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關村創業大廈多功能廳星光熠熠,上地街道「數字賦能、築夢未來」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發布活動在這裡舉行。上地街道黨工委書記畢淑琴介紹:「未來,上地街道將聚焦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整合各方資源、搭建有效平臺,集聚國際化人才,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傳承創新工匠精神,培育未來青年人才,攜手共進,築夢前行!」
活動當天,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揭牌,《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中關村科學城(上地)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共建聯盟倡議》正式發布,主辦方還舉行了上地學區第三屆科技節啟動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
引智聚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打造引智、引才、引項目的思想交流、人才匯聚、諮詢服務、公共配套和影響力品牌活動的策源地和引領地的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將依託中關村發展大廈入口兩側配套空間,結合現有建築特點,通過規劃、設計、布置,將原有空間升級改造為高端國際人才和高端思想匯聚交流場所,形成引智、引才的思想交流氛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背景。通過舉辦沙龍、對話,形成品牌影響力;打造線上線下綜合服務平臺,以八種功能定位、全域合一服務體系,為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服務。
區工商聯上地商會會長顧小鋒宣讀了《中關村科學城(上地)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共建倡議》,提出「秉承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的東風,上地地區築巢引鳳,尊才尚賢,營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開放包容的國際人才建設氛圍,以更加博大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謀劃,為吸引國際一流人才到上地來海澱創新創業搭建良好的承載平臺,共同推動把上地國際人才社區打造成為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新高地、新樣板。」
校企攜手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教育名片
活動中,由中關村軟體園、北京市留學生海澱創業園、聯想公司、北京銀行、貝殼等5家企業聯合發布《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隨著《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的籤署,今後,作為「上地學區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的14家科技企業將與上地地區中小學展開緊密合作,發揮上地地區高新科技企業資源優勢,共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未來城市的青年領袖。
目前,上地學區涵蓋中學4所、小學5所、幼兒園6所,教育培養著1.6萬餘名學生。「在教育治理體系下,如何打通基礎教育與科技企業的通道,以一流的企業帶動一流的教育,以一流的教育服務一流的企業,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畢淑琴說。
在此次活動上,上地學區校企合作共建暨第三屆科技節正式啟動。畢淑琴告訴記者,第三屆科技節將實現「五個一」的目標,即企業家為學生講一堂課,企業為學生設立開放日一次,企業為學生設一名科技企業導師,企業與學校開展一次共建活動,企業與學區、學校合力研發一項園區課程。
上地學區管理中心主任林子敬介紹,活動將貫穿一個學年,以「一條主線,雙向互動」的方式,帶領學生直觀了解民族科技企業文化、發展歷程、技術產業現狀和未來人才需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這張「上地學區科技矽谷教育新名片」必將引領「強國一代」使自己的青春奮鬥和國家發展同頻共振!
服務護航孵化優質創新創業項目
活動當天,由海澱創業園主推的《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也正式發布。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澱創業園將通過3年時間,依託完善的孵化服務體系和完整的孵化鏈條,孵化培育出一批技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質創新創業項目。
面對上地沃土上,擁有核心技術、掌握關鍵資源、具有競爭優勢、具備高成長性的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海澱創業園負責人說:「我們將推出『資金、人才、市場、產業、品牌、輔導』6方面舉措和近100項服務內容,整合政府、企業、產業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科技中介、主流媒體等多方資源,孵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出青年創業領袖,積極助力中關村科學城、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中提到,海澱創業園未來將培育100家「金種子」企業,培育50家年收入千萬、估值億元的「新銳」企業,培育15家「潛力獨角獸」企業。
未來,上地將通過一系列人才培育計劃,形成精英人才梯隊建設、精英人才薈萃的良好態勢,彰顯精英人才新作為新擔當,再繪數字經濟集聚地、創新創業引領地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