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1.1平方公裡「中國納米谷」,四大園區集聚納米...

2020-12-03 金羊網

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1.1平方公裡「中國納米谷」,四大園區集聚納米產業和人才​

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09-26

未來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納米創新集群」,形成納米技術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建成「中國納米谷」。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通訊員郭哲涵、古欽宏報導:金羊網記者9月25日從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獲悉,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已在近日籤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合作備忘錄》,共同聚力打造「中國納米谷」。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依託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建設,將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納米科技人才團隊和高端項目,未來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納米創新集群」,形成納米技術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建成「中國納米谷」(China Nano Valley)。

據介紹,納米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用地1.1平方公裡,按照「一區四園」模式分階段開發建設,包括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納米生命與健康技術科技園、納米創新能源與環境科技園、納米超級複合材料科技園區四大園區。首期將啟動300畝建設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其中100畝先行綜合配套服務區目前已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底封頂。該先行綜合配套服務區包括人才公寓、研發孵化、總部辦公、商業等功能。

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納米技術深刻影響著以人工智慧、量子技術、5G、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納米光電器件、碳納米器件、納機電系統、納米器件神經電路等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納米技術在信息技術主要的應用有:低維納米材料及器件、納機電系統、基於光電磁和量子效應的新型微納器件、碳基納電子器件、表面等離激元材料與器件等。該園區主要開展納米光電磁器件、納米傳感器、納機電系統(NEMS)、智能超級測量技術、人工智慧相關的納米器件與設備等研發。 

納米生命與健康技術科技園。生物醫藥是納米技術應用最活躍的領域,納米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超過三分之一都發生在生物醫藥領域。納米技術在生命與健康領域主要的應用有:智能納米藥物、藥物輸送、納米仿生材料、納米孔基因測序、納米造劑影、納米診斷技術等方向的研究。該園區主要開展納米藥物、納米生物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智慧醫療技術、創新設備、體內納米機器人等研發。

納米創新能源與環境科技園。納米材料有著優異的力學、電學、磁學、光學等特性。納米材料向國民經濟和高新科技各個領域的滲透以及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該園區主要開展環境納米技術、納米催化技術、智能城市與物聯網相關納米技術研究。

納米超級複合材料科技園。納米材料有著優異的力學、電學、磁學、光學等特性。納米材料向國民經濟和高新科技各個領域的滲透以及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該園區主要開展分子技術、納米表面工業材料、革新機器人新材料、大數據驅動型複合納米材料等研發。

當前,納米技術已逐步成為集交叉性、引領型和支撐性的前沿研究領域,既能夠幫助現行支柱產業提質增效,又能夠壯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有利於支撐和加快全球納米科技創新成果在大灣區落地孵化,構建大灣區高精尖產業結構,形成以顛覆性技術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和生態圈,發揮納米科技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增長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納米技術產業高地。未來,中國將進一步統籌推進納米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納米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將集中承載國內外納米科技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通過新型研發機構自主研發、國內研發機構成果技術轉移轉化、國內國際智慧財產權收購三大途徑,不斷集聚關鍵產業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依託技術與智慧財產權有序布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通過整合國內外科技成果和研發力量,攜手行業重點企業,在智能納米藥物、納米診療設備、新一代顯示技術、納米器件、納機電系統、納米鋰電池、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納米表面處理技術、納米催化技術等關鍵領域,重點布局一批納米科技領域的重大產業項目,在納米仿生材料、基因工程、納米光電器件、碳納米器件、新型納米材料、超材料、鈣鈦礦技術等新興領域、未來領域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創新企業。

遠期,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要實現產業發展國際化目標,成為全球知名的納米高端產業輻射帶動中心,打造千億級納米產業集群。

