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合肥至安慶高鐵開通運營,對於完善省內高鐵網絡體系具有標誌性意義。省會合肥已經構築覆蓋省內各區域板塊中心城市的高鐵直達網絡,我省在實現「市市通高鐵」後,正邁向更高層次的快速直連、互聯互通的新階段。無論是通車裡程還是通達深度和廣度,我省高鐵建設都走在全國最前列。
這幾年,安徽特別是合肥在全國高鐵網絡中地位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確立了網友所言的「C位」優勢。高鐵的通達優勢有效提升了綜合發展優勢,皖北、皖西南等全面融入了長三角區域的快速交通網絡體系。隨著高鐵網絡不斷健全,當前更應當積極思考、主動作為,更好地發揮不斷升級的高鐵網絡外溢效應,把高鐵上的「C位」持續轉化成為聚合發展要素資源、振興區域經濟的「C位」。
無論是區域生產力布局還是城鎮體系優化,「軌道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都是前景廣闊的有效路徑。依託不斷健全的高鐵網絡體系,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整體性提升區位優勢,優化發展格局,進而拓展出開放發展新空間。以合安高鐵為例,她是北京至香港高鐵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全新的南北高速大通道,直接拉近了安徽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時空距離,短期內會促進區域間人員快速便利往來交流,長遠來看,對於經濟地理版圖也將逐步凸顯重構意義。無論是合肥還是安慶,都應當藉助京港高鐵大通道即將全面暢通的時機,主動謀劃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各類型產業基地、合作園區等行之有效的載體形式,用全新時空視野爭取發展要素匯聚、生產力布局調整優化的先機。
面向「十四五」,「軌道上的安徽」建設將持續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從廣度來看,將加快打通與國內主要經濟圈以及各大中心城市之間的高鐵直連大通道,同時大力構築與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多通道、循環型高鐵網絡體系,形成一至兩小時通達、公交化發車的便利通勤體系。從通達深度來看,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構建完善省內各區域板塊中心城市之間的高鐵直連網絡體系,同步將所有縣城納入高鐵網絡,正在建設中的淮北至宿州至蚌埠以及推進中的黃山至九華山至天柱山等高鐵或客運專線正彰顯出這樣的發力方向。
對於省內各市縣來說,高鐵網絡的拓展與健全,將逐步顯示出重塑區位、重構優勢的外溢效應。當此之際,各地絕不應抱以「坐等」甚至猶疑心態,而應積極主動「起而行之」,看準趨勢、擁抱趨勢,主動下好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南引北拓、外聯內暢「大棋」,鍛造區域振興的全新「引力場」。以高鐵網以及正在加快推進的市域鐵路網為依託,串起合肥這一新的高鐵樞紐中心與周邊城市組團,在江淮之間建設集聚千萬級人口的城市群,優化人口和發展要素布局,此舉將有利於加快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步伐。(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