崖瀑漂流、螢光童話六大板塊,在「遊」與「學」的互動中,探究溶洞地質奇觀的形成,了解蝴蝶等相關昆蟲知識,並與大自然中的小精靈螢火蟲來一次親密接觸
  • 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檳榔谷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揭牌
    中新網海南新聞1月13日電 (潘達強)1月12日,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檳榔谷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檳榔谷景區三月三廣場舉行。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校長楊立功、檳榔谷景區董事長程天富、校企相關負責人等各界人士共200餘人出席揭牌儀式。
  • 自然教育:保護從教育開始
    以不同季節的主打植物為主角,以自然教育為基礎,向遊客傳播植物知識。        杭州植物園每年接待省內外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觀實習。開展「認養樹木,共建生態家園」為主題的樹木認養公益活動。組織人員參與杭州市科技周、全國科普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通過科普圖板展示、家庭園藝栽培與養護諮詢、發放科普宣傳資料和植物知識有獎競猜等形式,普及植物科學知識,擴大社會影響。
  • 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 「九號宇宙」 亮相西安曲江
    8月2日上午9點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九號宇宙」亮相西安曲江新區,盛大開館,為西安再添硬科技展示新地標。 「九號宇宙」正式被批准成為市科協的「西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九號宇宙」是由陝西中科大西科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西安中科創星科學傳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深空主題研學基地。是全國首個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也是國內首家沉浸式互動教育體驗館。 場館集沉浸遊覽、娛樂互動、科學實踐教育為一體,使學生在參觀、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宇宙星際的深邃、太空世界的神奇、中國航天的自豪。
  • 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打造自然教育基地
    1月8日,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學校正式開課,本次研學課程由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和相關教學機構聯合開辦,共有25名學生參加。 自然學校結合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景觀和特色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將流溪河森林公園打造成面向公眾開放的自然教育基地,推動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
  • 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被命名為東營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 崔立慧近日,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被市委宣傳部、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命名為東營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集收藏、展示、宣傳、教育、科研、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是展示黃河口生態保護及人與自然、鳥類和諧發展的城市名片,也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鳥類專題博物館之一。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海洋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是一個以海洋動物展示、極地動物展示、海洋極地動物表演、海洋科技館、漁人碼頭等為主題的綜合性海洋主題公園,據說的這裡大白鯨會跳華爾茲,海豚會唱歌,海獅在做遊戲,這些精彩瞬間你都有機會看到
  • 五大研學主題67個研學基地 打造溫州高校思政工作新品牌
    「我們開展研學教育,就是要推動『新青年下鄉』活動由服務實踐向研學教育延伸,由課程思政向社會思政拓展,由增長才幹向增強情感深化,引導更多在溫高校師生愛上溫州、留在溫州、創業在溫州、圓夢在溫州……」在推進會上,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團市委、教育局、經信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共同謀劃確定的五大研學主題首批67家研學基地正式發布,標誌著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正式啟幕。
  • 300畝無花果+草莓+聖女果新鮮開摘,南海這個果園採摘正當時!
    2019年10月,南海區農業農村局為莊賜無花果園授予了「佛山市南海區家庭農場」稱號。  300畝無花果新鮮開摘  農場種植了近300畝的無花果樹  已培育了2年多  主打波姬紅品種  個頭大,果肉多  表皮嫣紅
  • 航空航天、北鬥衛星……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開張了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課程是根據不同年級設置課程內容,目前已經開設了北鬥導航、無人機、木工、中草藥、陶藝等17個科目,涉及學科技、學軍、學農、學工等領域。北鬥導航在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北鬥導航教室裡,前所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正在認真地學習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北鬥導航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