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2020年水生態建設實施方案(附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清單)

2021-01-0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鄭州市政府近日印發《鄭州市2020年水生態建設實施方案》,今年鄭州市計劃在市域範圍內實施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市域水域面積將增加54.76平方公裡。

按照 「安全、生態、景觀、文化、幸福」的五河共建理念,圍繞鄭州「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城市發展總體布局,鄭州市將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統攬,深入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持續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大力開展重大項目研究謀劃,大力推進資源水利、生態水利和民生水利發展,加快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建設提供水安全保障和支撐。

根據市委市政府生態建設總體思路,今年鄭州市計劃在市域範圍內實施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鄭州市域水域面積將從156.9平方公裡增加到211.66平方公裡,水面面積率由2.02%提升到2.82%,國控、省控斷面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明顯改善河湖水系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全面推動水生態建設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邁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鄭州市2020年水生態建設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生態鄭州建設,進一步提升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建設人水和諧美麗鄭州,著力構建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的流域生態系統,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視察黃河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遵循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堅持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落實 「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按照 「安全、生態、景觀、文化、幸福」的五河共建理念,圍繞鄭州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城市發展總體布局,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統攬,深入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持續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著力開展重大項目研究謀劃,大力推進資源水利、生態水利和民生水利發展,加快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建設提供水安全保障和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按照 「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強化節水優先,全面實施節水行動,落實 「全域、全業、全程、全面、全民」五維協同,推進工業、生活、農業、生態全行業深度節水,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建立水資源、水環境與經濟社會共贏、共生的發展格局。

(二)堅持四水同治,統籌兼顧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踐行高效利用水資源、系統修復水生態、綜合治理水環境、科學防治水災害的 「四水同治」治水思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河湖庫渠水系連通,統籌幹支流、上下遊、左右岸統一治理,統籌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系統開發,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等新老水問題,實現 「四水同治」目標。

(三)堅持五河共建,全面推進

按照 「安全、生態、景觀、文化、幸福」的五河共建理念指導推進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以安全為前提,構築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以生態為基礎,打造自然生態空間格局;以景觀為載體,描繪岸綠景美環境畫卷;以文化為靈魂,詮釋治水興水燦爛文化;以幸福為根本,滿足人民群眾美好期盼;從五個不同層面和維度對全市河湖水系開展系統謀劃和綜合治理,高標準統籌推進全域生態水網建設。

(四)堅持政府主導,完善機制

加強政府引導,完善投入機制,激活市場動能,形成工作合力,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水生態建設。用足用好國家、省支持政策,積極爭取中央及省級資金。完善市財政支持縣 (市、區)水生態建設項目獎補機制,定期督導評估建設效益,及時按標準撥付獎補資金。按照 「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創新投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入水利建設和運營。

三、主要目標

按照市委市政府生態建設總體思路,2020年計劃在市域範圍內實施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鄭州市域水域面積將從156.9平方公裡增加到211.66平方公裡,水面面積率由2.02%提升到2.82%,國控、省控斷面達到地表水 滻 類水質,明顯改善河湖水系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全面推動水生態建設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邁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重點任務

(一)市本級項目

1. 續建項目

(1)鄭州市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

自尖崗水庫至下遊大王莊彎道 (開封界)藍線控制範圍,治理總長62.77公裡,河道疏挖13.1公裡。修建壩、閘、涵、橋梁等各類配套建築物91座,水面134萬平方米,新建堤頂道路104.1公裡,濱水景觀、綠化379萬平方米等。

項目總投資69.02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9.1億元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金水區人民政府、二七區人民政府、中原區人民政府、惠濟區人民政府、鄭州高新區管委會、鄭東新區管委會、中牟縣人民政府。

(2)鄭州市賈魯河綜合治理生態綠化工程

實施範圍為賈魯河尖崗水庫至中牟大王莊彎道,全長60.37公裡,河兩側藍線外各15—220米,工程總面積約1023.9公頃。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綠化工程、鋪裝工程、建築工程、小品工程、體育設施、海綿城市、給排水工程等。項目總投資64.1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12.1億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河南城投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金水區人民政府、二七區人民政府、中原區人民政府、惠濟區人民政府、鄭州高新區管委會、鄭東新區管委會、中牟縣人民政府。

(3)鄭州市潮河上遊南曹村橋至小魏莊水庫段生態治理工程一期 (小魏莊水庫至京廣鐵路橋)

