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在線小程序
知 識 脈 絡
知識點1:牛頓第三定律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力一定存在著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互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實驗探究
如下圖所示,把兩個彈簧測力計A和B連接在一起,用手拉A.結果發現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相等的.改變拉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都隨之改變,但兩個示數總相等,這說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表達式: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
【核心點擊】
1.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
(1)三個特徵:
①等值,即大小總是相等的.
②反向,即方向總是相反的.
③共線,即二者總是在同一直線上.
(2)四種性質:
①異體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別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
②同時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③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相互的、成對出現的.
④同性性,即二者性質總是相同的.
2.牛頓第三定律的適用範圍:牛頓第三定律是個普遍定律.所闡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不僅適用於靜止的物體之間,也適用於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這種關係與作用力性質、物體質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觸還是不接觸)、物體運動狀態及參考系的選擇均無關.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
【名師指津】牛頓第三定律中「總是」的含義
「總是」是強調對於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都成立.
知識點2:物體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把指定物體(研究對象)在特定的物理環境中受到的所有力找出來,並畫出受力示意圖,這就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時只分析物體受到的力,而不分析它對其他物體施加的力,但可以通過分析施力情況而確定受力情況.
2.力學中三種常見作用力
(1)重力:任何物體都受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2)彈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相互擠壓,就會產生彈力,其方向與接觸面垂直.
(3)摩擦力:當接觸面粗糙且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接觸面處就會產生滑動摩擦力或靜摩擦力,其方向與接觸面相切.
【核心點擊】
1.受力分析的一般順序
一般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彈力,環繞物體一周,找出跟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並逐個分析這些物體對研究對象是否有彈力作用;然後分析摩擦力,對凡有彈力作用處逐一進行分析;最後是其他力.
2.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
(1)整體法與隔離法
(2)假設法:在受力分析時,若不能確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對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假設,然後再就該力存在與否對物體運動狀態影響的不同來判斷該力是否存在.
3.受力分析的步驟
【名師指津】判斷力是否存在的方法
1.根據各種性質的力產生的條件進行判斷.
2.依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因為研究對象所受的每個力都有施力物體或反作用力,找不到施力物體或沒有反作用力的力是不存在的.
3.依據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對有些力是否存在,或力的方向難以確定時,可依據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運用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來判斷.