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質量轉型發展強大引擎
愈是逆風前行,愈要激活創新發展的引擎。2020年這場新冠疫情,對傳統產業造成了較大衝擊,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的「三新」經濟,卻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成為全市經濟企穩回升的動力支撐。
其實晉中市「三新」經濟發展,從黨的十九大以來就踏入快車道。近日,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晉中市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速,為全市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不竭動力,加速助力晉中經濟開啟新徵程。
新動能催生發展新活力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黨的十九大以來,晉中市在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2017年以來,在保持穩中向好的同時,晉中市經濟呈現出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凸顯、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顯著特徵。
眾創空間風生水起,高新技術企業茁壯成長、財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多……黨的十九大以來,晉中市創新環境繼續優化,創新投入力度加大,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創新驅動能力不斷增強,支撐引領經濟增長作用日益凸顯。2019年,晉中市財政科學技術支出2.7億元,同比增長19.3%,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個百分點。研發強度提高,2018年全市R&D經費首次超過10億元,達到11.6億元,居全省第五位,R&D經費投入強度0.80%,較2017年提高0.19個百分點。截至2019年末,全市省級眾創空間達到19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數25家,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0家,居全省第二位。
落後產能不斷淘汰,現代服務業異軍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發展……晉中市產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產業革命對發展新動能貢獻日益提升。目前,晉中市已從過去主要依靠工業拉動轉為工業、服務業共同拉動。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7.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達到63.9%。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煤炭、焦炭、冶金、電力等傳統行業不斷加大改造升級力度,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領跑,2019年全市高技術製造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7年的4.2%上升為2019年的10.2%。
創業激情持續點燃,市場活力大大激發,制度紅利不斷釋放……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泛開展,晉中市日均新註冊企業數量不斷增長,新企業和企業創新為晉中經濟注入澎湃動力。2019年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5萬戶,新增註冊資本(金)411.0億元,其中新登記企業10342戶,比上年增長8.0%,日均新登記企業28.3戶;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2018年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的82.3%。
為高質量發展增色添彩
黨的十九大以來,伴隨著市場環境優化、傳統產業提質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步伐,晉中市各行業湧現出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推經濟增長「加速跑」,為晉中高質量發展增色添彩。
看農業,生產方式加快轉變,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快速湧現。近年來,晉中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提升農業生產方式轉變,以山西農谷為牽引不斷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以百裡廊帶為載體快速發展鄉村旅遊產業,以會展經濟為抓手打造農業新品牌,全面盤活農村資源,構建起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2017年以來,晉中市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三年來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66.04萬畝,打造了37個省、市級有機旱作農業示範片,形成了有機旱作玉米、高粱、穀子等15種典型的旱作農業種植模式,全市共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基地15.6萬畝。通過強化科技支撐,已建成1個國家級、4個省級、12個市級、10個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產業園縣級全覆蓋,湧現出了榆社廣生、榆次海玉、榆次金糧飼料、平遙牛肉等一批新興產業,僅2019年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就突破260億元。在百裡太行畫廊工程和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的助推下,晉中市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壯大,2019年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綜合營業收入26.0億元,同比增長14.7%。目前,晉中市已成功舉辦了兩屆晉中市現代農業博覽會,展出優勢產品、先進技術1.2萬個(項),招商引資籤約總投資額超16億元,吸引觀展群眾10萬餘人。全市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573個、面積306.3萬畝,評選出30個市級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今年還全力推進全國首批、晉中唯一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工程,榆社知母、黃芪「山西藥茶」等進入品牌化開發。
