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集聚高端人才 建設「智慧e谷」
海創基地
英飛特展廳
創業人才公寓
「2012年,我們廢棄了前兩年的心血,一切推倒重來。經過整整一年的埋頭耕耘,我們收穫頗豐:我們期望中的第一個系列節能產品『變節距遮陽導光百葉窗』試製成功。我們創造了諸多的『第一』:第一個提出『組合式百葉片』概念;第一個將抗強風與防盜功能融入『組合式百葉片』中,發明了第一個變節距百葉窗的升降翻轉器,讓人們可以用一根珠鏈或一個搖杆就實現『變節距遮陽導光百葉窗』的變化多端的運動形式。」
這是杭州歐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一飛的「2012」。
而杭州納晶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裁蘇凱的2012年,則增添了幾多感慨:「從2009年進入高新區(濱江),我已經在這兒待了三年。這三年,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的核心技術——量子點發光材料,並且圍繞量子點材料這個基礎技術平臺開發出一系列應用產品,成為一家綜合性材料公司。和同事在一起創業這幾年間,得到來自濱江的許多支持,讓我們不覺得孤單。」
……
國以人興,事以才治。
時光匆匆,盤點高新區(濱江)的「2012」,在引進培養和使用高端人才、推進人才與項目的結合、集聚各類專業人才方面成效明顯,國家和省千人計劃專家數再創新高;第三批「5050計劃」的實施使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項目落地;創業人才公寓的推出,解除了人才的後顧之憂。「人才強區」戰略的實施,正在成為高新區(濱江)推動「智慧e谷」建設的強大引擎。
A加大引才力度
各類人才集聚高新區(濱江)
倪詩茂,1981年從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碩士畢業後赴美求學,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回國前在美國相繼創辦Mindtech公司和Scrollex公司和渦旋技術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在無油渦旋壓縮技術的研發領域,倪詩茂博士享有國際聲譽。
2010年,倪詩茂博士來到高新區(濱江),註冊成立思科渦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公司通過吸引風險投資,註冊資本達到了3000萬元,主要從事高性能浮動式無油渦旋壓縮機、真空泵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已經同時完成了天然氣高壓壓縮機和晶矽設備用真空系統的研發,即將開始規模化生產。
一位「千人計劃」專家往往佔據一個領域的前沿,引領一個新興行業的崛起。與帶來佔據無油渦旋壓縮技術最前端的倪詩茂博士一樣,吳敬梓博士,身為國際抗艾新藥研究的佼佼者,他從美國回國後,與濱江集團合作,在高新區(濱江)創辦世方藥業(杭州)有限公司,實現了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智力優勢與浙江民間資本的資金優勢的有機結合。
「凡是國家和浙江省『千人計劃』入選者,給予每人100萬元人才獎勵。鼓勵企業引進培育國家和浙江省『千人計劃』入選者,每新引進或培育一名國家和浙江省『千人計劃』入選者,分別給予企業20萬元、10萬元獎勵。」在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的帶動下,去年,高新區(濱江)新增國家「千人計劃」專家7人、省「千人計劃」專家13人;從國家「千人計劃」推出至今,高新區(濱江)一大批從海外歸國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入選,目前該區已經集聚了26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其中自主培育19人,始終保持全省領先。
在國家「千人計劃」的帶動下,去年,高新區(濱江)創新人才不斷集聚。新引進各類人才2.03萬人;自主培育杭州市「521」人才29人、創新團隊2個;新入選省「151」人才22人、市政府特殊津貼4人;吉利集團、正泰太陽能等4家企業入選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新引進海外歸國留學人員107人,新增留學人員創業企業67家、大學生創業企業219家。
B堅持「人才+項目+資本」
升級海外引才「5050計劃」
重點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創業領軍人才和創新領軍人才;
創業項目由國際頂尖人才全職參與或已進入產業化階段,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產業發展資金、1000萬元的股權投資和1000萬元銀行項目貸款的貼息;
……
