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公轉鐵」背後的意義

2020-12-06 東方網

  「公轉鐵」,是「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背景下的動作。顧名思義,要促使更多的大宗商品從公路運輸轉到鐵路運輸上來。這背後,則和藍天保衛戰息息相關。(11月23日《人民日報》)

  在「藍天保衛戰」的背景下,實現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到鐵路的轉變,經濟帳要算,環保帳更不能糊塗。以位於山西省朔州市的口泉煤業為例,該企業在實現煤炭運輸公轉鐵後,每噸煤炭運輸成本相較過去下降了10多元,與每天都處於「議價」狀態的公路運輸相比,穩定的市場價格和運量保障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同類型的企業加入其中。同時,從生態效益角度考慮,發揮好、利用好鐵路運輸的低能耗、低汙染等優點,為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提供了堅實的保證。這也是鐵路部門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貨運量、增加鐵路貨運量,在服務企業生產運輸過程中穩紮穩打、一步一印的體現。

  很顯然,公轉鐵不僅僅是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轉變為鐵路改變運輸方式這麼簡單,在「車倒車」背後更是一筆筆關乎國家未來發展可持續性的「綠色帳」、「生態帳」。

  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貨運總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實現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到鐵路的轉變,運輸效率要「摳細節」,配套銜接更要精細化。按照規劃,到2020年在全面提升鐵路貨運佔比後,全國鐵路貨運量將達47.9億噸,較2017年增長30%。對此,作為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中國鐵路總公司提出在「六線六區域」實施貨運增量行動。

  如何將貨運計劃轉變為現實,關鍵在於運輸效率的提升。以我國「西煤東運」能源大通道的大秦鐵路為例,其運量在逐年的貨運需求增長中已接近飽和,而在面對未來公路貨運的轉接時繼續延續原有的工作流程必然會非常吃力。顯然,在運力吃緊的情況下實現對運輸過程中細節的「摳取」和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成為了提升運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摳細節」說白了就是運輸中的爭分奪秒,也正是這樣的「摳細節」創造出大秦鐵路沿線很多車站貨運的新紀錄。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從目前看,鐵路運量的提升一方面來自於新線路的加入,另一方面則是對原有運輸模式的調整與細化。而這樣的調整與細化在保證運量增長的同時,也體現出鐵路內部對運輸環節科學化、專業化和可控化的精準操作,通過管理手段的不斷創新,實現了公轉鐵運輸結構轉化過程的平穩過渡。

