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新業態、新能源、新材料……在追求「綠色」之路上,西寧一直在求新、創新的模式上不懈努力著!
西寧市委書記王曉在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的首屆綠色發展論壇暨2016西寧城市發展投資洽談會上指出,結合當前綠色發展理論與實踐的三大趨勢性變化和西寧工作實踐,一要把握綠色發展正在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擴展的趨勢,深刻理解習總書記「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重要論述的價值觀意義,牢固樹立綠色價值取向;二要把握綠色發展正在從靜態保護向動態保護升級的趨勢,深刻理解習總書記「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重要論述的方法論意義,大力促進綠色經濟發展;三要把握綠色發展正在從需求驅動向供給驅動轉型的趨勢,深刻理解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論述的本質性意義,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在新經濟、新業態、新能源、新材料上下大功夫。
西寧市已提出了十三五時期「12315」總目標,開啟幸福西寧建設新徵程。幸福西寧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王曉曾多次提出,要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幸福西寧」建設的有力支撐。在推動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詮釋「幸福西寧」的真諦。
打造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建全國有影響力光伏產業基地、創新驅動生物產業駛入快車道……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核心的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正在西寧落地開花!按照西寧市「12315」總目標,全市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在追求綠色低碳循環的道路上時刻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新元素」納入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轉型升級中。
定格綠色、發展綠色,西寧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道路上將綠色經濟進行到底!
潔淨的新能源生產車間
新產業新基地
從雛形走向成熟
東川工業園區、南川工業園區、甘河工業園區、生物產業園區,在西寧市五大新興產業基地的一間間廠房中、在一條條生產線上,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舉措得到落實。以新能源、新材料為基礎的新產業、新基地,正在從雛形走向成熟。
亞洲矽業成功完成千餘項技術創新與改造,通過降成本、科技創新,實現了華麗轉身,低碳綠色產業鋰電產業大力推進,現代化工廠崛起……
【奔向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
●比亞迪將投資40億元建設10GWH鋰電池項目
●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24億元電解銅箔項目
●華泰汽車集團年產5萬輛電動汽車項目
●雲南航天工業公司電動車組裝項目
裝上「青海心臟」的新能源汽車
西寧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導向,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發展!鋰電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轉換率、循環壽命長等特點,符合低碳、綠色、環保理念。鋰產業是西寧市將要重點打造的新興產業之一。
根據規劃,通過未來10年的不懈努力,西寧鋰電產業將實現跨越發展,我們將把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打造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從電動汽車的心臟——鋰電池「青海造」,到電動汽車整車實現「青海造」,西寧致力打造鋰電池製造全產業鏈。
眼下許多宇通客車都有一顆「青海心」,這顆「青海心」的誕生地就在南川工業園區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現在車間內兩條現代化生產線正在全力生產,小型機器人的身影隨處可見,目前第三條生產線正在建設之中。同時,該公司還結合青海光伏產業發展,發展儲能電池,對儲能產業前景非常看好。
國際知名企業比亞迪將投資40億元建設的10GWH鋰電池項目落戶西寧。華泰汽車集團年產5萬輛電動汽車和雲南航天工業公司電動車組裝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年內開工建設。
今年6月青海鋰電產業的重要「補鏈」項目——投資24億元的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000噸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破土動工。至此,西寧市鋰電產業鏈條中除了電解液,目前,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已形成了完整的鋰電產業鏈……下一步西寧市將重點發展鋰電材料、鋰電池和配套產業,推進儲能應用,促進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應用,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使電動汽車整車「青海造」成為現實。
生物製藥
【創新驅動生物產業駛入快車道】
西寧市以創新驅動轉型為動力,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致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已成為西寧乃至青海創新要素最為密集、創新創業最為活躍、創新能力最為突顯的區域之一,為全市「十三五」轉型升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金訶藏藥「藏藥新藥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被科技部批准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了我省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突破。
——青海威德特種糖業有限公司成為亞太地區唯一實現菊粉工業化生產的企業。產品遠銷歐洲、美國、韓國等國家。
——青海伊納維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開發5個系列14種產品,獲得KOSHER (國際猶太食品)、HALAL(國際清真食品)等各類認證8項,並在全省率先通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及美國NSF GMP認證,是最具出口潛力的企業之一……
到「十二五」末,園區生物科技產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7家,佔全省總數約28%,科技型企業34家,佔全省總數約20%,高科技企業引領創新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擁有專利授權量600餘件,其中發明專利103件,分別比「十一五」末增加270件、55件,萬名從業人員擁有授權專利104件。
東川工業園區車間一角
【建全國有影響力光伏產業基地】
西寧市積極打造從「多晶矽—單晶矽—切片—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一體的矽材料光伏產業鏈,已具備年產多晶矽1.45萬噸,單晶矽4500噸、光伏電池及組件500MW生產規模。
西寧市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以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核心,加強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技術攻關,不斷提升產業層次。
省內首家光伏上遊原料製造龍頭企業——亞洲矽業(青海)有限公司(簡稱亞洲矽業)緊緊抓住降成本、科技創新的牛鼻子,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推動企業發展,在逆境中亮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