看工業,晉中市著眼於加快轉型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傳統工業改造步伐明顯加快,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煤炭冶金等傳統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一批傳統產業技改項目開工建設,2017年至2019年工業技改投資累計達到285.6億元,佔工業投資的40.8%。今年礦用變頻器及智能自動化巡檢機器人系統等項目的開工建設,開啟了傳統產業智能升級新革命。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集群式快速發展,2019年全市新增規模以上高新技術製造業企業11戶,總數達到24戶,產業增加值完成15.3億元,同比增長12.4%;戰略性新興企業淨增23戶,總數達到76戶,產業增加值完成60.5億元,同比增長15.6%。同時新產業不斷湧現,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從無到有,2019年全市生產新能源汽車57753輛,同比增長44.8%;太陽能電池產量85.0萬千瓦,增長64.4%;太陽能發電量1.76萬千瓦時,增長77.5%。隨著「六新」項目的推動,今年福諾歐新材料科技公司含氟新材料、銀聖科技1000t/a矽鋼專用新材料等項目開工建設,投產後將填補全省專業生產含氟新材料產業、國內矽鋼專用新材料的空白。
看服務業,晉中市加快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新型服務業不斷充盈。隨著晉中萬達廣場、天美杉杉奧特萊斯落地,2017年僅僅不到4個月兩家商業綜合體共實現零售額5億元,2019年零售額在2018年增長的基礎上淨增6.8億元,有力帶動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今年天美杉杉奧特萊斯三周年店慶,三天銷售額達到2.25億元,同比增長84.45%,有力帶動了傳統商業模式轉型。新業態的網絡消費表現活躍,2019年全市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達3.3億元,同比增長42.8%。此外,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科學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2019年兩項投資分別增長17.4倍和46.5%。截至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有19.1%的企業屬於新經濟服務主體,其營業收入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9.0%。
看共享經濟,搭乘電子商務發展的快車,晉中市「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迅猛,共享經濟成為新時尚。2019年,全市1633家「四上」企業中,有71家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銷售商品或服務,電子商務銷售金額達48.6億元;有49家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採購商品或服務,電子商務採購金額達64.4億元。隨著「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文旅」等飛速發展,2019年以來晉中市投資584萬元打造 「空中課堂」,錄製播出了1046節精品課和播出了152部紅色影視劇,實現「名師面對面、指導零距離、離校不離教、下課不下線」。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雲」遊晉中,成為旅遊新業態。從2017年開始共享經濟項目在晉中遍地開花,哈羅、美團、青桔等共享單車,駕唄、首汽GoFun共享汽車風靡全市,共享經濟逐漸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引領經濟實力持續提升
「三新」經濟的迅速崛起,成為晉中市穩增長的「定海神針」。在「三新」經濟的引領帶動下,全市經濟向著平穩、健康的高質量發展加速奔跑。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2017年至2019年,晉中市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佔比分別下降1.1個和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上升1.2個百分點。從支出結構來看,消費率從2017年的51.4%上升到2019年的64.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了7.2個百分點,其中,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強,貢獻率由2017年的46.1 %上升為2019年的 53.3%。從收入分配來看,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855元,較2017年增長17.6%,年均增長7.9%,收入的穩定增加促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城鄉結構趨於一體化。2017年至2019年,晉中市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持續攀升,城鎮化率從2017年的54.14%上升為2019年的56.84%。三年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9.7%,城鄉收入比由2.52進一步縮小至2.39。
區域結構趨於協調化。晉中市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下,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促進東山與平川地區協調發展。2019年,東山五縣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6.2%,較2017年提高2.0個百分點;平川六縣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6.5%,兩者增速差距由2017年的2.6個百分點,縮小為2019年的0.3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趨於包容化。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晉中市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領導方式不斷綠色化,形成了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同向同行的包容性發展格局,推進了一批風力、光伏發電項目,努力降低單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空氣和水的質量明顯提高。2017年至2019年,單位GDP能耗降幅平均保持在2.30%;2019年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7天,較2017年增加44天,環境空氣綜合汙染指數5.57,較2017年降低2.11個百分點。11個監測的河流斷面水質中Ⅲ類以上水質斷面較2017年增加1個,佔比由2017年的63.6%提升為2019年的72.7%。(記者劉冬冬 通訊員楊嵩利)
[編輯: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