  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打響藍天保衛戰,順利實現公轉鐵運輸模式的改變,絕不是簡單的「車倒車」問題,這一系列措施的背後是鐵路對於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執行,是政府對於人民群眾綠水青山生活環境承諾的落實,更是國家對於綠色發展可持續的要求。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讀懂「公轉鐵」背後的發展深意
    這標誌著臨沂物流業在「公轉鐵」、多式聯運的徵程上又邁進了一步,意味著全國運輸結構得以全面調整,體現了全國各地都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都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而展開奮鬥。「公轉鐵」是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標誌,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資源。
  • 「公轉鐵」帶來的福祉
    河南省安陽市高新區在治理環境汙染方面積極響應省發改委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為主攻方向,調整運輸結構,鐵路部門計劃今年年底在物流園裡正式通車,將裝配好的列車,通過鐵路專用線,抵達全國各地,形成無縫銜接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正如安陽市發改委副主任樊厲說:「對企業來說,無論環保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算下來,都是鐵路運輸優勢更加明顯。」
  • 安陽市副市長陳志偉調研「公轉鐵」重點項目
    12月1日下午,安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偉帶領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辦以及「公轉鐵」專班等相關負責同志冒雪深入殷都區、文峰區(高新區)調研我市「公轉鐵」重點項目。
  • 「公轉鐵」兩年間,發生了什麼?
    2018年4月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明確提出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以下簡稱公轉鐵)。兩年來,從高層指導性意見到相關部委方案逐步細化,從公、鐵市場冷熱失衡到鐵路貨運量逐年提升,從鐵路端「一車皮難求」到主動增質降費,向貨主讓利,一場交通運輸結構領域的深刻變化已然發生。
  • 「公轉鐵」推動綠色物流運輸體系建設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探索綠色物流體系,開創新的創效增長點,促進「公轉鐵」措施落地落細,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汙物排放,自覺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藍天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強。 「公轉鐵」,是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背景下的動作。
  • 「公轉鐵」,鐵總未必會笑
    《通知》指出,以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主戰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不斷完善綜合運輸網絡,切實提高運輸組織水平,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公轉鐵公轉水」後貨車司機會失業?
    今年7月份,國務院宣布到2020年之前,交通運輸行業將向「公轉鐵、公轉水」發展。簡而言之,就是以後運輸貨物主要用鐵路或輪船,減少公路運輸。當然,這次交通運輸方式的轉型,並非無跡可尋。這些年來,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迅猛,大貨車的保有量急劇增加,造成鐵路資源浪費、汽車尾氣超標、路面擁堵現象加劇。
  • 河南安陽:暢通「公轉鐵」 融入「大循環」
    這是安陽市推進建設「公轉鐵」項目中的一個。今年以來,安陽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估算總投資60多億元,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圖片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公轉鐵」有利於安陽轉型升級,加快融入國內大循環格局。以湯陰萬莊公鐵物流園為例,目前園區內鐵路專用線一號線已竣工,正在等待通車許可。未來,安陽將依託該園區公用型保稅倉功能,加強與沿海港口合作,開行鐵海聯運班列,建設國家物流樞紐。
  • 「公轉鐵」助力環保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今年以來,該市加快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項目建設,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助力全省快速融入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公轉鐵」顧名思義是要促使更多的大宗商品從公路運輸轉到鐵路運輸上來。2018年,國務院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
  • 「公轉鐵」:讓「綠色發展」成為調整運輸結構的主題
    這是安陽市推進建設「公轉鐵」項目中的一個。今年以來,安陽謀劃建設15個「公轉鐵」項目,估算總投資60多億元,打造優勢互補、無縫銜接的區域交通運輸循環體系。對於企業來說,用鐵路來運輸,無論是社會效益還是環保效益,鐵路運輸要更有優勢;另外,公路運輸更容易受天氣和路況的影響,而鐵路則具備「全天候」運輸能力,所以,其市場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
  • 「公轉鐵」「公轉水」,全國貨運系統為何這樣大調整?
    近年來,伴隨保衛藍圖行動的推進,針對貨運系統的結構調整和治理已經展開,其中,公路轉鐵路(簡稱「公轉鐵」)尤為引人關注。此次三年規劃中,鐵路依然是貨運結構轉型的重中之重。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教授左大傑認為,《三年行動計劃》的出臺,一是基於打好三大攻堅戰中的汙染防治攻堅戰,二是交通運輸系統本身轉型升級的需要。
  • 寧波舟山港煤炭「公轉鐵」業務量首破100萬噸
    至此,寧波舟山港今年累計完成煤炭「公轉鐵」業務量超100.2萬噸,首次突破100萬噸,標誌著寧波舟山港在調整貨物運輸結構上取得實效,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了海港力量。相較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具有規模大、能耗低、汙染低等優點。
  • 「公轉鐵」你慌什麼?你的飯碗比你想像的要穩!
    6月12日,首趟「公轉鐵」進京建材專列抵達大紅門貨場,未來進京建築材料將由公路運輸逐步轉向鐵路運輸。首都「藍天保衛戰」正式打響,「公轉鐵」再次引發熱議。「公轉鐵」說白了就是調整運輸結構。簡單理解,你公路拉貨太多了,汙染多,現在挪一點給鐵路叫「公專鐵」,如果再挪一點給水運,那就是「公轉水」。
  • 「公轉鐵」後貨車司機沒活路?公路貨運比重下降,貨車司機卻有新機遇!
    回顧一年前,2018年,中央發出「公轉鐵」指示後,引發了物流、汽車貨運等行業一次熱議。當時有的媒體認為,這項政策會讓多數貨車司機失去飯碗;而有些人認為,「公轉鐵」不靠譜,鐵路運輸受到自身限制,難以撼動公路運輸的地位。
  • 地球公轉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義?
    前面學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現在來看看地球公轉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從上圖可以看出,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並不是重合或平行的。它們的夾角叫黃赤交角,度數約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太陽光線直射點的緯度位置不同,從而產生一系列地理現象:1.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2.導致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 晉中市「公轉鐵」 綠色運輸讓天空更藍
    近年來,晉中市全面貫徹落實省、市調整運輸結構的戰略部署,以生態建設為抓手,迅速行動,高效運作,加快推進「公轉鐵」建設。截至11月21日,全市完成鐵路貨運量6534萬噸,完成目標任務的84%,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晉中市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有14家,已有10家企業申請了鐵路專用線。
  • 北京2019年計劃:5類貨品「公轉鐵」!
    建設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示範區,選擇2個一級物流基地和9個二級鐵路貨場,重點推進商品車、鋼鐵、煤炭、生活必需品、礦建材料五類貨品「公轉鐵」運輸試點。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
  • 兩部委再推「公轉鐵」!多省市限產停產!禁止公路運輸!大批司機將無貨可拉?
    加快淘汰老舊柴油貨車、工廠限產、大量貨物將不採用公路運輸,加速推動「公轉鐵」...新一輪的藍天保衛戰已經打響!6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關於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地球的公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