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 陝西經濟咋發力丨資本市場助力陝西經濟新動能加速轉換

2020-12-04 西部網

核心提示

■ 截至目前,陝西上市公司近30年總市值10607.59億元,累計融資4330.57億元

■ 截至9月末,我省證券投資者開戶數605.68萬戶,客戶資產5969.55億元,證券交易量60823.76億元

本報記者 曉霞

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迎來而立之年。據陝西證監局信息:截至11月25日,陝西擁有上市公司59家,居西北第一、西部第二。

從1993年8月陝西第一家上市公司——陝解放誕生至今,近30年,陝西資本市場立足產業優勢積極創新,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超級「轉換器」。

1 夯實實體經濟「基本盤」

2014年,陝西煤業在主板上市,近5年累計實現淨利潤473億元,淨資產收益率位居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首位;隆基股份2012年登陸資本市場,經過6輪再融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目前市值高達2866.21億元,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生產製造商;西北有色院積極探索股權激勵、資本運作、母體控股「三位一體」模式,旗下西部材料、西部超導、西安凱立先後進入資本市場,實現產業與研發良性互動……

目前,雖然我省上市公司數量僅佔全省企業數量的19‱,但利潤總額相當於規上企業的22.94%,已經成為我省實體經濟的龍頭、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換器」。

近30年,陝西上市公司總市值10607.59億元,全省各類企業累計從資本市場融資4330.57億元。2019年總市值佔全省GDP的26.26%。

在推動國企改革和民營經濟跨越式發展方面,我省上市公司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上市公司中共有8家中央國有控股企業、26家地方國有控股企業,合計佔比57.63%。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已成為我省資本市場的生力軍,家數佔比40.68%,市值佔比46.02%。

資本市場成為優化存量資源配置重要平臺。在我省資本市場發展早期,曲江文旅、烽火電子、廣電網絡、延長化建等公司通過重組上市,注入優質地方國有資產,煥發了經營活力。近年來,陝西上市公司市場化併購重組加快:國際醫學通過出售商業資產,專注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延長石油以增資擴股形式間接收購陝天然氣,打通上中下遊產業鏈,進一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法士特集團收購秦川工具機,加快業務內部整合,釋放發展潛能,提升盈利能力。

我省推動中小微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我省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34家,累計融資額110.59億元,其中中航富士達在精選層公開發行融資2.39億元。交易所公司債市場蓬勃興起,今年我省32家企業發行公司債44隻,4家企業發行資產支持證券18隻,累計募集資金507.07億元。

2 機構、投資者與資本市場共成長

伴隨資本市場的發展,我省證券公司、投資機構、投資者共同分享資本市場發展紅利。

近30年,陝西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從6家證券期貨公司發展到355家,形成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集群。目前,陝西有3家證券公司、3家期貨公司,數量分別列全國第8位和第9位,證券分支機構309家,期貨分支機構40家。

近年來,全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本實力穩步增長,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西部證券於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為全國40家上市券商之一。截至今年9月末,3家證券公司總資產862.27億元,淨資產、淨資本分別為351.41億元、303.34億元,同比增幅均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3家期貨公司總資產73.73億元、淨資產17.62億元、淨資本9.87億元,經營狀況持續好轉,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在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我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積極申請新業務資格,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客戶服務質量不斷提高。3家證券公司均為全牌照券商,3家期貨公司均為5家期貨交易所會員。

截至9月末,我省證券投資者開戶數605.68萬戶,客戶資產、證券交易量分別為5969.55億元、60823.76億元。期貨投資者開戶數5.43萬戶,期貨保證金餘額25.53億元,累計代理期貨交易額29361.93億元,代理期貨交易量4934.14萬手,客戶服務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綜合服務能力穩步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證券行業服務企業完成股權融資279.01億元、債券融資5974.07億元、併購重組交易210.23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10月末,陝西轄區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9家,備案私募基金590隻,管理規模1036億元。在陝股權創投類基金投資我省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初創科技型企業401家,集中於信息技術服務、半導體、電子設備、航天航空等59個行業領域,投資額共計132.19億元。

