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平等揭示二維材料奇異力學特性中的拓撲與幾何效應

2020-12-06 清華大學新聞網

徐志平等揭示二維材料奇異力學特性中的拓撲與幾何效應

  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12月18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中心徐志平研究組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期刊在線發表題為Defect-Detriment To Graphene Strength Is Concealed By Local Probe: The Topological And Geometrical Effects(含缺陷石墨烯的力學:拓撲和幾何效應)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含有拓撲缺陷的石墨烯在力學載荷下的行為,並指出其在整體和局部力學載荷下的響應並不等同,甚至迥異。這一發現為低維材料的力學表徵以及利用缺陷對低維材料特性進行調控提供了新的理解和設計參考。

 

基於原子模擬的研究揭示了缺陷對石墨烯力學特性影響的拓撲和幾何效應。

  石墨烯作為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材料,具有獨特的機械、電、光等性質。與三維體相材料相比,空位、摻雜、位錯等缺陷對於二維材料性質的影響更為顯著。受到單晶石墨實驗製備手段的限制,石墨烯晶粒尺度大小目前最高僅可達到釐米量級,因此宏觀尺度的石墨烯連續薄膜往往有著多晶的微觀結構。由於不同晶粒取向之間的差異,在晶界處存在著大量的拓撲缺陷,例如不同於單晶石墨烯中六邊形的五、七邊形結構。這類缺陷結構的出現將改變材料的性能和對外場的響應,例如會影響材料的機械剛度、強度特性,引起對電子、聲子輸運的散射等。隨著晶粒尺度的增加,即相同尺寸樣品中缺陷濃度的下降,拓撲缺陷對電子、聲子散射和機械剛度的影響會相對地減弱,而材料的強度由於取決於材料中最薄弱的部位,仍然會對缺陷的存在而敏感。

 

左為含有孤立五邊形的錐形石墨烯片,右為含有孤立七邊形的馬鞍形石墨烯片。

  徐志平研究組研究了含拓撲缺陷石墨烯在局部和整體力學載荷作用下的力學響應,發現了缺陷的拓撲和幾何效應。多晶石墨烯晶界處存在大量的五、七邊形,其配對可看作石墨烯晶體中的刃位錯。位錯的堆積將引起與其堆積長度成對數關係的應力累積,從而在力學載荷下體現出隨晶粒增大而材料強度降低的贗Hall-Petch關係等拓撲效應。此外,拓撲缺陷的存在會使得石墨烯偏離平面構型,出現離面的幾何變形。例如,含有孤立五、七邊形缺陷的石墨烯將分別變形成為具有正高斯曲率的錐形和負高斯曲率的馬鞍形。由於對二維材料進行面內拉伸等整體力學加載技術難度較大,石墨烯力學特性的實驗測試目前主要採用納米壓痕技術,通過壓力和壓入深入的關係推測材料的面內力學特性。這項研究發現拓撲缺陷的幾何效應使得其力學特性難以通過此類局部探測技術進行表徵-壓痕所測得等效剛度、強度與離面變形的幅度相關,對於特殊的缺陷構型甚至會出現測量所得剛度、強度等力學性能要優於單晶石墨烯的假象,而這與面內拉伸等整體載荷作用下材料因缺陷而減弱的響應是不一致的。因此針對基於石墨烯的納米機械器件與材料 的應用,必須同時對缺陷引起的拓撲與幾何效應進行考慮。

  由於石墨烯等二維材料中的每一個原子都暴露在環境中,拓撲缺陷顯著的拓撲和幾何效應也提供了一種原子尺度材料設計、改性的思路。通過控制生長、熱或輻射處理等方式引入恰當的缺陷種類並設計其結構與空間分布,可實現原子尺度的幾何結構設計或者局部應力應變調控。例如可以通過恰當地引入拓撲缺陷構建用於實現具有一定幾何形狀、尺寸的選擇性水或離子流動納米通道、用於光電子器件的原子尺度超晶格結構等。

  左圖為缺陷幾何效應對石墨烯力學響應的影響示意;中圖為石墨烯中晶界處五、七邊形拓撲缺陷分布;右圖為納米壓痕測量力學響應時局部缺陷類型與其剛度、強度的關聯。圖中的五、七邊形符號對應在三晶界交匯處的缺陷類型,六邊形為單晶石墨烯的數據。

  該論文通訊作者為徐志平和美國萊斯大學Boris I. Yakobson(雅各布遜)教授,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航院微納米力學中心2014級博士生宋智功,其他合作者包括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吳堅副研究員、美國萊斯大學的Vasilii I. Artyukhov(阿爾特尤克霍)博士。徐志平博士於2010年入職於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創新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微納米尺度下的能量傳遞、轉換過程,材料細觀結構與宏觀性能關聯等物理力學問題,以及這些基礎研究在環境、能源等領域的應用。

  這些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清華大學引智計劃等資助。研究中的計算模擬工作在清華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探索100平臺上完成。