工程從潮河小魏莊水庫至京廣鐵路河段 (不含穿京廣鐵路河段),全長600米。建設內容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填築、生態溼地建設、攔蓄水建築物、配套橋梁工程、濱河景觀及水文化建設等,使治理後的河道具有防洪、景觀及旅遊等多種功能,達到水清、界明、岸綠、通暢。

項目總投資6613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3500萬元用於項目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管城回族區人民政府。

(4)陸渾灌區水文化展示中心一期工程

建設地點為陸渾灌區鄭州段西村渡槽出口處,一期工程為項目主體場館工程建設。

項目總投資800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8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鞏義市人民政府。

2. 新開項目

(1)鄭州市索須河匯合口上遊至弓寨大橋段生態提升工程(1期:師家河壩後至弓寨大橋段,涉鐵節點)

工程範圍:師家河壩下遊至北四環弓寨大橋上遊460米,治理長度4.5公裡,下遊銜接鄭州市建成區索須河北四環橋節點生態修復提升工程治理段。工程建設內容為河道藍線範圍內的河道疏挖及配套水工建築物,藍線內景觀綠化、設施配套、水文化建設,以及跨河專線設施遷改等。

項目總投資3.61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6000萬元,開工建設,並進行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惠濟區人民政府。

(2)賈峪河生態治理工程

工程為常莊壩後至南水北調倒虹吸進口段生態治理工程,河道總長度2.0公裡,總佔地面積1150畝,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河道防洪治理、生態修復、景觀營造以及水文化展示等,並配套建設鄭州水文化館一座。共營造水域面積160畝,新增景觀綠化面積680畝,鄭州水文化館建築面積8077平方米。

項目總投資4.46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並進行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中原區人民政府。

(3)賈魯河尖崗水庫大壩至南四環橋段 (一期)工程

工程範圍:賈魯河自尖崗水庫放水管出口至南四環橋段,河道長度950米。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河槽開挖、岸坡護砌、成湖工程、新建橋梁工程、量水堰改建工程、濱水景觀綠化及休閒體系配置等。

項目總投資2.3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並進行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二七區人民政府。

(4)鄭州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

為有效應對各種旱澇災害突發事件,切實為防汛搶險和抗旱救災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擬在中原區陳莊南路以北、奇秀路以東區域徵地約26.8畝,計劃在保留現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的基礎上,新建鄭州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用於快艇、衝鋒舟、吊車、叉車、電源車、照明車、排澇搶險車、大型發電機等大型設備的停放和水泵,管道等抗旱物資的儲備。

項目總投資8343.82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中原區人民政府。

(5)陸渾灌區水文化展示中心二期工程

建設地點為陸渾灌區鄭州段西村渡槽出口處,二期工程為場館展示中心布展設計、室內外布展等。

2020年計劃投資2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鞏義市人民政府。

(6)七裡河新建攔蓄水建築物工程

在七裡河博學路附近新建攔蓄水建築物一座,以改善河道水生態面貌、提升河道水景觀效果,初擬壩高2.5米、壩長65米,同時結合管控房的建設對兩岸景觀綠化進行局部提升。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成前期工作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鄭東新區管委會。

(7)鄭州市南水北調泵站雙電源工程

為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鄭州段的7處分水口門的7處 (8座)泵站新增一條供電電路,徹底解決全市南水北調乾渠口門單電源問題,實現口門雙電源雙迴路供電。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用於工程主體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

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8)鄭州市西南區水系建設連通工程

工程包括郭家嘴水庫擴容工程和引水工程。引水線路總長約3.3公裡,在老侯寨大橋與尖崗水庫交叉口處新建泵站,通過管道向郭家嘴水庫補水。泵站設計揚程45米,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成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二七區人民政府。

(9)花園口引黃乾渠改造提升工程

為充分發揮花園口灌區現狀引黃渠系供水潛能,為生態水系補充水源。通過七條乾渠改造提升及建築物配套實現區域內水系連通,對渠道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對引黃灌區歷史文化進行挖掘和傳承,建設濱水綠廊和溼地湖泊,形成集引黃補源、生態修復、文化傳承、休閒娛樂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景觀帶。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成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惠濟區人民政府、金水區人民政府。