3 聚力服務高質量發展

愈加成熟穩健的資本市場,正在穩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成為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助力。

2015年至2019年,陝西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現金分紅290億元。僅2019年度,34家公司累計分紅91.37億元。陝鼓動力、航發動力、陝天然氣、寶鈦股份、陝國投A、中航電測等一批公司連續10年進行現金分紅,陝西煤業連續4年分紅總額達119.71億元,讓投資者有更多的獲得感。

保持「零容忍」,不斷強化監管執法,陝西證監局對資本市場亂象敢於亮劍、絕不姑息,維護了投資者利益。2000年以來,陝西共辦理調查案件93起。2013年至今,陝西證監局對15起案件、58個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金額累計1730.49萬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起;累計辦理投資者來電來信來訪及網絡舉報4498件,幫助投資者獲得補償7367.09萬元。

在發展的同時,陝西資本市場集聚行業力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柞水縣盤龍藥業201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全國首家深度貧困地區實現上市企業,募集資金2.17億元,指導貧困戶建立中藥材基地,帶動就業800餘戶。我省23家上市公司累計投入21.85億元資金,建設43個產業幫扶項目,有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我省9家期貨機構開展「保險+期貨」業務累計為農戶支持482.3萬元保費,涉及我省5.1萬噸蘋果、3.5萬噸玉米等,惠及我省農戶和農產品加工存儲企業4057戶。陝西上市公司協會、陝西證券期貨業協會分別設立「陝西上市公司助力脫貧攻堅慈善信託」「陝西資本市場助力脫貧攻堅慈善信託」,籌措款項399萬元,資助全省44個國家級貧困縣133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圓夢。

