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轉鐵」,鐵總未必會笑

2020-12-05 億歐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以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主戰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不斷完善綜合運輸網絡,切實提高運輸組織水平,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綜合運輸體系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也是全世界運輸最繁忙的國家。2017年,我國全社會完成貨運總量472億噸,貨運周轉量19.3萬億噸公裡,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在推進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無車承運等一系列運輸組織管理方式的調整,努力推動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綜合運輸體系結構不合理。公路貨運量在全社會貨運中佔比過高,2008年-2017年,公路貨運量佔比由47.1%上升到78%,鐵路貨運量雖然有所增加,但佔比卻由13.2%下降到7.8%。2008年的鐵路貨運量是33億噸,到2017年的鐵路貨運量是36.9億噸,增加了11%。但公路貨運量增加近1倍,增加了91%。從今年8月公路、鐵路、水路貨物運輸量情況來看,三種方式的運輸量均有增長,但公路運輸增速最快,8月貨運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7.4%;鐵路運輸增速最慢,8月貨運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僅為6.7%。從結構上看,確實不是很合理。京津冀地區鐵礦石的疏港運輸,鐵礦石是大宗物資,90%以上還是通過公路進行疏港。

二是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一方面,部分區域鐵路運輸能力不足,港口和大型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滯後,通達性不高,所以公路運輸成為部分企業唯一的選擇,承擔了大量大宗物資中長途運輸任務,鐵路和水運輸成本低、低能耗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公路運輸不同程度存在著車輛非法改裝、超限超載及過度競爭的問題,所以造成鐵路運價和公路運價倒掛,降低了鐵路的比較優勢。

三是綜合運輸組織化水平不高。主要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不足,標準規範和運輸服務規則不銜接,跨方式、一體化運輸組織程度低,多式聯運市場主體少,發展嚴重滯後。比如我國目前沿海港口的鐵水聯運比例僅為2%左右,而在世界上發達國家鐵水聯運比例基本上都在20%左右,所以還有很大差距。

四是基礎設施銜接不暢。各種運輸方式規劃建設、統籌協調不夠,樞紐站場、集疏運體系不完善,所以,「連而不暢、鄰而不接」的問題突出,跨方式運輸銜接不暢,倒裝次數過多,影響了運輸效率,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鐵總比較優勢鮮明

從目前的運輸結構來看,鐵路運輸佔比明顯偏低。鐵路運輸擁有的運能大、能耗低、排放小、可靠性高的比較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況且其具有公路運輸所不具備的規模經濟優勢。在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李長宏看來,「公轉鐵」就是要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的規模經濟優勢和綠色環保優勢。從本次「公轉鐵」我們可以看出,伴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運輸政策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從側重數量管制轉向運輸服務質量控制。旨在通過政府干預監管,實現公路運輸外部成本的內部化,以統一的成本和收益口徑,更好地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推動運輸結構調整,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實現交通強國的目標。

從全社會看,交通運輸行業既是能耗大戶,也是排放大戶,公路貨運車輛特別是中重型的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是主要的大氣汙染源之一。最近發布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顯示,2017年柴油貨車保有量僅佔全國汽車保有量的7.8%,但氮氧化物的排放佔了57.3%,顆粒物的排放佔了77.8%,而且研究也表明,鐵路單位貨物周轉量的能耗和汙染物的排放僅為公路的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一個是15%,一個是8%。所以,無論從能耗還是從排放來說,鐵路比公路在長距離運輸方面都有很大優勢。

而且,從貨運總發送量與貨運總周轉量來看,近年來的鐵總確實在逐步回歸貨運市場。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鐵總2015年的貨運總發送量為27138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1.6%。雖然此時鐵總的貨運量還處於下降態勢,但兩年後就實現了增量發展。2017年,鐵總貨運總發送量為29187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0.1%,而其貨運總周轉量更是實現了13.2%的增長。鐵總今年前8個月的貨運總發送量與貨運總周轉量也同樣實現了正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7.7%與6.4%。

