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市西閻鄉因高鐵車站設立在當地而發生了變化
新的中原第一高樓正在鄭州高鐵車站附近建設
高鐵開通火了沿線城市旅遊
目前不同車次的高鐵上座率冷熱不同
商務寫字樓扎堆雲集鄭州高鐵車站周邊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隨著鄭西高鐵、鄭武高鐵的陸續開通,高鐵沿線的房地產、旅遊會展、商貿往來開始聞「鐵」起舞。同樣,即將於12月26日全線貫通的京廣高鐵,更是讓很多人充滿了期待。
歷史上,每一次交通方式的革命性突破,都深刻影響了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的發展。尤其是高鐵作為當今「交通革命」的一個重要標誌,在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高鐵效應」。
那麼,高鐵效應都有哪些?對於不同地區,它又有什麼不同的影響呢?
高鐵效應開始顯現
兩年前,西閻鄉還是靈寶市城西的一個位置偏僻的鄉,但兩年後的今天,它已成為靈寶市的副中心,人氣旺盛。這裡不但修建了長途汽車站、公交車站,多家企業也落戶周邊。當地還規劃了商業區、物流區與工業加工區等。
這一切,源自於溝通豫陝的鄭西高鐵。當高鐵的靈寶西站在此設立後,西閻鄉也就伴隨著高鐵的到來發生了變化。
高鐵時速可達300多公裡,這種近乎飛機起飛的速度,一下子把距離拉近了。就以鄭州通達幾個城市的車程變化為例。鄭州到廣州1600公裡的路程,特快列車最快也需15個小時,而高鐵跑6個小時就跑到了。鄭州到武漢、鄭州到西安都是500多公裡的路程,特快列車要5個小時,高鐵一下子縮短到2個小時。
「現在的地理位置已經不是直接的遠近,而是以交通時間來衡量。」中國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張捷認為,高鐵不僅僅帶來人們出行的便利,也使各種生產要素加速在更大範圍內流動。
事實上,高鐵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今年9月底,鄭州至廣州的高鐵貫通後,由於時間的縮短,河南的一些搞服裝貿易批發的商販,也有了新打算。一些地轄市的服裝經營者,除了到銀基等鄭州火車站服裝批發市場批貨,也開始直接到省外聯絡。「見面和發貨都不用太多的時間。」一位來自某縣城的服裝經營者說,以前她都選擇在銀基進貨,現在,她通過乘坐高鐵,探路新的進貨渠道。
2010年的春天,武漢大學的櫻花大道,盛開的櫻花如朵朵輕飛的雲。一群操著粵語的廣州遊客出現在賞花人流中。武廣高鐵貫通後,一些南方遊客開始了北上追尋新景點。
今年,鄭州至廣州的高鐵貫通後,廣州某報紙推出了「新高鐵小城遊」專題,文中這樣寫道:「我們可以跟隨新開通的高鐵,到河南沿線站點的信陽、駐馬店、許昌、鞏義、三門峽等中小城市,領略到不一樣的旅遊新鮮感。」
高鐵的運營使城市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城市間的時間成本壓縮,擴大了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的旅遊吸引力空間範圍,推動了「京津半小時旅遊圈」、「武漢城市群1小時旅遊圈」、「長株潭城市群1小時旅遊圈」、「珠三角經濟區1小時旅遊圈」、「鄭州1小時旅遊圈」和「西安1小時旅遊圈」等若干「N小時旅遊圈」的形成,直接導致國內旅遊趨於「同城化」、「區域化」和「一體化」,帶動了「京津、京滬旅遊經濟帶」、「廣長武旅遊經濟帶」和「鄭洛西旅遊經濟帶」的形成。
12月26日,京廣高鐵北京至鄭州段即將通車,屆時高鐵「四縱」全部貫通,我國高鐵裡程可達近1萬公裡。據統計,目前全國3/4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通了動車,動車旅客發送量已佔鐵路旅客發送總量的1/4。隨著高鐵網的成形,高鐵效應將會更加突出地顯現出來。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