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牛頓第三定律的拓撲力學超材料

2020-12-03 量子認知

在經典力學裡,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表明,即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表述了一種力的互易性。

但在量子力學裡,一些量子系統根本不遵守這種互易性,因此很難在一些力學系統中進行仿真。

現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模仿力學系統中非牛頓行為的方法,從而為某些較難處理的拓撲量子系統開發了一種力學實現,這可能會從根本上為力學和量子拓撲系統提供新的見解。該研究結果論文,題為:「使用反饋控制的非牛頓拓撲力學超材料」,發表在最近的《物理評論通訊》上。

特拉維夫大學研究員羅尼·伊蘭(Roni Ilan)表示,改變觀點可以創造奇蹟,對於使用拓撲概念解釋材料特性的範式尤其如此,「目前正在革新凝聚態物理的思想」。儘管拓撲物理學首先在凝聚態物理學中出現,但現在這些思想已經傳播到許多其他領域,包括光學、光子學、以及聲學、和其他力學系統。

拓撲概念

儘管波動力學系統可以為量子系統的工作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包括拓撲現象,但這些領域的技術變得有些棘手,因為碰到了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一些量子系統不遵守這個規律,因此難於在力學系統中進行仿真。

該研究團隊匯集了來自多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包括凝聚態理論、軟物質理論、工程力學和控制理論、和拓撲光子學方面的專家。

嘗試設計量子系統的力學類似系統時,出現的複雜性基本上是由對稱性破壞引起的。在空間方面,這可能意味著系統中組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方向上的行為不同,例如二維系統中量子自旋霍爾和量子谷霍爾效應的核心。對稱的時間打破變得更加複雜。

在微觀層面上,力學是可逆的。考慮兩個粒子相互碰撞,如果向後回放,仍然會得到兩個粒子相互碰撞。但是,例如當物體與磁場相互作用時出現的量子效應破壞了這種時間對稱性,如果向後回放,某些東西不再存在。這意味著某種不可逆性,從而不再對每個動作都產生同等相反的反應,而力學系統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研究人員解釋說:「人們使用一些涉及到的實現來繞開這個障礙,儘管系統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像不可逆的量子態那樣開始響應,但很難避免這些輔助自由度帶來的不必要的額外影響。在這裡,研究人員通過在控制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

控制理論是力學工程領域的一個領域,它使用數學工具來設計算法,這些算法描述系統對某種力或驅動力的響應。它允許在自動駕駛或輔助汽車中發現的幹預措施。例如,傳統上,汽車前部的塑料保險槓會吸收碰撞的影響,而在自動駕駛或輔助車輛中,攝像頭會測量到汽車前部的距離,並在太近時進行制動控制。研究人員指出,這已經在模仿一種不可逆的相互作用,因為前面的汽車沒有與保險槓相撞時產生的同等反作用。因此,研究人員能夠運用控制理論中的原理來設計一種能夠在元素之間相互作用時具有相似的非互易性的主動力學超材料。

研究人員首先對由一系列連接的質量單位組成的力學超材料進行建模,其中這些單位只能向上或向下移動(每個質量一個自由度)。但是,不是讓系統的動力學受牛頓運動定律的支配,而是在每個質量上方放置了一個反饋控制器,該控制器測量相鄰質量的位置,計算該質量在受到某些量子不可逆表達式控制時的響應方式。

主動反饋控制的力學超材料的仿真表明,它可以模仿量子霍爾丹模型。量子霍爾丹模型,英語:quantum Haldane model,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1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鄧肯·霍爾丹(Duncan Haldane)所提出的模型,該模型描述了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的量子霍爾效應。

研究人員可以在同一平臺上模擬不同的拓撲效果,還能夠通過簡單地調整控制軟體來模仿修改過的霍爾丹模型以及偽自旋多極拓撲絕緣子。如圖所示主動反饋控制的超材料。通常,超材料元素之間的耦合是固定的,而結合預編程的控制器可以實現非牛頓力學相互作用。

該研究在一維中實現主動機械超材料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這項工作為具有主動控制反饋的二維機械超材料開闢了新天地。接下來,研究人員正在使用聲波實現超材料的實現,聲波易於控制,並且可以提供對量子力學的直觀見解。聲波在兩個平行板之間通過,其中一個包含有源反饋控制元件,使用揚聲器和麥克風傳遞虛擬的非互作用。

除實用功能外,該系統還可以提供聲音隔離和聲音隱蔽性。研究人員看到了其力學類似系統增加對物質拓撲狀態的理解的潛力。研究人員表示,「力學控制系統可以引入許多在凝聚態中很難或不可能實現的組件,例如相互作用、非線性、動態勢、邊界等等。」

參考:Non-Newtonian topological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using feedback control.Physics Review Letter (2020).journals.aps.org/prl/accepted/ … 3187c5646cf9276a4161