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正在為陝西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資本市場助力陝西經濟新動能加速轉換
    據陝西證監局信息:截至11月25日,陝西擁有上市公司59家,居西北第一、西部第二。從1993年8月陝西第一家上市公司——陝解放誕生至今,近30年,陝西資本市場立足產業優勢積極創新,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超級「轉換器」。
  • 加速動力轉換,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委員、青海省大數據有限責任公司解決方案部總監靳彥說,近幾年,通過廣泛參與陝西、新疆、中衛、酒泉等地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合作工作,發現各地政府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推進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為基礎,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及資源優勢的經濟布局工作。目前,青海正處於產業結構轉型換擋的關鍵時期,將大數據技術注入區域經濟發展之中,將成為激發區域經濟活力的新引擎。
  • ...陝西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專訪陝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持續強勁的增長動能。1-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全面超越去年同期水平。人民網記者:目前陝西上市國有企業相對較少,省國資委將如何加大股改上市力度,提高資本證券化率?未來的目標、方向及具體舉措是什麼?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發展「曬比看」】觀摩之後 陝西銅川:老「煤城」加速蓄勢新動能
    通過抓招商增後勁、抓項目促投資、抓環境優服務、抓落實增效能,如今,銅川奮力掙脫資源型城市的「緊箍咒」,逐步打破經濟社會發展的傳統路徑依賴,蓄勢發力新產業新動能。以「綠」為基調 老水泥企業變身現代花園式工廠「煤城」一詞,既是銅川累計為國家貢獻6億多噸煤炭的光輝見證,也是城市環境、產業結構弊端的體現。
  • 昆明發力「新基建」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昆明發力「新基建」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總投資逾萬億元 重點布局五大領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昆明「新基建」風口正盛。  《實施方案》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同時建立「121」推進機制,成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每類項目由一位市領導主抓、建立一套工作專班、設立一個綜合協調服務推進辦公室。
  • 寧德市製造業蓄能發力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寧德市製造業發展穩中求進,企業通過進一步創新推動轉型升級,運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新舊動能轉換提檔升級,為助推寧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蓄能發力。  數據顯示,1至4月,寧德市製造業投資保持強勢增長。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26.8%,拉動全市投資增長6個百分點。
  • 「三新」經濟穩步發展助力晉中經濟開新程
    近日,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晉中市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速,為全市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不竭動力,加速助力晉中經濟開啟新徵程。新動能催生發展新活力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黨的十九大以來,晉中市在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 大公國際:中國經濟四季度需求端承接動能轉換助力增勢延續
    9月份製造業、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環比均進一步回升,企業生產活動有所加快,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升至疫情以來新高,供需兩端同步向好;小型企業受益於傳統生產旺季和政府紓困幫扶政策幫助,9月PMI升至50.1,這是自今年6月跌穿臨界值以來首次回升到景氣擴張區間。同時,企業用工收緊情況進一步好轉,生產經營活動預期和業務預期均保持在較高水平,企業對「後疫情時代」市場恢復持樂觀態度,市場景氣度較高。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
    大部分國際機構與國際媒體也認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路透社11月30日評論說,隨著產需兩端的協同發力與進出口形勢的穩步向好,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分別創下逾3年和近8年半的高位,顯示中國國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經濟恢復態勢明確,有望在預期中穩定上行。美國摩根史坦利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認為,個人消費將取代出口和基礎設施投資,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催化劑,並預測中國GDP明年將增長9%。
  • 新舊動能如何加速轉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4日,國家發改委就培育壯大新動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今年前7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8.6%。數字背後是一幅風起雲湧的壯闊圖景。本報採訪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探討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動因。
  •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器
    當前,濟南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新金融的發展備受矚目。2015年,市中區投資6億元建設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使重點培育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有了更大可能。截至目前,園區註冊企業達到700餘家,其中金融、類金融機構130餘家,包括股權投資機構90餘家,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200億元。
  • 動力加速換擋,發展行穩致遠,威海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雁陣形」集群,威高集團、天潤集團、光威復材列入集群領軍企業庫;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數三季度達到37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四;「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30.6%,第三產業比重持續鞏固提高……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來自二〇一九央視財經論壇的聲音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12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19央視財經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經濟學家、企業家等圍繞「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 新經濟帶來新動能,藍潤MIC助力成都「新經濟人物」更幸福
    1、歷時3年,成都如何讓新經濟人物「上頭」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儒家經典《禮記•大學》這句話,來形容成都日新月異的新經濟,再合適不過。時間追溯到2017年,當年是成都的新經濟開啟之年。成都把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戰略抉擇,提出讓政策從「給優惠」到「給機會」轉變。
  • 陝西「新脈動」,企業在行動
    新華網陝西10月4日電(李雪梅 詹樂遊)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20年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新時代如何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記者近日隨「西部開發新脈動」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陝西,透過企業的眼睛尋找問題的答案,感受高質量發展的陝西「脈動」。
  • 秦洪看盤|政策持續發力,或加速A股市場臨界點的到來
    秦洪看盤|政策持續發力,或加速A股市場臨界點的到來 金百臨諮詢 秦洪 2020-04-03 19:12 來源:澎湃新聞
  • 2021年經濟展望與資本市場十大猜想
    (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設證券,張玉龍、臧贏舜)一、2021 資本市場十大猜想新冠疫情是 2020 年全球經濟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為了抗擊疫情,中國率先採用了暫停經濟活動的辦法,保 證了疫情的控制,但全球疫情肆虐,導致世界經濟陷入顯著的衰退。
  • 【自然資源廳】陝西地質雲榮獲「2020年數字陝西建設優秀成果」
    陝西地質雲始終踐行服務陝西自然資源管理這一發展理念,面向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社會公眾提供線上地學信息產品和技術服務,在全省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中貢獻地學力量。同時,接入秦雲工程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助力我省跨行業數據交換共享和交易增值,在數據融合的過程中碰撞出價值增值新方向。目前,陝西地質雲已投入使用的應用包括:國土空間規劃。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多學科專業技術人才,先後承接了陝西、新疆、甘肅三省,共6個地市、8個縣的國土空間規劃和綜合規劃專項工作。
  • 數位化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能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評價說,中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很少,很多人的生活回歸正常,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政府積極採用新技術應對疫情。美國思科公司董事長、執行長羅卓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毫無疑問是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之一,我們從未像現在一樣有卓越的科技來幫助我們抗擊疫情,支持並重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