鐵總積極混改

為不斷適應市場化發展,鐵總也在積極進行混改。據了解,2017年,鐵總確立了國鐵企業公司制改革「三步走」目標並強力推進,截至當年底,18個鐵路局已改制為集團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基本形成,新舊體制實現平穩過渡。鐵總機關組織機構改革也順利完成,機關部門、內設機構、定員編制分別精簡10.3%、26.6%、8.1%,6個所屬非運輸企業改革方案已批覆實施。

為加強混改,鐵總還於7月5日組建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與吉利控股、騰訊共同組建,吉利控股、騰訊佔股49%。此後,國鐵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深化。8月29日,由鐵總屬下的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與順豐控股屬下的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中鐵快運佔股55%,順豐佔股45%。

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的成立,是鐵路總公司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國鐵企業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鐵路貨運結構優化調整、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取得的重要成果。該公司將充分發揮「鐵路網」「移動網際網路」「同城配送網」等方面技術資源優勢,促進「三網聯動」,實現合作,便民利民,努力將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打造成現代物流企業,積極構建與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鐵路網相匹配的鐵路快運服務體系,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快運物流產品,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鐵總未必會笑

即便在貨運市場中,鐵總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為適應市場化發展也在積極加快混改步伐,但有業內專家表示,「公轉鐵」對於鐵總來說,其未必會笑

事實上,鐵路貨運戰場能力的提升會受到一定約束,尤其是受到城區內既有貨場周邊城市規劃的束縛。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以北京局成功運行的首趟「公轉鐵」綠色建材專列為例進行分析。他認為,一旦提升運力,北京五環內僅有大紅門、百子灣、豐臺西和西黃村四個既有貨場,貨場總面積僅有35.21萬平方米,既有貨場很難支撐如此大規模的貨運及周轉,同時也會造成鐵路貨場周邊道路產生新的「腸梗堵」

目前,北京市鐵路貨運佔比僅不到3%,按照鐵路提高運能規劃,在現有條件下也僅僅能提升一倍,即不到6%。這種增長對於「公轉鐵」運輸結構調整是杯水車薪,而提升鐵路運能的關鍵,不在於鐵路內部通過資本和技術快速提升的路網線路運力,關鍵在於,鐵路無法掌控的鐵路貨場倉配能力的提升,還有更無法掌控的鐵路貨場周邊城市的整體規劃

《通知》指出,到2020年,全國貨物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與2017年相比,全國鐵路貨運量增加11億噸、增長30%,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長40%、長三角地區增長10%、汾渭平原增長25%。就目前情況而言,鐵總真正能夠適應「公轉鐵」的自身資源與能力還有待調整,其路網與貨場都需要進行改造,短期內實現比較鮮明的進展存在一定困難,要想實現既定目標更是不易。由此可見,短期內具有快速運輸優勢的公路貨運也未必會哭

鐵總仍需努力

要想把貨源從公路方面搶回來,除了國家政策扶持外,鐵總確實還需要多方面努力。

在劉大成看來,鐵總首先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更加積極主動向市場靠近。儘管有政策紅利,但更應適應市場機制,因為這畢竟是核心。其次,鐵總不僅要把鐵路路網作為自己的資源,更要把相關接取送達的外圍公路貨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針對用戶需求,開發定製化產品,以快速提高運輸效率。再次,在末端配送方面,鐵總應該發揮自身的核心優勢,與地方政府、民營企業、專業物流公司及金融資本運營單位進行有效整合,形成產業生態圈。最後,由於鐵總的客運收益主要得益於資本加技術,所以在貨運方面也可以這樣操作,資本與技術相互結合來突破體制機制的限制與束縛,從而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總的來看,鐵總在提升運能的同時,需要創新服務業態。以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發展主線,以提質、降本、增效、綠色為目標導向,優化貨運產品供給,努力提供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鐵路貨運產品。李長宏認為,需要促進「網際網路+」貨運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入推進「平臺+」物流交易,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推動交通與物流一體化、集裝化、網絡化、社會化、智能化發展。以物流信息為核心資源,以鐵水聯運、鐵公聯運、國際聯運為互通網絡,為客戶提供「一站託運、一票到底」的「一單制」服務模式,創新發展「平臺+樞紐+通道+網絡」的業務模式,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企業主體之間構建合作網絡,實現各環節高度的戰略協同,打造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多式聯運物流生態圈和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從而持續為客戶創造新價值與良好的服務體驗。

