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城市設計規劃出爐!

2020-12-06 知識城

中新廣州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已出爐。

據介紹,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規劃範圍北至醫港大道,南至引智大道(規劃),西 至開放大道,東至改革大道(在建),該範圍屬於知識城中北部組團,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晶片三業並舉的世界級創新智造高地,科創研發與高端製造為主的新意街區。規劃範圍總用地面積約 6.69km2。用地範圍涉及 4 個行政村,分別為楓下村、山 龍村、佛塱村和何棠下村。

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範圍衛星圖如下:

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總體發展定位是將規劃區打造和建設成為一個創「芯」智能園,即新能源、 新材料、智能晶片三業並舉的世界級創新智造高地;科創研發與高端製造為主的 船型創意街區;環山繞水的特色產業集團集群。 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晶片產業發展定位如下:

(1)新能源產業發展定位為國際新能源集成系統服務中心。形成以系統集 成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鏈核心,涵蓋新能源研發、檢驗檢測服務、高端製造等高附 加值產業環節。

(2)新材料產業發展定位為全球前沿材料測評與智能晶片設計中心。聚焦 智能終端晶片領域,形成以智能晶片設計為主導,以其他相關前沿材料測試評價 為補充的全產業生態鏈。

(3)晶片產業發展定位為廣州「芯」—晶片研發智造園。結合知識城產業布 局,引進重點項目,彌補市場空缺,形成以智能晶片設計為主導、以封裝測試為 補充、以高端製造為突破的全產業生態鏈。

根據現狀用地分布、已批用地情況,以及未來片區內土地開發利用的潛力,規劃形成「一帶,雙芯,雙廊四組團」的空間結構。其中:

「一帶」:新材料研發與中試生產帶;

「雙芯」:NEW價值創新服務芯、共享綠芯;

「雙廊」:價值創新產業服務走廊、技術大道北公共服務走廊;

「四組團」:新材料研發區、新能源研發區、智能研發區及生態居住區。

綜合交通供給和交通需求、結合交通發展和土地開發、結合交通功能和城 市功能,打造「內暢外達、綠色出行、智能服務」的交通系統。

1、對外交通規劃

(1)軌道交通

規劃範圍內規劃建設 2 條軌道交通線路,包括穗莞深城際線和廣州地鐵 14 號線支線,其中穗莞深城際線採用高架穿越,設置馬頭莊站,14 號線支線在規 劃範圍內設置了楓下站。

(2)快速路

規劃範圍內規劃 2 條快速路,分別為引技大道和引智大道。其中引智大道 位於規劃區域的南邊界,東西走向;引技大道位於規劃區域的北邊界,東西走 向。

2、內部交通規劃

(1)道路系統 規劃形成「五橫四縱多環」的幹道骨架。「五橫」包括了醫港大道、引技大道、引智六路、引智一路、引智大道;「四縱」為開放大道、技術大道、改革二 路、改革大道;圍繞多個產業組團形成環路。

(2)城市快速路 片區對外聯繫的主要道路,包括引技大道和改革大道,分別從東西向和南北向實現片區的快速對外交通聯繫。

(3)城市主幹道 根據道路系統的骨架路網,通過醫港大道、引智六路、引智一路、引智大道快速連接寶能價值創新園,打通知識城知識孵化區(北區)內部交通。通過 開放大道、技術大道、改革二路三條主幹道打通南北向交通。(4)城市次幹道 以滿足機動車相對連續行駛為主要目標,構建聯繫主幹道和支路的路網,具有道路和街道的雙重功能,主要為規劃範圍內部交通服務,是公交行駛的主 要通道。

