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轉鐵」助力環保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11月23日下午,位於安陽市高新區南部的安陽象道物流園裡,工人們正在加緊為其安裝吊裝軌道。今年以來,該市加快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項目建設,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助力全省快速融入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

「公轉鐵」顧名思義是要促使更多的大宗商品從公路運輸轉到鐵路運輸上來。2018年,國務院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公轉鐵不單單是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轉變為鐵路運輸方式的改變,更是一筆筆關乎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帳」和「生態帳」。

「公轉鐵」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大勢所趨。公路完成長距離運輸大宗貨物,存在高耗能、高汙染等破壞環境的問題。相較之下,鐵路貨運能耗是公路貨運的七分之一,內燃機車的汙染排放是公路貨運的十三分之一,電氣化鐵路基本是零汙染。鐵路作為我國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幹力量,具有路網發達、運量大、效率高及綠色環保等優勢。實現「公轉鐵」可以將鐵路的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等顯著優勢得到有效的發揮,能從源頭上降低大氣汙染的排放。

「公轉鐵」是提升運輸效率大勢所趨。長期以來,運輸結構不優既降低了運輸效率、推高了物流成本,也加重了環境汙染。加快運輸結構調整成為實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鐵路因運量相對集中、單位運量較大、環境協調性好,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一列普通的貨運列車輕輕鬆鬆運輸幾千噸貨物,相當於幾十輛甚至百輛貨運汽車的運量,更不要說那些萬噸級的重載貨運列車了。

「公轉鐵」是降低物流成本大勢所趨。由於中國鐵路四通八達的路網優勢,鐵路運輸成本要遠遠低於汽車運輸成本。尤其今年疫情期間,企業發展一方面需要拓展市場增加收益,另一方面就要減少支出、降低成本,鐵路運輸具有運輸價格穩定和運量保障可靠的優勢,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讓原材料輸入、產品輸出都得到了保障,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注入了新動力。