編輯:白茶

相關焦點

  • 廣州黃埔區構建「院地全作」高地 集聚中科院13個項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黃埔區構建「院地全作」高地 集聚中科院13個項目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代表一行到廣州市黃埔區考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 知識城九龍湖最新規劃解讀,湖畔智碼!
    中新廣州知識城自2000年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首次提出「東進、南拓、西聯、北優」的發展戰略以來,在粵港澳大灣、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等新的區域發展背景下,成為中心城區以外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知識中心。環九龍湖地區是中新知識城的核心段落。
  • 廣州黃埔同日舉辦三大活動 打通產學研創新鏈價值鏈
    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集成電路產業園南片區的製造材料片區破土動工。而在兩千多公裡外的北京,6位來自經濟、社科、規劃等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圍繞《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進行政策解讀,為知識城出良策、獻良謀。同日舉行三場重磅活動,彰顯黃埔區在「十四五」新徵程上當尖兵、走前列的決心,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起而行之、真抓實幹的行動。
  • 中科院院士趙宇亮:廣東可打造我國納米科技全鏈條創新體系標杆
    趙宇亮建議,廣東可重點引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我國納米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產業轉移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的標杆,形成納米科技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 知識城納米谷 前沿新材料突破
  • 廣州科技創新軸:通向城市新未來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為此,廣州把優化創新空間布局擺在了首要位置。具體舉措中,首次提到「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規劃建設連結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由此,廣州第三條城市新中軸面貌愈發清晰。
  • 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城市設計規劃出爐!
    中新廣州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已出爐。據介紹,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規劃範圍北至醫港大道,南至引智大道(規劃),西 至開放大道,東至改革大道(在建),該範圍屬於知識城中北部組團,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晶片三業並舉的世界級創新智造高地,科創研發與高端製造為主的新意街區。規劃範圍總用地面積約 6.69km2。用地範圍涉及 4 個行政村,分別為楓下村、山 龍村、佛塱村和何棠下村。
  • 一文了解2020年中國納米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 集聚化...
    此外,我國學者還發明了螢光聚合物納米膜傳感技術,研製出螢光聚合物納米膜痕量爆炸物探測器,可檢測三硝基甲苯(TNT)、三亞甲基三硝胺(RDX)、奧克託今(HMX)、硝銨和黑火藥等多種常見重要炸藥,檢測下限達到0.1ppt(1ppt=10-15g/mL),分析時間為6.5s,誤報率小於1%,已獲市場準入並實現了產業化。產品曾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等場所使用。
  • 瀋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瀋陽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規劃(2018...
    1.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目前,全市管理機構健全、基礎設施完善、運行良好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只有瀋北新區、康平縣、法庫縣的3個園區,其他園區均處於在建或規劃建設中。  2.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多數地區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主要依靠地方財政和爭取市級政策補貼,資金來源渠道窄,資金投入有限,園區建設進度緩慢。  3.入駐企業數量較少。
  •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他回顧了蘇州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發展歷史,介紹園區在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新興產業的規劃布局,感謝中國科大和研究所為園區科教創新發揮的重要作用,希望中國科大和研究所圍繞國家戰略布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出人才、出成果、出產業,園區將繼續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學院的建設發展。
  • 蘇州四大先導產業之納米技術應用發展情況介紹
    納米技術應用產業主要包括納米新材  料、微納製造、納米光電、能源與清潔技術、納米生物五大領域。   目前,蘇州已成為全球八大微納領域最具國際代表區域之一,是全國最大的氮化鎵材料與器件產業集聚區和 MEMS 產業鏈支撐體系布局最完善的區域。截至 2018 年底,蘇州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全年總產值706億元。
  • 時代風口,產業集聚!看合景生命科谷的創新潛力!
    其二,本屆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凸顯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發展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全球生物科技版圖上的重要意義。1.據相關數據綜合統計分析,大灣區內重點生物醫藥園區有7個,佔全國同類重點園區的9.5%,區域綜合實力排名第三。其中,企業實力和創新能力排名分列四個主要集聚區的第三和第四位。在企業實力方面,大灣區內的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上市企業數量分別佔全國74個重點園區的4.5%、12.3%。
  • 安然納米 「1+6」升級計劃 彰顯 2.0 時代的獨具匠心
    進入安然2.0時代,山東安然納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然納米公司)迎來了一個新的裡程。在安然2.0時代的進程中,安然納米公司以精彩「1+6」升級計劃為推動力,支起安然2.0時代發展新格局,產品、品牌等各方面升級讓服務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為消費者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北鬥衛星的園區經濟
    北鬥晶片性能再上新臺階,支持北鬥三號系統信號的28納米晶片已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得到批量應用,22納米雙頻定位晶片已具備市場化應用條件,全頻一體化高精度晶片也進入投產階段。此外,國外主流廠商也紛紛推出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體制的基礎產品。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奉賢新材料園為「中國芯」築基之路
    調研園區:奉賢化工新材料產業園調研時間:2020年9月17日  除了東方美谷、臨港南橋,奉賢還有一家園區被授予特色園區牌照——奉賢化工新材料產業園(簡稱「奉賢新材料園」)。今年3月,規劃面積約7.94平方公裡的奉賢新材料園正式掛牌成立,園區重點發展以「高、新、先」為特色的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著力構築完善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開發區的前身是上海化學工業區(簡稱「上海化工區」)奉賢分區。
  •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正式開幕
    今日(10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納博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大會集"會、展、賽、獎、發布"五位一體,集聚國內外行業頂級專家學者、相關知名企業代表等千餘人。
  • 廣州這個地方將擴容7倍,權威規劃設計圖首次曝光!
    擴容7倍至144.65平方公裡的廣州科學城未來將變成什麼樣?權威規劃設計圖來啦!產業規劃打造「中國智造」標杆產業科學城產業發展定位為「全球智能製造基地」和「中國智造品牌中心」,將培育壯大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中國智造」標杆產業。
  • 廣東可打造我國納米科技全鏈條創新體系標杆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院長趙宇亮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趙宇亮建議,廣東可重點引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我國納米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產業轉移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的標杆,形成納米科技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
  • 廣州多中心發展格局要看這些地方
    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擴容提質;提升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南沙科學城等重大發展平臺,國際金融城、萬博商務區  一區: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  三城: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科學城;  十三節點:廣州國際生物島、天河智慧城、中大國際創新谷和南中軸創新帶園區、廣州國際健康城、天河公園智谷片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黃埔雲埔片區、增城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