相關焦點

  • 知識城九龍湖最新規劃解讀,湖畔智碼!
    中新廣州知識城自2000年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首次提出「東進、南拓、西聯、北優」的發展戰略以來,在粵港澳大灣、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等新的區域發展背景下,成為中心城區以外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知識中心。環九龍湖地區是中新知識城的核心段落。
  • 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1.1平方公裡「中國納米谷」,四大園區集聚納米...
    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1.1平方公裡「中國納米谷」,四大園區集聚納米產業和人才​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09-26 未來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
  • 2021年,知識城將會越來越難買?!
    這裡的投資者不乏新加坡的大型企業,例如凱德集團,它也是中新知識城項目重要的建設者之一。 在中國深耕26年,足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220餘座城市,新加坡的知名項目克拉碼頭就是出自它的手。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已成為我國重點培育的戰略新興產業。《陝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穩步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落戶知識城!
    項目將在知識城選址!國家氣象中心2019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並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第一批審議通過的6個專項規劃之一。
  • 簡州新城發布國內首個「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
    每經編輯:劉豔美5月24日,在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龍馬湖CAZ招商推介會上,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規劃發布。據介紹,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是簡州新城秉承「人城產」營城理念,強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基礎上,對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運營的創新,這也是國內首個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
  • 西安最新規劃布局出爐
    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天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配套發展5大新興產業及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先進位造產業帶以經開區為引領,主要包含秦漢新城、涇河新城、經開區、高陵區、渭北臨潼工業新城、航空基地、閻良區、富閻產業合作園區。重點發展汽車、高端裝備、航空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配套發展5大新興產業及相關生產性服務業。
  • ...規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談雄安新區規劃新理念
    新華社石家莊1月17日電題:從七個關鍵詞看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談雄安新區規劃新理念新華社記者上承《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下啟新區系列專項規劃,《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獲得批覆。
  • 新經濟 新業態 新能源 新材料
    新經濟、新業態、新能源、新材料……在追求「綠色」之路上,西寧一直在求新、創新的模式上不懈努力著!不斷創新,在新經濟、新業態、新能源、新材料上下大功夫。  西寧市已提出了十三五時期「12315」總目標,開啟幸福西寧建設新徵程。幸福西寧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王曉曾多次提出,要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幸福西寧」建設的有力支撐。在推動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詮釋「幸福西寧」的真諦。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研發新一代模塊化高性能整車平臺,攻關純電動汽車底盤一體化設計、多能源動力系統集成技術,突破整車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輕量化、低摩阻等共性節能技術,提升電池管理、充電連接、結構設計等安全技術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綜合性能。提升產業基礎能力。
  •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規劃設計方案全新出爐!公園城市鄉村表達新範式
    日前,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發布公告,歷時大半年的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優勝獲獎方案正式出爐,從來自全球的20家一流規劃設計機構和世界各地的174個公眾組應徵人中,最終評選出了24個優勝、獲獎方案。
  • 間表】終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前夕釋放出新的信號。9月16...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新信號: 專家組不建議制定「禁燃」時間表】終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前夕釋放出新的信號。9月16日下午,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2.0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已通過專家評審,很快就要正式發行。
  • 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惠程科技打造「智能充電樁運營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不斷鼓勵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領域的發展建設。隨著產業熱度不斷升級,有助於惠程科技高端製造朝著新能源充電樁領域深入邁進,符合當前新基建的發展方向,實現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 ...慧眼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2021年1月4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百度地圖慧眼共同成立百度慧眼-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籤署了合作協議。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石曉冬院長、王引總規劃師、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百度地圖慧眼總經理嚴孫榮等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活動。
  • 籤約快訊|百度地圖慧眼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規劃大...
    2021年1月4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百度地圖慧眼共同成立百度慧眼-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籤署了合作協議。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石曉冬院長、王引總規劃師、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百度地圖慧眼總經理嚴孫榮等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活動。
  • 廣州科技創新軸:通向城市新未來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為此,廣州把優化創新空間布局擺在了首要位置。具體舉措中,首次提到「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規劃建設連結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由此,廣州第三條城市新中軸面貌愈發清晰。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四大變革成就未來城市的鏡像孿生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的作用正在從數字呈現轉向智能體驗,藉助大數據深度挖掘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和網際網路平臺,未來城市將會在規劃內容、決策機制、建設標準、編制模式四個方面發生變革。  未來城市將是鏡像孿生。從雄安新區開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展開了廣泛持續的跟蹤研究,試圖探索一種新的城市成長方式,我們稱之為鏡像孿生。
  • 讓城市生活更智能 新能源讓濱海新區充滿綠色能量
    4月23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籤署《打造國際領先能源網際網路綜合示範區助力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繪就智慧能源支撐智能城市發展新的藍圖。在濱海新區不遠的未來,綠色、智慧能源將讓城市生活更智能、更清潔、更美好。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本報見習記者 田瑞穎「金九銀十」期間,新能源車零售翻倍,回暖態勢明顯。在這場國際「洗牌」競爭中,如何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智能新賽道上更好地「馳騁」,國家已明確定調。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