3. 前期項目

開展鄭州市西水東引工程、鄭州市南水北調賈峪河退水閘與有關河湖連通工程、鄭州市南水北調十八裡河退水閘生態補源工程、鄭州市沿黃口門引水能力恢復改造工程、索河上遊水系連通(牛口峪引黃延伸)工程、小浪底水庫引水入鄭工程、鄭州市黃河灘區調蓄工程、鄭州東部引黃口門向航空港區供水工程、魏河生態提升工程、常莊水庫區域生態修復保護工程、十七裡河生態提升工程、十八裡河生態提升工程、鄭州市潮河上遊南曹村橋至小魏莊水庫段生態治理工程二期、鄭州市索須河匯合口上遊至弓寨大橋段生態提升工程 (二期:匯合口上遊至師家河壩後段)、鄭州市南截流溝分洪工程前期研究、鄭州市市域水務管理信息系統等16個項目前期工作。

2020年計劃投資3600萬元用於項目前期工作。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鄭州黃河河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有關縣 (市、區)。

(二)縣 (市、區)水利項目

1. 中牟縣

(1)狼城崗鎮躍馬湖生態水系項目一期

佔地面積346.84畝,建設內容為:園建工程、綠化工程、水電工程、水工工程等。

項目總投資9661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1931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2)雁鳴湖萬畝溼地公園

規劃面積1.26萬畝,主要建設內容為溼地恢復、景觀綠化、科普教育、科研監測、休閒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等。

項目總投資8.17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3億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3)雁鳴湖示範區水系治理項目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清淤擴挖、阻水構築物拆除、河底美固石及護坡護砌、沿河欄杆安裝、河道構築物建造 (箱涵10座,液壓壩2座、倒虹吸1座)。對6.82公裡河渠進行生態治理。

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9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4)文創園富貴渠綜合治理工程

對中牟縣文創園富貴渠進行綜合治理,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渠道開挖、格賓擋牆護砌2750 米、開挖護砌文瀾湖水面面積15.22萬平方米,鋼壩閘一座,過路箱涵6座,配套景觀綠化工程18萬平方米。

項目總投資1.08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5)文創園龍城明渠 (萬三路—石溝)綜合治理工程

對中牟縣文創園龍城明渠 (萬三路—石溝)進行綜合治理,主要建設內容:治理河道長度5180米,渠道疏挖及生態護砌、景觀綠化工程,路涵工程等。

項目總投資1.45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60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6)汽車產業集聚區聚源湖開挖工程

中牟縣汽車產業集聚區聚源湖總佔地面積555畝。分為一期水利工程及二期景觀綠化工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湖面開挖、鋼壩閘建設等,景觀工程包括綠化、土建、弱電等。

項目總投資1.69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7)汽車產業集聚區郝桃溝綜合治理工程

對中牟縣汽車產業集聚區郝桃溝進行綜合治理,治理長度4450米,藍線控制寬度100米,佔地面積811畝。

項目總投資3.36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6000萬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8)汽車產業集聚區環形明渠綜合治理工程

