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已出爐。
據介紹,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規劃範圍北至醫港大道,南至引智大道(規劃),西 至開放大道,東至改革大道(在建),該範圍屬於知識城中北部組團,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晶片三業並舉的世界級創新智造高地,科創研發與高端製造為主的新意街區。規劃範圍總用地面積約 6.69km2。用地範圍涉及 4 個行政村,分別為楓下村、山 龍村、佛塱村和何棠下村。
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範圍衛星圖如下:
知識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晶片園總體發展定位是將規劃區打造和建設成為一個創「芯」智能園,即新能源、 新材料、智能晶片三業並舉的世界級創新智造高地;科創研發與高端製造為主的 船型創意街區;環山繞水的特色產業集團集群。 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晶片產業發展定位如下:
(1)新能源產業發展定位為國際新能源集成系統服務中心。形成以系統集 成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鏈核心,涵蓋新能源研發、檢驗檢測服務、高端製造等高附 加值產業環節。
(2)新材料產業發展定位為全球前沿材料測評與智能晶片設計中心。聚焦 智能終端晶片領域,形成以智能晶片設計為主導,以其他相關前沿材料測試評價 為補充的全產業生態鏈。
(3)晶片產業發展定位為廣州「芯」—晶片研發智造園。結合知識城產業布 局,引進重點項目,彌補市場空缺,形成以智能晶片設計為主導、以封裝測試為 補充、以高端製造為突破的全產業生態鏈。
根據現狀用地分布、已批用地情況,以及未來片區內土地開發利用的潛力,規劃形成「一帶,雙芯,雙廊四組團」的空間結構。其中:
「一帶」:新材料研發與中試生產帶;
「雙芯」:NEW價值創新服務芯、共享綠芯;
「雙廊」:價值創新產業服務走廊、技術大道北公共服務走廊;
「四組團」:新材料研發區、新能源研發區、智能研發區及生態居住區。
綜合交通供給和交通需求、結合交通發展和土地開發、結合交通功能和城 市功能,打造「內暢外達、綠色出行、智能服務」的交通系統。
1、對外交通規劃
(1)軌道交通
規劃範圍內規劃建設 2 條軌道交通線路,包括穗莞深城際線和廣州地鐵 14 號線支線,其中穗莞深城際線採用高架穿越,設置馬頭莊站,14 號線支線在規 劃範圍內設置了楓下站。
(2)快速路
規劃範圍內規劃 2 條快速路,分別為引技大道和引智大道。其中引智大道 位於規劃區域的南邊界,東西走向;引技大道位於規劃區域的北邊界,東西走 向。
2、內部交通規劃
(1)道路系統 規劃形成「五橫四縱多環」的幹道骨架。「五橫」包括了醫港大道、引技大道、引智六路、引智一路、引智大道;「四縱」為開放大道、技術大道、改革二 路、改革大道;圍繞多個產業組團形成環路。
(2)城市快速路 片區對外聯繫的主要道路,包括引技大道和改革大道,分別從東西向和南北向實現片區的快速對外交通聯繫。
(3)城市主幹道 根據道路系統的骨架路網,通過醫港大道、引智六路、引智一路、引智大道快速連接寶能價值創新園,打通知識城知識孵化區(北區)內部交通。通過 開放大道、技術大道、改革二路三條主幹道打通南北向交通。(4)城市次幹道 以滿足機動車相對連續行駛為主要目標,構建聯繫主幹道和支路的路網,具有道路和街道的雙重功能,主要為規劃範圍內部交通服務,是公交行駛的主 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