過去5年,光伏製造業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等困難時期,產業陷入低迷階段,尤其在2012年,全國多晶矽企業生產陷入低迷階段,這樣的大環境,也給亞洲矽業的生產及經營造成了不小衝擊。
經過不懈努力,亞洲矽業已成功完成創新和技改項目千餘項。新技術的應用,使該公司物耗、能耗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8640噸、氮氧化物排放4420噸、節約用水約132萬噸,天然氣消耗降低70%,生產電耗降低40%。不僅使亞洲矽業以年產1.2萬噸多晶矽的產能和20億元的年銷售收入成為我國先進多晶矽製造業的代表,而且在全球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亞洲矽業是西寧市光伏產業中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綠色轉型升級的一個樣本。西寧市積極打造從「多晶矽—單晶矽—切片—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一體的矽材料光伏產業鏈,已具備年產多晶矽1.45萬噸,單晶矽4500噸、光伏電池及組件500MW生產規模。「十三五」期間,將圍繞打造矽材料及光伏製造產業鏈,加快推進相關配套產品的生產加工,著力構建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光伏光熱製造和應用產業基地。
太陽能電池成品
構建產業新格局
壯大支撐力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青海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色調定格綠色。在這一主調引導下,在綠色、低碳、循環的道路上,西寧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未來,西寧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眼於建設現代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產業空間新格局,壯大西寧發展的支撐力。
●打造新的增長格局加快培育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增長極和增長帶,構建新的增長格局。在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等至少九個方面著力培育增長點;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多巴城市副中心、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等三個增長極和拓展寧大北川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帶、多沙沿湟現代服務業經濟帶、魯多-西塔沿線特色優勢產業經濟帶等三條千億元經濟增長帶。
●推行新型工業化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以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核心,加強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層次和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比重,推進西寧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和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引領生產方式向綠色、柔性、智能、精細轉變,形成生態文明引領、資源高效利用、產業相互融合的循環型工業體系。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施「百項改造提升工程」,做大做強金屬冶煉及延伸加工、特色化工、裝備製造、藏毯絨紡、高原動植物精深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在全國有影響的鋁及鋁精深加工、精細化工、藏毯絨紡、高原生物製品等優勢產業集群,打造傳統產業競爭新優勢。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和新型建材等新興產業,重點打造光伏、鋰電產業,發展新型輕合金材料、電子信息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和特色化工合成材料產業,使新興產業成為帶動全市工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促進跨界融合創新促進生產與需求對接、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在更加廣泛的領域促進「網際網路+」發展,引導和促進跨界融合創新。打造創新創業的支撐平臺,支持和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眾創空間,孵化培育一批創新型小微企業,探索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推動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融合發展。
鋰電生產
綠色新項目
不斷加盟西寧發展
在生態保護優先,追求綠色、低碳、循環的道路上,西寧時刻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新元素」的發展融入其中。在前不久舉行的城洽會期間,西寧市緊緊圍繞產業、城市轉型升級,創新招商方式,以全省重大規劃為牽引,開展重點領域產業鏈集群式招商。城洽會期間共籤約項目86項,籤約金額384億元。其中,涉及光伏光熱、鋰電產業、有色金屬深加工等工業類項目24項,投資額達70.8億元。今後,將有越來越多綠色無汙染、低耗能的青藏高原特色產業項目落戶西寧市。
●鋰電產業:在鋰電基礎材料產業方面,今後將有山東齊魯水務集團年產1萬噸正極材料、華泰汽車正極材料等項目落地,並逐步規模化生產高純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高純金屬鋰和鋰材料等鋰電基礎材料。在鋰電池產業方面,今後除了推進比亞迪年產10吉瓦時鋰電及配套等項目外,還將引進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同時,華泰電動汽車等項目也將落戶西寧市,西寧市將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
●光伏產業:西寧市將重點引進單晶矽、多晶澆鑄,溼度發展電子級拉晶、「N」型電池、太陽能切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光伏產業項目。努力把東川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光伏產業生產基地。
●光熱產業:西寧市將加大與白吉瑞新能源、萬通新能源、中海陽等光熱企業對接力度,重點引進和發展聚光反射鏡、集熱管,太陽能熱水系統,中高溫太陽能集熱應用技術等相關設備製造等項目,積極研發複合熱源等,形成光伏光熱並存互補,努力將園區打造為全省具有影響力的光熱配套服務產業園區。
東川工業園區光纖生產車間
五大園區
打造新興產業基地
園區是打造新興產業基地的重要載體,據了解,西寧市將以發展新興產業為核心,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發展,打造五大新興產業基地。
【東川工業園區】圍繞將東川工業園區建設成為青海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全力培育矽材料及光伏製造產業鏈、銅精深加工產業鏈、鈦合金熔鑄及板管帶材加工產業鏈,電子鋁箔銅箔及延伸產業鏈。
【南川工業園區】圍繞將南川工業園區建設成為「世界藏毯之都」、我國重要的鋰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加快打造藏毯絨紡產業鏈、鋰電池材料及儲能(動力)電池產業鏈、光伏聚光電池產業鏈。
【甘河工業園區】圍繞將甘河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及特色化工產業基地,打造有色金屬延伸加工產業鏈、精細化工產業鏈,加快建設鉻化工產業園、碳(石墨)材料產業園、氟化工產業園。
【生物科技產業園區】圍繞將生物科技產業園區建設成為高原生物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產業基地,打造高原特色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中藏藥、崑崙晶石複合材料、環衛專用設備,改裝汽車等產業集群。
【北川工業園區】圍繞將北川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引領區和外向型產業出口基地,加快建設西寧綜合保稅區,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產業。(圖片均由黎曉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