推行「公轉鐵」,不僅可以增加鐵路貨運量,還解決了以往「粗放」的運輸方式帶來的「尾氣排放」的環保問題,既符合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更能發揮鐵路國民經濟「大動脈」作用,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促進國內國際經濟發展雙循環。(孫贇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讀懂「公轉鐵」背後的發展深意
    這標誌著臨沂物流業在「公轉鐵」、多式聯運的徵程上又邁進了一步,意味著全國運輸結構得以全面調整,體現了全國各地都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都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而展開奮鬥。「公轉鐵」是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標誌,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資源。
  • 「公轉鐵」帶來的福祉
    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性條件,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獲缺的一部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無形中把人類與環境緊密的聯繫到了一起,所以保護環境已經不再是紙面上寫寫、口頭上說說那麼簡單了。河南省安陽市高新區在治理環境汙染方面積極響應省發改委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為主攻方向,調整運輸結構,鐵路部門計劃今年年底在物流園裡正式通車,將裝配好的列車,通過鐵路專用線,抵達全國各地,形成無縫銜接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正如安陽市發改委副主任樊厲說:「對企業來說,無論環保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算下來,都是鐵路運輸優勢更加明顯。」
  • 「公轉鐵」推動綠色物流運輸體系建設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探索綠色物流體系,開創新的創效增長點,促進「公轉鐵」措施落地落細,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汙物排放,自覺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藍天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強。 「公轉鐵」,是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背景下的動作。
  • 「公轉鐵」兩年間,發生了什麼?
    這些水泥準備運往北京市石景山南站,是助力北京地區建築行業復工復產的重要物資。 「只要企業有發運需求,我們24小時無縫銜接作業,保證貨物隨到隨裝,快進快出。」呼和浩特鐵路貨運中心沙良物流園主任胡梟說。全國開始復工復產以來,通過「公轉鐵」,內蒙古已向北京地區發送近4000噸散裝水泥。不受天氣、人力限制的鐵路運輸成為企業復工復產和工程建設的「神助攻」。
  • 「公轉鐵」,鐵總未必會笑
    鐵總比較優勢鮮明從目前的運輸結構來看,鐵路運輸佔比明顯偏低。鐵路運輸擁有的運能大、能耗低、排放小、可靠性高的比較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況且其具有公路運輸所不具備的規模經濟優勢。在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李長宏看來,「公轉鐵」就是要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的規模經濟優勢和綠色環保優勢。
  • 「公轉鐵」:讓「綠色發展」成為調整運輸結構的主題
    這是安陽市推進建設「公轉鐵」項目中的一個。今年以來,安陽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估算總投資60多億元,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對於企業來說,用鐵路來運輸,無論是社會效益還是環保效益,鐵路運輸要更有優勢;另外,公路運輸更容易受天氣和路況的影響,而鐵路則具備「全天候」運輸能力,所以,其市場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
  • 讀懂「公轉鐵」背後的意義
    這背後,則和藍天保衛戰息息相關。(11月23日《人民日報》)  在「藍天保衛戰」的背景下,實現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到鐵路的轉變,經濟帳要算,環保帳更不能糊塗。以位於山西省朔州市的口泉煤業為例,該企業在實現煤炭運輸公轉鐵後,每噸煤炭運輸成本相較過去下降了10多元,與每天都處於「議價」狀態的公路運輸相比,穩定的市場價格和運量保障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同類型的企業加入其中。
  • 「公轉鐵」「公轉水」,全國貨運系統為何這樣大調整?
    根據這一規劃,到2020年,全國貨物運輸結構將呈現明顯優化,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港口鐵路集疏運量和貨櫃多式聯運量大幅增長,重點區域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打造成為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示範區。近年來,伴隨保衛藍圖行動的推進,針對貨運系統的結構調整和治理已經展開,其中,公路轉鐵路(簡稱「公轉鐵」)尤為引人關注。
  • 「公轉鐵公轉水」後貨車司機會失業?
    首先,國內外車企都加緊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其次,各種優惠和補貼政策來引導車企和消費者,生產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最後,國六標準提前實施以及油價不斷上調,抑制了車主對燃油汽車的消費欲望。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在必行。然而,轉型的過程必然會帶來「鎮痛」。今年7月份,國務院宣布到2020年之前,交通運輸行業將向「公轉鐵、公轉水」發展。
  • 河南安陽:暢通「公轉鐵」 融入「大循環」
    該項目工程部負責人王天翔介紹,前不久,安陽象道鐵路專用線已經和京廣鐵路並軌,也就是說,未來物流園裡裝配好的列車,通過這條鐵路專用線,就能駛進京廣線,抵達全國各地。這是安陽市推進建設「公轉鐵」項目中的一個。今年以來,安陽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估算總投資60多億元,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
  • 安陽市副市長陳志偉調研「公轉鐵」重點項目
    12月1日下午,安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偉帶領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辦以及「公轉鐵」專班等相關負責同志冒雪深入殷都區、文峰區(高新區)調研我市「公轉鐵」重點項目。
  • 寧波舟山港煤炭「公轉鐵」業務量首破100萬噸
    至此,寧波舟山港今年累計完成煤炭「公轉鐵」業務量超100.2萬噸,首次突破100萬噸,標誌著寧波舟山港在調整貨物運輸結構上取得實效,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了海港力量。相較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具有規模大、能耗低、汙染低等優點。
  • 「公轉鐵」你慌什麼?你的飯碗比你想像的要穩!
    6月12日,首趟「公轉鐵」進京建材專列抵達大紅門貨場,未來進京建築材料將由公路運輸逐步轉向鐵路運輸。首都「藍天保衛戰」正式打響,「公轉鐵」再次引發熱議。似乎每有環保政策出臺,就有媒體在宣傳司機要失業,給司機製造焦慮,俗稱「環保一颳風,都喝西北風」。「公轉鐵」說白了就是調整運輸結構。簡單理解,你公路拉貨太多了,汙染多,現在挪一點給鐵路叫「公專鐵」,如果再挪一點給水運,那就是「公轉水」。
  • 藍綠鵲的回歸——環保與經濟的並行發展
    兩翅慄紅色,內側飛羽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尖端。尾綠色。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部盈江、滄源、南部西雙版納、綠春,以及雲南東南部、廣西、西藏墨脫和昌都地區西南部。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說明它們已經被這裡的環境所吸引,此時正在江龍屯一帶繁衍生息。廣西崇左市龍州縣觀鳥協會是隸屬於龍州縣旅遊局的社會團體,成立於2017年6月。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宋鑫:奮力書寫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新篇章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餘璐)11月14日,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指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會議的召開,再次為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助力綠色發展」主題,對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進行了專訪。
  • 季曦:中國集約節能和綠色城鎮化實現節能環保
    以下是季曦文章原文:  讓城鎮化成為實現綠色發展的助推力  季曦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資源環境與發展經濟學系  中國新一屆政府把城鎮化置於一種全新的戰略高度,不免讓人們對城鎮化產生了多方面的期待。我們有許多理由去相信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非常期待未來的城鎮化真正實現人的發展。而在資源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硬約束的今天,我想暢想的是,城鎮化能否成為推進我國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助力?  由於城市相比其他人類聚居方式具備更好的規模經濟、集聚經濟和專業經濟,城鎮化為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能。我們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國城鎮化的節能環保效應並不樂觀。
  • 【調研】鸚鵡螺雲教室:師資為核心,共享經濟,實現雙贏
    企業調研是36氪研究院根據新興市場細分行業和新興企業撰寫的企業研究報告,定位於一級市場企業研究,從客觀嚴謹的角度梳理企業的發展情況、商業模式、數據對標等,展現企業真實情況。項目能給用戶帶來價值,讓上下遊相關聯的客戶獲利,實現雙贏。 K12市場創業門檻高,回歸教育本質,尊重用戶需求 K12 中小學教育看似創業門檻低,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加上網際網路思維就可以分享千億教育市場的大蛋糕。然而真正進入市場很難。2016年在K12領域,行業門檻會進一步提高(資本、用戶、渠道)。
  • 項目者說|「劍指「溫室效應 看他們如何實現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贏
    記者看見,通過自主研發新工藝,生產新產品,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已成為兩個項目身上最閃亮的字眼。陝西中化藍天高端電子氣體項目主要產品為HFC-134a(四氟乙烷),可廣泛應用於汽車空調製冷劑、藥用氣霧拋射劑等,是破壞臭氧層物質ODS的替代品,其環保性能出眾、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約20.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00餘個。
  • 「公轉鐵」後貨車司機沒活路?公路貨運比重下降,貨車司機卻有新機遇!
    回顧一年前,2018年,中央發出「公轉鐵」指示後,引發了物流、汽車貨運等行業一次熱議。當時有的媒體認為,這項政策會讓多數貨車司機失去飯碗;而有些人認為,「公轉鐵」不靠譜,鐵路運輸受到自身限制,難以撼動公路運輸的地位。
  • 六盤水市:垃圾處理綠色高效 助力循環經濟發展
    六盤水市:垃圾處理綠色高效 助力循環經濟發展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六盤水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守生態底線,全力提升生活、建築垃圾處理水平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全面助力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創建。突出生活垃圾處理終端設施建設。全市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達5個,日處理能力達23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