  文章連結: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n505510r  

供稿:航天航空學院 編輯:蕾蕾

相關焦點

  • 獲諾貝爾獎的拓撲:開啟研究奇異物質的大門
    二維世界中的奇異現象今年的物理學獎獲獎人開啟了通往奇異物質狀態研究的未知世界的大門,他們的成果促成了物質科學理論方面的突破並帶來了新型材料研發方面的嶄新視野。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科斯特立茨藉助先進的數學方法來解釋在不同尋常的物質相(或狀態)中出現的奇異現象,如如超導體,超流體或是超薄磁膜等。
  •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 「拓撲」:開啟研究奇異物質的大門
    以獎勵他們「在拓撲相變以及拓撲材料方面的理論發現」。二維世界中的奇異現象今年的物理學獎獲獎人開啟了通往奇異物質狀態研究的未知世界的大門,他們的成果促成了物質科學理論方面的突破並帶來了新型材料研發方面的嶄新視野。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一種充滿驚喜的二維材料,猜猜是什麼?
    在單層材料中,電子的運動方式會受到限制:就像棋盤遊戲中的棋子一樣,可以前後左右、也可沿對角線移動,但就是不能上下移動——電子運動的這種限制,使得單層結構具有成為二維材料的功能。二維領域揭示的是量子力學所預測的諸多性質。
  • 科學家發現一種拓撲磁體:表現出奇異的量子效應
    研究人員在一個原始磁體中發現了一種量化拓撲相。他們的發現為一個30年前的電子如何自發量化的理論提供了解釋,並展示了一種發現新拓撲磁體的原則性證明方法。量子磁體是無耗散電流、高存儲容量和未來綠色技術的前景平臺。這一發現的根源在於量子霍爾效應的工作原理。這是拓撲效應的一種形式,是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
  • 徐志平等在原子模擬研究中揭示分子電子器件中的熱耗散機制
    徐志平等在原子模擬研究中揭示分子電子器件中的熱耗散機制  清華新聞網7月11日電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中心徐志平研究組近期的研究《分子結器件的臨界熱功率》(The critical power to maintain thermally
  • 突破了牛頓第三定律的拓撲力學超材料
    現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模仿力學系統中非牛頓行為的方法,從而為某些較難處理的拓撲量子系統開發了一種力學實現,這可能會從根本上為力學和量子拓撲系統提供新的見解。該研究結果論文,題為:「使用反饋控制的非牛頓拓撲力學超材料」,發表在最近的《物理評論通訊》上。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科學家發現一種拓撲磁體,表現出奇異的量子效應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一類新的磁體,它表現出新穎的量子效應,並延伸到室溫。研究人員在一個原始磁體中發現了一種量化拓撲相。他們的發現為一個30年前的電子如何自發量化的理論提供了見解,並展示了一種發現新拓撲磁體的原則性證明方法。量子磁體是無耗散電流、高存儲容量和未來綠色技術的前景平臺。
  •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張忠、劉璐琪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多層範德華材料的彎曲》(Bending of Multilayer van der Waals Materials)為題,於9月9日作為封面論文、主編推薦論文,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具有自旋量子霍爾效應的拓撲材料,咖啡杯與甜甜圈拓撲等價?
    咖啡杯與甜甜圈可以在拓撲學上等價是因為甜甜圈和咖啡杯都只有一個洞,你服不服。拓撲材料的定義到底是什麼?霍爾效應扯上量子力學,這樣的拓撲材料是華人科學家發現的!今天和大家聊聊具有自旋量子霍爾效應的拓撲材料,在開始之前要先說說著名的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雖然這位老師已經離世,但是其學術貢獻依然造福著人類。
  • 單層二維硫化鉛材料的拓撲、谷以及光學特性研究進展
    近年來二維量子材料的新奇性質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石墨烯或者單層過渡金屬硫化物中,谷自由度的引入與控制導致了新奇能谷效應的出現,如:谷選擇性圓偏振光吸收。此外,在矽烯、鍺烯、錫烯等二維原子層材料中,由於存在相比於石墨烯更大的自旋軌道耦合能隙,理論上易於在實驗中觀察到拓撲絕緣體量子態。基於這些二維量子材料特殊的能谷、拓撲特性,人們有望設計新型低功耗光電器件,因此具有極大的研究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調控 2020-11-16 16:39:21 來源 : 中國科學院
  • 進展|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npj: 奇異的拉胖-壓廋特性—尋找新型二維負泊松比材料
    負泊松比材料對外界施加的應變會表現出特異的力學響應負泊松比的存在能夠增強材料的剪切模量以及增加平面應變斷裂韌性,使得其在航空、醫學、傳感器等領域有很好的前景。近年來,二維材料中的負泊松比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一些二維負泊松比材料被相繼報導。但是,這些材料一般通過尋找與已知負泊松比材料類似的結構而發現,或者偶然發現。這些材料出現的負泊松比,被歸因於特殊的幾何結構或電子結構,其中不少材料中的負泊松比尚未找到原因。
  • 石墨烯與二維材料使電子器件超越「摩爾定律」!
    ,這些現象包括近鄰近實現的自旋軌道效應、自旋與光的耦合、電氣可調諧性以及二維磁性。在這些電子器件中,存儲器件(RAM)與邏輯器件(電晶體)均通過「自旋」實現,自旋是電子的基本特性,使其表現得既像微型磁體又像電子電荷。
  • 「拓撲相變」與「超級材料」的軍事應用前景
    拓撲理論的發現為後來拓撲材料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並對材料學、信息科學技術研究乃至拓撲量子計算等的前沿領域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拓撲學(topology)是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改變形狀後還能保持一些性質不變的學科。它只考慮物體間的位置關係而不考慮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幾何拓撲學是十九世紀形成的一門數學分支,它屬於幾何學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