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以高鐵外溢效應鍛造發展「引力場」
這幾年,安徽特別是合肥在全國高鐵網絡中地位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確立了網友所言的「C位」優勢。高鐵的通達優勢有效提升了綜合發展優勢,皖北、皖西南等全面融入了長三角區域的快速交通網絡體系。隨著高鐵網絡不斷健全,當前更應當積極思考、主動作為,更好地發揮不斷升級的高鐵網絡外溢效應,把高鐵上的「C位」持續轉化成為聚合發展要素資源、振興區域經濟的「C位」。
-
冰雪經濟發展的吉林現象
二、吉林冰雪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從全國來看,東北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發展冰雪經濟優勢非常明顯,是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處於「冰雪黃金緯度帶」上的吉林省,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發展冰雪經濟更是潛力巨大。
-
湖北一縣「時來運轉」,喜獲新高鐵機場入駐,經濟將迎大發展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我們選擇外出旅行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我們對於旅行的態度也從「打卡拍照」慢慢的變成「慢下來」欣賞風景。其實無論是在哪裡在做什麼,只有靜下來慢慢去感受,我們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為了尋找觀光也想外出的心靈安慰,不僅可以讓外出的遊客放鬆,同時增長見識,部分地區和城市的觀光迅速發展,觀光當然是大家想去的風景優美的美食。
-
文望青:鐵骨錚錚的「高鐵橋梁人」
從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自主研究、設計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徐滬段橋梁開始,到今年建成通車的商合杭高鐵裕溪河特大橋,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副總工程師文望青在高鐵橋梁的漫漫長路上求索了26年,今年他光榮當選「2019-2020年度十大橋梁人物」。
-
聯動發展 主動接受經濟輻射
大家一致認為,要把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區、示範區和協同區,主動接受重慶經濟輻射,實現聯動發展,更好支撐國家戰略的實施。探路破局 作出發展示範四川有6市17縣(市、區)與重慶市的13個區(縣)毗鄰,具備融合發展的地利之便。
-
東北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不僅如此,曾有許多學者言之鑿鑿地認為,除了新教倫理之外的其它文化差不多都會阻礙經濟發展,但當西班牙、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陸續興起之後,人們開始發現,天主教文化和東方文化即便不能明顯促進現代經濟,至少也不至於多麼嚴重地阻礙它的發展。第三種解釋本質上也是一種萬能解釋,那就是許多人在討論中國問題時偏愛的制度因素。
-
2020年中國(濰坊)高鐵新片區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寒亭速度」2020中國(濰坊)高鐵新片區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本次論壇以「時代新勢能 中國新寒亭」為主題,特邀行業專家深度解析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挑戰、新熱點、新機遇,研討高鐵經濟帶來的城市新動能,共話高鐵新片區新舊動能轉換及產城融合發展的突破路徑。
-
【理響合肥】以經濟發展新成效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其中第一條就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我們要深刻理解這一首要目標的豐富內涵,確保「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朝凌高鐵完成無砟軌道施工
新華社瀋陽12月1日電(記者丁非白)11月30日14時18分,隨著最後一根500米長的鋼軌順利鋪設到遼寧朝陽站,朝凌高鐵完成全部無砟軌道施工。朝凌高鐵於2017年10月11日正式開工建設,自京哈高鐵京瀋段遼寧朝陽站引出,經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錦州市後接入京哈鐵路秦沈段的凌海南站,建設裡程105公裡,橋梁隧道佔比達到70%以上,設計時速350公裡,預計2021年7月底具備開通條件。
-
太焦高鐵為晉豫發展鋪就康莊大道
太焦高鐵全線於2016年10月開工,北起山西太原,南至河南焦作,全長約358.8公裡,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呼(呼和浩特)南(南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太焦高鐵前景廣闊,意義深遠,其投入運營將為晉豫兩地經濟社會發展鋪就康莊大道,暢通沿線人民的幸福路。太焦高鐵拉近「時空距」,開啟晉豫人民美好新生活。
-
牡佳高鐵全線貫通,「基建狂魔」再次擦亮「中國名片」
牡佳高鐵作為全國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鐵路工程,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大通道組成的重要一環。牡佳高鐵全線設計141座橋梁,34座隧道,全長372公裡,途經5個地級市和2個縣級行政區,設計時速為250公裡/小時。
-
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這場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呼籲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
魯東大學教授 劉良忠:搶抓高鐵新機遇,為煙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原標題:魯東大學教授 劉良忠:搶抓高鐵新機遇,為煙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來源:齊魯晚報論壇現場,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魯東大學教授劉良忠發表了題為
-
昆明發力「新基建」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昆明發力「新基建」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總投資逾萬億元 重點布局五大領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昆明「新基建」風口正盛。4月30日,記者從昆明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第四次新聞發布會獲悉,《昆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正式發布。發布會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中國移動昆明分公司、中國電信昆明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先後對《實施方案》相關內容和具體措施進行發布解讀。
-
東北地區有關水土資源配置、生態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若干...
為響應中央關于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決策,中國工程院從2004年4月啟動了「東北地區有關水土資源配置、生態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戰略問題研究」的諮詢項目。 (三)必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經濟與社會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東北地區雖然具有相對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但由於長期以來實行粗放的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已經造成深刻的資源和環境危機,原來的經濟增長方式已不可能持續。
-
新發展階段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四大著力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者: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政策所研究員 鄖彥輝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
-
華泰宏觀:東北最終發展什麼產業要靠市場自然選擇
東北經濟衰落的核心原因是營商環境較差,長期原因是經濟結構問題我國經濟自2010年三季度進入波動下行的「新常態」,經濟回落並非東北獨有,但東北經濟增速從高於全國到低於全國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認為,2003-2011年間的東北經濟高速發展與其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密不可分,更是乘了國家政策支持、全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的東風。1998年起,經歷了國企改革的東北經濟緩慢回暖,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03〕11號)發布。
-
長春新區: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 打造東北振興發展重要引擎
總書記的一聲聲叮嚀,一句句囑託,激蕩起長春新區廣大幹部群眾奮勇向前的磅礴動力,也為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政治動力、實踐動力和精神動力。2020年,長春新區謀劃儲備232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000多億元;開復工項目217個,總投資1968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在上半年「由負轉正」基礎上,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
「雙線會展」持續發展,走進共享經濟新時代
網際網路化和數字產業化的經濟趨勢下,會展已不僅僅是只靠線下的會展活動,從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開啟首個線下到線上的雙線會展會展案例開始,越來越多的會展和非會展行業企業開始調研、策劃、開發和使用「雙線會展」模式並完成全網際網路覆蓋,準備利用大數據開發應用的基礎上,打造數位化會展產業鏈產業、人工智慧會展服務機器人和數字會展新經濟形態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多措並舉激勵和保護幹部幹事創業,政風行風持續好轉。 濟南為 2021 年工作「劃重點」——做好15篇大文章 發展良策密集民生利好頻現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南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起步之年。各項工作如何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