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1.1平方公裡「中國納米谷」,四大園區集聚納米產業和人才
金羊網 2019-09-26
未來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納米創新集群」,形成納米技術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建成「中國納米谷」。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通訊員郭哲涵、古欽宏報導:金羊網記者9月25日從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獲悉,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已在近日籤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合作備忘錄》,共同聚力打造「中國納米谷」。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依託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建設,將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納米科技人才團隊和高端項目,未來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納米創新集群」,形成納米技術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建成「中國納米谷」(China Nano Valley)。
據介紹,納米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用地1.1平方公裡,按照「一區四園」模式分階段開發建設,包括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納米生命與健康技術科技園、納米創新能源與環境科技園、納米超級複合材料科技園區四大園區。首期將啟動300畝建設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其中100畝先行綜合配套服務區目前已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底封頂。該先行綜合配套服務區包括人才公寓、研發孵化、總部辦公、商業等功能。
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納米技術深刻影響著以人工智慧、量子技術、5G、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納米光電器件、碳納米器件、納機電系統、納米器件神經電路等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納米技術在信息技術主要的應用有:低維納米材料及器件、納機電系統、基於光電磁和量子效應的新型微納器件、碳基納電子器件、表面等離激元材料與器件等。該園區主要開展納米光電磁器件、納米傳感器、納機電系統(NEMS)、智能超級測量技術、人工智慧相關的納米器件與設備等研發。
納米生命與健康技術科技園。生物醫藥是納米技術應用最活躍的領域,納米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超過三分之一都發生在生物醫藥領域。納米技術在生命與健康領域主要的應用有:智能納米藥物、藥物輸送、納米仿生材料、納米孔基因測序、納米造劑影、納米診斷技術等方向的研究。該園區主要開展納米藥物、納米生物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智慧醫療技術、創新設備、體內納米機器人等研發。
納米創新能源與環境科技園。納米材料有著優異的力學、電學、磁學、光學等特性。納米材料向國民經濟和高新科技各個領域的滲透以及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該園區主要開展環境納米技術、納米催化技術、智能城市與物聯網相關納米技術研究。
納米超級複合材料科技園。納米材料有著優異的力學、電學、磁學、光學等特性。納米材料向國民經濟和高新科技各個領域的滲透以及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該園區主要開展分子技術、納米表面工業材料、革新機器人新材料、大數據驅動型複合納米材料等研發。
當前,納米技術已逐步成為集交叉性、引領型和支撐性的前沿研究領域,既能夠幫助現行支柱產業提質增效,又能夠壯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有利於支撐和加快全球納米科技創新成果在大灣區落地孵化,構建大灣區高精尖產業結構,形成以顛覆性技術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和生態圈,發揮納米科技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增長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納米技術產業高地。未來,中國將進一步統籌推進納米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納米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將集中承載國內外納米科技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通過新型研發機構自主研發、國內研發機構成果技術轉移轉化、國內國際智慧財產權收購三大途徑,不斷集聚關鍵產業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依託技術與智慧財產權有序布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通過整合國內外科技成果和研發力量,攜手行業重點企業,在智能納米藥物、納米診療設備、新一代顯示技術、納米器件、納機電系統、納米鋰電池、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納米表面處理技術、納米催化技術等關鍵領域,重點布局一批納米科技領域的重大產業項目,在納米仿生材料、基因工程、納米光電器件、碳納米器件、新型納米材料、超材料、鈣鈦礦技術等新興領域、未來領域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創新企業。
遠期,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集聚區要實現產業發展國際化目標,成為全球知名的納米高端產業輻射帶動中心,打造千億級納米產業集群。
編輯: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