實施了幾年的鼓勵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5050計劃」,幫助高新區(濱江)引進了一大批海外精英人才,也讓該區積累了豐富的引才經驗。去年,高新區(濱江)又對這一政策進行了細化完善,發揮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的載體作用和集聚效應,重點引進和集聚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科學家和創業領軍人才。
前來高新區(濱江)創業創新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該區將為其提供從培育孵化到產業化前期以及產業化階段一攬子創業扶持。就創業扶持政策而言,分為產業化扶持、產業化前期的創業發展扶持、培育孵化階段的創業啟動扶持以及創新項目扶持等。
其中,創業項目由國際頂尖人才全職參與或已進入產業化階段,市場潛力大,能夠引領和帶動產業發展,經評審後,可確定為「5050計劃」入選項目,並享受最高1000萬元的產業發展資金;根據企業申請,區產業發展基金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股權投資;給予三年內最高1000萬元銀行項目貸款的利息補貼,區擔保公司優先提供擔保服務;根據項目實際需要,安排合適的辦公、生產、經營場所,並給予三年全額的租金補貼。優先安排入駐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並給予相應房租補貼。
去年以來,高新區(濱江)還創新政策體系,加大人才保障和投入力度,2012年,區財政安排了1億元人才激勵專項資金和8000萬元人才創新創業產業扶持資金,全年人才投入經費達1.8億元。
為了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落地,高新區(濱江)還在六和路設立了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整個基地佔地304畝,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這裡不僅擁有按甲級標準設計的寫字樓,更提供了專業標準廠房。基地內會議室、多功能廳、培訓教室、食堂、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目前,基地已有英飛特電子、安恆信息、浙江艾斯弧、思科渦旋等4家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創業企業和2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首批入駐。
在優化人才服務上,去年,高新區(濱江)還聯合區內國家、省「千人計劃」專家、創業企業及「5050計劃」重點企業,成立「相約在高新」HR俱樂部海創企業分會,建立政府、企業、人才交流聯繫的平臺。根據人才與項目的實際需求,組織「人才+資本」對接會,促進入選項目與風投機構、銀行、民營企業、樓宇物業的有效對接。加強與引才機構合作,與浙江加州國際納米技術研究院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2個引才機構籤訂合作引才協議,延伸和拓展引才渠道。
截至去年,「5050計劃」已順利實施三批,徵集項目320個,入選94個,預計將兌現創業啟動資金2.1億元。入選項目中,已有45個項目正式落地轉化,註冊資金5.5億元人民幣;引進人才中,有11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6人入選浙江省「千人計劃」,實現了招商引智、招才引智雙豐收,形成了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C推出首批創業人才公寓
讓人才紮根濱江
很多年輕的大學生來到高新區(濱江)打拼,工作之初收入不高,每月的房租成為了一筆不小的開支。一些從國內外引進來的高層次人才,也希望能有一個相對舒適的居住環境。
去年,對於這些在高新區(濱江)創新創業的人才來說,該區首批創業人才(大學生)公寓的推出,讓他們有了不少期待。
該創業人才公寓位於濱江區阡陌路以東、迎春路以南、濱興路以北,總用地面積74.7畝,共2052套12.3萬平方米,總投資4.94億元。項目分為兩期,目前1054套6.64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一期共有四幢房子,分別為三幢高層,一幢4層公建配套,分為單人間、雙人間和三人間,每套約40個平方米,優先保證濱江區的重點骨幹企業。
租金執行市公共租賃房的相關政策,每平方米每月只需要交16元,不需要交物業費,如果是雙人間,每個人每月只需要交320元的租金和一些水電費,很划得來。公寓內如同賓館一般,窗明几淨,每個人有獨立的單人床、書桌和凳子,同時還有獨立的衛生間。如果想就餐,邊上的公建配套樓裡,就有食堂。同時還將設置圖書館、中型超市,相當方便。
在人才住房保障方面,高新區(濱江)還實施區人才專項房配售和創業人才公寓配租政策,按照「指標切塊、企業分配、定向到人」的辦法,向重點骨幹企業、重大招商項目和高層次人才安排配售配租指標,這一切的實施,讓在高新區(濱江)創新創業的各類人才有了家的溫暖。(本站編輯 唐佩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