#量子#

相關焦點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物理不講牛頓第三定律,力學怎麼學?還用學浮力嗎?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針對物理學科負面清單「典型問題」中,明確指出「牛頓第三定律」和「非同一直線上力的平衡」屬於超標超前內容(下圖劃線部分),言外之意是牛頓第三定律有關相互作用力總是相等的結論學生不用知道
  • 詳細解析牛頓第三定律
    數學表達式為FA→B=FB→A這就是牛頓第三定律。從動力學的角度看,有了前兩個定律已經完整了。牛頓第三定律是關於力的性質的定律,而不是動力學本身的定律,它是牛頓獨立發現的。關於牛頓第三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1)適用範圍。
  • 經典力學——牛頓三大定律
    經典力學——牛頓三大定律牛頓三大定律是力學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經典力學的基礎
  • 牛頓三大定律有兩個是伽利略發現?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答案居然是8牛頓提出的物理學定律具有巨大的開創性,尤其是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事實上,三大定律中的前兩條定律都是伽利略發現的,只有第三條才是牛頓發現的,那為什麼還要叫做牛頓三大定律呢?牛頓三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也被稱作慣性定律,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理是動量守恆原理的必然體現,一個獨立系統或物體不受外力或受到合力為零的外力的作用,根據動量守恆原理,這個物體自然是動量守恆的,動量不會改變的,動量不會改變就是物體運動速度大小不變或為零,且物體運動方向不變。
  • 2019教師招聘物理學科《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三定律》。課程標準指出,新時期物理學科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將本著這一核心理念,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 牛頓三大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牛頓運動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獨立,且內在邏輯符合自洽一致性。
  • 牛頓是如何統一力學江湖,發現萬有引力的?
    表面上這三個定律看起來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所以不少網友表示牛頓做的貢獻也不過如此,但是我們仔細看第一條和第二條你就會發現,其實牛頓的打破了人類幾千年建立的一個直覺: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力的供給就會靜止。因為我把一個小推車往前一推後松後,由於沒有力的供給所以車會慢慢靜止。這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對不對。所以牛頓其實是突破了這個直覺,建立了力和運動的真正關係。
  • 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基礎+拓展
    要回答以上問題,就涉及到今天需要輸出的知識點了:牛頓第一定律。在《物理》八下第七章中我們對力、彈力、重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等力學知識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而牛頓運動定律第一次闡明了力和運動關係,是經典力學的基礎,確立了力和慣性的科學概念地位,也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 牛頓力學三定律
    牛頓三定律 牛頓力學體系主要可以歸結為三部分: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矢量分析,其核心概念有4個,分別為空間、時間、質量和力。所採用的是慣性參考系,認為力與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是一種超距作用。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只要沒有外力改變它的狀態,就會永遠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牛頓第二定律:在慣性參考系中,當受到外力作用時,物體所獲得的加速度的大小與外力矢量和的大小成正比,並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外力矢量和的方向相同牛頓第三定律:兩物體相互作用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
  • 能源瓶頸破解於牛頓力學
    經研究發現,是能源科技替代能量科技原因,而牛頓力學漏洞不但證偽了根源所在,並且證實了能量科技有望實現人類進入對能量和動力利用的自由王國,本文描述了牛頓力學漏洞本質,重大物理突破點,展望與結論。關鍵詞:力學漏洞;能源突破。
  • 力學學習複習重點--質點運動學、動量守恆、牛頓定律、流體力學
    1 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2 牛頓第二定律動量為P 的物體,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其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應當等於作用於物體的合外力 。
  • 牛頓力學
    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是科學形態上的重要變革,標誌著近代理論自然科學的誕生,並成為其他各門自然科學的典範。經典力學建立的歷史條件和客觀原因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得益於已有的科學成就。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笛卡爾等人在天文學、力學、光學、數學等方面的貢獻,為經典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伽利略與克卜勒對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更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伽利略通過對自由落體的研究,已經發現了慣性運動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勻加速運動,奠定了牛頓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
  • 牛頓第三定律的局限性
    牛頓三大定律是偉大的,但現階段第三定律是有局限性的。那就是萬有引力,比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引力,因為引力場的擴展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是指向幾分鐘以前太陽的位置的,二太陽受到地球的引力又是指向幾分鐘以前地球的方向,明顯兩者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而且也不平行。
  • 解碼教材之0032|對牛頓第三定律一課教學的三點想法
    對牛頓第三定律一課教學的三點想法 文|孟繁偉 牛頓第三定律是經典力學四大定律之一牛頓第三定律是高中教材中核心內容也是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對於這節課的教學我想說三點想法,供大家教學時參考。 第一、教材文本位置變化的說明。新版與舊版(上一版)教材相比,牛頓第三定律的章節位置不同,舊版教材是學完力的合成與分解之後在學習牛頓第一第二定律,然後才是第三定律的內容。
  • 違反牛頓第三定律的EM引擎是天方夜譚還是重大突破?
    EM引擎和傳統引擎有著巨大的不同,它可以直接消耗電力,在封閉體系內直接產生淨推力,如果可以實現,代表著人類動力技術的重大突破,必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   但是該原型機的實驗數據與同年公布的時候,物理界幾乎一片譁然,因為其違背了動量守恆定律。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高中物理必修1:牛頓第三定律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1:牛頓第三定律1.牛頓第三定律(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表達式:F=-F′.牛頓第三定律的適用範圍:牛頓第三定律是個普遍定律.所闡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不僅適用於靜止的物體之間,也適用於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這種關係與作用力性質、物體質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觸還是不接觸)、物體運動狀態及參考系的選擇均無關. 3.
  • 無視牛頓第三定律,EmDrive的逆襲
    但是, EmDrive 飽受質疑,因為它似乎違反了牛頓第三定律。【EmDrive違反了經典物理學定律?】上過初中物理的都知道,牛頓第三定律表述了: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