簡單來說就是「該公路運的公路運,該鐵路運的鐵路運。」劉大成表示,這樣調整運輸方式的核心不僅僅在於分工,更在於相互之間的有效合作。公、鐵、水各有其優勢,也各有其適應的資源條件。只有在三者分工明確的前提下,堅持有效合作,才能降低物流成本,實現高效率服務,從而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相關焦點

  • 「公轉鐵公轉水」後貨車司機會失業?
    然而,轉型的過程必然會帶來「鎮痛」。今年7月份,國務院宣布到2020年之前,交通運輸行業將向「公轉鐵、公轉水」發展。簡而言之,就是以後運輸貨物主要用鐵路或輪船,減少公路運輸。當然,這次交通運輸方式的轉型,並非無跡可尋。這些年來,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迅猛,大貨車的保有量急劇增加,造成鐵路資源浪費、汽車尾氣超標、路面擁堵現象加劇。
  • 讀懂「公轉鐵」背後的意義
    「公轉鐵」,是「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背景下的動作。顧名思義,要促使更多的大宗商品從公路運輸轉到鐵路運輸上來。  很顯然,公轉鐵不僅僅是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轉變為鐵路改變運輸方式這麼簡單,在「車倒車」背後更是一筆筆關乎國家未來發展可持續性的「綠色帳」、「生態帳」。  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貨運總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實現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到鐵路的轉變,運輸效率要「摳細節」,配套銜接更要精細化。
  • 「公轉鐵」兩年間,發生了什麼?
    全國開始復工復產以來,通過「公轉鐵」,內蒙古已向北京地區發送近4000噸散裝水泥。不受天氣、人力限制的鐵路運輸成為企業復工復產和工程建設的「神助攻」。 從中央指導性意見到相關部委方案逐步細化 在整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中,「公轉鐵」被視為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等後續措施的「百策之基」。
  • 「公轉鐵」帶來的福祉
    河南省安陽市高新區在治理環境汙染方面積極響應省發改委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為主攻方向,調整運輸結構,鐵路部門計劃今年年底在物流園裡正式通車,將裝配好的列車,通過鐵路專用線,抵達全國各地,形成無縫銜接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正如安陽市發改委副主任樊厲說:「對企業來說,無論環保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算下來,都是鐵路運輸優勢更加明顯。」
  • 河南安陽:暢通「公轉鐵」 融入「大循環」
    這是安陽市推進建設「公轉鐵」項目中的一個。今年以來,安陽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估算總投資60多億元,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圖片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公轉鐵」有利於安陽轉型升級,加快融入國內大循環格局。以湯陰萬莊公鐵物流園為例,目前園區內鐵路專用線一號線已竣工,正在等待通車許可。未來,安陽將依託該園區公用型保稅倉功能,加強與沿海港口合作,開行鐵海聯運班列,建設國家物流樞紐。
  • 「公轉鐵」:讓「綠色發展」成為調整運輸結構的主題
    這是安陽市推進建設「公轉鐵」項目中的一個。今年以來,安陽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估算總投資60多億元,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對於企業來說,用鐵路來運輸,無論是社會效益還是環保效益,鐵路運輸要更有優勢;另外,公路運輸更容易受天氣和路況的影響,而鐵路則具備「全天候」運輸能力,所以,其市場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
  • 讀懂「公轉鐵」背後的發展深意
    這標誌著臨沂物流業在「公轉鐵」、多式聯運的徵程上又邁進了一步,意味著全國運輸結構得以全面調整,體現了全國各地都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都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而展開奮鬥。「公轉鐵」是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標誌,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資源。
  • 「公轉鐵」「公轉水」,全國貨運系統為何這樣大調整?
    「鐵路、水路的節能減排性能相對更好,運輸結構調整、增鐵減公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左大傑說,「再者,交通運輸點、線、面、體四個層次多年來銜接不暢,例如港口與公路之間、公路與鐵路之間等的銜接,很多資源消耗在結合部,這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場業已展開的全國性貨運結構大調整中,津京冀地區的公轉鐵走在了前面。