對中牟縣汽車產業集聚區環形明渠進行綜合治理,治理長度5500米,藍線控制寬度37米,佔地面積839畝。

項目總投資4.9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1.1億元用於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中牟縣人民政府。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鄭州水生態建設方案公布僅鄭東新區就將建設兩個重點工程
    原標題:鄭州水生態建設方案公布僅鄭東新區就將建設兩個重點工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2020年計劃在市域範圍內實施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鄭州市域水域面積將從156.9平方公裡增加到211.66平方公裡。
  • 2020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公布 59個生態環保項目
    近日,2020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公布,名單共列項目980個,總投資 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
  •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加快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創建「美麗吉林」,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江蘇省政府關於印發蘇北蘇中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大力推進蘇北蘇中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全面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態紅線面積佔管轄海域面積比例不低於26%。建設海州灣、如東小洋口國家海洋公園等海洋保護區,到2020年,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區佔全省管轄海域面積比例達到11%。加強近岸海域「滸苔」的監測與防治。  加強主海堤、入海河口的管理和保護,規範主海堤管理範圍內開發利用行為。
  • 水潤城郭景色新 ——駐馬店市生態水系建設掠影
    湖擁河繞城水相依,生態水城風光旖旎。自2014年8月我市被省水利廳確定為河南省第二批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後,市委、市政府編制並實施了《駐馬店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堅持以「安全為基礎、生態為根本、景觀為形體、文化為靈魂」的原則,以「山水田園、生態宜居」為目標,構建城區水網結構,形成山水相依、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生態文明城市。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
    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要求,加強海岸帶保護,2019年年底前編制完成海南省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綜合規劃,實施海岸帶分類分段精細化管控,推動形成海岸帶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的合理布局。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岸線開發管控制度,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加快處理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到2020年全省海島保持現有砂質岸線長度不變。嚴控無居民海島自然岸線開發利用。
  • 「大湖」之北碧波清——海北州水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試點以來,海北州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以「三河一湖」水生態系統保護與環境修復工程為重點,深入開展「祁連山水源涵養能力保障行動、青海湖為主的水生態保護行動、水安全保障與新農村建設行動、農牧業發展水資源高效利用行動、新型水生態產業發展行動、礦山治理與水汙染防治行動、水生態文化建設與旅遊發展行動、水生態與水資源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水生態與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行動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年底前,銜接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整合建設項目環評要求設置的地下水汙染跟蹤監測井、地下水型飲用水源開採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監測井、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監測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要求的汙染源地下水水質監測井等,加強現有地下水環境監測井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完善地下水監測數據報送制度。
  • 河南蘭考:開創水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河湖相連潤「紅城」
    近年來,蘭考縣依靠優越的引黃條件和發達的渠系現狀,立足縣情、水情,全面貫徹國家新時期「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打造出「三水聯調保供給,河湖相連潤紅城」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實現了蘭考縣「河湖暢通、生態健康、宜居宜遊、人水和諧」的水生態文明城區建設新格局。
  • 「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水生態淨化與水生態修復」課題啟動
    「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水生態淨化與水生態修復」 課題啟動會 11月26日至27日,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水生態淨化與水生態修復」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
  • 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要點解析(圖文)
    改革開放以來廈門市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狀態,目前城市人口已突破400萬人(本島人口密度達到2萬人/平方公裡),規劃2020年將達到500萬人,預測2050年將超過800萬人,城市發展需求極其旺盛。但另一方面,廈門市地域狹小,發展空間有限,資源環境制約因素多。要解決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實現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廈門必須走集約、低碳生態發展之路。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這些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發布,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目標願景、重點任務和制度體系,明確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 河源:做好「六水文章」 築牢灣區生態屏障
    監測顯示,河源市國考、省考斷面水質保持優良;自2018年廣東省實施考核排名以來,河源市地表水省考斷面綜合指數在全省保持排名第一;2020年10月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全國排名第五。大力做好「六水文章」近年來,河源堅決扛起保護嶺南母親河的責任擔當,築牢「兩個河源」建設的戰略支撐,守護好粵港「水塔」和生態屏障。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於近日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根據方案,2019年,各縣級和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100%達標,各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83.1%以上,劣Ⅴ類比例控制在4.2%以內,為2020年水質優良比例達84.5%
  • 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 年)
    本實施方案的基準年為 2015 年,目標年為 2020 年。實施範圍涵蓋廣東省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包括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陽共 14 個市。  基本原則:質量導向,保護優先。以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為導向,各項任務措施緊密結合改善環境質量需要,確保水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 如何建設生態美麗湖泊群?
    日前,《關於深化湖長制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經蘇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後,由十二屆市委第67次常委會審議通過。這意味著蘇州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湖泊湖長制工作,改善湖泊生態環境,維護湖泊健康生命,為實現湖泊功能永續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 江蘇蘇州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附重點項目)
    提高高耗水、高汙染行業準入門檻。太湖流域停止審批增加氮磷汙染物排放的新建工業項目,沿江地區嚴格限制新建中重度汙染化工項目。  加快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到2020年,完成市、縣域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超過承載能力的地區要制定並實施水汙染物削減方案,加快調整發展規劃和產業結構。  (三)優化產業布局。
  •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細則...
    >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56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川辦函〔2017〕14號)精神,加快推進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制定本實施細則。
  • 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規劃(2018-2025)
    ,全面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建設「左公故裡、醉美湘陰」。社會建設,開創湘陰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索引領湘陰縣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全面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建設水韻湘陰,實現綠富雙贏。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建設納洪調蓄溼地,加大雨洪水資源利用力度,謀劃實施了佔地面積40平方公裡的天鵝湖蓄滯洪工程,2020年6月底達到蓄滯4000萬立方米雨洪水的條件,有效解決了城市生態用水需求。實施水源連通工程,實現全市及區域水資源統一調配。  實現高品質供水。實施城鄉居民飲水質量提升工程,制定三年實施方案,列入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