  • 「公轉鐵」助力環保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今年以來,該市加快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項目建設,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助力全省快速融入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公轉鐵」顧名思義是要促使更多的大宗商品從公路運輸轉到鐵路運輸上來。2018年,國務院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
  • 安陽市副市長陳志偉調研「公轉鐵」重點項目
    12月1日下午,安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偉帶領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辦以及「公轉鐵」專班等相關負責同志冒雪深入殷都區、文峰區(高新區)調研我市「公轉鐵」重點項目。
  • 「公轉鐵」推動綠色物流運輸體系建設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探索綠色物流體系,開創新的創效增長點,促進「公轉鐵」措施落地落細,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汙物排放,自覺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藍天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強。 「公轉鐵」,是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背景下的動作。
  • 寧波舟山港煤炭「公轉鐵」業務量首破100萬噸
    至此,寧波舟山港今年累計完成煤炭「公轉鐵」業務量超100.2萬噸,首次突破100萬噸,標誌著寧波舟山港在調整貨物運輸結構上取得實效,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了海港力量。相較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具有規模大、能耗低、汙染低等優點。
  • 「公轉鐵」你慌什麼?你的飯碗比你想像的要穩!
    6月12日,首趟「公轉鐵」進京建材專列抵達大紅門貨場,未來進京建築材料將由公路運輸逐步轉向鐵路運輸。首都「藍天保衛戰」正式打響,「公轉鐵」再次引發熱議。「公轉鐵」說白了就是調整運輸結構。簡單理解,你公路拉貨太多了,汙染多,現在挪一點給鐵路叫「公專鐵」,如果再挪一點給水運,那就是「公轉水」。
  • 「公轉鐵」後貨車司機沒活路?公路貨運比重下降,貨車司機卻有新機遇!
    回顧一年前,2018年,中央發出「公轉鐵」指示後,引發了物流、汽車貨運等行業一次熱議。當時有的媒體認為,這項政策會讓多數貨車司機失去飯碗;而有些人認為,「公轉鐵」不靠譜,鐵路運輸受到自身限制,難以撼動公路運輸的地位。
  • 晉中市「公轉鐵」 綠色運輸讓天空更藍
    近年來,晉中市全面貫徹落實省、市調整運輸結構的戰略部署,以生態建設為抓手,迅速行動,高效運作,加快推進「公轉鐵」建設。截至11月21日,全市完成鐵路貨運量6534萬噸,完成目標任務的84%,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晉中市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有14家,已有10家企業申請了鐵路專用線。
  • 北京2019年計劃:5類貨品「公轉鐵」!
    建設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示範區,選擇2個一級物流基地和9個二級鐵路貨場,重點推進商品車、鋼鐵、煤炭、生活必需品、礦建材料五類貨品「公轉鐵」運輸試點。
  • 鐵總:深刻吸取劉志軍案件慘痛教訓
    此外,中央巡視組還移交了三批2050件信訪件,目前已全部辦結,  2015年6月29日至8月31日期間,中央巡視組對對鐵總進行了專項巡視。專項巡視以來,鐵總已對25名局級幹部追究了領導責任,約談了20個所屬單位的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和7個發生較嚴重違紀違規問題單位(部門)的主要領導或班子成員。
  • 為什麼第26號鐵元素會引爆超新星?地球上那麼多鐵會不會很危險?
    ,都少不了鐵元素的存在,甚至我們可以這樣定義鐵,如果沒有發現鐵元素,那麼也不會有現代社會,更不可能進入宇航時代!但這種對人類至關重要的鐵元素卻是恆星最毒的毒藥,因為恆星中一旦演化的鐵元素,等待它的只能在超新星爆發中終結一生!
  • 鐵莧菜
  • 天鐵發債怎麼樣?天鐵發債370587申購價值分析
    綜投網(www.zt5.com)3月19日訊  據最新消息顯示,天鐵股份今日正式開啟可轉債申購,債券簡稱為天鐵轉債,申購代碼為370587,申購簡稱為天鐵發債,原股東配售認購代碼為380587,原股東配售認購簡稱為天鐵配債。那麼,天鐵發債申購價值如何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講一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